Redis相关问题-2

简介: 本文介绍了Redis的内存淘汰策略和分布式锁实现。内存淘汰策略包括淘汰易失数据和全库数据,具体方法如volatile-lru、volatile-lfu、allkeys-random等,以及no-eviction不淘汰策略。同时详细讲解了Redis分布式锁的实现,通过SETNX命令实现锁机制,解决死锁、锁超时、归一性和可重入性问题,提供代码示例说明加锁与解锁的绑定及可重入锁的实现方式。

Q:数据淘汰策略

淘汰易失数据(具有过期时间的数据)

  1. volatile-lru(least recently used):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
  2. volatile-lfu(least frequently used: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最不经常使用的数据淘汰
  3. volatile-ttl: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将要过期的数据淘汰
  4. volatile-random: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

淘汰全库数据

  1. allkeys-lru(least recently used):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键空间中,移除最近最少使用的 key(这个是最常用的)
  2. allkeys-lfu(least frequently used: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键空间中,移除最不经常使用的 key
  3. allkeys-random:从数据集(server.db[i].dict)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

不淘汰

  1. no-eviction:禁止驱逐数据,也就是说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新写入操作会报错。这个应该没人使用吧!



Q:Redis分布式锁如何实现

Redis分布式锁主要依靠一个SETNX指令实现的 , 这条命令的含义就是“SET if Not Exists”,即不存在的时候才会设置值。

只有在key不存在的情况下,将键key的值设置为value。如果key已经存在,则SETNX命令不做任何操作。

这个命令的返回值如下。

  • 命令在设置成功时返回1。
  • 命令在设置失败时返回0。

假设此时有线程A和线程B同时访问临界区代码,假设线程A首先执行了SETNX命令,并返回结果1,继续向下执行。而此时线程B再次执行SETNX命令时,返回的结果为0,则线程B不能继续向下执行。只有当线程A执行DELETE命令将设置的锁状态删除时,线程B才会成功执行SETNX命令设置加锁状态后继续向下执行

Boolean isLocked = stringRedisTemplate.opsForValue().setIfAbsent(PRODUCT_ID, "binghe");

当然我们在使用分布式锁的时候也不能这么简单, 会考虑到一些实际场景下的问题 , 例如 :

  1. 死锁问题在使用分布式锁的时候, 如果因为一些原因导致系统宕机, 锁资源没有被释放, 就会产生死锁解决的方案 : 上锁的时候设置锁的超时时间 Boolean isLocked = stringRedisTemplate.opsForValue().setIfAbsent(PRODUCT_ID, "binghe", 30, TimeUnit.SECONDS);
  2. 锁超时问题如果业务执行需要的时间, 超过的锁的超时时间 , 这个时候业务还没有执行完成, 锁就已经自动被删除了其他请求就能获取锁, 操作这个资源 ,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并发问题 , 解决的方案 :
  1. 引入Redis的watch dog机制, 自动为锁续期
  2. 开启子线程 , 每隔20S运行一次, 重新设置锁的超时时间
  1. 归一问题如果一个线程获取了分布式锁, 但是这个线程业务没有执行完成之前 , 锁被其他的线程删掉了 , 又会出现线程并发问题 , 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归一化问题就是一个线程执行了加锁操作后,后续必须由这个线程执行解锁操作,加锁和解锁操作由同一个线程来完成。为了解决只有加锁的线程才能进行相应的解锁操作的问题,那么,我们就需要将加锁和解锁操作绑定到同一个线程中,可以使用ThreadLocal来解决这个问题 , 加锁的时候生成唯一标识保存到ThreadLocal , 并且设置到锁的值中 , 释放锁的时候, 判断线程中的唯一标识和锁的唯一标识是否相同, 只有相同才会释放
public class RedisLockImpl implements RedisLock{
 @Autowired
 private StringRedisTemplate stringRedisTemplate;
 private ThreadLocal<String> threadLocal = new ThreadLocal<String>();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tryLock(String key,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String uuid = UUID.randomUUID().toString();
     threadLocal.set(uuid);
     return stringRedisTemplate.opsForValue().setIfAbsent(key, uuid, timeout, uni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leaseLock(String key){
     //当前线程中绑定的uuid与Redis中的uuid相同时,再执行删除锁的操作
     if(threadLocal.get().equals(stringRedisTemplate.opsForValue().get(key))){
       stringRedisTemplate.delete(key);   
     }
 }
}
  1. 可重入问题当一个线程成功设置了锁标志位后,其他的线程再设置锁标志位时,就会返回失败。还有一种场景就是在一个业务中, 有个操作都需要获取到锁, 这个时候第二个操作就无法获取锁了 , 操作会失败例如 : 下单业务中, 扣减商品库存会给商品加锁, 增加商品销量也需要给商品加锁 , 这个时候需要获取二次锁第二次获取商品锁就会失败 , 这就需要我们的分布式锁能够实现可重入实现可重入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使用计数器 , 加锁成功之后计数器 + 1 , 取消锁之后计数器 -1 , 计数器减为0 , 真正从Redis删除锁
public class RedisLockImpl implements RedisLock{
 @Autowired
 private StringRedisTemplate stringRedisTemplate;
 private ThreadLocal<String> threadLocal = new ThreadLocal<String>();
 private ThreadLocal<Integer> threadLocalInteger = new ThreadLocal<Integer>();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tryLock(String key,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Boolean isLocked = false;
     if(threadLocal.get() == null){
         String uuid = UUID.randomUUID().toString();
      threadLocal.set(uuid);
         isLocked = stringRedisTemplate.opsForValue().setIfAbsent(key, uuid, timeout, unit);
     }else{
         isLocked = true;   
     }
     //加锁成功后将计数器加1
     if(isLocked){
         Integer count = threadLocalInteger.get() == null ? 0 : threadLocalInteger.get();
         threadLocalInteger.set(count++);
     }
     return isLock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leaseLock(String key){
     //当前线程中绑定的uuid与Redis中的uuid相同时,再执行删除锁的操作
     if(threadLocal.get().equals(stringRedisTemplate.opsForValue().get(key))){
         Integer count = threadLocalInteger.get();
         //计数器减为0时释放锁
         if(count == null || --count <= 0){
           stringRedisTemplate.delete(key);      
         }
     }
 }
}
目录
相关文章
|
Java 存储
线程池的核心参数有哪些?
线程池七大核心参数:核心/最大线程数、线程保持时间及单位、阻塞队列、线程工厂与拒绝策略。
528 79
|
3月前
|
Java Spring 容器
DI依赖注入的几种手段
本内容介绍了依赖注入的四种方式:构造器注入、接口注入、Setter注入和注解注入,并重点比较了Spring中的@Autowired与Java标准注解@Resource的区别,包括来源和依赖查找策略。
207 0
|
人工智能 关系型数据库 OLAP
聚光灯已就位!阿里云瑶池数据库邀你征战Cursor首届实战征文大赛
阿里云AnalyticDB携手Cursor中文社区,正式发起首届实战征文大赛!我们诚邀开发者融合Cursor的智能编程能力与AnalyticDB PostgreSQL提供的Supabase服务进行项目开发,让优秀项目被专家看见、被机遇拥抱!
|
2月前
|
SQL Arthas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相关问题
当SQL语句执行缓慢时,可通过Skywalking等工具定位慢SQL,再使用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重点关注possible_keys、key、key_len、type和extra字段,判断索引使用情况及是否回表。可通过优化索引、使用覆盖索引等方式提升性能。此外,还可开启MySQL慢日志或使用Arthas、Prometheus等工具辅助定位问题。
57 0
|
3月前
|
Java
== 与 equals 的区别
本段内容介绍了 Java 中 `==` 和 `equals` 的区别:`==` 用于基本类型比较值,引用类型比较地址;`equals` 默认行为与 `==` 相同,但常被重写以比较对象内容,如 String 和 ArrayList。
165 1
|
2天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Java
零代码改造 + 全链路追踪!Spring AI 最新可观测性详细解读
Spring AI Alibaba 通过集成 OpenTelemetry 实现可观测性,支持框架原生和无侵入探针两种方式。原生方案依赖 Micrometer 自动埋点,适用于快速接入;无侵入探针基于 LoongSuite 商业版,无需修改代码即可采集标准 OTLP 数据,解决了原生方案扩展性差、调用链易断链等问题。未来将开源无侵入探针方案,整合至 AgentScope Studio,并进一步增强多 Agent 场景下的观测能力。
|
20天前
|
前端开发 Serverless 云栖大会
|
24天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小程序
再见 Cursor,Qoder 真香!这波要改写 AI 编程格局
只需要把项目导入 Qoder,Repo Wiki 就可以详细地帮你梳理整个代码工程,甚至可以将项目的隐性知识显性化。这简直就是程序员的福音。
|
3月前
|
SQL 缓存 Java
MyBatis场景面试题
MyBatis与MyBatisPlus均属ORM框架,前者擅长复杂SQL及动态查询,后者封装API简化单表操作。常用XML标签如if、foreach提升SQL灵活性。MyBatis支持一级(SqlSession级)与二级(NameSpace级)缓存,提升查询效率。#{}防SQL注入,${}用于动态表名等场景。
205 62
|
3月前
|
分布式计算 算法 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的智能研发平台需求与阿里云DIDE的定位
阿里云DIDE是一站式智能大数据开发与治理平台,致力于解决传统大数据开发中的效率低、协同难等问题。通过全面整合资源、高度抽象化设计及流程自动化,DIDE显著提升数据处理效率,降低使用门槛,适用于多行业、多场景的数据开发需求,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9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