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备案是什么?怎么产生的?
算法备案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算法备案申请流程、难点解析;
APP上架平台、小程序对“深度合成类“上架要求?
算法备案经验分享;
除了算法备案,AIGC行业还需要哪些资质?
本文会围绕以上主题,对算法备案进行一个全面、详细的介绍。内容较长,超多干货,有需要的可以耐心阅读完。
一算法备案简介
01产生背景
目前,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正在快速从数字化、网络化进入智能化阶段。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算法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与此同时,算法的不合理应用也影响了正常的传播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给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公平公正和网民合法权益带来了严峻挑战。
为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应用,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为算法治理提供了法治保障,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02算法备案定义
算法备案,全称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由网信办主导的一种强制性备案制度。由网信办审批,时间4-6个月不等,通过后会下备案号。
举例:阿里大模型-通义千问已获取算法备案号并悬挂。
03谁要做算法备案?
《算法推荐规定》第24条规定,需要备案的主体是“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
根据网信办2018年11月发布的《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包括下列情形:
开办论坛、博客、微博客、聊天室、通讯群组、公众账号、短视频、网络直播、信息分享、小程序等信息服务或者附设相应功能;
开办提供公众舆论表达渠道或者具有发动社会公众从事特定活动能力的其他互联网信息服务。
具体而言,微信、微博、抖音、豆瓣等应用即属于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
04包含哪些类型?
需要做算法备案的五大类型:生成合成类(含深度合成服务)、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
05需要哪些材料?
①营业执照副本(彩色扫描件);
②法定代表人+(彩色扫描件,4张,若是同1人就是2张);
③算法安全责任人工作证明(彩色扫描件);
④算法备案承诺书(彩色扫描件)。
二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管理规定》 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
《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 2018年11月30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 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 2022年9月1日起施行
《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 2023年1月10日起施行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2023年8月15日起施
三算法备案申请流程
目前网信办督促备案的主要是”深度合成服务类“,我们一起来看下备案流程。备案的填报包含主体、算法、产品三部分内容。
备案身份可选择“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或“深度合成服务技术支持者”,两者的区别是:
服务提供者:面向C端用户,不对外提供API接口,需关联产品及功能信息;
技术支持者:面向B端用户,对外提供API接口,需填报技术服务方式。
如果以上两种都有,那么就需要以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的身份分别备案,如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
具体填报流程如下:
01备案入口
打开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点击进入),注册并登录。
02主体信息填报
主体部分主要是企业和人员的基础信息,难点在于《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基本情况》。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等保备案,运营(运行)的第二级以上信息系统,应当在安全保护等级确定后30日内,由其运营、使用单位到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安全等级共划分为五个级别,安全能力从第一级到第五级逐渐增强。各部门、各单位应当依照等级保护实施指南及相关标准进行相关等级备案证明申请。
难点解析1:
《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基本情况》包含这些内容:
常见的驳回理由有:
● 算法相关制度不健全、专职机构不完善或者相关附件未提供等;
● 有关算法安全风险的防范描述不健全、算法逻辑太简单没有描述使用到的具体技术和算法原理“
建议:
需要提交一份详细的算法说明,包括算法原理、功能、应用场景、潜在风险等方面的描述。此外,我们还需要提供算法对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保障措施,以及公司对算法使用和管理的相关规定。
特别说明:
近期主体审核越发严格,主体部分至少驳回了几百家,驳回原因“信息不合规,材料真实性存疑”,且提示了相应的罚款条款。
当下这种情况,直接套用别家模板或是找非正规的代办机构均行不通,不仅被驳回,还可能被罚款,所以务必找正规、靠谱机构,结合企业的真实情况编辑材料提交备案。
03备案信息填报
主体通过审核后,才能进入到算法备案模块,这部分的难点在于《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模板-深度合成类》。
难点解析2:
《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模板-深度合成类》包含这些内容:
常见的驳回理由有:
● 算法相关制度不完善,算法相关制度需与算法安全相关,自评估、监测、处置制度重点规范相关行为的发展方式、时间周期、执行人、执行过程使用的技术或工具、行为内容、行为结果等。
建议:
该部分基本为产品的事实描述,需要技术和律师团队紧密合作,确保编辑的材料和算法实际情况相对应。
四深度合成类上架要求
网信办要求五类算法要进行备案,服务商们也相应更新了对这类算法产品的要求,我们来看下各APP上架平台和微信小程序端对“深度合成服务”类产品的要求吧!
01微信小程序
简单总结:
自研:算法备案或算法备案“审批中”截图;
三方:三方的算法备案或算法备案“审批中”截图+合作协议;
相较网信办的要求有所放宽。
02APP上架要求
以小米、华为开放平台为例:
(1)小米开放平台
(2)华为应用分发
简单总结:
APP上架平台不区分是自研,还是三方,均需要提供算法备案,同网信办要求一致。
五算法备案经验分享
通过接触的这些客户,小编简单总结下目前各类AIGC开发者的产品类型,以文生文、文生图为主,功能导向知识库、智能客服、招聘、旅游、直播场景、虚拟数字人等。
大部分是面向C端客户的“服务提供者”身份,也有极少数对外提供API服务的“技术支持者”。使用自研技术、三方技术,或自研+三方融合类的。简单整理下:
特别注意:
如果是使用境内三方技术,算法备案的部分是需要提供与这些三方合作的协议,目前大部分大厂是免费或者后付费(使用才收费)的状态,所以建议大家尽快联系客服获取下合作协议,多多益善!
六AIGC行业其他资质需求
从APP上架的要求里看到,除了算法备案,上架还需要提供《安全评估报告》、公安网的截图、软著、ICP许可证或ICP备案。

那我们分别来聊聊这些!
01ICP备案或ICP许可
ICP备案是非经营性的网站都需要做的基础备案,ICP许可证是经营性网站需要办理的增值电信许可,根据你的盈利性质来判断需要哪一种。
02安全评估报告
根据2018年发布的《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要求,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APP需要提供《安全评估报告》,这个在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平台(点击进入)申请审核。
特别注意:
AI生成类产品在申请《安全评估报告》时,有些地方网安大队会核查,会要求提供算法备案证明,所以要尽快进行算法备案。
03软著
软著的可选项为《APP电子版权证书》即我们常说的电子软著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两者的区别在于电子软著非国家版权局颁发,含金量不高,两者价格差异不大,如果不是特别赶时间,建议提前规划好时间办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著。
除了这些,根据AI产品的业务属性还可能涉及到以下这些资质:
①公安网备案;
②EDI许可证;
③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