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备案需登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按要求填写主体信息、算法信息等,并上传相关材料,审核通过后即完成备案。具体办理流程如下:
注册与主体备案:
账号注册:访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填写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设置登录账号与密码。
资质信息提交:上传营业执照扫描件、法人及算法负责人身份证件等资料,确保清晰完整且在有效期内。
责任人信息确认:明确法定代表人、算法安全责任人信息,填写有效的联系方式。
提交备案申请:签署并上传《算法备案承诺书》和《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基本情况》,提交主体备案申请。审核通过后将获得备案主体资格,方可进入后续算法备案环节。
算法备案信息填报:
算法类型选择:根据企业实际使用的算法,准确选择对应类型,如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荐类等。
基础属性填写:详细录入算法名称、上线时间、应用领域、服务对象等基础信息。
技术参数说明:描述算法所采用的技术框架,说明数据来源、类型、规模及处理方式,阐述算法的运行逻辑、决策机制以及对数据的处理流程。若使用第三方数据,需提供相关授权协议或合作证明。
风险评估与防范:识别潜在风险,如数据安全、隐私泄露等,并制定详细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提交自评估报告:按照官方要求编制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内容涵盖算法合规性分析、用户权益保护方案、安全保障措施等,报告需由企业相关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拟公示内容填报:填写计划向社会公开的算法相关信息,确保内容准确、清晰且符合法规要求。
产品及功能信息提交:
产品基本信息:填写产品名称,选择服务形式(如网站、APP、小程序等),提供官方网址或应用下载链接,说明运营状态、服务对象,填写月活跃用户量、个性化推送关闭功能提供情况等关键运营数据,同时需再次确认并填写 ICP 备案信息。
合规保障措施:说明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内容审核机制等。
功能信息填报:列出主要功能模块,简要介绍并提供访问路径。
审核与公示:
主体备案审核:审核周期通常为 7-10 个工作日,监管部门将对营业执照真实性、法人及算法安全责任人身份信息等进行审查,审核通过后进入算法备案审核阶段。
算法备案一审:周期约为 7 个工作日,主要审核算法类型界定是否准确、算法描述是否完整清晰、风险评估是否合理等,若有问题,企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重新提交审核。
算法备案二审:审核周期约为 10-14 个工作日,此阶段审核更为严格,主要对算法的安全性与合规性进行全面审查。二审通过后,备案信息将提交至国家网信办进行统一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企业将正式获得备案号。
办理算法备案前,企业还需准备好营业执照电子扫描件、法人及算法负责人身份证件、算法负责人工作证明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