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体到群体智能:AI智能体架构设计的九大核心技术全景解析​

本文涉及的产品
多模态交互后付费免费试用,全链路、全Agent
简介: 当前AI智能体技术已从单一任务执行向多智能体协同进化。本文将系统拆解智能体架构设计的九大核心技术,覆盖基础架构、协作机制与交互协议三层体系,并配图详解实现方案。

本文较长,建议点赞收藏,以免遗失。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文中我会以文档的形式为各位补充相关内容,帮助大家一文读懂智能体的几大架构设计。

​当前AI智能体技术已从单一任务执行向多智能体协同进化。本文将系统拆解智能体架构设计的九大核心技术,覆盖基础架构、协作机制与交互协议三层体系,并配图详解实现方案。

一、基础层:智能体核心能力构建​​

​​1. AI智能体本体架构​​

AI智能体是具备环境感知、逻辑决策和动作执行的自主软件。其核心工作流包含四个关键组件:

  • ​​Prompt指令层​​:定义LLM可调用的工具集,输出JSON格式的动作指令

image.png

  • ​​Switch逻辑路由​​:解析LLM输出并分配执行路径
  • ​​上下文累积器​​:记录历史动作及结果的状态存储器
  • ​​For循环驱动引擎​​:循环执行直至返回终止信号(如"Terminal"标记)

​​2. 工作流引擎(WorkFlow)​​

通过任务分解降低复杂场景的幻觉风险:

image.png

image.png

​​3. RAG增强检索​​

解决大模型知识滞后问题的标准架构:

# 预处理阶段
chunks = split_documents(knowledge_base)  
embeddings = embed_model.encode(chunks)  
vector_db.index(embeddings, metadata=chunks)  

# 检索阶段
query_embed = embed_model.encode(user_query)  
results = vector_db.search(query_embed, top_k=5)  
response = llm(prompt_template(query, results))

image.png

​ps:关于RAG检索增强这块内容,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我整理了一份详细的技术文档,粉丝朋友自行领取《RAG检索增强》

4. 大模型微调(Fine-tuning)​

image.png

企业级落地的关键技术路径

微调类型 适用场景 数据要求
全参数微调 领域知识重构 >100万样本
PEFT高效微调 快速业务适配 1-10万样本

image.png

​ps:关于微调这块内容,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我这边分享一个情感对话微调实战项目思维导图,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粉丝朋友自行领取《大模型微调实战项目》

5. 函数调用(Function Calling)​​

实时数据接入的核心协议:

// LLM返回的函数调用指令
{
  "function": "get_weather",
  "params": {"location": "北京", "unit": "celsius"}
}

image.png

Function Calling 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为大语言模型提供了与外部工具和服务交互的能力,从而解决了大模型知识更新停滞的问题。然而,它的局限性在于缺乏跨模型的一致性和平台依赖性。尽管如此,Function Calling 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尤其是在需要快速实现特定功能时。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能够克服这些局限性的解决方案。

二、协作层:多智能体系统架构​​

​​6. Agentic AI协作框架​​

如果将 AI 智能体比作独奏者,那么 Agentic AI 就像是一个交响乐团。在Agentic AI 系统中,每个 AI 智能体都有其独特的角色和能力,它们可以相互协作、共享信息,并根据任务需求动态调整策略。这种协作模式让系统能够应对那些超出单个 AI 智能体能力范围的复杂任务。

image.png

​​7. MCP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

Anthropic提出的工具连接标准:

v2-289f61d557563db58eaaf5084cb56ad8_720w.gif

image.png

目前,MCP 生态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包括 Anthropic 的 Claude 系列、OpenAI 的 GPT 系列、Meta 的 Llama 系列、DeepSeek、阿里的通义系列以及 Anysphere 的 Cursor 等主流模型均已接入 MCP 生态。

​​8. A2A协议(Agent-to-Agent)​​

谷歌主导的智能体通信标准:

  • ​​能力发现​​:通过Agent Card公开服务目录
  • ​​任务协商​​:支持长时任务的状态同步机制
  • ​​跨平台兼容​​:基于HTTP/SSE/JSON-RPC实现

image.png

三、交互层:人机协同协议​​

​​9. AG-UI交互协议​​

前端与智能体的双向通信标准:AG-UI 完善了 AI 协议栈,专注于构建 AI 智能体与用户前端之间的桥梁。它采用事件驱动的设计,定义了16种标准事件,并支持 SSE、WebSocket 和 Webhook 等传输方式,与 LangGraph、CrewAI 等框架兼容。

image.png

image.png

核心事件类型包括:

  • TASK_START:任务启动
  • TOOL_CALL:工具调用通知
  • PARTIAL_RESULT:流式返回片段
  • AWAITING_INPUT:等待用户决策

​​四、架构融合实践建议​​

​​分层解耦设计​​ [AG-UI前端] ↔ [A2A网关] ↔ [MCP服务群] ↔ [基础智能体群]

640 (1).gif

协议转换中间件:解决不同框架(LangGraph/CrewAI)的适配问题

企业级安全加固:在MCP层实现数据脱敏,A2A层添加OAuth2鉴权​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本次分享对你有所帮助,记得告诉身边有需要的朋友,"我们正在经历的不仅是技术迭代,而是认知革命。当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形成共生关系,文明的火种将在新的维度延续。"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文明跃迁中,主动拥抱AI时代,就是掌握打开新纪元之门的密钥,让每个人都能在智能化的星辰大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

目录
相关文章
|
2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大模型入门 七 核心概念深度解析:参数量、Token、上下文窗口、上下文长度与温度
本文深入解析大模型五大核心概念:参数量、Token、上下文窗口、上下文长度与温度,图解其作用与影响,助你掌握模型设计与优化关键,提升AI应用效能。
|
3天前
|
人工智能 小程序 Java
电子班牌管理系统源代码,基于AI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电子班牌云平台解决方案
电子班牌管理系统源码,基于AI人脸识别的智慧校园云平台,支持SaaS架构,涵盖管理端、小程序与安卓班牌端。集成考勤、课表、通知、门禁等功能,提供多模式展示与教务联动,助力校园智能化管理。
40 0
|
1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34_GPT系列:从1到5的架构升级_深度解析
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发展历程中,OpenAI的GPT系列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自2018年GPT-1问世以来,每一代GPT模型都在架构设计、预训练策略和性能表现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本专题将深入剖析GPT系列从1.17亿参数到能够处理百万级token上下文的技术演进,特别关注2025年8月8日发布的GPT-5如何引领大模型技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一步。
|
7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安全
AI助教系统:基于大模型与智能体架构的新一代教育技术引擎
AI助教系统融合大语言模型、教育知识图谱、多模态交互与智能体架构,实现精准学情诊断、个性化辅导与主动教学。支持图文语音输入,本地化部署保障隐私,重构“教、学、评、辅”全链路,推动因材施教落地,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238字)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用AI守护迷途少年:戒毒所青少年心理疏导系统的技术实践
在戒毒所中,青少年心理更脆弱却难言苦痛。我们打造AI心理疏导系统,以多模态情绪识别、个性化疏导引擎与隐私优先架构,用技术补位心理支持,主动发现风险,精准干预,守护迷途少年重拾希望。(239字)
|
3天前
|
Java Linux 虚拟化
【Docker】(1)Docker的概述与架构,手把手带你安装Docker,云原生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门技术!
1. Docker简介 1.1 Docker是什么 为什么docker会出现? 假定您在开发一款平台项目,您的开发环境具有特定的配置。其他开发人员身处的环境配置也各有不同。 您正在开发的应用依赖于您当前的配置且还要依赖于某些配置文件。 您的企业还拥有标准化的测试和生产环境,且具有自身的配置和一系列支持文件。 **要求:**希望尽可能多在本地模拟这些环境而不产生重新创建服务器环境的开销 问题: 要如何确保应用能够在这些环境中运行和通过质量检测? 在部署过程中不出现令人头疼的版本、配置问题 无需重新编写代码和进行故障修复
63 1
|
10天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132_API部署:FastAPI与现代安全架构深度解析与LLM服务化最佳实践
在大语言模型(LLM)部署的最后一公里,API接口的设计与安全性直接决定了模型服务的可用性、稳定性与用户信任度。随着2025年LLM应用的爆炸式增长,如何构建高性能、高安全性的REST API成为开发者面临的核心挑战。FastAPI作为Python生态中最受青睐的Web框架之一,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强大的类型安全支持和完善的文档生成能力,已成为LLM服务化部署的首选方案。
210 3
|
3天前
|
消息中间件 人工智能 安全
云原生进化论:加速构建 AI 应用
本文将和大家分享过去一年在支持企业构建 AI 应用过程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
2天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Java
Java与AI驱动区块链:构建智能合约与去中心化AI应用
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在开创去中心化智能应用的新纪元。本文深入探讨如何使用Java构建AI驱动的区块链应用,涵盖智能合约开发、去中心化AI模型训练与推理、数据隐私保护以及通证经济激励等核心主题。我们将完整展示从区块链基础集成、智能合约编写、AI模型上链到去中心化应用(DApp)开发的全流程,为构建下一代可信、透明的智能去中心化系统提供完整技术方案。
63 3
|
2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NoSQL
AI大模型应用实践 八:如何通过RAG数据库实现大模型的私有化定制与优化
RAG技术通过融合外部知识库与大模型,实现知识动态更新与私有化定制,解决大模型知识固化、幻觉及数据安全难题。本文详解RAG原理、数据库选型(向量库、图库、知识图谱、混合架构)及应用场景,助力企业高效构建安全、可解释的智能系统。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