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东营市垦利区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黄河入海口处,区域呈西南、东北走向。东濒渤海,西北与利津县隔黄河相望,南接东营市东营区,东北部与东营市河口区毗邻,境内广为第四系积散堆积物覆盖,无基岩出露。为了落实和响应国家相关支持政策,同时推动当地城市地质工作进程,东营市垦利区开展了城市地质三维建模的工作。
模型构建
本次垦利区三维地质结构建模的实际建模面积是135.8平方公里,工作区建模面积是62.4平方公里,共计构建33个单元格。建模使用钻孔、地表地形高程数据等数据,采用的坐标系统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高程系。本次建模工作采取了人机交互的建模方式,构建了100米以浅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符合《山东省城市地质调查技术要求(试运行)》相关标准,工作区范围内100米以浅地层覆盖全部为平原组。
利用建模区域内多条交叉剖面将空间分割成多个单元格,用户建模的最小单元就是一个单元格,通过单个单元格内一系列闭合轮廓线建立起曲面片,进而确定该单元格内所有地质体的空间几何形态,形成一个单元格地质块,最后将每个单元格的地质块进行合并形成完整的地质体模型。除剖面数据外,单元格内的空白区域参考三维钻孔模型、等值线数据,充分揭示地质体和地质构造信息,将这些信息在构面过程中加以利用,提高模型精度。
图 整体建模思路
结合济南市整体地层结构特征建立标准的地层表,采用四级分层模式(系-统-组-岩性),精确到岩性。颜色和材质均采用国家相关标准。
根据标准分层表,参考大量地质资料,对钻孔进行标准化。地质专业人员依据地层层序序律、沉积原理,参考各类地质资料,对不符合地质规律的钻孔重新解释分层;深度不足100米的钻孔,参照地层倾向、附近钻孔数据、报告图件等数据虚拟解释分层。经标准化后的钻孔全部符合三维建模数据库标准。
基于东营市垦利区地质特点和剖面布设原则来进行剖面线的布设,项目总计布设剖面16条,其中东西方向7条,南北方向9条,形成交叉网格。
图 剖面交叉网格
三维地质建模是定量化研究地下地质信息的有利工具,其广泛应用于展示和分析地下地质结构 。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既是空间分析、数值模拟、资源量计算等地质应用的重要保障,又是识别与加深认识地下地质现象的重要手段,它的进步将进一步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