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实战:图的邻接表表示法实现详解

简介: 本文是《Go语言100个实战案例》系列之一,讲解图的邻接表表示法及其在Go语言中的实现。适用于稀疏图,节省空间,适合初学者与进阶开发者学习图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本文是《Go语言100个实战案例》系列中的一篇,聚焦图的邻接表表示法,结合Go语言进行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实践。适合初学者以及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学习图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图的邻接表表示?

在图(Graph)的表示方法中,邻接表(Adjacency List) 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它适用于稀疏图,即边数远少于点数平方的图。邻接表使用链表或切片来保存每个顶点的相邻顶点,相较邻接矩阵节省大量空间。

邻接表的核心思想:

  • • 每个顶点对应一个链表(或切片),存储与该顶点相邻的边(即相邻的顶点)。
  • • 可以用于有向图和无向图。

二、Go语言中图的邻接表结构设计

我们使用 Go 的 map 和 slice 数据结构实现邻接表。下面是一个基础结构: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Graph 表示图结构(使用邻接表)
type Graph struct {
    vertices map[string][]string
    isDirected bool
}
// NewGraph 构造函数
func NewGraph(isDirected bool) *Graph {
    return &Graph{
        vertices:   make(map[string][]string),
        isDirected: isDirected,
    }
}
// AddVertex 添加顶点
func (g *Graph) AddVertex(v string) {
    if _, exists := g.vertices[v]; !exists {
        g.vertices[v] = []string{}
    }
}
// AddEdge 添加边
func (g *Graph) AddEdge(from, to string) {
    g.AddVertex(from)
    g.AddVertex(to)
    g.vertices[from] = append(g.vertices[from], to)
    if !g.isDirected {
        g.vertices[to] = append(g.vertices[to], from)
    }
}
// PrintGraph 输出邻接表
func (g *Graph) PrintGraph() {
    for vertex, neighbors := range g.vertices {
        fmt.Printf("%s -> %v\n", vertex, neighbors)
    }
}

三、使用示例:构建一个简单的无向图

func main() {
    graph := NewGraph(false) // false 表示无向图
    graph.AddEdge("A", "B")
    graph.AddEdge("A", "C")
    graph.AddEdge("B", "D")
    graph.AddEdge("C", "D")
    graph.AddEdge("D", "E")
    graph.PrintGraph()
}

输出:

A -> [B C]
B -> [A D]
C -> [A D]
D -> [B C E]
E -> [D]

四、支持有向图

我们只需要在构造图的时候传入 true,表示是有向图:

graph := NewGraph(true) // 有向图
graph.AddEdge("A", "B")
graph.AddEdge("A", "C")
graph.PrintGraph()

输出:

A -> [B C]
B -> []
C -> []

五、扩展思路

为了适用于更多实际场景,我们可以拓展该邻接表:

  • • 支持权重:将 []string 改为 []Edge,其中 Edge 结构体包含 ToWeight 字段。
  • • 实现图遍历:如 BFS、DFS 算法。
  • • 实现图算法:如 Dijkstra 最短路径、拓扑排序、最小生成树等。
  • • 可视化:输出 Graphviz DOT 格式可视化图结构。

六、小结

邻接表是图结构中非常高效且实用的一种表示方式,尤其适用于稀疏图。在Go语言中,我们可以利用 map 和 slice 快速构建邻接表,为实现更复杂的图算法打下基础。

 

相关文章
|
2月前
|
Linux Go iOS开发
Go语言100个实战案例-进阶与部署篇:使用Go打包生成可执行文件
本文详解Go语言打包与跨平台编译技巧,涵盖`go build`命令、多平台构建、二进制优化及资源嵌入(embed),助你将项目编译为无依赖的独立可执行文件,轻松实现高效分发与部署。
|
3月前
|
数据采集 数据挖掘 测试技术
Go与Python爬虫实战对比:从开发效率到性能瓶颈的深度解析
本文对比了Python与Go在爬虫开发中的特点。Python凭借Scrapy等框架在开发效率和易用性上占优,适合快速开发与中小型项目;而Go凭借高并发和高性能优势,适用于大规模、长期运行的爬虫服务。文章通过代码示例和性能测试,分析了两者在并发能力、错误处理、部署维护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了未来融合发展的趋势。
321 0
|
3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Go
Go-Zero全流程实战即时通讯
Go-Zero 是一个功能丰富的微服务框架,适用于开发高性能的即时通讯应用。它具备中间件、工具库和代码生成器,简化开发流程。本文介绍其环境搭建、项目初始化及即时通讯功能实现,涵盖用户认证、消息收发和实时推送,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
299 0
|
2月前
|
存储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Go语言实战案例-项目实战篇:编写一个轻量级在线聊天室
本文介绍如何用Go语言从零实现一个轻量级在线聊天室,基于WebSocket实现实时通信,支持多人消息广播。涵盖前后端开发、技术选型与功能扩展,助你掌握Go高并发与实时通信核心技术。
|
3月前
|
负载均衡 监控 Java
微服务稳定性三板斧:熔断、限流与负载均衡全面解析(附 Hystrix-Go 实战代码)
在微服务架构中,高可用与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详解熔断、限流与负载均衡三大关键技术,结合API网关与Hystrix-Go实战,帮助构建健壮、弹性的微服务系统。
457 1
微服务稳定性三板斧:熔断、限流与负载均衡全面解析(附 Hystrix-Go 实战代码)
|
3月前
|
安全 Go 开发者
Go语言实战案例:使用sync.Mutex实现资源加锁
在Go语言并发编程中,数据共享可能导致竞态条件,使用 `sync.Mutex` 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互斥锁的基本概念、加锁原理及实战应用,通过构建并发安全的计数器演示了加锁与未加锁的区别,并封装了一个线程安全的计数器结构。同时对比了Go中常见的同步机制,帮助开发者理解何时应使用 `Mutex` 及其注意事项。掌握 `Mutex` 是实现高效、安全并发编程的重要基础。
|
3月前
|
数据采集 Go API
Go语言实战案例:使用context控制协程取消
本文详解 Go 语言中 `context` 包的使用,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如何利用 `context` 控制协程的生命周期,实现任务取消、超时控制及优雅退出,提升并发程序的稳定性与资源管理能力。
|
3月前
|
数据采集 Go API
Go语言实战案例:多协程并发下载网页内容
本文是《Go语言100个实战案例 · 网络与并发篇》第6篇,讲解如何使用 Goroutine 和 Channel 实现多协程并发抓取网页内容,提升网络请求效率。通过实战掌握高并发编程技巧,构建爬虫、内容聚合器等工具,涵盖 WaitGroup、超时控制、错误处理等核心知识点。
|
3月前
|
Go 开发者
Go语言实战案例:使用select监听多个channel
本文为《Go语言100个实战案例 · 网络与并发篇》第5篇,详解Go并发核心工具`select`的使用。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如何监听多个Channel、实现多任务处理、超时控制和非阻塞通信,帮助开发者掌握Go并发编程中的多路异步事件处理技巧。
|
3月前
|
数据采集 编解码 监控
Go语言实战案例:使用channel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本文是「Go语言100个实战案例 · 网络与并发篇」第4篇,通过实战案例详解使用 Channel 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涵盖并发控制、任务调度及Go语言并发哲学,助你掌握优雅的并发编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