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实战案例-快速排序实现

简介: 快速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 log n),采用分治法实现,适合递归教学与工程实践。本文介绍了快速排序的基本原理、Go语言实现方式、泛型扩展及使用示例,帮助读者掌握其核心思想与应用技巧。

 

排序算法是数据结构与算法中的核心内容,而**快速排序(Quick Sort)**则是其中效率非常高的一种。它在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log n),并且采用分治法实现,非常适合递归思想教学与工程实践。


一、快速排序简介

快速排序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1. 从数组中选取一个基准元素(pivot)
  2. 2. 将比它小的元素放左边,比它大的放右边(分区 partition
  3. 3. 对左子数组和右子数组递归排序

特点:

  • • 时间复杂度:
  • • 最优:O(n log n)
  • • 最坏:O(n²)(极端不均匀划分时)
  • • 空间复杂度:O(log n)(递归调用栈)
  • • 排序方式:原地排序、非稳定排序

二、Go语言实现快速排序(整数切片)

我们先实现一个基础版:排序 []int 切片。

1. 快速排序函数

package sortalgo
func QuickSort(arr []int) {
    if len(arr) < 2 {
        return
    }
    quickSort(arr, 0, len(arr)-1)
}

2. 递归核心逻辑

func quickSort(arr []int, left, right int) {
    if left >= right {
        return
    }
    pivotIndex := partition(arr, left, right)
    quickSort(arr, left, pivotIndex-1)
    quickSort(arr, pivotIndex+1, right)
}

3. 分区函数(Lomuto 分区法)

func partition(arr []int, left, right int) int {
    pivot := arr[right]  // 选取最后一个元素作为 pivot
    i := left - 1         // i 代表小于 pivot 的边界
    for j := left; j < right; j++ {
        if arr[j] <= pivot {
            i++
            arr[i], arr[j] = arr[j], arr[i]
        }
    }
    arr[i+1], arr[right] = arr[right], arr[i+1]  // 把 pivot 放到正确位置
    return i + 1
}

三、使用示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ortalgo"
)
func main() {
    arr := []int{9, 2, 5, 3, 7, 1, 8}
    fmt.Println("原始数组:", arr)
    
    sortalgo.QuickSort(arr)
    
    fmt.Println("排序后:", arr)
}

输出:

原始数组: [9 2 5 3 7 1 8]
排序后: [1 2 3 5 7 8 9]

四、进阶扩展

✅ 泛型版本(Go 1.18+)

如果你想让快速排序支持任意类型,比如 []float64[]string,可以用泛型 + 比较函数:

func QuickSortGeneric[T any](arr []T, less func(a, b T) bool) {
    var qsort func(left, right int)
    qsort = func(left, right int) {
        if left >= right {
            return
        }
        pivot := arr[right]
        i := left - 1
        for j := left; j < right; j++ {
            if less(arr[j], pivot) {
                i++
                arr[i], arr[j] = arr[j], arr[i]
            }
        }
        arr[i+1], arr[right] = arr[right], arr[i+1]
        pivotIndex := i + 1
        qsort(left, pivotIndex-1)
        qsort(pivotIndex+1, right)
    }
    if len(arr) > 1 {
        qsort(0, len(arr)-1)
    }
}

调用示例:

QuickSortGeneric([]string{"pear", "apple", "banana"}, func(a, b string) bool {
    return a < b
})

五、总结

通过本篇实战,你已经掌握了:

  • • 快速排序的核心原理:选 pivot、分区、递归排序
  • • 如何用 Go 语言实现快速排序
  • • 如何扩展成泛型排序函数,适用于不同类型数据

快速排序是许多语言标准库(包括 Go sort 包)中核心排序算法的底层实现之一,掌握它对理解排序机制和编写高效代码至关重要。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Go
Go-Zero全流程实战即时通讯
Go-Zero 是一个功能丰富的微服务框架,适用于开发高性能的即时通讯应用。它具备中间件、工具库和代码生成器,简化开发流程。本文介绍其环境搭建、项目初始化及即时通讯功能实现,涵盖用户认证、消息收发和实时推送,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
169 0
|
1月前
|
数据采集 Go API
Go语言实战案例:多协程并发下载网页内容
本文是《Go语言100个实战案例 · 网络与并发篇》第6篇,讲解如何使用 Goroutine 和 Channel 实现多协程并发抓取网页内容,提升网络请求效率。通过实战掌握高并发编程技巧,构建爬虫、内容聚合器等工具,涵盖 WaitGroup、超时控制、错误处理等核心知识点。
|
1月前
|
Go 开发者
Go语言实战案例:使用select监听多个channel
本文为《Go语言100个实战案例 · 网络与并发篇》第5篇,详解Go并发核心工具`select`的使用。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如何监听多个Channel、实现多任务处理、超时控制和非阻塞通信,帮助开发者掌握Go并发编程中的多路异步事件处理技巧。
|
1月前
|
数据采集 编解码 监控
Go语言实战案例:使用channel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本文是「Go语言100个实战案例 · 网络与并发篇」第4篇,通过实战案例详解使用 Channel 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涵盖并发控制、任务调度及Go语言并发哲学,助你掌握优雅的并发编程技巧。
|
1月前
|
数据采集 消息中间件 编解码
Go语言实战案例:使用 Goroutine 并发打印
本文通过简单案例讲解 Go 语言核心并发模型 Goroutine,涵盖协程启动、输出控制、主程序退出机制,并结合 sync.WaitGroup 实现并发任务同步,帮助理解 Go 并发设计思想与实际应用。
|
1月前
|
数据采集 JSON Go
Go语言实战案例:实现HTTP客户端请求并解析响应
本文是 Go 网络与并发实战系列的第 2 篇,详细介绍如何使用 Go 构建 HTTP 客户端,涵盖请求发送、响应解析、错误处理、Header 与 Body 提取等流程,并通过实战代码演示如何并发请求多个 URL,适合希望掌握 Go 网络编程基础的开发者。
|
2月前
|
JSON 前端开发 Go
Go语言实战:创建一个简单的 HTTP 服务器
本篇是《Go语言101实战》系列之一,讲解如何使用Go构建基础HTTP服务器。涵盖Go语言并发优势、HTTP服务搭建、路由处理、日志记录及测试方法,助你掌握高性能Web服务开发核心技能。
|
2月前
|
存储 算法 数据可视化
Go语言实战:图的邻接表表示法实现详解
本文是《Go语言100个实战案例》系列之一,讲解图的邻接表表示法及其在Go语言中的实现。适用于稀疏图,节省空间,适合初学者与进阶开发者学习图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
Go
Go实战(一)-概述
Go实战(一)-概述
154 0
Go实战(一)-概述
|
7月前
|
编译器 Go
揭秘 Go 语言中空结构体的强大用法
Go 语言中的空结构体 `struct{}` 不包含任何字段,不占用内存空间。它在实际编程中有多种典型用法:1) 结合 map 实现集合(set)类型;2) 与 channel 搭配用于信号通知;3) 申请超大容量的 Slice 和 Array 以节省内存;4) 作为接口实现时明确表示不关注值。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空结构体作为字段时可能会因内存对齐原因占用额外空间。建议将空结构体放在外层结构体的第一个字段以优化内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