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时操作失误,点错了“格式化”,原本保存着大量照片、视频、文档的机械硬盘一下子被清空。面对空空如也的硬盘,不少人第一反应是:格式化了是不是就彻底没救了?还能恢复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机械硬盘格式化后到底还能不能恢复数据?恢复的可能性有多大?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硬盘格式化≠数据被彻底删除
很多人以为格式化就像“粉碎文件”一样,是彻底删除所有数据。其实并不是。
硬盘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重要设备,它通过磁头在旋转的盘片上来回移动,读取和写入数据。硬盘中的数据是以特定格式存储的,这种格式让计算机能够识别并管理数据。格式化硬盘,其实是重新建立硬盘的文件系统,使其能够按照计算机的要求存储和管理文件。格式化硬盘主要有两种方式:
• 快速格式化:只是清除文件系统的“目录信息”,相当于把图书馆的目录卡片扔了,但书籍还在书架上没动。快速格式化并不会真正删除硬盘上的数据。只是计算机无法通过文件系统找到这些数据,让人误以为数据丢失了。
• 完全格式化:除了清除目录信息,还会对磁盘每个扇区进行写入检测,这种情况下数据被覆盖的概率更高,恢复难度大。
如果你只是进行了快速格式化,那么数据大概率是可以恢复的,只要没有继续往硬盘里写入新的文件,原有的数据结构可能还保留着!
硬盘格式化后数据还能恢复的前提
虽然格式化不等于数据彻底消失,但能否成功恢复,取决于以下4个关键因素:
- 格式化后是否继续写入新数据。格式化后如果继续使用硬盘,比如拷贝了新文件、安装了系统,这些操作可能会覆盖原来的数据位置,恢复难度大大增加。建议:一旦发现误格式化,请立即停止使用该硬盘!
- 格式化硬盘的方式:快速格式化恢复几率高,完全格式化或者低级格式化则难度很大,甚至无法恢复。
- 硬盘被格式化之前,数据是否处于加密状态:部分文件(尤其是大型视频文件)在存储时本身就被分散写入磁盘多个区域,恢复起来需要更复杂的算法。
- 硬盘是否存在严重的物理损坏。如果硬盘的磁头或盘片出现物理损坏,数据恢复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甚至无法恢复。
机械硬盘被误格式化后数据如何恢复呢?
既然知道格式化不等于毁灭,那应该如何正确恢复数据呢?下面是几个可以自行尝试的恢复方法:
方法一、从已有备份中恢复数据(推荐优先尝试)
如果大家平时有定期进行备份(无论是系统自带的“文件历史记录”、第三方备份工具,还是手动复制到移动硬盘),那在误格式化后,通过备份恢复数据是最稳妥、成功率最高的方法之一。
- 使用Windows文件历史记录恢复
(1)点击任务栏左下角的“搜索”图标(或直接按下 Win + S 快捷键),输入关键词
“文件历史记录” 或 “File History”,就可以找到文件历史记录功能。
(2)点击“还原个人文件”。浏览并选择要恢复的文件或文件夹;
(3)点击下方绿色的“还原”按钮,即可将文件还原到原始位置(或右键选择“还原到”另存到其他位置)。
- 手动从移动硬盘/NAS等备份中复制
如果平时习惯定期将文件复制到移动硬盘、U盘或NAS(网络存储),那恢复数据就更简单了:
(1)将备份设备连接到电脑,打开资源管理器,找到备份文件夹。
(2)直接复制所需文件到目标硬盘即可。
方法二、使用专业数据恢复软件
操作步骤大致如下:
(1)将误格式化的硬盘挂载到另一台电脑(避免直接在原盘操作)。
(2)下载并安装diskgenius(建议安装在另一块硬盘上)。
(3)选择被格式化的磁盘分区 – 点击【恢复文件】- 【开始】。软件会立刻开始搜索丢失的文件。
(4)扫描完成后,预览文件内容并选择需要恢复的数据。
注意:将恢复出来的文件保存到另一块磁盘中,切勿写回原盘!
方法三、找专业人员
如果数据极其重要、自己不敢操作,或者恢复软件找不到任何有效数据,建议将硬盘交给专业的数据恢复机构。这种方法费用会比较高,一般价格在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甚至更高。
常见问题
问题1:误格式化后第二天才发现,还能恢复吗?
答:只要没有对该硬盘进行大规模写入,理论上仍有可能恢复。尽快使用专业恢复工具尝试扫描。
问题2: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恢复原理一样吗?
答:不一样。SSD开启了TRIM指令后,被删除或格式化的数据会立即被“擦除”,恢复概率低。而机械硬盘保留数据的可能性更高。
问题3:恢复出来的文件打不开怎么办?
答:可能是数据部分损坏或文件头丢失,也可能是恢复方法不对。可以尝试用修复工具(如视频修复工具)进一步处理,或交给专业人员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