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教育部“人工智能+教育”战略部署,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工作,促进各高等院校同行间交流互鉴,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和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浙江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化实践优势,联合阿里云于5月23-25日,共同举办 “2025年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师资素养提升交流活动”。共接到来自安徽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21所高校和企事业单位579位老师报名参与。
此次活动在安排上强化项目实例环节,深入讲解人工智能行业新技术,并探讨如何将其与现有课程有机融合。同时,依托百炼、PAI-Artlab等平台,通过阿里云云工开物支持资源为学员提供实践训练机会,助力提升教学实操能力。
活动于23日上午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正式启动,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陈文智出席仪式并致辞。他在致辞中系统阐述了此次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巨大浪潮和技术变革,并阐明此次活动正是我们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潮流、汇聚多方智慧的一次重要实践。陈文智表示,教师是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力量,提升高校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使其不仅理解AI,更能驾驭AI、用好AI,将其有效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关键所在。在活动环节中,陈文智为大家带来了“DeepSeek的突破边界与‘浙大先生’未来图景”的报告,系统阐述了此次人工智能浪潮产生的前世今生、主要技术突破、算法原理并结合浙江大学“浙大先生”建设实际,阐明其未来应用图景。
随后,阿里云设计中心总监王路平为大家带来了“阿里云 AIGC 设计新范式与产业实践”报告,深入展示了阿里云设计师们如何通过新平台、新工具和新技术进行AIGC创作与应用,以及在过去一年与高校合作中的创意案例。
在接下来的报告中,阿里云高校合作专家刘瀛旻作了“阿里云产学研项目合作分享”报告、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艳带来了“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报告、中国教育装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施建国带来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融入教育的路径与方法”报告。
23日的活动后半程,老师们参观了浙江大学艺博馆和阿里云云谷展厅。24日的活动行程在阿里巴巴云谷园区景逸书院举行,阿里云工程师与老师们开展了人工智能设计成果经验交流与分享。
25日上午,在阿里云 AIGC专家讲师,浙江省创意办会 AIGC 产业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圣安的指导下,老师们顺利完成AIGC 辅助设计完整项目实训内容并获得此次活动的认证证书。
本次活动得到了参与老师们的高度认可,进一步推动了师生的人工智能应用技能和信息化素养。未来,国家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浙江大学)将持续举办一系列主题宣传、技能培训、科普讲座活动,让高校师生共建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为激发高校师生建设网络强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出更多贡献。
此外,阿里云推出了面向高校的云工开物计划,持续开放云计算、大模型等核心能力,并提供算力资源支持,全面支持高校老师AI课程改革与高校AI人才培养。
“云工开物”是由阿里云发起的高校用云支持计划,支持AI时代的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云工开物”高校专属资源申请可至官网(https://university.aliyun.com/)进行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