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 AI 提升你的编程效率 —— 在 PyCharm 中体验通义灵码

简介: 通义灵码是一款基于大模型的智能编程辅助工具,现已上线PyCharm插件V2.5+版本。它能根据自然语言描述、注释或上下文生成高质量代码,支持多语言(Python、Java等),提供代码补全、优化建议、单元测试生成及异常排查等功能。集成魔搭MCP市场3000+服务,具备编程智能体模式与长期记忆能力,助开发者提升效率。适用初学者、资深开发者及团队协作场景。小红书、B站、抖音、微博均有相关资源分享。小红书: http://xhslink.com/a/SvabuxSObf3dbbilibili:https://b23.tv/1HJAdIx抖音: https://v.douyin.com/1DAG

小红书: http://xhslink.com/a/SvabuxSObf3db
bilibili:https://b23.tv/1HJAdIx
抖音: https://v.douyin.com/1DAG3Qq-WL0/
微博:https://weibo.com/5715176995/5173484571330112

🧠 用 AI 提升你的编程效率 —— 在 PyCharm 中体验通义灵码

你是否曾为写代码而绞尽脑汁?是否希望有个“AI 编程助手”随时帮你写出高效、规范的代码?现在,只需在 PyCharm 中接入 通义灵码,即可开启智能编程新时代!

🚀 什么是通义灵码?

通义灵码是通义实验室推出的一款基于大模型的智能编程辅助工具,它能够根据自然语言描述、注释或上下文自动生成高质量代码,帮助开发者提升编码效率与质量。

✨通义灵码插件 V2.5+ 正式上线,功能更强大!

深度适配了最新的千问 3 大模型,并集成国内最大的魔搭 MCP 市场,可调用超过 3000 个 MCP 服务,一键安装部署。它具备编程智能体、行间建议预测、行间会话等功能,不仅可以辅助写代码、修 BUG,还拥有自主决策、MCP 工具调用、工程感知、记忆感知等能力,可帮助开发者完成复杂编程任务。

💡 为什么选择在 PyCharm 中使用通义灵码?

PyCharm 是 Python 开发者的首选 IDE,结合通义灵码的 AI 功能,你可以获得以下强大能力:
智能代码补全:输入函数名或注释,自动推荐完整代码逻辑
多语言支持:Python、Java、JavaScript、C++ 等主流语言全覆盖
代码解释与优化建议:一键理解复杂代码,提供性能优化思路
单元测试生成:快速生成测试用例,提升项目健壮性
异常报错排查:针对 Java 语言提供异常报错智能排查功能,协助开发者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MCP 工具使用:深度集成魔搭 MCP 广场,涵盖开发者工具、文件系统、搜索、地图等十大热门领域 3000 多个 MCP 服务
编程智能体模式: 具备自主决策、环境感知、工具使用等能力,可以根据开发者的编码诉求,使用工程检索、文件编辑、终端等工具,端到端地完成编码任务。同时支持开发者配置 MCP 工具,拓宽了 AI 编码助手能力边界,更加贴合开发者工作流程。
长期记忆能力: 首创了自动记忆功能,可以逐渐形成对开发者编程习惯、对话历史、工程等相关的丰富记忆,自动进行记忆整理,提升编程效率和编程体验。

🛠️ 如何安装?

打开 PyCharm,进入 File > Settings > Plugins / 文件 > 设置 > 插件

  • 1.png

在输入框中 搜索 “tongyilingma”

  • 2.png

安装插件并重启 PyCharm

  • 3.png

登录阿里云账号,开始使用 AI 编程助手!

  • 4.png

登录之后 就可以使用了

可以使用 阿里云 钉钉 支付宝 淘宝等 快捷登录

  • 5.png
  • 6.png

📘使用体验

代码提示功能

会自动提示代码 灰色显示
按Tab键就会把代码 写上去
7.png

方法单元测试 注释 优化

在方法代码 上方 会有 通义灵码的 图标 点击之后
会出现 相应的方法 代码优化 代码注释 生成 注释 方法的单元测试
8.png

添加上下文 解释整体项目代码

添加对应的上下文 可以自动解析整个项目
点击蓝色部分 自动跳转到 对应的代码区域
方便上手 新项目 历史项目
9.png

智能修复功能

在出现异常 或者 报错的地方 点击 这个 小黄灯泡图标
点击 一键修复功能 就会进行分析 得出问题分析 和 建议
10.png

写明需求 AI自动生成代码

自动生成代码 还可以将 代码插入文件
或者 点击可以自动 生成文件
这里 用fastapi为例 代码生成后 还附带了 启动和接口说明
11.png

12.png

MCP 工具使用:

深度集成魔搭 MCP 广场,涵盖开发者工具、文件系统、搜索、地图等十大热门领域 3000 多个 MCP 服务。
使用智能体功能 就可以使用mcp功能
13.png

14.png

15.png

76a8b1f51cb883d96e571d1b64ec7a24.png

🌟 适用人群

  • 初学者:快速学习代码结构,减少语法错误
  • 资深开发者:节省重复劳动,专注核心逻辑
  • 团队协作:统一代码风格,提升开发效率

📘 让 AI 成为你键盘上的超能力,从今天起,在 PyCharm 中启用通义灵码,开启智能编程新纪元!

小红书: http://xhslink.com/a/SvabuxSObf3db
bilibili:https://b23.tv/1HJAdIx
抖音: https://v.douyin.com/1DAG3Qq-WL0/
微博:https://weibo.com/5715176995/5173484571330112

目录
打赏
0
3
3
0
2
分享
相关文章
比亚迪座舱接入通义大模型,未来将联合打造更多AI智能座舱场景
比亚迪与阿里云深度合作,将通义大模型应用于智能座舱和营销服务。通过通义万相,腾势推出“AI壁纸”功能;借助通义星尘,实现“心理伴聊”等情感陪伴场景。阿里云Mobile-Agent智能体落地比亚迪座舱,支持复杂语音操作,如查询淘宝物流、订火车票等。该方案基于全视觉解决技术,具有强泛化能力,未来双方将持续拓展更多AI应用。
通义OmniAudio大模型,让 AI 看懂 360° 视频,并“听”出对应的空间音频
OmniAudio 是一项突破性的空间音频生成技术,能够直接从 360° 视频生成 FOA(First-order Ambisonics)空间音频,为虚拟现实和沉浸式娱乐带来全新可能。通过自监督 coarse-to-fine 预训练和双分支视频表示微调,OmniAudio 在非空间音频质量和空间定位准确性上显著优于现有方法。项目包含超过 103,000 个视频片段的 Sphere360 数据集,支持高质量的模型训练与评估。代码、数据及论文均已开源,助力沉浸式体验技术发展。
AI IDE正式上线!通义灵码开箱即用
通义灵码AI IDE现已正式上线,用户可免费下载使用。作为AI原生开发环境工具,它深度适配千问3大模型,集成通义灵码插件能力,支持编程智能体、行间建议预测和行间会话等功能。其核心亮点包括:支持最强开源模型千问3,具备MCP工具调用能力;开箱即用的智能编码助手;自带编程智能体模式,端到端完成编码任务;长期记忆、NES行间预测及Inline Chat功能,大幅提升编程效率。目前,通义灵码插件下载量超1500万,生成代码超30亿行,广泛应用于企业开发场景。
AI IDE正式上线!通义灵码开箱即用
智能体(AI Agent)开发实战之【LangChain】(二)结合大模型基于RAG实现本地知识库问答
智能体(AI Agent)开发实战之【LangChain】(二)结合大模型基于RAG实现本地知识库问答
AI时代如何让大模型「读懂」企业数据?——从“单一问数”到“复杂决策”的智能跃迁
从早期的传统BI,到敏捷BI,再到智能BI,BI工具正逐步进化为具备类人推理能力的数字助手。Gartner预测,到2025年,增强型消费者体验将首次推动增强型BI(ABI)能力的采用率超过50%,这将深刻重塑企业的业务流程与决策模式,“人人都是数据消费者”的时代正加速到来。
通义灵码2.5评测:从编程智能体到记忆感知的AI编码革命
通义灵码2.5版本更新带来了多项新功能,包括Lingma IDE的开箱即用体验、编程智能体模式实现端到端编码任务、MCP工具集成扩展AI助手能力以及Qwen3模型升级大幅提升代码生成准确性和效率。此外,新增长期记忆与上下文感知功能,使开发更个性化和高效。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复杂业务逻辑仍需人工干预,但整体显著提升了开发效率。官方还提供了高质量视频课程助力用户学习。
434 10
2025年颠覆闭源大模型?MonkeyOCR:这款开源AI文档解析模型,精度更高,速度更快!
还在依赖昂贵且慢的闭源OCR工具?华中科技大学开源的MonkeyOCR文档解析模型,以其超越GPT4o的精度和更快的推理速度,在单机单卡(3090)上即可部署,正颠覆业界认知。本文将深入解析其设计哲学、核心突破——大规模自建数据集,并分享实测体验与避坑指南。
342 0
AI生成内容为什么有"AI味"?各大模型如何破局
本文深入探讨了AI生成内容中普遍存在的“AI味”现象,从技术角度剖析其成因及解决方法。“AI味”主要表现为语言模式同质化、情感表达平淡、创新性不足和上下文理解局限。这些特征源于训练数据偏差、损失函数设计及安全性约束等技术因素。各大厂商如OpenAI、Anthropic、Google以及国内的百度、阿里云等,正通过多样性训练、Constitutional AI、多模态融合等方法应对这一挑战。未来,对抗性训练、个性化定制、情感建模等技术创新将进一步减少“AI味”。尽管“AI味”反映了当前技术局限,但随着进步,AI生成内容将更自然,同时引发关于人类创作与AI生成界限的哲学思考。
87 0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