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RHEL9.x操作系统

简介: 本教程详细介绍了在Windows系统上使用VMware Workstation 17.5 Pro安装RHEL 9.x的完整流程。首先准备所需设备和软件,包括Windows计算机、RHEL 9 ISO映像文件、VMware软件及相关下载链接。接着,通过创建虚拟机、配置硬件参数完成VMware的基本设置。随后进入RHEL 9.x安装环节,涵盖语言选择、软件配置、网络和主机名设置、时区调整、磁盘分区规划(如/boot、/、swap、/boot/efi等分区)以及用户和密码的创建。最后,启动安装程序并监控进度,直至系统重启进入图形化登录界面。整个过程配有详细步骤说明和截图,便于用户操作和理解。

本案例需要的设备和软件

1.1台安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RHEL 9的ISO映像文件一套

3.VMware Workstation 17.5 Pro软件一套

4.相关软件及镜像下载链接

VMware17.5,链接:https://pan.quark.cn/s/6208d19dbd48 提取码:22Wk

rhel-9.6-x86_64-dvd.iso,链接:https://pan.quark.cn/s/63e7c05fca56提取码:nsJy

Windows11-22H2.iso,链接:https://pan.quark.cn/s/147f071e54dc 提取码:LZx4

Windows10 20240727.iso,链接:https://pan.quark.cn/s/100c8f759e46 提取码:4y86

安装与配置VM虚拟机

  1. 成功安装VMware Workstation后的界面如下图所示。

  1. 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单击“创建新的虚拟机”选项,并在弹出的“新建虚拟机向导”界面中选择“典型”单选按钮,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如下图所示。

  1. 选中“稍后安装操作系统”单选按钮,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如下图所示。

  1. 在图中所示的界面中,将客户机操作系统的类型选择为“Linux”,版本为“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9 64位”,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如下图所示。

注意:在VMware中选择“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9 64位”或“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8 64位”均可安装RHEL 9.x系统,但需注意版本选择与启动模式及磁盘分区配置的关联:若选“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9 64位”,则默认采用UEFI启动模式,此时在配置磁盘时必须包含/boot/efi分区以支持UEFI引导,否则将无法完成分区配置;而若选“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8 64位”,则默认采用BIOS启动模式,此时在配置磁盘时无需配置/boot/efi分区。

  1. 填写“虚拟机名称”字段,并在选择安装位置之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如下图所示。

  1. 将虚拟机系统的“最大磁盘大小”设置为100.0GB(默认20GB),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如下图所示。

  1. 单击“自定义硬件”按钮,如下图所示。

  1. 光驱设备此时应在“使用ISO映像文件”中选中了下载好的RHEL系统映像文件,如下图所示。

  1. VM虚拟机软件为用户提供了3种可选的网络模式,分别为桥接模式、NAT模式与仅主机模式。这里选择“NAT模式”,如下图所示。
  • 桥接模式(Bridged Mode,对应VMnet0):在桥接模式下,虚拟机的网络适配器直接连接到宿主机的物理网络,使得虚拟机能够像物理机一样直接访问外部网络资源。此时,虚拟机会获得与物理网络相同子网的IP地址,从而可以直接与外部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虚拟机与外部网络保持直接连接,同时又能保持网络隔离性的场景,如将虚拟机作为Web服务器提供服务,或进行跨设备调试等。
  • NAT模式(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Mode,对应VMnet8):NAT模式下,虚拟机的网络适配器通过主机的IP地址进行网络通信。主机充当了一个网络地址转换器的角色,将虚拟机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从而使得虚拟机可以访问外部网络资源。然而,外部网络无法直接访问虚拟机,除非进行了特定的端口映射配置。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虚拟机访问外部网络资源,但不希望外部网络直接访问虚拟机的场景,如开发环境需要联网但无需暴露虚拟机的情况。
  • 仅主机模式(Host-Only Mode,对应VMnet1):在仅主机模式下,虚拟机之间和虚拟机与主机之间可以进行通信,但虚拟机无法直接访问外部网络资源。这种模式提供了高度的网络隔离性,确保虚拟机之间以及虚拟机与宿主机之间的通信安全。它适用于需要在虚拟机之间建立私有网络通信的场景,如搭建私有数据库集群;同时也适用于需要在虚拟机和主机之间建立安全的网络连接,同时保持与外部网络隔离的场景,如进行安全测试(如病毒分析、漏洞复现)等。

  1. 单击“确定”按钮,虚拟机的安装和配置顺利完成。当看到下图所示的界面时,就说明虚拟机已经配置成功。

安装RHEL9.x

安装RHEL9.x时,宿主机的CPU需要支持虚拟化技术(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VT)。如果开启虚拟机后依然提示“CPU不支持VT”等报错信息,请重启计算机并进入BIOS,把VT虚拟化功能开启即可。如无法解决请联系作者

  1. 在虚拟机管理界面点击"开启此虚拟机"按钮后,系统将在数秒内加载至RHEL 9安装引导界面,如下图所示。在界面中,"Test this media & 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9.6"用于在安装前验证安装介质完整性,"Troubleshooting"提供进入系统救援模式的入口(适用于修复启动问题或执行高级诊断)。此时通过键盘的方向键选中“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9.6”选项后按回车键,将直接启动标准安装流程。对于已确认安装介质可靠的场景,推荐直接选择此选项以跳过校验环节,快速进入图形化安装向导。

  1. 按下回车键启动安装程序后,系统将进入安装映像加载阶段。此过程需2-5分钟完成初始化(具体耗时取决于硬件资源配置)。在语言配置界面选择"简体中文"作为系统安装语言,确认选择后点击界面底部"继续"按钮进入安装配置阶段。如下图所示。

  1. 安装信息摘要界面如图所示。在“软件选择”部分,系统已预设默认值,无需进行更改。RHEL 9系统已默认选中“带GUI的服务器”选项,此选项为进入图形界面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此界面中,可以保持所有配置不变,直接进行下一步操作。

  1. 点击“网络和主机名”选项后,将“主机名”字段设置为“blog”。同时,确保以太网的连接状态已调整为“打开”状态,以保证网络连接的可用性。完成上述配置后,单击界面左上角的“完成”按钮,以保存设置并返回上一级菜单,具体界面如图所示。

注意:RHEL 9.x系统已默认启用网络接口状态管理及启动时自动连接功能,无需进行额外配置。对于RHEL 8.x及RHEL 7.x版本,需通过该界面手动配置网络接口参数后,方可实现网卡状态管理及开机自启功能。

  1. 选择“时间和日期”选项,进入时区配置界面。将时区设置为“亚洲/上海”,以符合本地时间需求。单击“完成”按钮,以保存时区设置并返回RHEL9.x系统安装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注意:RHEL9.x系统默认时区即为“亚洲/上海”,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需进行额外修改。

  1. 单击“安装目的地”选项,进入磁盘分区配置界面。在此界面中,选择“自定义”按钮,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磁盘分区配置。完成自定义分区设置后,单击界面左上角的“完成”按钮,进入手动分区页面,具体界面如图所示。

  1. 开始配置分区。磁盘分区允许用户将一个磁盘划分成几个单独的部分,每一部分有自己的盘符。在分区之前,首先规划分区,以100GB硬盘为例,做如下规划。
  • /boot分区大小为1GiB
  • /分区大小为40GiB
  • swap分区大小为4GiB
  • /boot/efi分区大小为1GiB
  • 预留50GiB左右

提醒:GiB,全称Gibibyte,是giga binary byte的缩写,是一个基于二进制(即1024进位)的存储单位。具体来说,1GiB等于1024MiB,1MiB等于1024KiB,进一步换算下来,1GiB等于大约1.073741824GB。而GB,全称Gigabyte,是一个基于十进制(即1000进位)的存储单位。1GB等于1000MB,1MB等于1000KB,因此1GB等于1,000,000,000字节。

  1. 创建/boot分区(启动分区)。单击“+”按钮,如下所示,选择挂载点为“/boot”(也可以直接输入挂载点),容量大小设置为1GiB,然后单击“添加挂载点”按钮。

  1. 创建“/”分区。用与上面类似的方法创建“/”分区大小为10GB。
  2. 创建交换分区。用与上面类似的方法创建swap交换分区,大小一般设置为物理内存的两倍即可。例如,计算机物理内存大小为2GB,设置的swap分区大小就4GB。
  3. 创建EFI启动分区。用与上面类似的方法创建EFI启动分区(/boot/efi)大小为1G。设置完成如下图所示。

  1. 单击左上角的“完成”按钮。然后单击“接受更改”按钮完成分区,以保存设置并返回上一级菜单。

  1. 设置根密码的密码。若坚持用弱口令的密码,则需要单击两次“完成”按钮才可以确认。

注意:如果后续需要使用root远程登录,需勾选“允许root用户使用密码进行SSH登录”选项,否则需修改SSH配置文件后才能远程登录。

在虚拟机中做实验的时候,密码无所谓强弱,但在生产环境中一定要让root 管理员的密码足够复杂,否则系统将面临严重的安全问题。

  1. 返回到安装主界面,单击“创建用户”按钮后新建普通用户,例如该账户的用户名为“blog”,密码为“1”,然后单击两次“完成”按钮。如图下所示。

  1. 返回到安装主界面,单击“开始安装”按钮后即可看到安装进度,如图下所示。

  1. RHEL 9.x系统安装流程预计耗时30至60分钟(具体时长取决于硬件配置及安装选项),安装期间系统将依次执行初始化、软件包部署、配置文件生成等操作。用户可通过安装程序进度条或日志窗口实时监控安装状态。当安装程序界面显示可操作的"重启系统"按钮(如下图所示)时,表明系统已完成基础环境部署,可进入首次启动引导流程。系统重启后将自动进行硬件自检并加载初始化进程。

  1. 系统完成重启后,进入图形化登录界面。点击“未列出”选项,在命令行输入root(如下图所示)并回车,输入安装阶段设置的root密码完成身份验证。

注意:生产环境建议使用sudo用户登录,root账户仅限必要维护操作

  1. 至此,RHEL 9.x系统安装及初始化流程全部完成。如下图所示。


目录
打赏
0
1
1
0
41
分享
相关文章
Debina操作系统如何安装Tengine并开启HTTP2
本指南介绍了Tengine的安装与配置方法。首先下载并解压Tengine源码包,确保依赖项已安装(如pcre、zlib和openssl)。接着运行`./configure`命令进行配置,建议添加`--with-http_v2_module`以启用HTTP/2支持。完成配置后执行`make`编译,再通过`sudo make install`完成安装。为方便使用,可创建符号链接指向Tengine二进制文件。
Debina操作系统如何安装OpenResty并开启HTTP2
本文介绍了在Debian服务器上安装OpenResty 1.25.3.2并启用HTTP/2模块的详细步骤。包括下载解压源码、安装依赖项、配置编译参数(指定安装路径与启用HTTP/2模块)、编译安装,以及创建符号链接方便使用。最后提供启动、停止和重新加载配置的命令,并提醒注意安全组设置以确保服务正常访问。
Debian操作系统如何安装Nginx并开启HTTP2
本指南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中通过源码编译安装Nginx的完整流程。首先更新软件包列表并安装必要的编译依赖,接着下载指定版本的Nginx源码包(如1.24.0),检查文件完整性后解压。随后通过配置脚本指定安装路径与模块(如HTTP SSL模块),执行编译和安装命令。最后创建软链接以便全局调用,并提供启动、停止及重载Nginx的命令,同时提醒注意安全组设置以确保正常访问。
os-copilot安装和使用体验测评
OS Copilot是阿里云推出的操作系统智能助手,基于大模型技术,支持自然语言问答、命令执行和系统运维调优等功能,帮助用户更高效地使用Linux系统。本文介绍了OS Copilot的产品优势、功能特点及使用方法,包括对话模式、-t/-f/管道等参数的使用,以及安装和配置步骤。通过OS Copilot,用户可以简化复杂命令的操作,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文中也分享了个人开发者在实际使用中的体验和建议,指出了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os-copilot安装与多项功能测评
本文介绍了os-copilot的安装及多项功能测评。首先,通过xShell连接服务器并使用`rpm -q os-copilot`检查是否已安装,若未安装则用`yum install`命令安装。接着,配置ACCESS_KEY信息以连接阿里云服务。深入测试部分展示了-t参数用于环境健康检查、-f参数处理复杂任务、|参数解释代码等功能,还演示了编写shell脚本创建和启动Redis的便捷性。这些功能对基础运维和开发人员有较大帮助。
194 14
YashanDB安装前操作系统参数调整
本文来自YashanDB官网,主要介绍在Linux环境下安装YashanDB时的系统性能优化配置。内容涵盖服务器hostname设置、关闭交换分区、调整本地端口范围、进程VMA上限及资源限制值、配置大页内存与关闭透明大页等操作。通过这些调整,可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并避免潜在异常,适用于分布式部署场景,同时提供了具体命令和注意事项以指导用户完成配置。
os-copilot安装和使用体验测评
OS Copilot是阿里云基于大模型构建的Linux系统智能助手,支持自然语言问答、命令执行和系统运维调优。本文介绍其产品优势、功能及使用方法,并分享个人开发者在云服务器资源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体验。通过-t/-f/管道功能,OS Copilot简化了复杂任务处理,但仍需增强某些命令的执行能力,特别是在数据库安装部署方面。文中详细描述了安装步骤、环境配置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OS Copilot提高工作效率。
zabbix7.0.9安装-以宝塔安装形式-非docker容器安装方法-系统采用AlmaLinux9系统-最佳匹配操作系统提供稳定运行环境-安装教程完整版本-优雅草卓伊凡
zabbix7.0.9安装-以宝塔安装形式-非docker容器安装方法-系统采用AlmaLinux9系统-最佳匹配操作系统提供稳定运行环境-安装教程完整版本-优雅草卓伊凡
248 30
想要掌握Hyper-V如何安装,首先需要确保你的操作系统版本满足Hyper-V的安装要求
Hyper-V的安装需确保操作系统版本和硬件满足要求。硬件上,64位处理器需支持SLAT及虚拟化技术(如VT-x或AMD-V),至少4GB RAM和充足存储空间;BIOS/UEFI中启用虚拟化技术和DEP。软件方面,需Windows 10 Pro及以上或Windows Server 2016/2019及以上,并保持系统更新。安装步骤包括检查系统要求、启用Hyper-V功能、配置并创建虚拟机,最后安装操作系统。注意备份数据及网络适配器配置。
【04】鸿蒙实战应用开发-华为鸿蒙纯血操作系统Harmony OS NEXT-正确安装鸿蒙SDK-结构目录介绍-路由介绍-帧动画(ohos.animator)书写介绍-能够正常使用依赖库等-ArkUI基础组件介绍-全过程实战项目分享-从零开发到上线-优雅草卓伊凡
【04】鸿蒙实战应用开发-华为鸿蒙纯血操作系统Harmony OS NEXT-正确安装鸿蒙SDK-结构目录介绍-路由介绍-帧动画(ohos.animator)书写介绍-能够正常使用依赖库等-ArkUI基础组件介绍-全过程实战项目分享-从零开发到上线-优雅草卓伊凡
320 5
【04】鸿蒙实战应用开发-华为鸿蒙纯血操作系统Harmony OS NEXT-正确安装鸿蒙SDK-结构目录介绍-路由介绍-帧动画(ohos.animator)书写介绍-能够正常使用依赖库等-ArkUI基础组件介绍-全过程实战项目分享-从零开发到上线-优雅草卓伊凡

推荐镜像

更多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