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上算法,咱先把数据整明白:大数据分析的5个基本步骤,你都搞对了吗?

本文涉及的产品
实时计算 Flink 版,5000CU*H 3个月
智能开放搜索 OpenSearch行业算法版,1GB 20LCU 1个月
实时数仓Hologres,50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别急着上算法,咱先把数据整明白:大数据分析的5个基本步骤,你都搞对了吗?

别急着上算法,咱先把数据整明白:大数据分析的5个基本步骤,你都搞对了吗?

作者:Echo_Wish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大数据分析里,这句话更是真理。很多人一上来就撸起袖子跑模型、调算法,结果数据一看,格式不统一、缺失一堆、字段意义都没搞清楚,分析跑得比谁都快,结论却完全靠运气。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大数据分析的五个基本步骤。听着普通,但真掌握好了,绝对能让你从“数据搬砖工”变身“数据炼金师”。


一、明确业务目标:不懂需求,都是白忙

大数据分析不是为了分析而分析,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支撑决策。

举个例子:你老板拍着桌子说,“看看我们哪个地区的用户流失最严重”,你就得搞清楚:

  • 什么叫流失?7天没登录算吗?还是30天?
  • 按注册地统计,还是按最后一次访问地?
  • 是只看本月,还是拉一年的趋势?

明确这些细节,才不会后面分析分析就跑偏。

# 伪代码:定义“流失用户”
def is_churn_user(last_login_date, current_date, threshold_days=30):
    return (current_date - last_login_date).days > threshold_days
AI 代码解读

二、数据采集:别被数据“骗”了

数据分析第一步就是得有“干净”的数据。这个过程包括两个关键词:

  • 数据来源:数据库、日志、第三方平台(如API)
  • 采集方式:实时流(如Kafka)、批量拉取(如Hive)

注意!有时候字段名字一样,数据含义却完全不同。比如:

  • A系统里的“注册时间”是审核通过时间;
  • B系统的“注册时间”是用户填表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数据平台要有数据字典元数据管理工具(比如Apache Atlas)。

# 连接Hive查询用户日志(用PyHive)
from pyhive import hive

conn = hive.Connection(host='your-hive-server', port=10000, database='user_db')
cursor = conn.cursor()
cursor.execute("SELECT user_id, last_login, region FROM user_logs WHERE dt='2025-04-01'")
AI 代码解读

三、数据清洗:你不洗,它就“洗”你

这一步是最容易被低估,但最花时间的部分。

你会碰到:

  • 缺失值(null、空串、0傻傻分不清)
  • 异常值(身高300cm、年龄负数)
  • 重复值(用户ID重复、订单重复)

咱用个小例子演示下:

import pandas as pd

df = pd.read_csv('user_data.csv')

# 去除空值
df = df.dropna(subset=['user_id', 'last_login'])

# 处理异常值:年龄不能小于0
df = df[df['age'] >= 0]

# 去重
df = df.drop_duplicates(subset='user_id')
AI 代码解读

小提示:清洗时可以留个“脏数据副本”,后续排查问题很有用。


四、数据建模与分析:这个环节别一上来就跑XGBoost!

很多同学一说分析就想上“模型”,其实建模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步,是探索性数据分析(EDA),比如:

  • 哪些字段与目标变量强相关?
  • 数值分布怎么样?有没有偏态?
  • 有没有分组之间的显著差异?
# 看看年龄和流失的关系
import seaborn as sns

sns.boxplot(x='is_churn', y='age', data=df)
AI 代码解读

有了基本认知,再考虑上模型:

  • 分类问题(是否流失):逻辑回归、随机森林
  • 聚类问题(用户分群):KMeans
  • 预测问题(销售额预测):线性回归、XGBoost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X = df[['age', 'region_code', 'active_days']]
y = df['is_churn']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3)

clf = RandomForestClassifier()
clf.fit(X_train, y_train)

print("模型准确率:", clf.score(X_test, y_test))
AI 代码解读

五、结果可视化与应用:别让结果只躺在Jupyter里

分析不止是给程序看,更是要让人能理解

很多时候你得用图表说话:

  • 哪个省的流失率高?
  • 哪个年龄段用户最粘性?
  • 推了什么运营活动后指标有明显变化?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churn_by_region = df.groupby('region')['is_churn'].mean()
churn_by_region.plot(kind='bar')
plt.title('各地区流失率')
plt.ylabel('流失率')
plt.show()
AI 代码解读

另外,别忘了落地场景:数据结果要能支持营销活动、用户画像更新、业务指标优化。


最后总结一下

我们来回顾一下大数据分析的“五步走”:

  1. 明确业务目标:不解决问题都是耍流氓
  2. 数据采集:数据源清不清,决定你走多远
  3. 数据清洗:不怕脏,就怕你不洗
  4. 建模分析:别盲信模型,先问问数据
  5. 结果呈现与应用:讲得出故事,才值钱

写在最后:

大数据不是炫技,也不是装神弄鬼的黑箱操作。它本质是一场认知之旅——帮我们从数据中洞察人性、商业、趋势。

目录
打赏
0
4
4
0
395
分享
相关文章
ODPS在某公共数据项目上的实践
本项目基于公共数据定义及ODPS与DataWorks技术,构建一体化智能化数据平台,涵盖数据目录、归集、治理、共享与开放六大目标。通过十大子系统实现全流程管理,强化数据安全与流通,提升业务效率与决策能力,助力数字化改革。
35 4
在数据浪潮中前行:记录一次我与ODPS的实践、思考与展望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 AI 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阿里云 ODPS 平台(尤其是 MaxCompute)进行分布式多模态数据处理的实践过程。内容涵盖技术架构解析、完整操作流程、实际部署步骤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同时结合 CSDN 博文深入探讨了多模态数据处理的技术挑战与创新路径,为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大规模数据处理方案。
65 3
ODPS:数据浪潮中的成长与突围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大数据浪潮中,通过引入阿里云ODPS体系(包括MaxCompute、DataWorks、Hologres)解决数据处理瓶颈、实现业务突破与个人成长的故事。从被海量数据困扰到构建“离线+实时”数据架构,ODPS不仅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更推动了技术能力与业务影响力的双重跃迁。
阿里云ODPS:在AI浪潮之巅,铸就下一代智能数据根基
在智能爆炸时代,ODPS正从传统数据平台进化为“AI操作系统”。面对千亿参数模型与实时决策挑战,ODPS通过流批一体架构、多模态处理、智能资源调度等技术创新,大幅提升效率与智能化水平。从自动驾驶到医疗联合建模,从数字孪生到低代码AI开发,ODPS正重塑企业数据生产力,助力全球客户在算力洪流中抢占先机。
48 0
2025 年 7 月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情况分析报告
2025年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第十二批深度合成算法备案信息,全国389款产品通过备案,服务提供者占比超七成。截至7月14日,全国累计备案达3834款,覆盖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多模态场景,广泛应用于生活服务、医疗、金融等领域。广东以135款居首,数字人、AI客服等C端应用主导,民营企业成主力,国企聚焦公共服务。随着AI政策推动,备案已成为AI产品合规上线关键环节。
“数据会治病?”——大数据+电子健康记录,到底图啥?
“数据会治病?”——大数据+电子健康记录,到底图啥?
33 0
|
16天前
|
基于 Python 跳表算法的局域网网络监控软件动态数据索引优化策略研究
局域网网络监控软件需高效处理终端行为数据,跳表作为一种基于概率平衡的动态数据结构,具备高效的插入、删除与查询性能(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log n)),适用于高频数据写入和随机查询场景。本文深入解析跳表原理,探讨其在局域网监控中的适配性,并提供基于Python的完整实现方案,优化终端会话管理,提升系统响应性能。
40 4
金融科技新标杆:随行付大数据实时分析如何支撑百亿级秒级查询
随行付作为国内领先的支付基础设施平台,致力于携手合作伙伴与中小微企业,共建安全、稳定、高效运转的数字化支付生态,持续为不同行业与场景提供融合支付与经营的一体化数字化解决方案。 随着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原有基于 Oracle + Hive 与 Elasticsearch + Kudu + HBase 搭建的 Lambda 架构,逐渐暴露出实时性不足、架构复杂、数据冗余高等问题,已难以支撑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为应对这一挑战,随行付重构了大数据分析体系,构建起以自研Porter CDC + StarRocks + Elasticsearch 为核心的一体化实时架构,全面覆盖高并发明细查询、即席汇总
从数据小白到分析能手:我在 ODPS 的成长之旅
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ODPS 陪我走过了一段特别难忘的旅程。它不仅让我在技术上突飞猛进,还让我对自己更有信心。未来,我肯定还会继续用 ODPS,去挖掘数据里更多的宝藏,创造更多价值。
37 2

相关产品

  •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 MaxCompute
  •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