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缓存穿透 ? 怎么解决 ?

简介: 缓存穿透是指查询一条数据库和缓存都没有的一条数据,就会一直查询数据库,对数据库的访问压力就会增大,缓存穿透的解决方案有以下2种解决方案 : ● 缓存空对象:代码维护较简单,但是效果不好。 ● 布隆过滤器:代码维护复杂,效果很好

缓存穿透是指查询一条数据库和缓存都没有的一条数据,就会一直查询数据库,对数据库的访问压力就会增大,缓存穿透的解决方案
有以下2种解决方案 :
● 缓存空对象:代码维护较简单,但是效果不好。
● 布隆过滤器:代码维护复杂,效果很好

相关文章
|
2月前
|
缓存 数据库连接 数据库
缓存三剑客(穿透、击穿、雪崩)
缓存穿透指查询数据库和缓存中都不存在的数据,导致请求直接冲击数据库。解决方案包括缓存空对象和布隆过滤器。缓存击穿是大量请求访问同一个失效的热点数据,使数据库瞬间压力剧增,解决方法有提前预热、设置永不过期、加锁限流等。缓存雪崩是大量key同时失效,导致所有请求直达数据库,可通过引入随机过期时间缓解。三者分别对应单点爆破、全面崩塌等问题,需根据场景选择合适策略优化系统性能与稳定性。
159 0
|
2月前
|
缓存 数据库
如何解决缓存穿透?
对请求增加校验机制,如ID格式和位数校验,避免无效请求;缓存空值或特殊值防止缓存穿透;使用布隆过滤器拦截不存在的请求,减轻数据库压力。
34 0
|
6月前
|
缓存 监控 NoSQL
Redis--缓存击穿、缓存穿透、缓存雪崩
缓存击穿、缓存穿透和缓存雪崩是Redis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并持续监控和优化缓存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1005 29
|
11月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缓存击穿、缓存穿透、缓存雪崩 3大问题,如何彻底解决?
【10月更文挑战第8天】在分布式系统中,缓存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然而,缓存击穿、缓存穿透和缓存雪崩是三个常见的缓存相关问题,它们可能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引发系统崩溃。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个问题的成因、影响以及彻底的解决方案。
1181 1
|
11月前
|
缓存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redis和缓存及相关问题和解决办法 什么是缓存预热、缓存穿透、缓存雪崩、缓存击穿
本文深入探讨了Redis缓存的相关知识,包括缓存的概念、使用场景、可能出现的问题(缓存预热、缓存穿透、缓存雪崩、缓存击穿)及其解决方案。
621 0
redis和缓存及相关问题和解决办法 什么是缓存预热、缓存穿透、缓存雪崩、缓存击穿
|
缓存 NoSQL Java
SpringBoot整合Redis、以及缓存穿透、缓存雪崩、缓存击穿的理解分布式情况下如何添加分布式锁 【续篇】
这篇文章是关于如何在SpringBoot应用中整合Redis并处理分布式场景下的缓存问题,包括缓存穿透、缓存雪崩和缓存击穿。文章详细讨论了在分布式情况下如何添加分布式锁来解决缓存击穿问题,提供了加锁和解锁的实现过程,并展示了使用JMeter进行压力测试来验证锁机制有效性的方法。
SpringBoot整合Redis、以及缓存穿透、缓存雪崩、缓存击穿的理解分布式情况下如何添加分布式锁 【续篇】
|
10月前
|
缓存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大厂面试高频:如何解决Redis缓存雪崩、缓存穿透、缓存并发等5大难题
本文详解缓存雪崩、缓存穿透、缓存并发及缓存预热等问题,提供高可用解决方案,帮助你在大厂面试和实际工作中应对这些常见并发场景。关注【mikechen的互联网架构】,10年+BAT架构经验倾囊相授。
大厂面试高频:如何解决Redis缓存雪崩、缓存穿透、缓存并发等5大难题
|
9月前
|
缓存 监控 NoSQL
Redis经典问题:缓存穿透
本文详细探讨了分布式系统和缓存应用中的经典问题——缓存穿透。缓存穿透是指用户请求的数据在缓存和数据库中都不存在,导致大量请求直接落到数据库上,可能引发数据库崩溃或性能下降。文章介绍了几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包括接口层增加校验、缓存空值、使用布隆过滤器、优化数据库查询以及加强监控报警机制。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缓存穿透对系统的影响,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
10月前
|
缓存 NoSQL 数据库
缓存穿透、缓存击穿和缓存雪崩及其解决方案
在现代应用中,缓存是提升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缓存系统也可能遇到一系列问题,如缓存穿透、缓存击穿和缓存雪崩。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数据库压力过大,甚至系统崩溃。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10月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利用 Redis 缓存特性避免缓存穿透的策略与方法
【10月更文挑战第23天】通过以上对利用 Redis 缓存特性避免缓存穿透的详细阐述,我们对这一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并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共同保障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同时,要不断关注 Redis 缓存特性的发展和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挑战。
16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