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70:Annotation简介
01.Annotation 基本定义
Annotation 从 JDK1.5之后提出的一个新的开发技术结构,利用Annotation 可以有效减少程序配置的代码,并且可以用其进行一些结构化的定义。
Annotation 是以一种注解的形式实现的程序开发。 Annotation 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开发模式,利用它可以节约大量的程序代码,同时可以简化开发,但是开发难度也比较高。
02.程序开发结构的历史
程序开发结构的历史一共分为三个过程,现发展阶段处于过程二和过程三之间。
程序代码是一个资源调度平台,现在的程序开发不再像以前只通过单机储存,而是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开发,程序是组合的过程。
程序代码要进行调度,每一个组件都应该代表一个服务器的地址,要想获得数据库,就需要获得服务器资源(包括地址、链接端口、用户名密码等)。
在最初进行程序开发的过程中,是没有考虑到可维护性的,于是产生了程序开发的第一个过程:
2.1过程一
在程序定义的时候将所有可能使用到的资源全部定义在程序代码之中;
public class JavaDemo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IP="192.1.2.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final String info = "mldn" ; String strA = "www. mldn. cn"; String strB= "www."+info+".cn"; System. out. println(strA == strB) ; } }
如果此时服务器的相关地址发生了改变,那么对于程序而言就需要进行源代码的修改了,维护需要由开发人员来完成,这样的做法是明显不方便的。
2.2过程二
引入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之中定义全部要使用的服务器资源。当需要修改时,可以直接修改配置文件。
(1)在配置项不多的情况下,此类配置非常好用,并且十分简单,但如果所有的项目都采用这种形式开发,会导致配置文件爆多;
(2)所有的的操作都需要通过配置文件完成,提升了开发的难度。
2.3过程三
将配置信息重新写回到程序里面,利用一些特殊的标记与程序代码进行分离,这是注解的作用,也是 Annotation 提出的基本依据。
如果全部都使用注解,开发难度太高了,配置文件有好处也有缺点,所以现在人们的开发基本上是围绕着配置文件+注解的形式完成的。注解可以大量的减少配置文件,是 Annotation 的理论依据。
以上注解实际上只是 Java 中提供的几个基本注解:@Override、@Deprecated、@SuppressWarn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