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飞利浦
摘要:今天主要分享的是飞利浦在信息化方面的经验。
跨国企业备受全球瞩目,究竟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抢占先机呢?
阿里云大咖秀将为您揭晓飞利浦信息化的非凡历程。
说起飞利浦,大家都耳熟能详,它广泛渗透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飞利浦大中华区IT运营总监王坚强先生。
王总,您最早是在什么时候与阿里云结缘的呢?
从2014年开始,我们就与阿里云展开了深度合作。当时,我们需要在中国寻找一家合作伙伴,它不仅要具备强大的基础设施,在国内市场拥有深厚的渗透率,还需拥有清晰的海外发展战略以及海外节点。此外,它不仅要提供快速的网络服务,还需具备强大的安全治理能力和隐私保护措施。经过全面的评估与慎重的选择,我们最终确定与阿里云成为企业IT合作伙伴。阿里云成立于2009年,从那时发展至今,其成长速度十分惊人。
我想问一下王总,飞利浦在发展过程中,是否也像淘宝那样,在面临大量并发数据的情况下,传统的IT基础架构会难以支撑呢?
不同的行业,所面临的痛点确实有所不同。以我们在中国的业务为例,在每个城市,大家都会使用一种基础的应用服务——文件服务器。当时,我们在全国有30多台文件服务器,然而,经过五年的使用,有些硬盘的存储容量仅为100G甚至更少,这对于业务需求来说远远不够。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是购买一台新的服务器放置在各个分支机构吗?还是在每个地方继续维持原有的机房呢?
在互联网时代,这些做法显然已经过时了。于是,我们将全中国所有飞利浦的文件服务迁移到了阿里云上。
我们知道,数据越打通越能体现其价值,那么在这方面,您是如何考虑的呢? 我认为,数据是企业的生命线。在IT领域,有几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即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化。当阿里云开展云计算和大数据相关业务时,我相信许多客户都会关注一个重要话题——网络安全。无论是我们的内部用户还是外部用户,当我与他们谈及云计算时,他们的第一个问题往往都是关于安全的。对于飞利浦而言,我们拥有一整套完善的信息安全规则和政策,并且严格遵循行业最高标准,以满足云计算所需的安全准则。因此,当我们要将传统业务或IDC业务迁移到云端时,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信息安全。我深刻感受到,阿里云也将信息安全视为生命线。
当飞利浦把刚才提到的文件云迁移到阿里云上后,仅仅一周时间,我们就发现阿里云成功抵御了8万次攻击,这得益于阿里云的安全防护以及飞利浦自身的安全策略和规则。因为在当今时代,如果仅仅将信息封闭在一个容器中,信息就无法发挥其最大价值。而当把信息放在云端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共同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我想,有很多企业也希望像飞利浦一样,将大量数据迁移到云端。那么,在实际操作层面,您有哪些建议和想法呢?
我们在选择阿里云时,首先对其作为公共云平台进行了全面评估。然后,与阿里云的技术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的系统规划师坐下来,对两边的系统规划要求进行了对接和对标,从而找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确定技术方案后,我们让安全部门和应用部门的同事进一步深入学习该技术方案,并制定了一个项目规划,将应用系统从原有的IDC迁移到云端。
阿里巴巴在2013年至2014年底期间,提出了三大战略,分别是全球化、大数据和农村化。王总,我想请您畅想一下,在未来与阿里云的合作中,您对阿里云还有哪些期待呢?
目前,我们在企业IT领域的合作才刚刚起步。我认为,除了云计算提供的平台之外,仅仅有一个平台对于最终用户来说是不够的,因为这个平台对他们而言是透明的。如今的运维工作不再仅仅是关注传统的KPI指标,我们更需要关注实时数据。就像双11期间,阿里云或淘宝的工作人员关注的是双11的GMV(商品交易总额),但对于众多参与购物的用户来说,他们并不关心这些大数据。那么,对他们来说,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呢?我认为是人工智能。当我们拥有了云计算和大数据之后,下一步必然会与最终用户产生更多的交互,而云计算将为大数据提供支持,大数据又将助力人工智能的实现。
非常感谢王总今天的分享,我们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