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教程—课时3:命令行简介
摘要:上节课介绍了计算机的两种使用方式—— TUI和GUI, 这节课将继续介绍Windows中的TUI(文本交互界面),即Windows当中的命令行。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介绍Windows命令行、命令行的各种名称以及命令行结构。
一、Windows命令行
二、如何进入命令行
三、命令行结构
一、Windows命令行
需要注意命令行就是一种文本交互界面。一般使用命令行去代替文本交互界面。通过命令行可以使用指令来操作计算机。任何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中都包含有命令行。例如, Windows 、Linux 和macOS 系统,都会有命令行,因为命令行是我们计算机最基本的一个操作方式。当操作系统出问题时,可以通过这种命令行去操作指令。
但是由于系统比较多,它也会有多个不同的名称。例如,我们可以称它为命令行或者命令行窗口。还可以称作为DOS窗口(最早的系统叫做 DOS)。还有的时候称为命令提示符、CMD 窗口或者直接称为CMD (Command 译为命令)。在 Linux系统中叫做Shell(壳的意思),和Shell 相对的叫做Core(内核)。内核指的是计算机软件的一个内核,Shell 指的是一个壳,表明是核心的东西。只能通过外壳去操作内核,所以称为壳。还有称为终端,英文为Terminal。上述各类名称指的都是命令行窗口。在学习时要注意去区分这些名称。
现在布置一个课后练习,通过搜索引擎来搜索各个操作系统当中命令行的样式,了解MacOS 的命令行样式,它和 Windows 有什么区别?Linux 的命令行的样式和 Windows 和MacOS又有什么区别?不用特别深入研究,有时间感兴趣可以研究一下。
二、如何进入命令行
主讲Windows 操作系统当中的命令行,那如何进入到命令行窗口中呢?
方法一:
如果是Win10系统,我们可以直接点击电脑屏幕左下角的“搜索”,然后输入“CMD”并回车,就可以进入CMD命令提示符了。如果是 Win7系统,可以点击“开始”菜单,在开始菜单的运行处输入“CMD”并回车也可以进入CMD命令提示符。这是两种比较常用的方式。
方法二:
现在介绍一个更加通用的方式,采用“Windows”+“R”会出现一个运行窗口,然后输入“CMD”并回车,就可以进入CMD命令提示符。
方法三:
打开“开始”菜单,在菜单选项里选择“Windows 系统”,直接点击打开它也可以进入CMD命令提示符。
这里推荐最简单最便捷的方式,采用“Windows”+“R”,再输入“CMD”并回车,就可以进入CMD命令提示符。
三、命令行结构
下面介绍命令行的结构,在打开命令行后我们可以看到里面的默认结构。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上半部分的“Microsoft Windows 【版本】”和 “Copyright20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保留所有权利”,这一部分我们称为“版本及版权声明”。这是Windows命令行窗口的第一部分,表明了当前版本并告知用户保留所有权利。这一部分对用户使用影响不大,版本信息一般也不考虑。除非兼容性出现问题,比如,用户系统版本老旧导致运行程序出现问题,这时需要查看一下版本信息。一般情况下版本信息用不到。
下半部分“C:\user\用户名>”称为命令提示符,将其分解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C:”,第二部分是“\user\用户名”,第三部分是“>”。
下面介绍每个部分的作用,“C:”表示当前所在磁盘的根目录,在我们的 Windows 系统当中,我们可以对硬盘进行分区,如C 盘 、D 盘、 E 盘、 F 盘等,当对计算机进行操作时,我们要对某个磁盘进行操作,就需要说明当前所在的磁盘位置,现在就处于 C 盘中。那如何切换到D 盘呢?我们可以直接输一个“D:”并回车,就可以切换到D盘中。
可以通过“X:”来切换盘符,X 表示盘符。最早的时候 A盘是和 B 盘都是软区,但是现在软盘和软驱都已弃用,所以硬盘第一个都是C盘。第二部分是“\user\用户名”表示我们所在磁盘的目录,即目前处于 C 盘users文件夹下的“用户名”文件夹中,我们可以查看一下,找到当前的路径位置。
表示我们目前所在磁盘目录路径,也就是所在的文件夹。那我们该如何切换文件夹的位置呢?这里我们可以通过 CD来切换目录位置, 例如,想要切换至Desktop桌面就可以进入到用户桌面,可以输入CD Desktop直接回车切换到 Desktop目录。
第三部分是“>”,表示真正意义的命令提示符。在“>”后面可以直接输入指令,其作用就是告诉用户可以输入指令进行操作。如果“>”符号,表示此时不可以输入指令。
接下来,在此处再布置一个练习,尝试使用多种方式进入到你的系统命令行中,并观察你的命令行与课程中的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