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EE】——TCP应答报文机制,超时重传机制

简介: TCP报头图解,传输的可靠性,应答报文机制,超时重传机制,数据缓存区去重机制和排序机制

  image.gif 编辑

阿华代码,不是逆风,就是我疯

你们的点赞收藏是我前进最大的动力!!

希望本文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目录

一:TCP协议(面试重点重点)

1:报头长度

2:保留位

3:六位标志位

二:TCP传输的可靠性

1:场景引入

2:数据后发先至问题

3:序号解决问题

三:应答报文机制

(1)过程梳理

(2)误区

四:超时重传机制

1:发送方丢包

2:超时重传

(1)重传次数有上限

(2)超时时间动态变化

3:接收方丢包

(1)扣款情景引入

4:数据缓存

(1)数据去重

(2)数据排序


一:TCP协议(面试重点重点)

image.gif 编辑

引入:

8位(bit) = 1 字节(byte),8位就是01010111这样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1:报头长度

解释:①看报头部分,不算选项那一行(后面再讲)共计5行每一行32位,换算为4个字节。那总共就是4 * 5 = 20个字节,这20个字节是固定长度(最小长度)

②另一种看法:因为4位首部长度是01这样的二进制数据 即范围为   0101(5)——>1111(15);注意这里4位首部长度的单位是4个字节,不是1个字节。所以报头长度的动态波动长度就为5*4=20,15*4=60。即[20,60]。所以这里多出来的40部分可以理解为,就是为了给选项部分预留的空间。

即:报头长度最低为20字节,此时无选项部分,

2:保留位

像UDP这个协议,受到2个字节的限制,无法扩展,如果扩展就会与其他厂商的机器不兼容,

所以在TCP这里,预防TCP以后进行功能扩展,而保留一部分空间,(留个坑位)

3:六位标志位

image.gif 编辑

可以理解为像UDP中检验和一样,把报头和载荷放到一起进行计算,后续会对里面的内容进行具体解释,后面这个图我们会多次用到

二:TCP传输的可靠性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TCP传输的特点有:有连接,可靠传输,面向字节流,全双工。

其中最重要的机制就是“可靠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我们无法保证数据100%传达到对端,退而求其次,我们可以确认对端是否受到数据了,这样保住了传输的可靠性

1:场景引入

应答机制这是TCP传输中最核心的机制

试想这样一个情景,我给我的发消息女神表白,并邀请她去爬山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本来女神已经答应做我的女朋友了,但是由于“滚,不行”   这条回复信息  ,后发先至,比“好呀好呀”更快一步到达我这一端,导致我以为女神拒绝我了~~~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2:数据后发先至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信息后发先至这种情况呢?

image.gif 编辑

我们知道,广域网之间是由很多路由器和交换机连接的,那么数据在进行传输的时候就有很多路径可以选择,倘若先发出去的数据包①遭遇线路阻塞,那么很可能后发的数据包②会比①还要先到达另一端。

3:序号解决问题

image.gif 编辑

我们通过加入序号这一形式,来确认应答的哪一条数据,这里的模型只是简化了一下,实际TCP序号和确认序号都是以字节来进行编号的,要复杂的多

image.gif 编辑

假如载荷中有1000个字节那么每一个字节都会有一个相应的序号。由于这个序号是连续的,我们只要确定头序号,后面的字节通过计算就可以很容易拿到了

image.gif 编辑

三:应答报文机制

数据发送出去了,那么以怎样的形式,告知发送方“哦,我收到了”~

注:应答报文——也叫ack报文(acknowledge缩写),通过应答报文来反馈给发送方,当前的数据收到了。

image.gif 编辑

(1)过程梳理

A发送1-1000这个数据,主机B如果收到了,就会反馈一个“应答报文”——应答报文的序号是收到的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1。即从1001开始

注:这里的1001有两层含义

①告诉主机A:序号<1001的数据我都收到了

②主句A你下次应该给我发1001开始的数据了

(2)误区

确认应答机制是TCP“可靠性传输”的核心机制,并非是只要有确认应答机制就可以保证TCP可靠传输。

TCP的可靠传输是因为“进行了三次握手”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后续我们会详细解释)

四:超时重传机制

超时重传机制是确认应答的补充

1:发送方丢包

image.gif 编辑

上文有说到,设备间进行通讯的时候需要经过,像路由器和交换机这种中间站,进行转发,我们知道路由器和交换机能处理转发的数据是由上限的,如果超过了负载上限,这个数据报包就会被丢弃 ,这就是我们说的“丢包”现象

2:超时重传

发送方发送完数据后,会等待接收方返回应答报文(不是无限制的等待~),迟迟等不到(超时)ack应答报文,发送方就会认为,这次发送的数据报包丢失了没有到达接收方,那么就会重新在发送一遍。

注:这里的重传次数也是有策略的

(1)重传次数有上限

假设数据传输到接收方的概率是90%,那么发送方发送两次数据发生丢包的概率就是10%*10%=1%。这种情况,此时就很可能不是丢包的问题了,可能是设备的问题,此时设备间就会重新连接,连接失败,就放弃连接了

(2)超时时间动态变化

超时时间会随着重传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因为经历重传之后还丢包的话,大概率是网络的原因,在咋传也是白费力气,不如少传几次,节省力气资源)

3:接收方丢包

image.gif 编辑

上述,我们得到一个结论(有问题):如果发送方(主机A)没有收到ack,那么就认为发送的数据丢包了

这里其实还有一些问题——到底是“发送的数据丢了,还是返回的ack丢了”。从发送方的角度是没有办法区分的。

(1)扣款情景引入

如果是主机A发送扣款数据,主机B完成扣款,并发送ack报文,但是ack丢失了,此时主机A迟迟收不到ack报文(超时重传),A再次发送扣款数据,完蛋了~,扣了两次款。

4:数据缓存

通过之前的socket的学习,我们知道socket在内存当中有一块缓存区(用flush冲刷解决问题那一篇文章)

对于接收到的数据都是先暂时放到缓存区中,攒一波,然后调用read或者scanner.next进行读取操作,这里读的就是接受缓存区中的内容。

这里的应答过程中,也有读取数据这一操作,这里的缓冲区主要有两个作用

(1)数据去重

当数据到达接受方的时候,接收方会先判断一下,缓冲区中是否已经有或者有过这个数据,如果yes,那么就把这个重复发来的数据就丢弃,确保应用程序不会出现重复的数据。

(2)数据排序

对接受的数据按照序号进行排序,保证应用程序中读到的数据顺序跟发送过来的数据顺序是一致的。

注:应用程序读的时候也是按照序号的先后顺序连续读取,可以想象成一个阻塞队列。

实现以上两个作用的核心是:数据有序号

相关实践学习
深入解析Docker容器化技术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Docker是世界领先的软件容器平台。开发人员利用Docker可以消除协作编码时“在我的机器上可正常工作”的问题。运维人员利用Docker可以在隔离容器中并行运行和管理应用,获得更好的计算密度。企业利用Docker可以构建敏捷的软件交付管道,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的信誉为Linux和Windows Server应用发布新功能。 在本套课程中,我们将全面的讲解Docker技术栈,从环境安装到容器、镜像操作以及生产环境如何部署开发的微服务应用。本课程由黑马程序员提供。 &nbsp; &nbsp;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 ACK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ubernetes
相关文章
|
11月前
|
SQL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的创建和增删查改使用操作(超详细)
本文主要带新手小白理解上手mysql的增删查改等操作
|
11月前
|
算法 容器
【算法】——双指针算法合集(力扣)
移动零,复写零,快乐数,盛最多水的容器,有效三角形的个数,和为s的两个数(查找总价格为目标值的两个商品 ),三数之和,四数之和
|
11月前
|
XML JSON 算法
【JavaEE】——自定义协议方案、UDP协议
自定义协议,序列化,xml方案,json方案,protobuffer方案,UDP协议,校验和,比特翻转,CRC算法,md5算法
|
11月前
|
数据库
数据结构中二叉树,哈希表,顺序表,链表的比较补充
二叉搜索树,哈希表,顺序表,链表的特点的比较
数据结构中二叉树,哈希表,顺序表,链表的比较补充
|
11月前
|
Java Go 调度
【JavaEE】——线程池大总结
线程数量问题解决方式,代码实现线程池,ThreadPoolExecutor(核心构造方法),参数的解释(面试:拒绝策略),Executors,工厂模式,工厂类
|
11月前
|
安全 Java API
【JavaEE】——CAS指令和ABA问题
CAS指令,伪代码,原子类,CAS中ABA问题,CAS底层分析
|
11月前
|
存储 缓存 前端开发
JavaEE初阶——初识EE(Java诞生背景,CPU详解)
带你从零入门JAVAEE初阶,Java的发展历程认识什么是cpu,cpu的工作原理,cpu是如何进行计算的,cpu的架构,指令集,cpu的核心,如何提升cpu的算力,cpu的指令,,cup的缓存,cpu的流水线
|
11月前
|
Java 程序员 调度
【JavaEE】线程创建和终止,Thread类方法,变量捕获(7000字长文)
创建线程的五种方式,Thread常见方法(守护进程.setDaemon() ,isAlive),start和run方法的区别,如何提前终止一个线程,标志位,isinterrupted,变量捕获
|
11月前
|
Java API 调度
【JavaEE】——多线程(join阻塞,计算,引用,状态)
【JavaEE】——多线程,join,sleep引起的线程阻塞,多线程提升计算效率,如何获取线程的引用和状态
|
11月前
|
缓存 安全 Java
【JavaEE】——单例模式引起的多线程安全问题:“饿汉/懒汉”模式,及解决思路和方法(面试高频)
单例模式下,“饿汉模式”,“懒汉模式”,单例模式下引起的线程安全问题,解锁思路和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