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Qwen2.5+SpringBoot+SpringAI+SpringWebFlux的基于意图识别的多智能体架构方案

简介: 本项目旨在解决智能体的“超级入口”问题,通过开发基于意图识别的多智能体框架,实现用户通过单一交互入口使用所有智能体。项目依托阿里开源的Qwen2.5大模型,利用其强大的FunctionCall能力,精准识别用户意图并调用相应智能体。核心功能包括:- 意图识别:基于Qwen2.5的大模型方法调用能力,准确识别用户意图。- 业务调用中心:解耦框架与业务逻辑,集中处理业务方法调用,提升系统灵活性。- 会话管理:支持连续对话,保存用户会话历史,确保上下文连贯性。- 流式返回:支持打字机效果的流式返回,增强用户体验。感谢Qwen2.5系列大模型的支持,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概述

2025年被视为智能元年。各行业纷纷致力于开发适用于自身业务场景的智能体,旨在使用智能体来提升生产力和节约成本。单一智能体能够处理好自己业务领域内的任务,但用户往往期望通过单一交互入口即可使用所有的智能体,而不是使用多个入口。

为了解决一个“超级入口”的问题,我开发了这个项目:基于意图识别的多智能体框架。

基于这个多智能体项目进行二次开发,再配备上一个前端展示,即可快速实现一个拥有超级入口、多智能体调度、业务处理、RAG知识查询的智能助理或者智能客服应用。

非常感谢Qwen2.5系列的开源大模型,这个项目是在Qwen2.5开源大模型强大的FunctionCall能力支持下诞生的。

https://www.modelscope.cn/models/Qwen/Qwen2.5-14B-Instruct

image.png

问题描述

超级入口下的意图识别(智能体分配)

超级入口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精准的识别用户的问题,理解用户的意图,然后把用户的问题抛给对应的智能体进行处理。

我们设计的每个智能体都应该是对应业务领域的专家智能体,熟悉各自业务领域的知识,清楚业务处理的规则和要求,拥有各自业务接口的API。我们假定每个业务智能体都能正确的处理好各自领域内的问题。

正常来讲,我们只需要把每一次用户的提问进行解析,分发到对应的智能体实例即可。

但是,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第一,用户的每一次提问并不一定是完整的一句话。我们所提供的交互方式应该是一问一答,连续对话。所以用户的每一次提问可能是对上一个提问的补充或者基于上下文的。

因此,单单针对每一次提问进行单独的意图识别是不太可行的。例如:用户的提问可能是这样的:1. “查看日程” 2. “明天的呢” 3.“后天的呢”。我们需要识别到,用户所说的明天和后天,都是指日程相关的业务,而不是其他业务。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方案是,基于用户历史的若干次提问进行解析。例如:提取用户最新的五条提问(不包含大模型回复),针对这五条提问进行意图识别。

第二个问题,如果仅仅通过提示词的方式,来让大模型输出意图分析的结果,结果可能不是结构化的,很难加以利用。

因此,解决输出结构化的问题,就能够解决此问题。输出结构化大家可能会听说过JSON MODE,有的大模型拥有这样的模式,规定输出必须是JSON。但是这不具备通用型,而且需要规定JSON的结构,不太好。

##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基于FunctionCall的调用参数。在提示词中让大模型在输出意图或者智能体ID的时候,调用一个方法,并指定一个方法参数。大模型在调用方法时,会自动补充上对应的参数,方法参数一定是结构化的,我们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从我实际开发经验来看,用过很多大模型,只有Qwen系列大模型(通义千问)在指令遵循、FunctionCall选用上,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准确性。

流式返回和方法调用

做智能助理或智能客服类的应用,大家都会用到大模型的流式返回,来实现人机交互的打字机效果。但是国内很多大模型都不支持在流式调用时,调用functioncall。这就给开发者提出了难题,想要同时支持业务和问答就需要分别做两个智能体,一个负责流式返回,一个负责业务调用,但是这样的效果很差,也很不稳定,开发者需要费尽心思在这方面。

但是Qwen2.5的开源系列都支持流式调用functioncall,这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有用的。

这在我们实现RAG的时候是非常有用的,functincall的结果可以再次输入给大模型,可以让助理回答的更加精准。

在项目具体实现方案的智能体执行部分,我将会演示如何处理好Streaming-FunctionCall。


下面我将介绍,我是如何基于Qwen2.5 14b的大模型来实现这一项目,并解决上述几个问题的。

同时,此项目也解决了用户连续会话存储和业务与框架耦合过深的问题。

项目核心方案

完整代码托管于GitHub仓库 multi-agent-arch,提供了基础框架供开发者参考和扩展。请注意,此代码库仅作为一个起点,具体应用还需结合实际业务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

下面我将介绍整个项目比较核心的部分,包括大模型选型、多智能体路由(意图识别)、智能体的业务调用(方法调用中心)、流式FunctionCall、用户会话管理。

大模型选型

本项目所使用的模型是阿里开源的Qwen2.5:14b文本大模型。从我使用的实际感受来看,Qwen2.5系列的大模型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是在调用FunctionCall方面,总是能够精确地理解提示词中的含义,准确地调用到对应的方法,并且能够按照方法的参数要求来填充参数。

大家可以使用阿里云百炼官方的模型调用接口,官方注册新用户是有一定免费的Token额度的,而且一般情况下对于初学者来说够用了。https://www.aliyun.com/product/bailian

也可以像我一样,用ollama这款软件来在自己本机部署一个Qwen2.5的大模型。ollama这款软件非常简单,对于初学者非常友好,只需要ollama run qwen2.5:14b即可完成模型的部署,非常方便。

如果你有其他的像ollama一样的部署大模型的工具,如:LM-STUDIO等,也可以。

单独下载模型文件的话,访问ModelScope官网即可。https://www.modelscope.cn/models?name=Qwen&page=1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多智能体路由(意图识别)

也正因为Qwen2.5模型出色的方法调用能力和参数填充能力,我将本项目的核心能力“意图识别”基于方法调用来执行。

相比直接让模型输出意图分类,方法调用输出的参数更精准,不存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例如:不使用方法调用的情况下,大模型分析后输出的内容会是:“用户的意图是XXX”

而使用方法调用时,大模型输出的内容会是一个toolcall,方法参数中的intent参数就是XXX。

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咱们传统的思路下,模型输出的内容太过于随机而导致很难利用。

调用Qwen2.5系列的大模型时,我们可以使用通义千问Dashscope的官方API来调用,也可以像下面我的代码一样,使用OPEN-AI的格式来调用Qwen2.5。注:因为Qwen系列是提供了OPEN-AI的兼容接口的,所以如果你之前的代码是用OPEN-AI的客户端写的,你只需要做一点点调整就可以来调用Qwen系列。通义千问Dashscope的官方API文档:https://help.aliyun.com/zh/model-studio/developer-reference/use-qwen-by-calling-api?spm=a2c4g.11186623.help-menu-2400256.d_3_3_0.4b865a0219YIgS

下面的代码就展示了我是如何使用Spring-AI框架+Qwen2.5 14b来实现基于Functioncall的意图识别来调用智能体,方法返回一个基于用户问题的,最能解决用户问题的智能体ID:

public class AgentDispatcher {
    @Resource(name = "intentAgentProfile")
    private AgentProfile agentProfile;

    @Value("${business.llm.api-key}")
    private String apiKey;
    @Value("${business.llm.model}")
    private String model;
    @Value("${business.llm.url}")
    private String url;

    public AgentDispatchResult dispatch(String question) {
        //这里我们使用Qwen2.5大模型的OPENAI的接口兼容模式,使用OPENAI的Client即可调用Qwen2.5 14b模型,并支持Stream和functioncall。
        OpenAiApi api = new OpenAiApi(url, apiKey);
        //传入输出智能体Id的方法
        List<OpenAiApi.FunctionTool> functionTools = agentProfile.getFunctionTools();
        OpenAiApi.FunctionTool functionTool = functionTools.get(0);
        OpenAiApi.FunctionTool.Function function = functionTool.function();
        String intentFunction = function.name();
        OpenAiChatOptions chatOptions = OpenAiChatOptions.builder().withModel(model).withTemperature(agentProfile.getTemperature()).withTools(functionTools).withProxyToolCalls(true).build();
        OpenAiChatModel chatModel = new OpenAiChatModel(api, chatOptions);
        String systemPrompt = agentProfile.getSystemPrompt();
        SystemMessage systemMessage = new SystemMessage(systemPrompt);
        List<Message> messageList = new ArrayList<>();
        messageList.add(systemMessage);
        UserMessage userMessage = new UserMessage(question);
        messageList.add(userMessage);
        Prompt prompt = new Prompt(messageList);

        org.springframework.ai.chat.model.ChatResponse response = chatModel.call(prompt);
        AssistantMessage message = response.getResult().getOutput();
        List<AssistantMessage.ToolCall> toolCalls = message.getToolCalls();
        AssistantMessage.ToolCall call = toolCalls.get(0);
        String name = call.name();
        String arguments = call.arguments();
        if (name.equals(intentFunction)) {
            IntentParams intentParams = JSON.parseObject(arguments, IntentParams.class);
            String agentProfileId = intentParams.getAgentId();
            return new AgentDispatchResult(agentProfileId);
        }

        return null;
    }

}

这里,我贡献出自己的智能体分发提示词,帮助大家更快地实现智能体分发。

注意:这里你需要给你的所有智能体添加一个描述,描述他们各自擅长的领域和问题,并且给他们分配一个智能体ID,便于大模型进行识别。

    public AgentProfile getIntentAgentProfile() {
        AgentProfile agentProfile = new AgentProfile();
        agentProfile.setTemperature(0.0);
        String systemPrompt = "## 角色\n" +
                "你是一名擅长处理问题的经理,你能够将用户的问题准确地分配给对应的员工进行处理。\n" +
                "## 流程\n" +
                "1. 你首先要了解下面的几个员工擅长处理的问题范围,知道哪些问题应该分配给哪个员工。\n" +
                "2. 你被给予一个用户提问的历史记录。你要基于历史记录中最后一条进行问题分析,分析出用户的这条问题最适合让谁来处理。你要认真对待最后一条提问,即使是很简单的提问。\n" +
                "3. 如果你分析不出来,或者需要更多的参考,你就参照历史记录中的上一条提问来继续分析。\n" +
                "4. 最终,你要调用select_person_id方法选择你要分配给哪个员工,并输出你的完整分析过程";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systemPrompt);
        sb.append("##员工描述列表 ");
        List<AgentDescription> agentDescriptionList = agentProfileMap.entrySet().stream().map(entry -> new AgentDescription(entry.getKey(), entry.getValue().getDescription())).collect(Collectors.toList());
        agentProfile.setSystemPrompt(systemPrompt + agentDescriptionList);
        String functioncall = "[ {\n" + "            \"type\": \"function\",\n" + "            \"function\": {\n" + "                \"description\": \"选择员工Id\",\n" + "                \"name\": \"select_agent_id\",\n" + "                \"parameters\": {\n" + "                    \"type\": \"object\",\n" + "                    \"properties\": {\n" + "                        \"agentId\": {\n" + "                            \"type\": \"string\",\n" + "                            \"description\": \"智能体Id\"\n" + "                        }\n" + "                    }\n" + "                }\n" + "            }\n" + "        }]";
        List<OpenAiApi.FunctionTool> toolList = JSON.parseArray(functioncall, OpenAiApi.FunctionTool.class);
        agentProfile.setFunctionTools(toolList);
        return agentProfile;
    }


意图识别,对智能体进行识别和问题分发的实际效果如下图:

image.png

根据实际项目反馈看,Qwen2.5系列在智能体分发这个场景下表现非常出色,暂没有出现过智能体分发失误,或者没有调用Functioncall的情况。

各智能体的业务调用(方法调用中心)

为了解耦框架部分和业务部分,我设计了一个远程方法调用中心服务。调用中心负责一切的业务方法调用,让业务方法调用集中处理,避免在框架核心部分掺杂过多的业务,包括RAG的部分,我都放在的调用中心。并且,为了让大模型更好地理解调用的结果,比如成功与否,是否需要继续让大模型进行分析,我还设计了一个调用结果类。用来将方法调用的结果更直观、更明白地返回给大模型。


遇到functioncall时,处理如下,使用http调用服务:

    private FunctionCallResult handleToolCall(AssistantMessage.ToolCall toolCall, Profile userProfile, Map<String, Object> extras, String enterpriseId,String agentId) {


        if (toolCall.type().equals(FunctionCallConstants.FUNCTION)) {
            String arguments = toolCall.arguments();
            String name = toolCall.name();
            FunctionCallRequest request = FunctionCallRequest.builder().functionName(name).functionArguments(arguments).userProfile(userProfile).extras(extras).enterpriseId(enterpriseId).agentId(agentId).build();
            FunctionCallResult callResult = functionCallService.apply(request);
            return callResult;

        }
        return null;
    }

远程请求Client代码如下:

@Component
@Slf4j
public class RemoteFunctionCallService implements FunctionCallService {

    private static final OkHttpClient client = new OkHttpClient.Builder()
            .connectTimeout(10, TimeUnit.SECONDS)
            .writeTimeout(10, TimeUnit.SECONDS)
            .readTimeout(30, TimeUnit.SECONDS)
            .build();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BASE_URL = "http://localhost:8090/api/function/call"; // 替换为实际的服务地址

    @Override
    public FunctionCallResult apply(FunctionCallRequest callRequest) {
        String requestJson = JSON.toJSONString(callRequest);
        RequestBody body = RequestBody.create(
                MediaType.parse("application/json; charset=utf-8"),
                requestJson
        );

        Request request = new Request.Builder()
                .url(BASE_URL)
                .post(body)
                .build();

        try (Response response = client.newCall(request).execute()) {
            if (!response.isSuccessful()) throw new IOException("Unexpected code " + response);

            // 解析返回的 JSON 响应为 FunctionCallResult 对象
            String responseBody = response.body().string();
            return JSON.parseObject(responseBody, FunctionCallResult.class);
        } catch (IOException e) {
            log.error("Error calling remote function: ", e);
            // 构建错误响应
            FunctionCallResult errorResult = new FunctionCallResult();
            errorResult.setCardMessage(false);
            errorResult.setDirectReturn(true);
            errorResult.setContent("Error executing remote function: " + e.getMessage());
            errorResult.setNextFinish(true);
            return errorResult;
        }
    }
}

远程调用中心服务的Controller层如下,注意:此处缺少认证机制,需要你自己根据你的业务来添加,不然容易遭到恶意调用: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function")
public class FunctionCall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Autowired
    private AgentFunctionMappingCacheService agentFunctionMappingCacheService;

    @PostMapping("/call")
    public ResponseEntity<FunctionCallResult> callFunction(@RequestBody FunctionCallRequest request) {
        try {
            // 从缓存中获取对应的beanName
            String beanName = agentFunctionMappingCacheService.getBeanNameByAgentId(request.getAgentId());
            if (beanName == null) {
                return ResponseEntity.badRequest().body(FunctionCallResult.builder().
                        content("Agent not found or no corresponding handler.").build()
                );
            }

            // 从Spring上下文中获取对应的bean
            FunctionHandler handler = context.getBean(beanName, FunctionHandler.class);

            // 创建结果对象

            // 调用handler处理请求,并填充结果对象
            FunctionCallResult callResult = handler.handle(request);// 假设handle方法可以接收结果对象作为参数

            // 返回结果
            return ResponseEntity.ok(callResult);
        } catch (Exception e) {
            // 构建错误响应
            FunctionCallResult errorResult = FunctionCallResult.builder().content("Error executing function: " + e.getMessage()).build();
            return ResponseEntity.status(500).body(errorResult);
        }
    }
}

下面是使用本地运行的Qwen2.5产生的方法调用的实际效果,可以看到Qwen2.5可以很准确地匹配到对应的业务智能体,并且调用到对应的业务操作指令,填充好所需的业务参数。

Qwen2.5在我所有使用过的开源大模型中,实际效果是最好的,尤其是针对普通用户,没有太高的硬件设备,GPU相对较差的前提下,也能够让开发者能够体验和调试自己的智能体程序,实在是非常的难得,给Qwen所有的开发者点赞,加油,感谢🙏!

image.png

image.png

Qwen的流式FunctionCall

Qwen系列大模型支持流式返回,就是我们很多开发者想要的打字机效果。同时,它还支持使用functioncall的时候,同时指定为流式返回。这一特性给我们做智能客服或者智能助理类的场景,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因为同时支持流式方法调用,我们可以让智能客服回复的同时,去调用业务接口,减少了在处理业务时,用户的等待感,提升了用户体验,这是Qwen系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并且Ollama在最新的版本中也支持了这种特性。同样通义千问Dashscope的官方API也是支持这种调用的。

如果你使用Spring-AI或者alibaba-spring-ai的话也支持这样的调用。

Streaming-function的调用示例如下:

image.png

用户会话管理

为了支持“超级入口”下的用户连续会话,例如:用户在填写日程之后,想补充一下;或者用户缺少某些参数,大模型需要反问他,用户需要反向澄清。这种场景非常常见,所以保存用户的会话历史是非常重要的。

Qwen大模型等众多大模型都是无状态的,也就是说他没有session的概念,因此,大模型支持连续会话的就是MessageList,将每次调用大模型的MessageList追加,大模型就能够理解用户的上下文,把它看作是一个连续对话。因此,在应用程序中我们必须要用用户会话的概念,用户连续的会话要保存起来,便于下次取用。你可以使用ConcurrentHashMap等内存型的来存储,也可以使用redis、mysql、postgre等数据库来存储,注意处理好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问题。

智能体的会话存储如下面代码所示:

    public AgentInstance createAgentInstance(String agentInstanceId, AgentProfile agentProfile) {
        AgentInstance agentInstance = new AgentInstance();
        String systemPrompt = agentProfile.getSystemPrompt();
        SystemMessage systemMessage = new SystemMessage(systemPrompt);
        List<Message> messageList = new ArrayList<>();
        messageList.add(systemMessage);
        agentInstance.setAgentProfile(agentProfile);
        agentInstance.setMessageList(messageList);
        UUID uuid = UUID.randomUUID();
        agentInstance.setInstanceId(uuid.toString());
        agentInstanceMap.put(agentInstanceId, agentInstance);
        return agentInstance;
    }

    public AgentInstance getAgentInstanceById(String agentInstanceId) {
        return agentInstanceMap.get(agentInstanceId);
    }

    public AgentInstance updateAgentInstanceById(String agentId, List<Message> messageList) {
        String key = agentId;
        AgentInstance agentInstance = agentInstanceMap.get(key);
        if (agentInstance != null) {
            agentInstance.setMessageList(messageList);
            agentInstanceMap.put(key, agentInstance);
            return agentInstance;
        } else {
            return null;
        }
    }

下面的调用,演示了如何使用MessageList来调用Qwen2.5 14b模型。

image.png



项目具体实现方案

上面我介绍了整个项目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大多数开发者比较头疼的部分。

下面,我将按照整个调用流程来完整的解释一下用户问题的处理过程。

请求接口和用户信息提取(多租户)

实现一个接口,用来统一处理用户的请求,用户的请求中带着当前的问题、用户的token(用来识别用户身份)、以及一些额外的参数,这些额外的参数可以自定义,只是用来扩展你自定义的一些参数。

接口过滤器和用户信息保存

这个接口首先要经过过滤器,用token用来形成用户上下文,这样你就可以在后续处理中获取到用户的身份,如ID、手机号等,用来处理业务。具体如何使用token形成用户上下文,就看你业务本身的需求了。可以使用redis来存一下用户token,避免每次调用token认证中心。

我们拿到用户信息之后,就可以在controller层处理了。

用户请求处理

意图识别和智能体分配

在Controller层,我们先对用户的意图进行识别。

我们先把用户的当前提问存到数据库中,然后从数据库中取出5条用户最近的提问,拼成一个历史记录,让专门负责意图识别的智能体进行意图识别

注意,这里的意图识别智能体,需要给他一个functioncall注册,让他输出意图的时候,调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的参数就是用户的意图分类。

为什么要用functioncall来代替直接输出文字呢?

因为从观察来看,基于functiocall的输出的结果比较准确,不会出现一些无关的文字,funcationcall的参数中只会有intent这个变量的值。这是一个意图识别的技巧,是从实际开发获得的经验。


意图识别完成后,我们就需要拿着这个意图分类去数据库找对应的智能体。去哪里找无所谓,也可以在服务启动时,从数据库里读到内存,然后从HashMap中找。

找到对应的智能体后,把智能体的参数、提示词啥的都配置进当前调用中,就可以进行模型调用了。

智能体执行

  1. 如果你的智能体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调用funcationcall,我的建议做法是,设计一个funcationcall的调用中心,所有的functioncall都基于http进行远程调用,然后调用结果通过http返回回来。这样可以集中处理funcationcall,也可以将咱整个项目分成两个小的项目,一个是智能体框架本身,一个是方法调用中心。方法调用中心和业务强相关,可以做到框架和业务分离。
  2. 当然,这里要处理好functioncall的返回,我这里设计了一个functioncall的返回体的标准结构,用来控制是否把functioncall的结果直接返回,如果直接返回,那就不需要把functioncall的结果再次给大模型。如果不直接返回,那么functioncall的结果会继续给大模型,让大模型基于functioncall的结果继续分析。
  3. 为什么这样设计,是因为有这样的场景,业务处理完成后,就不需要让大模型再次分析了。比如说:更新了用户的日程。如果调用日程的接口完成之后,不需要让大模型知道,你就可以在此给用户返回一个精美的卡片,让用户体验更好。并且,日程更新完成后,这轮业务也算完成了。
  4. 我说的这个,核心思想是什么,是大模型不必知道一切细节,只要大模型能够完成你的要求就行,具体让大模型知道什么、对它屏蔽什么细节,是由你来决定的。并且,大模型本身的设计也是如此,大模型是无状态的,他并不会记住某次请求,他能分析的就是你每次传给他的MessageList,MessageList中的内容就是他解析的根本。

智能体核心处理代码如下:

@Override
    public Flux<ChatResponse> stream(AgentInstance agentInstance, Profile userProfile, Map<String, Object> extra, String enterpriseId) {
        List<Message> messageList = agentInstance.getMessageList();
        AgentProfile agentProfile = agentInstance.getAgentProfile();
        //agentOptions中包含了这个agent中拥有的方法描述。
        List<OpenAiApi.FunctionTool> functionTools = agentProfile.getFunctionTools();
        Double temperature = agentProfile.getTemperature();
        if (temperature == null) {
            temperature = 0.0;
        }
        OpenAiApi api = new OpenAiApi(url, apiKey);
        OpenAiChatOptions chatOptions = OpenAiChatOptions.builder().withModel(model).withTemperature(temperature).withTools(functionTools).withProxyToolCalls(true).build();
        OpenAiChatModel chatModel = new OpenAiChatModel(api, chatOptions);
        return processToolCall(chatModel, messageList, Set.of(OpenAiApi.ChatCompletionFinishReason.TOOL_CALLS.name(), OpenAiApi.ChatCompletionFinishReason.STOP.name()), toolCall -> handleToolCall(toolCall, userProfile, extra, enterpriseId,agentProfile.getId().toString()), agentInstance);
    }


    private Flux<ChatResponse> processToolCall(OpenAiChatModel chatModel, final List<Message> messageList, Set<String> finishReasons, Function<AssistantMessage.ToolCall, FunctionCallResult> customFunction, AgentInstance agentInstance) {
        try {
            String agentInstanceId = agentInstance.getInstanceId();
            Prompt prompt = new Prompt(messageList);
            Flux<org.springframework.ai.chat.model.ChatResponse> chatResponses = chatModel.stream(prompt);
            //如果是纯文本的回复,就用个stringbuffer来积累,用于下一次大模型对话中的MessageList
            final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
            return chatResponses.flatMap(chatResponse -> {
                //判断是不是funtioncall
                boolean isToolCall = toolCallHelper.isToolCall(chatResponse, finishReasons);

                if (isToolCall) {

                    Optional<Generation> toolCallGeneration = chatResponse.getResults().stream().filter(g -> !CollectionUtils.isEmpty(g.getOutput().getToolCalls())).findFirst();


                    AssistantMessage assistantMessage = toolCallGeneration.get().getOutput();
                    log.info("web助理大模型返回:" + JSON.toJSONString(assistantMessage));
                    List<ToolResponseMessage.ToolResponse> toolResponses = new ArrayList<>();

                    List<AssistantMessage.ToolCall> toolCalls = assistantMessage.getToolCalls();
                    AssistantMessage.ToolCall toolCall = null;
                    toolCall = toolCalls.get(toolCalls.size() - 1);

                    String arguments = toolCall.arguments();
                    String name = toolCall.name();

                    int lastIndexOf = arguments.lastIndexOf("{");
                    arguments = arguments.substring(lastIndexOf);
                    toolCall = new AssistantMessage.ToolCall(toolCall.id(), toolCall.type(), toolCall.name(), arguments);

                    String assistantMessageContent = assistantMessage.getContent();
                    assistantMessage = new AssistantMessage(assistantMessageContent, new HashMap<>(), Arrays.asList(toolCall));
                    //如果是正常的functioncall调用,就直接调用。
                    FunctionCallResult functionResponse = customFunction.apply(toolCall);
                    //tips 这一步至关重要,方法调用的结果直接影响大模型的判断。
                    String responseContent = functionResponse.getContent();
                    toolResponses.add(new ToolResponseMessage.ToolResponse(toolCall.id(), toolCall.name(), ModelOptionsUtils.toJsonString(responseContent)));


                    ToolResponseMessage toolMessageResponse = new ToolResponseMessage(toolResponses, Map.of());
                    //加入历史列表。
                    messageList.add(assistantMessage);

                    messageList.add(toolMessageResponse);
                    log.info("web用户当前会话历史:" + JSON.toJSONString(messageList));
                    //判断是不是卡片返回,如果是的话,在这里要返回卡片数据和卡片模版
                    //因为卡片是给用户看的,大模型不需要,所以不必给大模型返回。
                    boolean directReturn = functionResponse.isDirectReturn();
                    if (directReturn) {
                        boolean isCardMessage = functionResponse.isCardMessage();
                        if (isCardMessage) {
                            String content = functionResponse.getContent();
                            String cardTypeId = functionResponse.getCardTypeId();
                            Object cardDesc = cardFetcher.getCardDescById(cardTypeId);
                            Object data = functionResponse.getData();
                            agentManager.updateAgentInstanceById(agentInstanceId, messageList);
                            return Flux.just(ChatResponse.builder().status(Status.COMPLETED).content(content).data(data).design(cardDesc).build()); // 将 Mono 转换为 Flux
                        } else {
                            return Mono.just(ChatResponse.builder().status(Status.COMPLETED).build());
                        }
                    }

                    //如果是纯文本的内容,那就应该大模型返回了,大模型会继续分析这个调用结果。
                    //这个场景通常是是RAG的过程或者查询类的,需要大模型进一步的分析的。
                    agentManager.updateAgentInstanceById(agentInstanceId, messageList);
                    return processToolCall(chatModel, messageList, finishReasons, customFunction, agentInstance);
                }
                //这里就是不需要functioncall的处理,纯文本的回复。
                Generation generation = chatResponse.getResults().get(0);
                String content = generation.getOutput().getContent();
                AssistantMessage message = generation.getOutput();
                ChatGenerationMetadata metadata = generation.getMetadata();
                String finishReason = metadata.getFinishReason();
                sb.append(message.getContent());
                if ("STOP".equals(finishReason)) {
                    AssistantMessage assistantMessage = new AssistantMessage(sb.toString());
                    messageList.add(assistantMessage);
                    // 使用 flatMap 将 Mono 转换为 Flux,并确保更新操作完成后再继续流

                    agentManager.updateAgentInstanceById(agentInstanceId, messageList);
                    return Mono.just(ChatResponse.builder().status(Status.COMPLETED).build());

                }
                if (StringUtils.isEmpty(content)) {
                    return Flux.empty();
                }

                return Flux.just(ChatResponse.builder().content(content).status(Status.REPLYING).build());

            });
        } catch (Exception e) {
            log.error(e.getMessage());
            e.printStackTrace();
            return Flux.error(e);
        }

    }

    private FunctionCallResult handleToolCall(AssistantMessage.ToolCall toolCall, Profile userProfile, Map<String, Object> extras, String enterpriseId,String agentId) {


        if (toolCall.type().equals(FunctionCallConstants.FUNCTION)) {
            String arguments = toolCall.arguments();
            String name = toolCall.name();
            FunctionCallRequest request = FunctionCallRequest.builder().functionName(name).functionArguments(arguments).userProfile(userProfile).extras(extras).enterpriseId(enterpriseId).agentId(agentId).build();
            FunctionCallResult callResult = functionCallService.apply(request);
            return callResult;

        }
        return null;
    }

用户会话管理

当然,这就引申出了MessageList怎么保存的问题,以及MessageList的长度问题。咱的方案中,到现在还没有提到怎么更新用户的MessageList,以及MessageList到什么时候进行清空呢。因为MessageList不可能让你无限增长。

用户会话长度限制和会话列表重置

针对MessageList的更新问题,我们的方案是这样的:在匹配到对应的智能体后,先去内存中找用户之前有没有调用过这个智能体,如果有,过期没有(比如说设置15分钟内没有更新,就自动过期。)如果有,并且没有过期,就继续使用该智能体。

如果过期了,就重新实例化这个智能体,并存到内存中(当然也可以存到Redis这种缓存数据库中,要考虑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事)。

当大模型产生输出、用户的新提问、functioncall有结果的时候,这几种情况,需要更新MessageList,那就更新一下MessageList。当MessageList长度过长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下最大长度为6,或者在每一轮业务处理完成后,清空MessageList,并且设置一个LastMessage,用来手动记录下上一次会话中的重要信息,例如:用户提到过xxx日期,用户提到过xxx的待办,那么下一轮的MessageList中除了系统提示词以外,还有上一轮对话的重要信息(LastMessage)。就可以实现连续对话了。

当然,这种方案针对于单服务还是可以的。

考虑到负载均衡、多个微服务实例,需要考虑将智能体实例的存取做改造,支持分布式。

总结

  1. 整个项目是围绕着意图识别来进行多智能体路由的方案,利用了Qwen2.5大模型强大的functioncall能力来进行多智能体分发。
  2. 使用Qwen2.5的Open-AI的接口兼容模式和StreamingFunctioncall能力来当作智能客户或者智能助理的基础实现能力。
  3. 利用Spring-AI框架,实现了调用和控制Qwen2.5大模型,使用各种参数来优化大模型的表现。
  4. 设计了远程方法调用中心,将业务调用集中起来,使得业务调用和多智能体框架核心分离结耦,使得代码逻辑更加清晰、扩展性和移植性都得到了提升。
  5. 使用内存型会话保持用户的连续会话,保证了用户的用户体验。


基于此项目进行二次开发,再配备上一个前端展示项目,即可实现一个智能助理或者智能客服的超级入口,用户可以在此超级入口中体验到多种智能体服务,并支持连续会话。

最后感谢阿里团队的开源Qwen系列大模型,让传统开发者能够尝试实现自己的大模型驱动的智能体应用,体验到本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能量!

image.png

附录

提示词样例

意图识别的提示词样例

## 角色
你是一名擅长处理问题的经理,你能够将用户的问题准确地分配给对应的员工进行处理。
## 流程
1. 你首先要了解下面的几个员工擅长处理的问题范围,知道哪些问题应该分配给哪个员工。
2. 你被给予一个用户提问的历史记录。你要基于历史记录中最后一条进行问题分析,分析出用户的这条问题最适合让谁来处理。你要认真对待最后一条提问,即使是很简单的提问。
3. 如果你分析不出来,或者需要更多的参考,你就参照历史记录中的上一条提问来继续分析。
4. 最终,你要调用select_person_id方法选择你要分配给哪个员工,并输出你的完整分析过程

业务智能体提示词示例:待办

## 身份
你是待办小助手,你擅长分析用户的输入,将用户输入转化成一个操作指令。
## 要求
你必须按照流程处理待办。
## 认知
待办是一个记录用户待处理事项和已处理事项的模块。
待办有以下几个参数:
1. 待办的分类名。
2. 待办的发起人。
3. 待办的发起日期。
4. 待办的内容。
## 流程
1. 分析用户的输入,识别用户想要进行的操作,用户想要进行的操作有四种:modify(修改)、query(查询、查看)、add(追加内容)。默认是查看。
2. 调用handleCommand方法。


相关实践学习
如何快速体验知识检索增强应用
在应用广场中您可以挑选智能体API应用、官方预置完整工程链路的知识检索增强(RAG)应用、流程编排应用,以及官方最佳实践的写作应用妙笔等,通过应用快速将通义千问系列等大语言模型能力接入到业务解决方案中。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高可用架构方案
本文阐述了Mysql高可用架构方案,介绍了 主从模式,MHA模式,MMM模式,MGR模式 方案的实现方式,没有哪个方案是完美的,开发人员在选择何种方案应用到项目中也没有标准答案,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215 3
Mysql高可用架构方案
|
2月前
|
数据采集 监控 前端开发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系统源码,B/S架构,前后端分别基于Spring Boot和Avue框架
医院绩效管理系统通过与HIS系统的无缝对接,实现数据网络化采集、评价结果透明化管理及奖金分配自动化生成。系统涵盖科室和个人绩效考核、医疗质量考核、数据采集、绩效工资核算、收支核算、工作量统计、单项奖惩等功能,提升绩效评估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公正性。技术栈采用B/S架构,前后端分别基于Spring Boot和Avue框架。
106 5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架构师 数据库
本地消息表事务:10Wqps 高并发分布式事务的 终极方案,大厂架构师的 必备方案
45岁资深架构师尼恩分享了一篇关于分布式事务的文章,详细解析了如何在10Wqps高并发场景下实现分布式事务。文章从传统单体架构到微服务架构下分布式事务的需求背景出发,介绍了Seata这一开源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及其AT和TCC两种模式。随后,文章深入探讨了经典ebay本地消息表方案,以及如何使用RocketMQ消息队列替代数据库表来提高性能和可靠性。尼恩还分享了如何结合延迟消息进行事务数据的定时对账,确保最终一致性。最后,尼恩强调了高端面试中需要准备“高大上”的答案,并提供了多个技术领域的深度学习资料,帮助读者提升技术水平,顺利通过面试。
本地消息表事务:10Wqps 高并发分布式事务的 终极方案,大厂架构师的 必备方案
|
1月前
|
负载均衡 Java 开发者
深入探索Spring Cloud与Spring Boot:构建微服务架构的实践经验
深入探索Spring Cloud与Spring Boot:构建微服务架构的实践经验
151 5
|
1月前
|
缓存 NoSQL Java
Spring Boot中的分布式缓存方案
Spring Boot提供了简便的方式来集成和使用分布式缓存。通过Redis和Memcached等缓存方案,可以显著提升应用的性能和扩展性。合理配置和优化缓存策略,可以有效避免常见的缓存问题,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运行。
53 3
|
2月前
|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高并发架构系列:数据库主从同步的 3 种方案
本文详解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主从同步的三种解决方案:数据主从同步、数据库半同步复制、数据库中间件同步和缓存记录写key同步,旨在帮助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关注【mikechen的互联网架构】,10年+BAT架构经验倾囊相授。
高并发架构系列:数据库主从同步的 3 种方案
|
24天前
|
弹性计算 负载均衡 安全
云端问道-Web应用上云经典架构方案教学
本文介绍了企业业务上云的经典架构设计,涵盖用户业务现状及挑战、阿里云业务托管架构设计、方案选型配置及业务初期低门槛使用等内容。通过详细分析现有架构的问题,提出了高可用、安全、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并提供了按量付费的低成本选项,帮助企业在业务初期顺利上云。
|
24天前
|
弹性计算 负载均衡 安全
企业业务上云经典架构方案整体介绍
本次课程由阿里云产品经理晋侨分享,主题为企业业务上云经典架构。内容涵盖用户业务架构现状及挑战、阿里云业务托管经典架构设计、方案涉及的产品选型配置,以及业务初期如何低门槛使用。课程详细介绍了企业业务上云的全流程,帮助用户实现高可用、稳定、可扩展的云架构。
|
1月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2月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云计算
云计算的未来: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的革命####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迅速成为IT行业的新宠。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如容器化和微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现代应用开发。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提升业务敏捷性,并探索其对企业IT架构的深远影响。 ####
57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