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质量与深度智能化
- 高精度数据要求:传统物联网(IoT)设备在数据采集精度上要求因应用场景而异,例如智能家居中的温湿度传感器,精度可能在一定合理范围内即可满足家庭舒适需求。但IIoT的数据采集精度要求极高,如在精密机械加工行业,加工精度可能达到微米甚至纳米级,这就要求传感器能够精确感知设备状态、产品尺寸等参数,提供高精度的数据来保证生产质量。
- 深度数据分析驱动智能化:与传统物联网相比,IIoT更注重深度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以实现智能化。传统物联网可能更多地关注设备的基本状态监控和简单的远程控制,例如通过手机控制智能灯的开关。而IIoT会对大量数据进行复杂的分析,如在化工生产中,通过对反应过程中各种参数(温度、压力、流量、化学成分等)的长期数据分析,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用于优化反应条件、预测设备故障,从而实现深度智能化的生产过程控制。
- 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强化
- 高可靠性保障生产连续性:在传统物联网应用场景如智能健康监测中,偶尔的数据丢失或设备故障可能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在IIoT中,由于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复杂性,系统可靠性至关重要。例如,在钢铁、电力等连续生产的工业领域,设备停机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因此,IIoT系统需要采用冗余设计、故障诊断与自愈等技术来确保系统的高可靠性,保障生产过程的不间断运行。
- 高强度安全措施保护工业机密:传统物联网主要涉及个人隐私数据保护,如家庭摄像头数据、个人健康数据等。而IIoT涉及大量的工业机密,包括产品设计图纸、生产工艺、供应链数据等。一旦这些数据泄露,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IIoT采用更严格的安全措施,如工业级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算法等,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层面全方位保护工业数据和系统安全。
- 系统集成与互操作性复杂程度高
- 跨系统集成实现全局优化:传统物联网设备通常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或简单的系统组合,例如智能家居系统主要是家庭内部设备的连接和控制。而IIoT需要将企业内的多个复杂系统集成在一起,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等。这些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协同工作对于实现企业全局优化至关重要,例如通过ERP与MES的集成,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资源情况实时调整生产计划,优化库存管理。
- 严格的互操作性标准确保协同高效:传统物联网设备在互操作性方面主要遵循一些通用的消费级标准(如Wi - Fi、蓝牙等通信协议标准),以实现基本的设备连接和功能协同。而IIoT由于工业设备的多样性和专业性,需要遵循严格的工业互操作性标准。例如,在自动化生产线上,不同厂家生产的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设备需要遵循统一的工业通信协议(如OPC UA)和数据格式标准,才能实现高效的协同工作,保证生产线的顺畅运行。
- 应用场景和智能化目标聚焦工业生产
- 生产流程优化为核心智能化目标:传统物联网应用场景广泛,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农业等多个领域,智能化目标也各不相同,如智能家居主要是为了提高生活便利性和舒适性。而IIoT的智能化主要聚焦于工业生产流程优化,例如通过对生产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优化设备运行参数,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最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特定工业环境适应性智能化需求:传统物联网设备一般在相对温和的环境中使用,如家庭、办公室等。而IIoT设备需要适应各种恶劣的工业环境,如高温、高湿度、高粉尘、强磁场等。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智能化不仅体现在设备的功能优化上,还体现在设备的自我保护和环境适应性上。例如,在煤矿井下的IIoT设备,需要具备防爆、防尘、防潮等特性,并且能够在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恶劣的环境中稳定工作,实现智能化的瓦斯监测、矿车调度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