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写 equals 方法时必须同时重写 hashCode 方法?

简介: 本文探讨了 Java 中 `hashCode` 方法的作用及其与 `equals` 方法的关系,解释了为什么重写 `equals` 方法时必须同时重写 `hashCode` 方法,并提供了如何正确重写 `hashCode` 方法的示例。

本文由 Java 中常见的面试题「为什么重写 equals 方法时必须同时重写 hashCode 方法?」所引出。渐进式探讨关于 hashCode 的三个问题:hashCode 方法的作用以及 hashCode 方法与 equals 方法的关系?为什么重写 equals 方法时必须同时重写 hashCode 方法?以及如何重写 hashCode 方法?

我们知道,Java 中 Object 类是所有类的父类,而 hashCodeObject 类中定义的方法,所以每个类都会默认拥有一个 hashCode 方法。

如下为 hashCode 方法在 Object 类中的定义:

java

代码解读

复制代码

package java.lang;

public class Object {

    /**
     * Returns a hash code value for the object. This method is
     * supported for the benefit of hash tables such as those provided by
     * `java.util.HashMap`.
     *
     * The general contract of `hashCode` is:
     *
     * a) Whenever it is invoked on the same object more than once during
     *    an execution of a Java application, the `hashCode` method must
     *    consistently return the same integer, provided no information
     *    used in `equals` comparisons on the object is modified.
     *    This integer need not remain consistent from one execution of an
     *    application to another execution of the same application.
     *
     * b) If two objects are equal according to the `equals(Object)` method,
     *    then calling the `hashCode` method on each of the two objects must
     *    produce the same integer result.
     *
     * c) It is not required that if two objects are unequal according to the
     *    `equals(Object)` method, then calling the `hashCode` method on each of
     *    the two objects must produce distinct integer results.
     *    However, the programmer should be aware that producing distinct integer
     *    results for unequal objects ma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hash tables.
     */
    @IntrinsicCandidate
    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

    /**
     * Indicates whether some other object is "equal to" this one.
     *
     * @apiNote
     * It is generally necessary to override the `hashCode` method whenever this
     * method is overridden, so as to maintain the general contract for the `hashCode`
     * method,  which states that equal objects must have equal hash codes.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

可以看到,hashCode 方法用于生成一个整数,其是一个原生方法且使用 @IntrinsicCandidate 注解修饰,表示其实现完全依赖于 JVM,不同的 JVM 可能有不同的实现,常见的实现有使用伪随机数等。

为什么 Object 类中要定义一个 hashCode 方法呢?此外我们还注意到,equals 方法同样被定义在 Object 类中,这两个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 hashCode 方法的作用以及 hashCode 方法与 equals 方法的关系

Java 中,hashCode 方法主要是为了配合哈希表来使用的。

哈希表是存储键值(Key Value)对数据的一种数据结构。其通过将键映射到表中一个位置来访问数据,以加快查找速度,这个映射函数即被称为哈希函数(Hash Function)。Java 中的 HashSetHashtableHashMap 均使用了哈希表。

假定我们想实现一个 Set,其存放的数据是不允许重复的,如果不借助哈希表,应该怎么来实现呢?

我们能想到的一个办法是:当一个对象要被存入 Set 时,调用其 equals 方法与 Set 中的已有对象逐个进行比较,只有其与所有已有对象都不 Equal 时才可将其存入 Set。而一般来说,equals 方法的实现都比较重,需要将对象中的各个关键字段逐个进行比较,这在存放的对象特别多的时候效率会非常低下。

而如果借助哈希表来实现呢?我们知道 Java 中 HashSet 是借用 HashMap 来实现的,HashMap 是怎么在添加记录的时候提升效率的呢?

HashMap 存储结构为哈希表,在添加一个键值对时,有如下步骤:

  • a) 调用键对象的 hashCode 方法获取其哈希值;
  • b) 与现有哈希值逐个进行比较,若不相等,则直接存入哈希表;
  • c) 若有相等的,再调用键对象的 equals 方法进行比较,若不 Equal,则存入哈希表(此两个对象哈希冲突,需要增加一个链表来存放对象的引用);若 Equal,则不存入。

可以看到,借助哈希表实现去重集合的话,因首先会判断哈希值是否相等,只有不相等时才会调用 equals 方法,所以只要哈希算法足够好,就会省去很多 equals 方法的调用。

此外,哈希算法选用得当的话(理想的哈希算法是针对不同的对象,生成的哈希值可以均匀分布在整个 int 区间上,现实中是越接近越好),哈希表的检索效率会非常高,没有一次哈希冲突的话,检索记录的时间复杂度为 O(1);最坏情况,hashCode 全部相等,存储结构完全变成了一个链表,那么检索记录的时间复杂度会变为 O(N)

总结该部分,我们可以看到:hashCode 一般与 equals 一起使用,两个对象作「相等」比较时,因判断 hashCode 是判断 equals 的先决条件,所以两者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约束。hashCode 方法的注释上即说明了其与 equals 方法一起使用时需要遵循的三个通用约定:

  • 同一对象多次调用 hashCode 方法,必须返回相同的整数值;
  • 对于两个对象 ab,若 a.equals(b),则 a.hashCode()b.hashCode() 必须相同;
  • 对于两个对象 ab,若 !a.equals(b),则 a.hashCode() 并不一定得与 b.hashCode() 不相同。

知道了 hashCode 方法的作用以及 hashCode 方法与 equals 方法的关系后,下面探讨一下为什么重写 equals 方法时必须同时重写 hashCode 方法。

2 为什么重写 equals 方法时必须同时重写 hashCode 方法?

上面介绍了 hashCode 方法注释上列出的三个通用约定,equals 方法的注释上也有这么一句话:「每当重写 equals 方法时,都需要重写 hashCode 方法,这样才没有破坏 hashCode 方法的通用约定,即:两个对象为 Equal 的话(调用 equals 方法为 true), 那么这两个对象分别调用 hashCode 方法也需要返回相同的哈希值」。

所以只重写 equals 方法不重写 hashCode 方法的话,可能会造成两个对象调用 equals 方法为 true,而 hashCode 值不同的情形,这样即可能造成异常的行为。

最后探讨一下如何重写 hashCode 方法。

3 如何重写 hashCode 方法?

下面定义了一个 User 类:

java

代码解读

复制代码

// src/test/java/com/example/demo/model/User.java
package com.example.demo.model;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final String name;
    private final Integer age;
    private final Gender gender;

    public User(String name, Integer age, Gender gender)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this.gender = gender;
    }

    public enum Gender {
        MALE,
        FEMALE
    }
}

该类有三个属性:nameagegender

若不重写 User 类的 hashCodeequals 方法的话,则会使用 Object 类定义的默认实现,即:hashCode 是 JVM 生成的一个伪随机数,equals 比较的是两个引用的地址。

下面测试代码新建了两个逻辑上「相等」的 User 对象:user1user2,然后比较 user1.equals(user2)user1.hashCode() == user2.hashCode(),发现结果均为 false;然后将此两个对象作为键放入 HashMap 后,查看 HashMapsize,结果 为 2,表示两个对象均被添加了进去。这即是不重写 hashCodeequals 方法发生的「异常行为」。

java

代码解读

复制代码

// 不重写 User 类的 hashCode 与 equals 方法
User user1 = new User("Larry", 18, User.Gender.MALE);
User user2 = new User("Larry", 18, User.Gender.MALE);

System.out.println(user1.equals(user2)); // false
System.out.println(user1.hashCode() == user2.hashCode()); // false

Map<User, Boolean> map = new HashMap<>();
map.put(user1, true);
map.put(user2, true);
System.out.println(map.size()); // 2

下面尝试在 User 类中重写一下 hashCodeequals 方法:

java

代码解读

复制代码

// src/test/java/com/example/demo/model/User.java
package com.example.demo.model;

import java.util.Objects;

public class User {
    //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int result = name.hashCode();
        result = 31 * result + Integer.hashCode(age);
        result = 31 * result + gender.toString().hashCode();
        return result;

        // Another way: using Object.hash()
        // return Objects.hash(name, age, gende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 (null == obj) {
            return false;
        }
        if (obj == this) {
            return true;
        }
        if (!(obj instanceof User user)) {
            return false;
        }
        return Objects.equals(user.name, name)
                && Objects.equals(user.age, age)
                && Objects.equals(user.gender, gender);
    }
}

重写 hashCode 方法使用的算法如下:

hash=val[0]×31(n−1)+val[1]×31(n−2)+...+val[n−1]\boldsymbol {hash} = {val[0] \times 31^{(n-1)} + val[1] \times 31^{(n-2)} + ... + val[n-1]}hash=val[0]×31(n1)+val[1]×31(n2)+...+val[n1]

该算法公式借用了 JDK 中「String.hashCode()」的实现逻辑,即:按属性依次计算哈希结果,当前属性的哈希结果为上一个属性的哈希结果乘以 31 并加上当前属性的哈希值(currentVal = 31 * previousVal + hash(currentPropertity)),直至所有属性计算完毕,最终的结果即为对象的哈希值。至于为什么要乘以 31 呢?原因是在于:其是一个奇素数,可以更好的保留信息,若是偶数的话,乘一个偶数相当于移位,超出的话会丢失信息;此外乘以 31 会被现代虚拟机优化为移位和减法来实现(31 * i == (i << 5) - i),非常的高效。此外还可以直接调用 Objects.hash(prop1, prop2, prop3, ...) 来获取一个哈希值。

重写 equals 方法的逻辑非常简单,即:判断是否为 User 对象且所有字段是否一致。

再次使用如下代码测试一下,发现 user1.equals(user2)user1.hashCode() == user2.hashCode() 结果均为 true;调用 HashMapput 方法将 user1user2put 后,size1。这样即符合了我们的期望。

java

代码解读

复制代码

// 重写 User 类的 hashCode 与 equals 方法
User user1 = new User("Larry", 18, User.Gender.MALE);
User user2 = new User("Larry", 18, User.Gender.MALE);

System.out.println(user1.equals(user2)); // true
System.out.println(user1.hashCode() == user2.hashCode()); // true

Map<User, Boolean> map = new HashMap<>();
map.put(user1, true);
map.put(user2, true);
System.out.println(map.size()); // 1


转载来源:https://juejin.cn/post/7369044948330479668

目录
打赏
0
2
2
1
206
分享
相关文章
探索 Spring Boot 中的 @Configuration 注解:核心概念与应用
【4月更文挑战第20天】在 Spring Boot 项目中,@Configuration 注解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它标识一个类作为配置源,这些配置用于定义和管理 Spring 应用程序中的 Bean
2006 7
Java集合之战:ArrayList vs LinkedList,谁才是你的最佳选择?
本文介绍了 Java 中常用的两个集合类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分析了它们的底层实现、特点及适用场景。ArrayList 基于数组,适合频繁查询;LinkedList 基于链表,适合频繁增删。文章还讨论了如何实现线程安全,推荐使用 CopyOnWriteArrayList 来提升性能。希望帮助读者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写出更高效的代码。
408 3
大厂面试官:聊下 MySQL 慢查询优化、索引优化?
MySQL慢查询优化、索引优化,是必知必备,大厂面试高频,本文深入详解,建议收藏。关注【mikechen的互联网架构】,10年+BAT架构经验分享。
大厂面试官:聊下 MySQL 慢查询优化、索引优化?
ConcurrentHashMap的实现原理,非常详细,一文吃透!
本文详细解析了ConcurrentHashMap的实现原理,深入探讨了分段锁、CAS操作和红黑树等关键技术,帮助全面理解ConcurrentHashMap的并发机制。关注【mikechen的互联网架构】,10年+BAT架构经验倾囊相授。
ConcurrentHashMap的实现原理,非常详细,一文吃透!
订单超时取消的11种方式(非常详细清楚)
订单超时取消的11种方式(非常详细清楚)
5332 4
订单超时取消的11种方式(非常详细清楚)
搞透 IOC、Spring IOC ,看这篇就够了!
本文详细解析了Spring框架的核心内容——IOC(控制反转)及其依赖注入(DI)的实现原理,帮助读者理解如何通过IOC实现组件解耦,提高程序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关注【mikechen的互联网架构】,10年+BAT架构经验倾囊相授。
【Java集合类面试二】、 Java中的容器,线程安全和线程不安全的分别有哪些?
这篇文章讨论了Java集合类的线程安全性,列举了线程不安全的集合类(如HashSet、ArrayList、HashMap)和线程安全的集合类(如Vector、Hashtable),同时介绍了Java 5之后提供的java.util.concurrent包中的高效并发集合类,如ConcurrentHashMap和CopyOnWriteArrayList。
【Java集合类面试二】、 Java中的容器,线程安全和线程不安全的分别有哪些?
【规范】SpringBoot接口返回结果及异常统一处理,这样封装才优雅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SpringBoot项目中统一处理接口返回结果及全局异常。首先,通过封装`ResponseResult`类,实现了接口返回结果的规范化,包括状态码、状态信息、返回信息和数据等字段,提供了多种成功和失败的返回方法。其次,利用`@RestControllerAdvice`和`@ExceptionHandler`注解配置全局异常处理,捕获并友好地处理各种异常信息。
4643 0
【规范】SpringBoot接口返回结果及异常统一处理,这样封装才优雅
自顶向下学习 RocketMQ(四):顺序消息
顺序消息是消息队列 RocketMQ 提供的一种对消息发送和消费顺序有严格要求的消息。对于一个指定的 Topic,消息严格按照先进先出(FIFO)的原则进行消息发布和消费,即先发布的消息先消费,后发布的消息后消费。
自顶向下学习 RocketMQ(四):顺序消息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