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反射机制原理

简介: java反射机制原理

Java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 一个实体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


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方法和属性,这种动态获取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方法的功能成为Java的反射机制。


反射机制的核心是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加载类并获取类的详情,从而操作类或者对象的属性和方法。本质时JVM得到class对象之后,在通过class对象进行反编译,从而获取对象的各种信息。


反射机制主要提供一下方法:


  • 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对象所属的类
  • 在运行时构造任意一个类的对象
  • 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类所具有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 在运行时调用任意一个对象的方法
  • 生成动态代理


Java反射API主要是由java.lang.Class类及其相关的一系列反射API组成,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Class对象。


1. 使用Class.forName()静态方法,需要传入类的全限定名


2. 使用.class 语法,适用于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类型


3. 使用对象的getClass()方法,这需要有一个具体的对象实例。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public class Reflectio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 获取Class对象
            Class<?> clazz = Class.forName("com.example.MyClass");
 
            // 通过Class对象创建实例
            Object myClassInstance = clazz.newInstance();
 
            // 获取特定的方法
            Method myMethod = clazz.getMethod("myMethodName", String.class);
 
            // 调用方法
            myMethod.invoke(myClassInstance, "parameterValu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这是一个示例类,你需要确保它在你的classpath中
class MyClass {
    public void myMethodName(String parameter)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invoked with parameter: " + parameter);
    }
}

反射的优缺点


  • 优点:在运行时获得类的各种内容,进行反编译,对于java这种先编译在运行的语言,能够让我们很方便的创建灵活的代码,这些代码可以在运行时装配,无需在组件之间进行源代码的链接,更加容易时间面向对象。
  • 缺点:反射会消耗一定的系统资源,因此,如果不需要动态地创建一个对象。那么就不需要用反射。反射调用方法时可以忽略权限检查,因此可以会破坏封装性导致安全问题。


反射的用途


反编译 .class -->.java


通过反射机制访问java对象的属性,方法,构造方法等


当我们在使用IDE或者Ecplise时,我们输入一个对象或者类,并想调用它的属性和方法时,编译器就会自动列出它的属性或者方法,这里就是用到反射。


反射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开发各种通用框架,比如spring都是配置化的,为了保证框架的通用性,他们可能需要根据配置文件加载不同的类或者对象,调用不同的方法,这个时候就必须使用到反射机制。运行时动态加载需要加载的对象。


目录
相关文章
|
5月前
|
存储 缓存 Java
我们来详细讲一讲 Java NIO 底层原理
我是小假 期待与你的下一次相遇 ~
205 2
|
4月前
|
监控 Java API
现代 Java IO 高性能实践从原理到落地的高效实现路径与实战指南
本文深入解析现代Java高性能IO实践,涵盖异步非阻塞IO、操作系统优化、大文件处理、响应式网络编程与数据库访问,结合Netty、Reactor等技术落地高并发应用,助力构建高效可扩展的IO系统。
144 0
|
6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Java——SPI机制详解
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是JDK内置的服务提供发现机制,主要用于框架扩展和组件替换。通过在`META-INF/services/`目录下定义接口实现类文件,Java程序可利用`ServiceLoader`动态加载服务实现。SPI核心思想是解耦,允许不同厂商为同一接口提供多种实现,如`java.sql.Driver`的MySQL与PostgreSQL实现。然而,SPI存在缺陷:需遍历所有实现并实例化,可能造成资源浪费;获取实现类方式不够灵活;多线程使用时存在安全问题。尽管如此,SPI仍是Java生态系统中实现插件化和模块化设计的重要工具。
240 0
|
6月前
|
存储 缓存 Java
【高薪程序员必看】万字长文拆解Java并发编程!(5):深入理解JMM:Java内存模型的三大特性与volatile底层原理
JMM,Java Memory Model,Java内存模型,定义了主内存,工作内存,确保Java在不同平台上的正确运行主内存Main Memory:所有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所有的变量都存储在主存中工作内存Working Memory:每个线程拥有自己的工作内存,用于保存变量的副本.线程执行过程中先将主内存中的变量读到工作内存中,对变量进行操作之后再将变量写入主内存,jvm概念说明主内存所有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存储原始变量(堆内存中的对象实例和静态变量)工作内存。
227 0
|
5月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Java中的对称加密算法的原理与实现
本文详细解析了Java中三种常用对称加密算法(AES、DES、3DES)的实现原理及应用。对称加密使用相同密钥进行加解密,适合数据安全传输与存储。AES作为现代标准,支持128/192/256位密钥,安全性高;DES采用56位密钥,现已不够安全;3DES通过三重加密增强安全性,但性能较低。文章提供了各算法的具体Java代码示例,便于快速上手实现加密解密操作,帮助用户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密方案保护数据安全。
415 58
|
4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Java
Go与Java泛型原理简介
本文介绍了Go与Java泛型的实现原理。Go通过单态化为不同类型生成函数副本,提升运行效率;而Java则采用类型擦除,将泛型转为Object类型处理,保持兼容性但牺牲部分类型安全。两种机制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场景。
164 24
|
4月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安全
Java开发不可不知的秘密:类加载器实现机制
类加载器是Java中负责动态加载类到JVM的组件,理解其工作原理对开发复杂应用至关重要。本文详解类加载过程、双亲委派模型及常见类加载器,并介绍自定义类加载器的实现与应用场景。
243 4
|
5月前
|
XML JSON Java
Java 反射:从原理到实战的全面解析与应用指南
本文深度解析Java反射机制,从原理到实战应用全覆盖。首先讲解反射的概念与核心原理,包括类加载过程和`Class`对象的作用;接着详细分析反射的核心API用法,如`Class`、`Constructor`、`Method`和`Field`的操作方法;最后通过动态代理和注解驱动配置解析等实战场景,帮助读者掌握反射技术的实际应用。内容翔实,适合希望深入理解Java反射机制的开发者。
545 13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安全
深入讲解 Java 并发编程核心原理与应用案例
本教程全面讲解Java并发编程,涵盖并发基础、线程安全、同步机制、并发工具类、线程池及实际应用案例,助你掌握多线程开发核心技术,提升程序性能与响应能力。
212 0
下一篇
oss云网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