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10种绕过防火墙方法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密钥管理服务KMS,1000个密钥,100个凭据,1个月
简介: 黑客10种绕过防火墙方法

攻击者通常会尝试使用各种方法来绕过防火墙,以便成功进入目标网络或系统。

攻击者常用的10种防火墙绕过方法:

端口扫描和端口转发:攻击者通过端口扫描工具发现目标系统上开放的端口,然后利用端口转发技术绕过防火墙的限制,将流量转发到内部网络上。

应用层协议欺骗:攻击者会伪装成合法的应用层协议(如HTTP或HTTPS),通过伪装的流量绕过防火墙的检测。

隧道技术:攻击者使用各种隧道技术(如SSH隧道、VPN隧道或代理服务器),将流量封装在合法的协议中传输,以绕过防火墙的检测。

分段攻击: 攻击者将恶意流量分成多个小片段,以混淆防火墙的检测规则,从而成功传递恶意流量。

IP地址欺骗: 攻击者会伪造源IP地址或使用IP地址欺骗技术,以隐藏真实的攻击来源,并绕过防火墙的IP过滤规则。

DNS隧道:攻击者利用DNS隧道技术,在DNS协议中隐藏恶意数据,并通过DNS请求和响应进行通信,以绕过防火墙的检测。

反向代理:攻击者部署反向代理服务器,将恶意流量转发到目标系统上,以隐藏真实的攻击来源,并绕过防火墙的检测。

SSL/TLS加密:攻击者使用SSL/TLS加密技术,对恶意流量进行加密,以绕过防火墙的检测规则。

社会工程学攻击: 攻击者会利用社会工程学手段,诱骗内部用户点击恶意链接或下载恶意文件,从而绕过防火墙的检测。

零日漏洞利用: 攻击者会利用尚未公开的漏洞(即零日漏洞)对系统进行攻击,绕过防火墙的检测规则。

一、端口扫描和端口转发

端口扫描和端口转发是攻击者常用的两种方法之一,用于绕过防火墙限制。

端口扫描(Port Scanning):

原理:攻击者通过发送大量的数据包到目标主机的不同端口,以便探测目标主机上开放的网络服务。

工具:常用的端口扫描工具包括Nmap、Masscan等,它们能够快速、准确地扫描目标主机的端口状态。

目的:攻击者利用端口扫描来获取目标主机上运行的服务信息,进而针对性地发起攻击。

端口转发(Port Forwarding):

原理:攻击者通过在公网上搭建中间人服务器,将其配置为接收来自公网的请求,并将请求转发到目标主机上的指定端口。

工具:常用的端口转发工具包括SSH端口转发、Socat、Haproxy等,它们能够将公网请求转发到内网目标主机上。

目的:攻击者利用端口转发技术绕过防火墙的限制,访问内部网络中不直接暴露在公网的服务。

防御这些攻击手段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配置防火墙规则,限制外部对内部网络的端口访问。

使用入侵检测系统(IDS)或入侵防御系统(IPS)进行实时监测和防御。

及时更新和修补系统漏洞,防止攻击者利用已知漏洞进行攻击。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威胁的认识,避免被社会工程学攻击。

二、应用层协议欺骗

应用层协议欺骗是攻击者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绕过防火墙和其他安全设备的检测,实现对目标系统的攻击。其基本原理是模拟合法的应用层协议通信,以欺骗防火墙和其他安全设备,使其无法有效地检测和阻止恶意流量。

应用层协议欺骗的常见手法:

HTTP欺骗:攻击者通过伪装成正常的HTTP流量,利用HTTP协议的灵活性和普遍性,将恶意流量伪装为HTTP请求或响应,绕过防火墙的检测。

DNS欺骗:攻击者利用DNS协议的特点,通过伪造DNS请求或响应,将恶意流量伪装成合法的DNS流量,绕过DNS防御机制,实现对目标系统的攻击。

SMTP欺骗:攻击者利用SMTP协议的特点,伪装成合法的邮件发送者,发送恶意邮件或利用邮件服务器进行垃圾邮件发送、钓鱼攻击等,绕过邮件防御系统的检测。

SSL/TLS欺骗:攻击者通过伪造SSL/TLS协议的握手过程,建立安全连接并传输恶意数据,绕过SSL/TLS防御机制,实现对目标系统的攻击。

SSH欺骗:攻击者利用SSH协议的特点,伪装成合法的SSH客户端或服务器,建立SSH连接并进行恶意操作,绕过SSH防御机制,对目标系统进行攻击。

针对应用层协议欺骗的防御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使用深度包检测技术对应用层协议流量进行深入分析和检测,识别并阻止恶意流量。

配置应用层协议过滤规则,限制或阻止不符合规范的应用层协议通信。

加强对应用层协议的认证和加密,提高对恶意流量的识别和阻断能力。

及时更新防火墙和其他安全设备的规则库和签名文件,以及时应对新型的应用层协议欺骗攻击。

三、隧道技术

隧道技术是一种将数据包封装在另一个网络协议的数据包中进行传输的技术,用于在网络之间建立安全、私密的通信连接。隧道技术通常用于连接不同网络之间、跨越不同网络边界的安全通信,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远程访问、VPN连接、隧道加密等。

几种常见的隧道技术:

IPsec隧道: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是一种在IP层提供安全通信的协议套件,其中的隧道模式允许在两个网络设备之间创建加密隧道,用于安全地传输IP数据包。IPsec隧道常用于建立安全的VPN连接,保护数据在公共网络上的传输安全。

GRE隧道: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是一种通用的隧道协议,可以将任何类型的网络协议数据封装在IP数据包中进行传输。GRE隧道通常用于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建立逻辑连接,将数据包封装在GRE包中进行传输。

L2TP隧道:L2TP(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是一种在数据链路层提供点对点连接的隧道协议,常用于建立安全的VPN连接。L2TP隧道通常与IPsec协议结合使用,形成L2TP/IPsec VPN,实现安全的数据传输。

SSH隧道:SSH(Secure Shell)隧道是通过SSH协议建立的安全通信隧道,用于在两个主机之间建立加密的通信连接。SSH隧道通常用于远程访问和端口转发,将数据加密后传输,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SSL/TLS隧道:SSL(Secure Sockets Layer)/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隧道是通过SSL/TLS协议建立的安全通信隧道,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加密的通信连接。SSL/TLS隧道常用于加密HTTP流量、SMTP流量等,保护数据的传输安全。

四、分段攻击

分段攻击(Segmentation Attack)是一种利用网络协议分段的特性来绕过安全防御机制的攻击手法。在分段攻击中,攻击者通过发送特制的网络数据包,利用目标系统对数据包的处理逻辑漏洞,实现对目标系统的攻击。

分段攻击通常利用以下几种方式:

分段重组:攻击者发送经过分段的数据包,利用目标系统在重组数据包时的处理漏洞来执行攻击。例如,通过发送分段的TCP数据包,在目标系统重组时触发缓冲区溢出漏洞,实现远程执行代码(RCE)攻击。

分段碎片:攻击者发送大量碎片化的网络数据包,使目标系统的网络栈因处理大量分段而陷入资源耗尽或者崩溃的状态,从而造成拒绝服务(DoS)攻击。

TCP分段攻击:攻击者发送经过分段的TCP数据包,利用目标系统对TCP协议的处理缺陷,绕过防火墙或者入侵检测系统,实现非法访问或者攻击内部系统。

IP分段攻击:攻击者发送经过分段的IP数据包,利用目标系统在处理IP分段时的漏洞,实现对系统的拒绝服务或者绕过安全策略的攻击。

五、IP地址欺骗

IP地址欺骗(IP Address Spoofing)是一种网络攻击技术,攻击者通过伪造源IP地址字段来发送网络数据包,使得接收方错误地将数据包的源地址认为是合法的,从而实现攻击目的。

IP地址欺骗的常见方式包括:

源地址欺骗:攻击者发送的数据包中伪造了源IP地址,使得接收方误以为数据包来自于合法的源IP地址,从而误信该数据包的内容。

目标地址欺骗:攻击者发送的数据包中伪造了目标IP地址,使得数据包被错误地发送到了不正确的目标地址,导致目标主机无法正常接收到数据包。

中间人攻击:攻击者将自己的IP地址伪装成受害者或者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从而使得通信的两端都误以为与对方直接通信,而实际上数据包都经过了攻击者的中间节点,攻击者窃取或篡改通信内容。

   IP地址欺骗常用于网络钓鱼、拒绝服务(DoS)攻击、中间人攻击等恶意活动中。

为了防范IP地址欺骗,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IPS)来检测和阻止伪造IP地址的数据包。

实施源地址验证(Source Address Verification)技术,阻止从本地网络发送出的IP地址不在本地网络内的数据包。

使用加密和数字签名等技术来确保通信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防止中间人攻击。

对网络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和加固,修补已知的IP地址欺骗漏洞。

六、DNS隧道

DNS隧道(DNS Tunneling)是一种利用DNS协议传输数据的技术,它将数据隐藏在DNS查询和响应消息中,从而实现在受限制或审查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数据通信的目的。

DNS隧道的工作原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建立通道:攻击者在受限制的网络环境中部署了一个具有公网IP的DNS服务器,同时在受限制的网络中的终端上部署了一个客户端程序。客户端程序会与DNS服务器建立一个隧道通道。

传输数据:客户端程序将要传输的数据分割成小块,并将每个小块编码成DNS查询请求或响应消息的域名或者子域名。这些消息会发送给DNS服务器。

DNS解析:DNS服务器收到这些DNS查询请求后,会解析域名并从中提取数据。然后,它将数据编码到DNS响应消息中,并将响应发送回客户端。

数据提取:客户端程序接收到DNS响应消息后,会从中提取出数据并进行解码,恢复原始数据。

DNS隧道的特点包括:

隐蔽性:DNS隧道的数据传输过程与正常的DNS查询和响应交互混淆在一起,难以被检测到。

兼容性:DNS协议是互联网上的一项基础协议,在几乎所有网络环境中都能够正常工作。

易于部署:DNS隧道只需要一个可用的DNS服务器和一个客户端程序,相对容易部署和使用。

然而,DNS隧道也存在一些安全风险和挑战,包括数据传输速度慢、数据量受限、容易受到DNS查询缓存污染攻击等。

七、反向代理

反向代理是一种网络通信模式,它充当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中间人。客户端发送请求到反向代理服务器,反向代理服务器再将请求转发给真实的服务器,并将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发送给客户端。反向代理隐藏了真实服务器的身份,客户端无法直接与真实服务器通信,从而提供了一种保护服务器的方法。

反向代理通常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负载均衡:反向代理作为负载均衡器,将客户端的请求分发到多台后端服务器上,从而均衡服务器的负载,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安全保护:反向代理作为安全防护层,用于隐藏真实服务器的IP地址和域名,防止直接暴露服务器,同时对请求进行安全检查和过滤,防止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内容缓存:反向代理缓存服务器返回的静态内容,减轻服务器负载,提高用户访问速度,同时也可根据需求对缓存内容进行控制和管理。

SSL终结:反向代理终止SSL连接,将加密的HTTPS请求解密并转发给后端服务器,从而减轻服务器的负担,提高性能。

内容路由:反向代理根据不同的请求路径或者域名将请求转发给不同的后端服务器,实现内容路由和灵活的配置。

八、SSL/TLS加密

SSL(Secure Sockets Layer)和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是用于加密通信的安全协议。它们用于在网络通信中建立安全连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信度。SSL是TLS的前身,后来被TLS所取代,但人们经常将两者混用。

SSL/TLS加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握手阶段(Handshake):在握手阶段,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协商,确立安全连接。包括以下步骤:

客户端发送一个SSL/TLS版本号和支持的加密算法列表给服务器。

服务器从中选择一个加密算法,并发送数字证书给客户端,证明服务器的身份。

客户端验证服务器的数字证书,并生成一个随机的对称密钥(称为会话密钥),然后使用服务器的公钥对其进行加密,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客户端发送的会话密钥。

握手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使用会话密钥进行加密通信。

数据传输阶段:

在握手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将使用会话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九、社会工程学攻击

社会工程学攻击是指攻击者利用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特征,通过欺骗、诱导等手段,使目标主动泄露信息、执行恶意操作或者绕过安全措施,从而达到非法获取信息、入侵系统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活动的目的。社会工程学攻击常常是针对人员而不是技术,利用人们的信任、好奇心、恐惧、责任感等心理因素来实施攻击。

社会工程学攻击的常见手段包括:

钓鱼攻击(Phishing):攻击者通过伪装成合法的实体(如银行、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等),向目标发送虚假的电子邮件、短信、社交媒体消息等,诱导目标点击恶意链接、下载恶意附件或者输入敏感信息。

预文本攻击(Pretexting):攻击者假装成合法的个人或机构,通过编造虚假的故事、身份或事件来诱骗目标主动提供敏感信息或执行某种操作。

垃圾邮件(Spamming):攻击者通过发送大量的垃圾邮件,宣传虚假产品或服务,引诱受害者点击恶意链接或者下载恶意软件。

身份欺骗(Impersonation):攻击者冒充合法的个人或机构,通过伪造身份证明、文件或者通信来获得受害者的信任,进而实施攻击。

社交工程攻击(Social Engineering):攻击者利用社交网络、社交工具等渠道,收集目标的个人信息和社会关系,以此进行针对性的攻击或者诱导目标执行特定操作。

尾随攻击(Tailgating):攻击者利用被攻击目标的善良、礼貌或无法拒绝的心理,紧跟在目标身后进入受控区域,绕过物理安全措施。

电话诈骗(Vishing):攻击者通过电话呼叫目标,冒充合法的个人或机构,以获取目标的敏感信息或者执行某种操作。

USB攻击:攻击者将带有恶意软件的USB设备随意丢弃在公共场所,诱导好奇的人拿起并插入自己的计算机,导致系统被感染。

媒体攻击:攻击者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虚假消息、视频或图片,引诱受害者点击链接或者下载内容,实施钓鱼、传播恶意软件等攻击。

十、零日漏洞利用

零日漏洞(Zero-day vulnerability)是指已经存在但尚未被软件供应商或者相关安全团队发现的安全漏洞。零日漏洞利用(Zero-day exploitation)是指攻击者利用这些未被修复的漏洞来入侵系统、执行恶意代码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活动。

零日漏洞利用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未被发现:这些漏洞尚未被软件供应商或者安全研究人员发现,因此尚未有针对性的补丁或者解决方案。

潜在危害:攻击者利用零日漏洞在受影响的系统上执行恶意代码、获取敏感信息、控制系统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活动,对受影响的系统和数据造成严重危害。

隐蔽性:由于尚未被发现,零日漏洞利用往往避开常规的安全检测和防御措施,对受害系统造成更严重的威胁。

快速传播:一旦被攻击者利用,零日漏洞利用往往会迅速传播,并且很难被及时阻止或者修复,因为没有相应的补丁或者解决方案。

为了防范零日漏洞利用,组织和个人采取以下措施:

及时更新和修复:及时应用软件厂商发布的安全补丁和更新,以修复已知漏洞,减少被攻击的风险。

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增强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意识,教育他们如何辨别和应对潜在的威胁,以减少零日漏洞利用的风险。

使用安全软件和工具:使用防病毒软件、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工具,及时发现和阻止潜在的攻击。

实施安全策略: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包括访问控制、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以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

加强监控和响应能力: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和事件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安全事件,减少零日漏洞利用造成的损失。


目录
相关文章
|
Linux 网络安全
CentOS7关闭firewall防火墙方法
CentOS7关闭firewall防火墙方法
962 0
|
4月前
|
网络协议 Ubuntu 安全
在Ubuntu上安装和配置配置服务器防火墙(CSF)的方法
在Ubuntu上安装和配置配置服务器防火墙(CSF)的方法
59 1
|
网络协议 Linux 网络安全
Centos防火墙设置与端口开放的方法
Centos升级到7之后,内置的防火墙已经从iptables变成了firewalld。所以,端口的开启还是要从两种情况来说明的,即iptables和firewalld。
1738 0
|
7月前
|
监控 网络协议 安全
Linux中防火墙的简单使用方法
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或软件,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以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数据传输。防火墙通过筛选网络流量并根据预定义的规则集来允许或阻止特定类型的通信。
213 0
|
监控 安全 网络安全
防火墙以及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安装,调试以及维护工作的详细说明方法?
防火墙以及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安装,调试以及维护工作的详细说明方法?
|
缓存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
Web 应用防火墙本地验证的方法
在把业务流量切到WAF之前,建议您先通过本地验证确保一切配置正常,WAF转发正常。本地验证需要在本地模拟接入WAF,然后访问被防护网站,验证WAF正常转发。
11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