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ChatGPT模型原理介绍(下)

简介: 【AI大模型】ChatGPT模型原理介绍(下)

学习目标

🍀 了解ChatGPT的本质

🍀 了解GPT系列模型的原理和区别

🍔 GPT-3介绍

2020年5月, OpenAI发布了GPT-3, 同时发表了论文“Language Models are Few-Shot Learner”《小样本学习者的语言模型》.

通过论文题目可以看出:GPT-3 不再去追求那种极致的不需要任何样本就可以表现很好的模型,而是考虑像人类的学习方式那样,仅仅使用极少数样本就可以掌握某一个任务,但是这里的 few-shot 不是像之前的方式那样,使用少量样本在下游任务上去做微调,因为在 GPT-3 那样的参数规模下,即使是参数微调的成本也是高到无法估计。

GPT-3 作为其先前语言模型 (LM) GPT-2 的继承者. 它被认为比GPT-2更好、更大. 事实上, 与他语言模型相比, OpenAI GPT-3 的完整版拥有大约 1750 亿个可训练参数, 是迄今为止训练的最大模型, 这份 72 页的研究论文 非常详细地描述了该模型的特性、功能、性能和局限性.

下图为不同模型之间训练参数的对比:


1.1 GPT-3模型架构

实际上GPT-3 不是一个单一的模型, 而是一个模型系列. 系列中的每个模型都有不同数量的可训练参数. 下表显示了每个模型、体系结构及其对应的参数:

在模型结构上,GPT-3 延续使用 GPT 模型结构,但是引入了 Sparse Transformer 中的 sparse attention 模块(稀疏注意力)。

sparse attention 与传统 self-attention(称为 dense attention) 的区别在于:

dense attention:每个 token 之间两两计算 attention,复杂度 O(n²) sparse attention:每个 token 只与其他 token 的一个子集计算 attention,复杂度 O(n*logn)

具体来说,sparse attention 除了相对距离不超过 k 以及相对距离为 k,2k,3k,... 的 token,其他所有 token 的注意力都设为 0,如下图所示:

使用 sparse attention 的好处主要有以下两点:

  • 减少注意力层的计算复杂度,节约显存和耗时,从而能够处理更长的输入序列;
  • 具有“局部紧密相关和远程稀疏相关”的特性,对于距离较近的上下文关注更多,对于距离较远的上下文关注较少;

其中最大版本 GPT-3 175B 或“GPT-3”具有175个B参数、96层的多头Transformer、Head size为96、词向量维度为12288、文本长度大小为2048.


1.2 GPT-3训练核心思想

GPT-3模型训练的思想与GPT-2的方法相似, 去除了fine-tune过程, 只包括预训练过程, 不同只在于采用了参数更多的模型、更丰富的数据集和更长的训练的过程.

但是GPT-3 模型在进行下游任务评估和预测时采用了三种方法, 他们分别是: Few-shot、One-shot、Zero-shot.

其中 Few-shot、One-shot也被称之为情境学习(in-context learning,也可称之为提示学习). 情境学习理解: 在被给定的几个任务示例或一个任务说明的情况下, 模型应该能通过简单预测以补全任务中其他的实例. 即情境学习要求预训练模型要对任务本身进行理解.

In-context learnin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少量的数据寻找一个合适的初始化范围,使得模型能够在有限的数据集上快速拟合,并获得不错的效果。


下面以从“英语到法语的翻译任务”为例, 分别对比传统的微调策略和GPT-3三种情景学习方式.

  • 下图是传统的微调策略:
  • 传统的微调策略存在问题:
  • 微调需要对每一个任务有一个任务相关的数据集以及和任务相关的微调.
  • 需要一个相关任务大的数据集, 而且需要对其进行标注
  • 当一个样本没有出现在数据分布的时候, 泛化性不见得比小模型要好

下图显示了 GPT-3 三种情景学习方法:

  • zero-shot learning
  • 定义: 给出任务的描述, 然后提供测试数据对其进行预测, 直接让预训练好的模型去进行任务测试.
  • 示例: 向模型输入“这个任务要求将中文翻译为英文. 销售->”, 然后要求模型预测下一个输出应该是什么, 正确答案应为“sell”
  • one-shot learning
  • 定义: 在预训练和真正翻译的样本之间, 插入一个样本做指导. 相当于在预训练好的结果和所要执行的任务之间, 给一个例子, 告诉模型英语翻译为法语, 应该这么翻译.
  • 示例: 向模型输入“这个任务要求将中文翻译为英文. 你好->hello, 销售->”, 然后要求模型预测下一个输出应该是什么, 正确答案应为“sell”.
  • few-shot learning
  • 定义: 在预训练和真正翻译的样本之间, 插入多个样本做指导. 相当于在预训练好的结果和所要执行的任务之间, 给多个例子, 告诉模型应该如何工作.
  • 示例: 向模型输入“这个任务要求将中文翻译为英文. 你好->hello, 再见->goodbye, 购买->purchase, 销售->”, 然后要求模型预测下一个输出应该是什么, 正确答案应为“sell”.
  • 总之: in-context learning,虽然它与 fine-tuning 一样都需要一些有监督标注数据,但是两者的区别是:
  • 本质区别】fine-tuning 基于标注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更新,而 in-context learning 使用标注数据时不做任何的梯度回传,模型参数不更新;
  • in-context learning 依赖的数据量(10~100)远远小于 fine-tuning 一般的数据量;

最终通过大量下游任务实验验证,Few-shot 效果最佳,One-shot 效果次之,Zero-shot 效果最差:


1.3 GPT-3数据集

一般来说, 模型的参数越多, 训练模型所需的数据就越多. GPT-3共训练了5个不同的语料大约 45 TB 的文本数据, 分别是低质量的Common Crawl(需要数据清洗), 高质量的WebText2, Books1, Books2和Wikipedia, GPT-3根据数据集的不同的质量赋予了不同的权值, 权值越高的在训练的时候越容易抽样到, 如下表所示.

数据集 数量(TOKENS) 训练数据占比
Common Crawl(filterd) 4100亿 60%
Web Text2 190亿 22%
BOOK1 120亿 8%
BOOK2 550亿 8%
Wikipedia 30亿 2%

不同数据的介绍:

  • Common Crawl语料库包含在 8 年的网络爬行中收集的 PB 级数据. 语料库包含原始网页数据、元数据提取和带有光过滤的文本提取.
  • WebText2是来自具有 3+ upvotes 的帖子的所有出站 Reddit 链接的网页文本.
  • Books1和Books2是两个基于互联网的图书语料库.
  • 英文维基百科页面 也是训练语料库的一部分.

1.4 GPT-3模型的特点

与 GPT-2 的区别

  1. 效果上,超出 GPT-2 非常多,能生成人类难以区分的新闻文章;
  2. 主推 few-shot,相比于 GPT-2 的 zero-shot,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3. 模型结构略微变化,采用 sparse attention 模块;
  4. 海量训练语料 45TB(清洗后 570GB),相比于 GPT-2 的 40GB;
  5. 海量模型参数,最大模型为 1750 亿,GPT-2 最大为 15 亿参数;

优点:

  • 整体上, GPT-3在zero-shot或one-shot设置下能取得尚可的成绩, 在few-shot设置下有可能超越基于fine-tune的SOTA模型.
  • 去除了fune-tuning任务.

缺点:

  • 由于40TB海量数据的存在, 很难保证GPT-3生成的文章不包含一些非常敏感的内容
  • 对于部分任务比如: “填空类型”等, 效果具有局限性
  • 当生成文本长度较长时,GPT-3 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重复生成一段话,前后矛盾,逻辑衔接不好等等;
  • 成本太大

1.5 GPT-3模型总结

GPT系列从1到3, 通通采用的是transformer架构, 可以说模型结构并没有创新性的设计. GPT-3的本质还是通过海量的参数学习海量的数据, 然后依赖transformer强大的拟合能力使得模型能够收敛. 得益于庞大的数据集, GPT-3可以完成一些令人感到惊喜的任务, 但是GPT-3也不是万能的, 对于一些明显不在这个分布或者和这个分布有冲突的任务来说, GPT-3还是无能为力的.


🍔 ChatGPT介绍

ChatGPT是一种基于GPT-3的聊天机器人模型. 它旨在使用 GPT-3 的语言生成能力来与用户进行自然语言对话. 例如, 用户可以向 ChatGPT 发送消息, 然后 ChatGPT 会根据消息生成一条回复.

GPT-3 是一个更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 而 ChatGPT 则是使用 GPT-3 来构建的聊天机器人.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ChatGPT 依赖于 GPT-3 的语言生成能力来进行对话.

目前基于ChatGPT的论文并没有公布, 因此接下来我们基于openai官网的介绍对其原理进行解析


2.1 ChatGPT原理

在介绍ChatGPT原理之前, 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 “模型越大、参数越多, 模型的效果就越好么啊?”. 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模型越大可能导致结果越专一, 但是这个结果有可能并不是我们期望的. 这也称为大型语言模型能力不一致问题. 在机器学习中, 有个重要的概念: “过拟合”, 所谓的过拟合, 就是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得很好, 但是在测试集表现得较差, 也就是说模型在最终的表现上并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 这就是模型能力不一致问题.

原始的 GPT-3 就是非一致模型, 类似GPT-3 的大型语言模型都是基于来自互联网的大量文本数据进行训练, 能够生成类似人类的文本, 但它们可能并不总是产生符合人类期望的输出.

ChatGPT 为了解决模型的不一致问题, 使用了人类反馈来指导学习过程, 对其进行了进一步训练. 所使用的具体技术就是强化学习(RLHF) .


2.2 什么是强化学习

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 又称再励学习、评价学习或增强学习, 是机器学习方法的一种, 用于描述和解决智能体(agent)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通过学习策略以达成回报最大化或实现特定目标的问题.

强化学习的关键信息:

  • 一种机器学习方法
  • 关注智能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
  • 目标是追求最大回报

强化学习的架构

  • 下图是强化学习的基本流程整体架构, 其中大脑指代智能体agent, 地球指代环境environment, 从当前的状态St出发, 在做出一个行为At 之后, 对环境产生了一些影响, 它首先给agent反馈了一个奖励信号Rt然后给agent反馈一个新的环境状态, 此处用Ot 表示, 进而融汇进入一个新的状态, agent再做出新的行为, 形成一个循环.


理解强化学习基本要素

  • 这里我们以一个简单小游戏flappy bird为代表为大家讲解强化学习的基本要素:

  • Agent(智能体): 强化学习训练的主体就是Agent, 统称为“智能体”. 这里小鸟就是Agent.
  • Environment(环境): 整个游戏的大背景就是环境;超级玛丽中Agent、地面、柱子组成了整个环境.
  • State(状态): 当前 Environment和Agent所处的状态, 因为小鸟一直在移动, 分数数目也在不停变化, Agent的位置也在不停变化, 所以整个State处于变化中.
  • Policy(策略): Policy的意思就是根据观测到的状态来进行决策, 来控制Agent运动. 即基于当前的State, Agent可以采取哪些Action, 比如向上或者向下. 在数学上Policy一般定义为函数π(深度学习中Policy可以定义为一个模型), 这个policy函数π是个概率密度函数:

  • Reward(奖励): Agent在当前State下, 采取了某个特定的Action后, 会获得环境的一定反馈(或奖励)就是Reward. 比如: 小鸟顺利通过柱子获得奖励R=+1,如果赢了这场游戏奖励R=+10000, 我们应该把打赢游戏的奖励定义的大一些, 这样才能激励学到的policy打赢游戏而不是一味的加分, 如果小鸟碰到柱子, 小鸟就会死, 游戏结束, 这时奖励就设R=-10000, 如果这一步什么也没发生, 奖励就是R=0, 强化学习的目标就是使获得的奖励总和尽量要高.

如何让AI实现自动打游戏?

  • 第一步: 通过强化学习(机器学习方法)学出Policy函数, 该步骤目的是用Policy函数来控制Agent.
  • 第二步: 获取当前状态为s1, 并将s1带入Policy函数来计算概率, 从概率结果中抽样得到a1, 同时环境生成下一状态s2, 并且给Agent一个奖励r1.
  • 第三步: 将新的状态s2带入Policy函数来计算概率, 抽取结果得到新的动作a2、状态s3、奖励r2.
  • 第四步: 循环2-3步骤, 直到打赢游戏或者game over, 这样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游戏的trajectory(轨迹), 这个轨迹是每一步的状态, 动作, 奖励.

2.3 ChatGPT强化学习步骤

从人类反馈中进行强化学习, 该方法总体上包括三个步骤:

  • 步骤1: 有监督的调优, 预训练的语言模型在少量已标注的数据上进行调优, 以学习从给定的 prompt 列表生成输出的有监督的策略(即 SFT 模型);
  • 步骤2: 模拟人类偏好: 标注者们对相对大量的 SFT 模型输出进行投票, 这就创建了一个由比较数据组成的新数据集. 在此数据集上训练新模型, 被称为训练奖励模型(Reward Model, RM);
  • 步骤3: 近端策略优化(PPO): RM 模型用于进一步调优和改进 SFT 模型, PPO 输出结果的是策略模式.
  • 步骤 1 只进行一次, 而步骤 2 和步骤 3 可以持续重复进行: 在当前最佳策略模型上收集更多的比较数据, 用于训练新的 RM 模型, 然后训练新的策略. 接下来, 将对每一步的细节进行详述.

2.4 监督调优模型

工作原理:

  • 第一步是收集数据, 以训练有监督的策略模型.
  • 数据收集: 选择一个提示列表, 标注人员按要求写下预期的输出. 对于 ChatGPT, 使用了两种不同的 prompt 来源: 一些是直接使用标注人员或研究人员准备的, 另一些是从 OpenAI 的 API 请求(即从 GPT-3 用户那里)获取的. 虽然整个过程缓慢且昂贵, 但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一个相对较小、高质量的数据集, 可用于调优预训练的语言模型.
  • 模型选择: ChatGPT 的开发人员选择了 GPT-3.5 系列中的预训练模型, 而不是对原始 GPT-3 模型进行调优. 使用的基线模型是最新版的 text-davinci-003(通过对程序代码调优的 GPT-3 模型)

由于此步骤的数据量有限, 该过程获得的 SFT 模型可能会输出仍然并非用户关注的文本, 并且通常会出现不一致问题. 这里的问题是监督学习步骤具有高可扩展性成本.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 使用的策略是让人工标注者对 SFT 模型的不同输出进行排序以创建 RM 模型, 而不是让人工标注者创建一个更大的精选数据集.


2.5 训练奖励模型

这一步的目标是直接从数据中学习目标函数. 该函数的目的是为 SFT 模型输出进行打分, 这代表这些输出对于人类来说可取程度有多大. 这强有力地反映了选定的人类标注者的具体偏好以及他们同意遵循的共同准则. 最后, 这个过程将从数据中得到模仿人类偏好的系统.

工作原理:

  • 选择 prompt 列表, SFT 模型为每个 prompt 生成多个输出(4 到 9 之间的任意值)
  • 标注者将输出从最佳到最差排序. 结果是一个新的标签数据集, 该数据集的大小大约是用于 SFT 模型的精确数据集的 10 倍;
  • 此新数据用于训练 RM 模型 . 该模型将 SFT 模型输出作为输入, 并按优先顺序对它们进行排序.
  • 模型选择: RM模型是GPT-3的蒸馏版本(参数量为6亿), 目的是通过该训练模型得到一个预测值(得分), 模型损失函数为下图表示:

公式参数解析: x代表prompt原始输入, yw代表SFT模型输出的得分较高的结果, yl代表SFT模型输出得分较低的结果, rθ代表RM模型即GPT-3模型, σ代表sigmoid函数, K代表SFT 模型为每个 prompt 生成多个输出, 这里K个任选2个来模型训练.


2.6 使用 PPO 模型微调 SFT 模型

这一步里强化学习被应用于通过优化 RM 模型来调优 SFT 模型. 所使用的特定算法称为近端策略优化(PPO, 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 而调优模型称为近段策略优化模型.

工作原理: (明确任务: 模型是通过RL来更新)

  • 第一步: 获取数据
  • 第二步: 将数据输入PPO模型 (这里直接也可以理解为ChatGPT模型), 得到一个输出结果
  • 第三步: 将第二步得到的结果输入到RM奖励模型中, 然后得到一个奖励分数. 如果奖励分数比较低, 代表ChatGPT模型输出结果不对, 此时需要利用PPO算法更新ChatGPT模型参数
  • 第四步: 循环上述步骤, 不断更新ChatGPT、RM模型.

2.7 ChatGPT特点

优点:

  • 回答理性又全面, ChatGPT更能做到多角度全方位回答
  • 降低学习成本, 可以快速获取问题答案

缺点:

  • ChatGPT 服务不稳定
  • 容易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 小结

  • 本章节主要讲述了ChatGPT的发展历程,重点对比了N-gram语言模型和神经网络语言模型的区别,以及GPT系列模型的对比.
相关文章
|
24天前
|
弹性计算 人工智能 架构师
阿里云携手Altair共拓云上工业仿真新机遇
2024年9月12日,「2024 Altair 技术大会杭州站」成功召开,阿里云弹性计算产品运营与生态负责人何川,与Altair中国技术总监赵阳在会上联合发布了最新的“云上CAE一体机”。
阿里云携手Altair共拓云上工业仿真新机遇
|
16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GraphRAG:基于PolarDB+通义千问+LangChain的知识图谱+大模型最佳实践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PolarDB、通义千问和LangChain搭建GraphRAG系统,结合知识图谱和向量检索提升问答质量。通过实例展示了单独使用向量检索和图检索的局限性,并通过图+向量联合搜索增强了问答准确性。PolarDB支持AGE图引擎和pgvector插件,实现图数据和向量数据的统一存储与检索,提升了RAG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大数据
【BetterBench博士】2024 “华为杯”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选题分析
2024“华为杯”数学建模竞赛,对ABCDEF每个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涵盖风电场功率优化、WLAN网络吞吐量、磁性元件损耗建模、地理环境问题、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启用和X射线脉冲星建模等多领域问题,解析了问题类型、专业和技能的需要。
2577 22
【BetterBench博士】2024 “华为杯”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选题分析
|
18天前
|
人工智能 IDE 程序员
期盼已久!通义灵码 AI 程序员开启邀测,全流程开发仅用几分钟
在云栖大会上,阿里云云原生应用平台负责人丁宇宣布,「通义灵码」完成全面升级,并正式发布 AI 程序员。
|
3天前
|
JSON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管理
阿里云百炼产品月刊【2024年9月】
阿里云百炼产品月刊【2024年9月】,涵盖本月产品和功能发布、活动,应用实践等内容,帮助您快速了解阿里云百炼产品的最新动态。
阿里云百炼产品月刊【2024年9月】
|
2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数据治理,是时候打破刻板印象了
瓴羊智能数据建设与治理产品Datapin全面升级,可演进扩展的数据架构体系为企业数据治理预留发展空间,推出敏捷版用以解决企业数据量不大但需构建数据的场景问题,基于大模型打造的DataAgent更是为企业用好数据资产提供了便利。
164 2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BetterBench博士】2024年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C题:数据驱动下磁性元件的磁芯损耗建模 问题分析、数学模型、python 代码
2024年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聚焦磁性元件磁芯损耗建模。题目背景介绍了电能变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强调磁性元件在功率变换器中的重要性。磁芯损耗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模型难以精确预测。题目要求通过数据分析建立高精度磁芯损耗模型。具体任务包括励磁波形分类、修正斯坦麦茨方程、分析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及优化设计条件。涉及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机器学习及优化算法等技术。适合电气、材料、计算机等多个专业学生参与。
1576 16
【BetterBench博士】2024年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C题:数据驱动下磁性元件的磁芯损耗建模 问题分析、数学模型、python 代码
|
22天前
|
编解码 JSON 自然语言处理
通义千问重磅开源Qwen2.5,性能超越Llama
击败Meta,阿里Qwen2.5再登全球开源大模型王座
978 14
|
4天前
|
Linux 虚拟化 开发者
一键将CentOs的yum源更换为国内阿里yum源
一键将CentOs的yum源更换为国内阿里yum源
221 2
|
17天前
|
人工智能 开发框架 Java
重磅发布!AI 驱动的 Java 开发框架:Spring AI Alibaba
随着生成式 AI 的快速发展,基于 AI 开发框架构建 AI 应用的诉求迅速增长,涌现出了包括 LangChain、LlamaIndex 等开发框架,但大部分框架只提供了 Python 语言的实现。但这些开发框架对于国内习惯了 Spring 开发范式的 Java 开发者而言,并非十分友好和丝滑。因此,我们基于 Spring AI 发布并快速演进 Spring AI Alibaba,通过提供一种方便的 API 抽象,帮助 Java 开发者简化 AI 应用的开发。同时,提供了完整的开源配套,包括可观测、网关、消息队列、配置中心等。
73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