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从零开始构建并训练你的第一个强化学习智能体:深入浅出Agent项目实战,带你体验编程与AI结合的乐趣

简介: 【10月更文挑战第1天】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强化学习环境,演示了如何创建和训练智能体以完成特定任务。我们使用Python、OpenAI Gym和PyTorch搭建了一个基础的智能体,使其学会在CartPole-v1环境中保持杆子不倒。文中详细介绍了环境设置、神经网络构建及训练过程。此实战案例有助于理解智能体的工作原理及基本训练方法,为更复杂应用奠定基础。首先需安装必要库:```bashpip install gym torch```接着定义环境并与之交互,实现智能体的训练。通过多个回合的试错学习,智能体逐步优化其策略。这一过程虽从基础做起,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起点。

Agent智能体项目实战
image.png

当谈到智能体(agent)时,我们通常指的是在一个环境中能够感知并采取行动的实体。在人工智能领域,智能体可以是模拟环境中的机器人、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NPC),甚至是复杂的软件系统的一部分。本篇将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强化学习环境来演示如何创建和训练一个智能体,使其学会在特定环境中执行特定任务。我们将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并利用OpenAI Gym库来创建环境,使用PyTorch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开发。

首先,我们需要安装必要的库:

pip install gym torch
AI 代码解读

接下来,定义我们的环境。这里我们选择一个简单的环境——CartPole-v1,它是一个经典的控制问题,智能体需要学会如何通过左右移动一个推车来保持直立的杆子不倒下。

import gym

env = gym.make('CartPole-v1')
env.reset()
AI 代码解读

然后,我们定义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作为智能体的大脑,它接收来自环境的状态,并输出动作。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使用一个单层的全连接网络。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class SimplePolicy(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SimplePolicy, self).__init__()
        self.fc1 = nn.Linear(env.observation_space.shape[0], 128)
        self.fc2 = nn.Linear(128, env.action_space.n)

    def forward(self, x):
        x = torch.relu(self.fc1(x))
        x = self.fc2(x)
        return x

policy = SimplePolicy()
optimizer = optim.Adam(policy.parameters(), lr=0.01)
AI 代码解读

现在,我们编写训练循环。在这个循环中,智能体会与环境互动,尝试通过试错来学习策略。我们将记录每次尝试的结果,并使用这些结果来更新智能体的策略。

def train_episode(policy, optimizer, env):
    state = env.reset()
    done = False
    while not done:
        # 使用智能体选择动作
        action_probs = policy(torch.FloatTensor(state))
        action = torch.argmax(action_probs).item()

        # 执行动作并观察结果
        next_state, reward, done, _ = env.step(action)

        # 更新状态
        state = next_state

        # 训练模型
        loss = -torch.log(action_probs[action])
        optimizer.zero_grad()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return reward

# 进行多个回合的训练
num_episodes = 1000
for episode in range(num_episodes):
    reward = train_episode(policy, optimizer, env)
    if episode % 100 == 0:
        print(f"Episode {episode}: Reward = {reward}")
AI 代码解读

以上就是构建和训练一个简单智能体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零开始搭建了一个强化学习环境,并且训练了一个能够执行特定任务的智能体。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智能体非常基础,仅作为一个起点。在更复杂的应用场景中,可能需要更高级的算法和技术来改进智能体的表现,例如使用更复杂的神经网络架构、更精细的训练策略等。

通过这样的实战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智能体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设计和训练它们来完成指定任务。对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这个基础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起点。

目录
打赏
0
3
4
1
322
分享
相关文章
智能体(AI Agent)开发实战之【LangChain】(二)结合大模型基于RAG实现本地知识库问答
智能体(AI Agent)开发实战之【LangChain】(二)结合大模型基于RAG实现本地知识库问答
通义灵码2.5评测:从编程智能体到记忆感知的AI编码革命
通义灵码2.5版本更新带来了多项新功能,包括Lingma IDE的开箱即用体验、编程智能体模式实现端到端编码任务、MCP工具集成扩展AI助手能力以及Qwen3模型升级大幅提升代码生成准确性和效率。此外,新增长期记忆与上下文感知功能,使开发更个性化和高效。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复杂业务逻辑仍需人工干预,但整体显著提升了开发效率。官方还提供了高质量视频课程助力用户学习。
435 10
构建AI时代的大数据基础设施-MaxCompute多模态数据处理最佳实践
本文介绍了大数据与AI一体化架构的演进及其实现方法,重点探讨了Data+AI开发全生命周期的关键步骤。文章分析了大模型开发中的典型挑战,如数据管理混乱、开发效率低下和运维管理困难,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同时,详细描述了MaxCompute在构建AI时代数据基础设施中的作用,包括其强大的计算能力、调度能力和易用性特点。此外,还展示了MaxCompute在多模态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实践以及具体客户案例,最后提供了体验MaxFrame解决方案的方式。
143 2
通义灵码 AI IDE 上线!智能体+MCP 从手动调用工具过渡到“AI 主动调度资源”
编程智能体与 MCP 的结合,不只是“工具+助手”,而是一次范式上的跃迁——从“手动调用工具”过渡到“AI 主动调度资源”。
LangGraph实战教程:构建会思考、能记忆、可人工干预的多智能体AI系统
本文介绍了使用LangGraph和LangSmith构建企业级多智能体AI系统的完整流程。从简单的ReAct智能体开始,逐步扩展至包含身份验证、人工干预、长期内存管理和性能评估的复杂架构。文章详细讲解了状态管理、工具集成、条件流程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对比了监督者架构与群体架构的优劣。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展示了如何构建可靠、可扩展的AI系统,为现代AI应用开发提供了坚实基础。*作者:Fareed Khan*
123 0
LangGraph实战教程:构建会思考、能记忆、可人工干预的多智能体AI系统
智能体(AI Agent)开发实战之【LangChain】(一)接入大模型输出结果
LangChain 是一个开源框架,专为构建与大语言模型(LLMs)相关的应用设计。通过集成多个 API、数据源和工具,助力开发者高效构建智能应用。本文介绍了 LangChain 的环境准备(如安装 LangChain、OpenAI 及国内 DeepSeek 等库)、代码实现(以国内开源大模型 Qwen 为例,展示接入及输出结果的全流程),以及核心参数配置说明。LangChain 的灵活性和强大功能使其成为开发对话式智能应用的理想选择。
通义灵码 AI IDE 正式上线,智能体自动写代码,首创自动记忆,工程感知全面升级
阿里云发布的通义灵码AI IDE深度适配千问3大模型,集成智能编码助手功能,支持编程智能体、工具调用、工程感知等能力。其核心亮点包括:支持最强开源模型千问3,全面集成通义灵码插件能力,自带编程智能体模式,支持长期记忆与行间建议预测(NES)。通义灵码已覆盖主流IDE,助力开发者实现高效智能编程,插件下载量超1500万,生成代码超30亿行,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辅助编程工具。立即体验更智能的开发流程!
316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