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model

简介: 建立model

直接使用Sequelize虽然可以,但是存在一些问题。


团队开发时,有人喜欢自己加timestamp:


var Pet = sequelize.define('pet', {
    id: {
        type: Sequelize.STRING(50),
        primaryKey: true
    },
    name: Sequelize.STRING(100),
    createdAt: Sequelize.BIGINT,
    updatedAt: Sequelize.BIGINT
}, {
        timestamps: false
    });


有人又喜欢自增主键,并且自定义表名:


var Pet = sequelize.define('pet', {
    id: {
        type: Sequelize.INTEGER,
        autoIncrement: true,
        primaryKey: true
    },
    name: Sequelize.STRING(100)
}, {
        tableName: 't_pet'
    });


一个大型Web App通常都有几十个映射表,一个映射表就是一个Model。如果按照各自喜好,那业务代码就不好写。Model不统一,很多代码也无法复用。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模型,强迫所有Model都遵守同一个规范,这样不但实现简单,而且容易统一风格。


Model


我们首先要定义的就是Model存放的文件夹必须在models内,并且以Model名字命名,例如:Pet.js,User.js等等。


其次,每个Model必须遵守一套规范:


统一主键,名称必须是id,类型必须是STRING(50);

主键可以自己指定,也可以由框架自动生成(如果为null或undefined);

所有字段默认为NOT NULL,除非显式指定;

统一timestamp机制,每个Model必须有createdAt、updatedAt和version,分别记录创建时间、修改时间和版本号。其中,createdAt和updatedAt以BIGINT存储时间戳,最大的好处是无需处理时区,排序方便。version每次修改时自增。


所以,我们不要直接使用Sequelize的API,而是通过db.js间接地定义Model。例如,User.js应该定义如下:


const db = require('../db');

module.exports = db.defineModel('users', {
    email: {
        type: db.STRING(100),
        unique: true
    },
    passwd: db.STRING(100),
    name: db.STRING(100),
    gender: db.BOOLEAN
});


这样,User就具有email、passwd、name和gender这4个业务字段。id、createdAt、updatedAt和version应该自动加上,而不是每个Model都去重复定义。


所以,db.js的作用就是统一Model的定义:


const Sequelize = require('sequelize');

console.log('init sequelize...');

var sequelize = new Sequelize('dbname', 'username', 'password', {
    host: 'localhost',
    dialect: 'mysql',
    pool: {
        max: 5,
        min: 0,
        idle: 10000
    }
});

const ID_TYPE = Sequelize.STRING(50);

function defineModel(name, attributes) {
    var attrs = {};
    for (let key in attributes) {
        let value = attributes[key];
        if (typeof value === 'object' && value['type']) {
            value.allowNull = value.allowNull || false;
            attrs[key] = value;
        } else {
            attrs[key] = {
                type: value,
                allowNull: false
            };
        }
    }
    attrs.id = {
        type: ID_TYPE,
        primaryKey: true
    };
    attrs.createdAt = {
        type: Sequelize.BIGINT,
        allowNull: false
    };
    attrs.updatedAt = {
        type: Sequelize.BIGINT,
        allowNull: false
    };
    attrs.version = {
        type: Sequelize.BIGINT,
        allowNull: false
    };
    return sequelize.define(name, attrs, {
        tableName: name,
        timestamps: false,
        hooks: {
            beforeValidate: function (obj) {
                let now = Date.now();
                if (obj.isNewRecord) {
                    if (!obj.id) {
                        obj.id = generateId();
                    }
                    obj.createdAt = now;
                    obj.updatedAt = now;
                    obj.version = 0;
                } else {
                    obj.updatedAt = Date.now();
                    obj.version++;
                }
            }
        }
    });
}


我们定义的defineModel就是为了强制实现上述规则。


Sequelize在创建、修改Entity时会调用我们指定的函数,这些函数通过hooks在定义Model时设定。我们在beforeValidate这个事件中根据是否是isNewRecord设置主键(如果主键为null或undefined)、设置时间戳和版本号。


这么一来,Model定义的时候就可以大大简化。


数据库配置


接下来,我们把简单的config.js拆成3个配置文件:

config-default.js:存储默认的配置;

config-override.js:存储特定的配置;

config-test.js:存储用于测试的配置。


例如,默认的config-default.js可以配置如下:


var config = {
    dialect: 'mysql',
    database: 'nodejs',
    username: 'www',
    password: 'www',
    host: 'localhost',
    port: 3306
};

module.exports = config;


而config-override.js可应用实际配置:


var config = {
    database: 'production',
    username: 'www',
    password: 'secret-password',
    host: '192.168.1.199'
};

module.exports = config;

config-test.js可应用测试环境的配置:


var config = {
    database: 'test'
};

module.exports = config;

读取配置的时候,我们用config.js实现不同环境读取不同的配置文件:


const defaultConfig = './config-default.js';
// 可设定为绝对路径,如 /opt/product/config-override.js
const overrideConfig = './config-override.js';
const testConfig = './config-test.js';

const fs = require('fs');

var config = null;

if (process.env.NODE_ENV === 'test') {
    console.log(`Load ${testConfig}...`);
    config = require(testConfig);
} else {
    console.log(`Load ${defaultConfig}...`);
    config = require(defaultConfig);
    try {
        if (fs.statSync(overrideConfig).isFile()) {
            console.log(`Load ${overrideConfig}...`);
            config = Object.assign(config, require(overrideConfig));
        }
    } catch (err) {
        console.log(`Cannot load ${overrideConfig}.`);
    }
}

module.exports = config;


具体的规则是:

先读取config-default.js;

如果不是测试环境,就读取config-override.js,如果文件不存在,就忽略。

如果是测试环境,就读取config-test.js。


这样做的好处是,开发环境下,团队统一使用默认的配置,并且无需config-override.js。部署到服务器时,由运维团队配置好config-override.js,以覆盖config-override.js的默认设置。测试环境下,本地和CI服务器统一使用config-test.js,测试数据库可以反复清空,不会影响开发。


配置文件表面上写起来很容易,但是,既要保证开发效率,又要避免服务器配置文件泄漏,还要能方便地执行测试,就需要一开始搭建出好的结构,才能提升工程能力。


使用Model


要使用Model,就需要引入对应的Model文件,例如:User.js。一旦Model多了起来,如何引用也是一件麻烦事。


自动化永远比手工做效率高,而且更可靠。我们写一个model.js,自动扫描并导入所有Model:

const fs = require('fs');
const db = require('./db');

let files = fs.readdirSync(__dirname + '/models');

let js_files = files.filter((f)=>{
    return f.endsWith('.js');
}, files);

module.exports = {};

for (let f of js_files) {
    console.log(`import model from file ${f}...`);
    let name = f.substring(0, f.length - 3);
    module.exports[name] = require(__dirname + '/models/' + f);
}
module.exports.sync = () => {

    db.sync();
};


这样,需要用的时候,写起来就像这样:


const model = require('./model');

let
    Pet = model.Pet,
    User = model.User;
    
var pet = await Pet.create({ ... });


工程结构


最终,我们创建的工程model-sequelize结构如下:


model-sequelize/
|
+- .vscode/
|  |
|  +- launch.json <-- VSCode 配置文件
|
+- models/ <-- 存放所有Model
|  |
|  +- Pet.js <-- Pet
|  |
|  +- User.js <-- User
|
+- config.js <-- 配置文件入口
|
+- config-default.js <-- 默认配置文件
|
+- config-test.js <-- 测试配置文件
|
+- db.js <-- 如何定义Model
|
+- model.js <-- 如何导入Model
|
+- init-db.js <-- 初始化数据库
|
+- app.js <-- 业务代码
|
+- package.json <-- 项目描述文件
|
+- node_modules/ <-- npm安装的所有依赖包


注意到我们其实不需要创建表的SQL,因为Sequelize提供了一个sync()方法,可以自动创建数据库。这个功能在开发和生产环境中没有什么用,但是在测试环境中非常有用。测试时,我们可以用sync()方法自动创建出表结构,而不是自己维护SQL脚本。这样,可以随时修改Model的定义,并立刻运行测试。开发环境下,首次使用sync()也可以自动创建出表结构,避免了手动运行SQL的问题。


init-db.js的代码非常简单:


const model = require('./model.js');
model.sync();

console.log('init db ok.');
process.exit(0);
相关文章
|
算法
秒懂算法 | 最大网络流的增广路算法
增广路算法是由Ford和Fulkerson于1957年提出的。该算法寻求网络中最大流的基本思想是寻找可增广路,使网络的流量得到增加,直到最大为止。即首先给出一个初始可行流,这样的可行流是存在的,例如零流。如果存在关于它的可增广路,那么调整该路上每条弧上的流量,就可以得到新的可行流。对于新的可行流,如果仍存在可增广路,则用同样的方法使流的值增大。继续这个过程,直到网络中不存在关于新的可行流的可增广路为止。此时,网络中的可行流就是所求的最大流。
1696 0
秒懂算法 | 最大网络流的增广路算法
|
12月前
|
Kubernetes API 虚拟化
centos之k8s
centos之k8s
|
9月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安全
Pandas数据类型转换:astype与to_numeric
在数据分析中,Pandas的`astype`和`to_numeric`是两种常用的数据类型转换方法。`astype`可将DataFrame或Series中的数据转换为指定类型,支持单一列或多列转换;常见问题包括无效字面量和精度丢失。`to_numeric`主要用于字符串转数值,容错能力强,能自动识别缺失值并优化内存占用。掌握这两种方法及其错误处理技巧,可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与准确性。
472 23
|
10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搜索推荐
NLTK模块使用详解
NLTK(Natural Language Toolkit)是基于Python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集,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语料库。本文详细介绍了NLTK的安装、基本功能、语料库加载、词频统计、停用词去除、分词分句、词干提取、词形还原、词性标注以及WordNet的使用方法。通过示例代码,帮助读者快速掌握NLTK的核心功能。
1852 1
|
12月前
|
Python
python flask跨域处理
python flask跨域处理
111 1
|
存储 SQL 安全
【数据库高手的秘密武器:深度解析SQL视图与存储过程的魅力——封装复杂逻辑,实现代码高复用性的终极指南】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通过具体代码示例介绍 SQL 视图与存储过程的创建及应用优势。视图作为虚拟表,可简化复杂查询并提升代码可维护性;存储过程则预编译 SQL 语句,支持复杂逻辑与事务处理,增强代码复用性和安全性。通过创建视图 `high_earners` 和存储过程 `get_employee_details` 及 `update_salary` 的实例,展示了二者在实际项目中的强大功能。
146 1
|
11月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监控
揭秘数据治理:七步工作法&十大准则全解析
数据治理的“七步工作法”与“十大准则”为企业构建科学、系统、高效的数据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准则,充分挖掘数据潜能,赋能业务创新,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稳健推进。
|
JavaScript Java 测试技术
基于SpringBoot+Vue 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源码+论文+演示视频+包运行成功】
基于SpringBoot+Vue 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源码+论文+演示视频+包运行成功】
533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Python
NumPy 均匀分布模拟及 Seaborn 可视化教程
本文介绍了均匀分布和逻辑分布。均匀分布是连续概率分布,所有事件在指定范围内有相等概率发生,常用于随机数生成。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f(x) = 1/(b-a)`,其中 a 和 b 分别为下限和上限。NumPy 的 `random.uniform()` 可生成均匀分布的随机数。Seaborn 可用于可视化分布。文中还提供了练习及解决方案,包括生成不同范围的均匀分布随机数、比较分布形状变化及模拟抛硬币实验。逻辑分布则常用于 S 形增长现象的建模,其 PDF 为 `(scale / (π (1 + (x - loc) / scale)^2))`,由位置参数 loc 和尺度参数 scale 定义。
20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