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横纵式 学习法完整掌握深度学习模型的建模

简介: 这篇文章介绍了使用飞桨框架完成手写数字识别任务的流程,强调了飞桨框架在不同模型间的代码一致性优势,并采用了“横纵式”教学法,通过逐步增加深度和复杂性来帮助初学者全面掌握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过程。

2.1 手写数字识别任务

数字识别是计算机从纸质文档、照片或其他来源接收、理解并识别可读的数字的能力,目前比较受关注的是手写数字识别。手写数字识别是一个典型的图像分类问题,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汇款单号识别、手写邮政编码识别等领域,大大缩短了业务处理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处理如图1所示的手写邮政编码的简单图像分类任务时,可以使用基于MNIST数据集的手写数字识别模型。MNIST是深度学习领域标准、易用的成熟数据集,包含50 000条训练样本和10 000条测试样本。

图1:手写数字识别任务示意图

  • 任务输入:一系列手写数字图片,其中每张图片都是28x28的像素矩阵。
  • 任务输出:经过了大小归一化和居中处理,输出对应的0~9的数字标签。

延伸阅读:

MNIST数据集是从NIST的Special Database 3(SD-3)和Special Database 1(SD-1)构建而来。Yann LeCun等人从SD-1和SD-3中各取一半数据作为MNIST训练集和测试集,其中训练集来自250位不同的标注员,且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标注员完全不同。

MNIST数据集的发布,吸引了大量科学家训练模型。1998年,LeCun分别用单层线性分类器、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和多层卷积神经网络LeNet进行实验,使得测试集的误差不断下降(从12%下降到0.7%)。在研究过程中,LeCun提出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大幅度地提高了手写字符的识别能力,也因此成为了深度学习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如今在深度学习领域,卷积神经网络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从最早LeCun提出的简单LeNet,到如今ImageNet大赛上的优胜模型VGGNet、GoogLeNet、ResNet等,人们在图像分类领域,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得到了一系列惊人的结果。

手写数字识别的模型是深度学习中相对简单的模型,非常适用初学者。正如学习编程时,我们输入的第一个程序是打印“Hello World!”一样。 在飞桨的入门教程中,我们选取了手写数字识别模型作为启蒙教材,以便更好的帮助读者快速掌握飞桨平台的使用。

2.1.1 使用飞桨完成手写数字识别任务的流程

使用飞桨完成手写数字识别任务的流程如图2所示,与使用飞桨完成房价预测模型任务的流程一致,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实现方法和优化思路。

图2:使用飞桨完成手写数字识别任务的流程

2.1.2 飞桨各模型代码结构一致,大大降低了用户的编码难度

在探讨手写数字识别任务的实现方案之前,我们先“偷偷地看”一下程序代码。不难发现,与上一章学习的房价预测任务的代码比较,二者的程序结构是极为相似的,如图3所示。

图3:房价预测和手写数字识别的实现代码“神似”

  • 从代码结构上看,模型均为数据处理、定义网络结构和训练过程三个部分。
  • 从代码细节来看,两个模型也很相似。

这就是使用飞桨框架搭建深度学习模型的优势,只要完成一个模型的案例学习,其它任务即可触类旁通。在工业实践中,程序员用飞桨框架搭建模型,无需每次都另起炉灶,多数情况是先在飞桨模型库中寻找与目标任务类似的模型,再在该模型的基础上修改少量代码即可完成新的任务。

2.1.3 教程采用"横纵式"教学法,适用于深度学习初学者

在本教程中,我们采用了专门为读者设计的创新性的“横纵式”教学法进行深度学习建模介绍,如图4所示。

图4:创新性的“横纵式”教学法

在“横纵式”教学法中,纵向概要介绍模型的基本代码结构和极简实现方案横向深入探讨构建模型的每个环节中,更优但相对复杂的实现方案。例如在模型设计环节,除了在极简版本使用的单层神经网络(与房价预测模型一样)外,还可以尝试更复杂的网络结构,如多层神经网络、加入非线性的激活函数,甚至专门针对视觉任务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

这种“横纵式”教学法的设计思路尤其适用于深度学习的初学者,具有如下两点优势:

  • 帮助读者轻松掌握深度学习内容:采用这种方式设计教学案例,读者在学习过程中接收到的信息是线性增长的,在难度上不会有阶跃式的提高。
  • 模拟真实建模的实战体验:先使用熟悉的模型构建一个可用但不够出色的基础版本(Baseline),再逐渐分析每个建模环节可优化的点,一点点的提升优化效果,让读者获得真实建模的实战体验。

相信在本章结束时,大家将会对深入实践深度学习建模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将逐步学习建模的方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定位技术
Baumer工业相机堡盟工业相机如何通过YoloV8深度学习模型实现裂缝的检测识别(C#代码UI界面版)
本项目基于YOLOv8模型与C#界面,结合Baumer工业相机,实现裂缝的高效检测识别。支持图像、视频及摄像头输入,具备高精度与实时性,适用于桥梁、路面、隧道等多种工业场景。
242 0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PyTorch
AI 基础知识从 0.2 到 0.3——构建你的第一个深度学习模型
本文以 MNIST 手写数字识别为切入点,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流程,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神经网络建模过程的系统性理解。
220 15
AI 基础知识从 0.2 到 0.3——构建你的第一个深度学习模型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 基础知识从 0.3 到 0.4——如何选对深度学习模型?
本系列文章从机器学习基础出发,逐步深入至深度学习与Transformer模型,探讨AI关键技术原理及应用。内容涵盖模型架构解析、典型模型对比、预训练与微调策略,并结合Hugging Face平台进行实战演示,适合初学者与开发者系统学习AI核心知识。
234 15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TensorFlow
使用Python实现智能食品消费模式分析的深度学习模型
使用Python实现智能食品消费模式分析的深度学习模型
258 70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深度学习模型、算法与应用的全方位解析
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AI)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在多个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从图像识别到自然语言处理,从语音识别到自动驾驶,深度学习无处不在。本篇博客将深入探讨深度学习的模型、算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57 3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PyTorch
PyTorch + MLFlow 实战:从零构建可追踪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系统
本文通过使用 Kaggle 数据集训练情感分析模型的实例,详细演示了如何将 PyTorch 与 MLFlow 进行深度集成,实现完整的实验跟踪、模型记录和结果可复现性管理。文章将系统性地介绍训练代码的核心组件,展示指标和工件的记录方法,并提供 MLFlow UI 的详细界面截图。
109 2
PyTorch + MLFlow 实战:从零构建可追踪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系统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自然语言处理
深度学习实践技巧:提升模型性能的详尽指南
深度学习模型在图像分类、自然语言处理、时间序列分析等多个领域都表现出了卓越的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模型达到最佳效果,常规的标准流程往往不足。本文提供了多种深度学习实践技巧,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型设计优化、训练策略和评价与调参等方面的详细操作和代码示例,希望能够为应用实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TensorFlow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的分布式训练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的分布式训练
372 73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TensorFlow
使用Python实现智能食品消费习惯分析的深度学习模型
使用Python实现智能食品消费习惯分析的深度学习模型
268 68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MNN:阿里开源的轻量级深度学习推理框架,支持在移动端等多种终端上运行,兼容主流的模型格式
MNN 是阿里巴巴开源的轻量级深度学习推理框架,支持多种设备和主流模型格式,具备高性能和易用性,适用于移动端、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
1818 18
MNN:阿里开源的轻量级深度学习推理框架,支持在移动端等多种终端上运行,兼容主流的模型格式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