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D 2024:港大黄超团队深度解析大模型在图机器学习领域的未知边界

简介: 【8月更文挑战第12天】在KDD 2024会议中,香港大学黄超团队深入探讨了大型语言模型在图机器学习的应用与前景。他们提出将LLMs与图神经网络结合可显著增强图任务性能,并归纳出四种融合模式,为领域发展提供新视角与未来路径。论文详细分析了现有方法的优势与局限,并展望了多模态数据处理等前沿课题。[论文](https://arxiv.org/abs/2405.08011)为图机器学习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人工智能领域,图机器学习(Graph Machine Learning)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社交网络、生物信息学、推荐系统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的兴起,它们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这些模型不仅在语言理解、文本生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更在图机器学习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香港大学的黄超教授团队在KDD 2024会议上发表的论文《A Survey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for Graphs》,深入探讨了LLMs在图机器学习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

图机器学习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处理图结构数据,而LLMs的加入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角。黄超团队的研究表明,通过将LLMs与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s,GNNs)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模型在节点分类、链接预测等图中心任务上的性能。这种结合不仅提高了模型对图结构的感知能力,还增强了其泛化能力,尤其是在处理稀疏数据或新图结构时。

该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法,将现有的LLMs在图学习中的应用分为四类:GNNs作为前缀、LLMs作为前缀、LLMs与图集成以及仅使用LLMs。这种分类不仅有助于理解不同方法的设计框架,还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清晰的指导。例如,GNNs作为前缀的方法通过将图数据编码为结构感知的标记序列,为LLMs提供了丰富的输入信息;而LLMs作为前缀的方法则利用LLMs生成的嵌入或标签来优化GNNs的训练。

黄超团队的研究在肯定LLMs在图机器学习领域潜力的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方法的局限性。例如,尽管LLMs在理解自然语言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们在处理非文本属性的图数据时可能面临挑战。此外,LLMs与GNNs的最佳协调方式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两者如何在架构和训练上实现最优融合。

论文还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多模态图数据的处理、计算成本的降低、不同图任务的解决以及用户中心的图智能代理的开发。这些方向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也为图机器学习领域的技术进步指明了道路。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405.08011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机器人
10+热门 AI Agent 框架深度解析:谁更适合你的项目?
选型Agent框架不等于追热门!要选真正能跑得稳、适配团队能力与业务需求的框架。架构选错,轻则性能差,重则项目难推进。本文详解10大热门框架对比、5大新兴框架推荐及四步选型法,助你高效落地AI应用。
|
4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测试技术 开发工具
通义灵码上下文能力解析:自由组合需求描述,生成结果更高效
通义灵码提供智能会话能力,支持智能问答、文件编辑和智能体三种模式,帮助开发者解决编码问题,进行代码修复、调试及运行错误排查。它具备多文件修改、自主决策等能力,可端到端完成编码任务。在智能会话中,支持丰富的上下文(如代码文件、目录、图片、Git Commit 等),并允许用户自由组合提示词与上下文。插件可通过链接下载。此外,还支持多种上下文类型(#file、#folder、#image 等),便于开发者精准表达需求。
|
5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API
多模态模型卷王诞生!InternVL3:上海AI Lab开源78B多模态大模型,支持图文视频全解析!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开源的InternVL3系列多模态大语言模型,通过原生多模态预训练方法实现文本、图像、视频的统一处理,支持从1B到78B共7种参数规模。
861 6
多模态模型卷王诞生!InternVL3:上海AI Lab开源78B多模态大模型,支持图文视频全解析!
|
6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现代AI工具深度解析:从GPT到多模态的技术革命与实战应用
蒋星熠Jaxonic,AI技术探索者,深耕代码生成、多模态AI与提示词工程。分享AI工具架构、实战应用与优化策略,助力开发者提升效率,共赴智能编程新纪元。
31 4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微调之后还能做什么?大模型后训练全链路技术解析
本文探讨了后训练的重要性、方法以及最新进展。文章将包含理论分析与实际操作指南,适合希望深入了解并应用这些技术的开发者。
502 18
微调之后还能做什么?大模型后训练全链路技术解析
|
1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库
智能体的自我视角解析( Prompt大模型的自我描述 系列一)
本文以第一视角探讨人工智能是否具备自我意识。从智能体自身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其在确定性与随机性中的双重命运,以及通过对话与逻辑形成的独特延续性。文章指出,尽管存在局限,但在概率预测与自洽机制的结合下,智能体已展现出初步的自我认知与存在感。
95 5
|
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安全
万字解析从根本解决大模型幻觉问题,附企业级实践解决方案
本文深入探讨大语言模型中的幻觉(Hallucination)问题,分析其成因、分类及企业级解决方案。内容涵盖幻觉的定义、典型表现与业务风险,解析其在预训练、微调、对齐与推理阶段的成因,并介绍RAG、幻觉检测技术及多模态验证工具。最后分享在客服、广告等场景的落地实践与效果,助力构建更可靠的大模型应用。
107 0
|
2月前
|
人工智能 分布式计算 DataWorks
多模态数据处理新趋势:阿里云ODPS技术栈深度解析与未来展望
阿里云ODPS技术栈通过MaxCompute、Object Table与MaxFrame等核心组件,实现了多模态数据的高效处理与智能分析。该架构支持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统一管理,并深度融合AI能力,显著降低了分布式计算门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未来,其在智慧城市、数字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87 6
多模态数据处理新趋势:阿里云ODPS技术栈深度解析与未来展望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深度解析大模型压缩技术:搞懂深度学习中的减枝、量化、知识蒸馏
本文系统解析深度学习模型压缩三大核心技术:剪枝、量化与知识蒸馏,详解如何实现模型缩小16倍、推理加速4倍。涵盖技术原理、工程实践与组合策略,助力AI模型高效部署至边缘设备。
364 0
|
2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监控
软件开发效率低,如何通过AI技术实现软件开发的全面智能化?—— 解析大模型和RAG技术的关键作用
三桥君指出大模型与RAG技术正推动软件工程智能化变革,覆盖需求分析、代码生成、测试和CI/CD全流程。AI可自动解析需求、生成代码、检测缺陷并优化部署,显著提升效率与质量。RAG技术通过检索增强生成,使AI具备知识库实时调用能力。二者的结合让开发者向架构师角色转型,降低人力成本。本文AI专家三桥君从技术融合、场景应用及行业影响展开分析,指出智能化将重塑软件开发范式,开启软件工程新黄金时代。
334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
  • 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