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大模型与闭源大模型那个更好?

简介: 开源大模型与闭源大模型那个更好?

       开源大模型和闭源大模型各有其优势和劣势,究竟哪个更好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组织目标、资源和能力等因素。以下是两种模型的一些优势对比:


开源大模型的优势:

1. 社区支持与合作:开源大模型能够借助全球开发者社区的力量,形成跨地域、跨学科的协作网络,加速问题的解决和技术创新。

2. 透明性与可信赖性:源代码的公开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审计和验证,提高了模型的透明度,有助于建立用户对技术的信任。

3. 低成本与易访问性:开源大模型通常可以免费使用或以极低的成本获得,降低了研发成本,易于定制化,且有丰富的教育资源。

4. 促进标准化:推动AI领域的标准化,使得使用相同开源模型的团队和组织更容易实现结果的可比性和可复现性。

5. 推动技术进步:通过开放的研究,学术界和工业界能够共同推动技术的边界,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闭源大模型的优势:

1. 保护知识产权:闭源大模型可以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防止技术被抄袭或盗用,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2. 提高安全性:通过严格控制代码的访问权限,减少安全漏洞和恶意攻击的风险,提高软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满足定制化需求:闭源大模型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提供更加贴合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4. 获取商业利益:公司可以通过技术独占和独家授权等方式获取商业利益。

5. 质量控制与稳定性:闭源模型的开发通常伴随着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选择开源还是闭源大模型,需要根据组织的具体需求和战略目标来决定。对于致力于创新和研究的机构,开源大模型可能因其开放性和可访问性是更佳的选择。而对于旨在开发商业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企业,在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和遵守特定合规要求的情况下,闭源大模型可能更适。        


       参考国内目前的情况,选择开源大模型还是闭源大模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创新与研究需求:

  - 如果目标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学术研究,开源大模型可能更合适。中国拥有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开源模型可以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交流,加速研究进展。


2. 产业发展与商业应用:

  - 对于企业尤其是初创公司而言,如果需要快速迭代产品并降低成本,开源大模型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起点。同时,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定制化开发,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 对于那些需要保护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的大型企业,闭源大模型可能更加合适。


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 鉴于国内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日益重视,闭源大模型可能更有利于企业控制数据访问和保护用户隐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 合规性与行业标准:

  - 在金融、医疗等高度监管的行业中,闭源大模型可以更好地定制以满足特定的合规性要求。


5. 社区与生态系统建设:

  - 开源大模型有助于构建一个活跃的技术社区和生态系统,这对于技术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都是有益的。


6. 国际合作与竞争:

  - 在全球化背景下,开源大模型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吸引全球人才和资源,提升国内AI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7. 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

  - 国内政策对于开源技术的鼓励和支持程度,以及市场对于开源与闭源技术的接受度和需求,也是决定采用哪种模型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国内的情况可能更适合一个混合的策略,即在某些领域和场景下采用开源大模型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社区发展,在其他需要保护商业秘密和满足特定合规要求的领域采用闭源大模型。这种灵活的策略可以帮助平衡技术发展、商业利益和法规要求。

相关实践学习
如何快速体验知识检索增强应用
在应用广场中您可以挑选智能体API应用、官方预置完整工程链路的知识检索增强(RAG)应用、流程编排应用,以及官方最佳实践的写作应用妙笔等,通过应用快速将通义千问系列等大语言模型能力接入到业务解决方案中。
相关文章
|
9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谷歌推出”自我发现“框架,极大增强GPT-4等大模型推理能力
【4月更文挑战第20天】谷歌DeepMind团队推出了SELF-DISCOVER框架,让大型语言模型能自我发现并构建推理结构,提升在复杂任务中的性能。该框架模仿人类解决问题方式,分两阶段选择和适应原子推理模块,以解决挑战。在多任务测试中,SELF-DISCOVER相比传统方法表现出色,性能提升42%,计算量减少10至40倍。它具有跨模型应用的普适性,并与人类思维方式相通。然而,它在某些任务类型上仍有优化空间,且需解决计算成本问题。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402.03620
128 1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安全 算法框架/工具
开源vs闭源,大模型的未来在哪一边?
开源vs闭源,大模型的未来在哪一边?
213 0
开源vs闭源,大模型的未来在哪一边?
|
9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安全
【大模型】 基于AI和全球化进程的权衡:开源大模型与闭源大模型
【大模型】 基于AI和全球化进程的权衡:开源大模型与闭源大模型
172 0
|
2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DeepSeek 开源 R1 系列推理模型,性能对标 OpenAI o1,基于纯强化学习完成自我进化,无需监督微调
DeepSeek R1-Zero 是一款基于纯强化学习的开源推理模型,无需监督微调数据,支持多任务泛化与自我进化,适用于数学推理、代码生成等场景。
493 21
DeepSeek 开源 R1 系列推理模型,性能对标 OpenAI o1,基于纯强化学习完成自我进化,无需监督微调
|
2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资源调度 并行计算
从本地部署到企业级服务:十种主流LLM推理框架的技术介绍与对比
本文深入探讨了十种主流的大语言模型(LLM)服务引擎和工具,涵盖从轻量级本地部署到高性能企业级解决方案,详细分析了它们的技术特点、优势及局限性,旨在为研究人员和工程团队提供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技术方案。内容涉及WebLLM、LM Studio、Ollama、vLLM、LightLLM、OpenLLM、HuggingFace TGI、GPT4ALL、llama.cpp及Triton Inference Server与TensorRT-LLM等。
399 7
|
5月前
|
数据可视化 Swift
小钢炮进化,MiniCPM 3.0 开源!4B参数超GPT3.5性能,无限长文本,超强RAG三件套!模型推理、微调实战来啦!
旗舰端侧模型面壁「小钢炮」系列进化为全新 MiniCPM 3.0 基座模型,再次以小博大,以 4B 参数,带来超越 GPT-3.5 的性能。并且,量化后仅 2GB 内存,端侧友好。
小钢炮进化,MiniCPM 3.0 开源!4B参数超GPT3.5性能,无限长文本,超强RAG三件套!模型推理、微调实战来啦!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2023年发布的25个开源大型语言模型总结
大型语言模型(llm)是一种人工智能(AI),在大量文本和代码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它们可以用于各种任务,包括生成文本、翻译语言和编写不同类型的创意内容。
1286 0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全面超越DPO:陈丹琦团队提出简单偏好优化SimPO,还炼出最强8B开源模型
【6月更文挑战第4天】普林斯顿大学陈丹琦团队推出SimPO,一种超越DPO的强化学习优化算法,旨在优化大型语言模型以符合人类价值观。SimPO通过序列平均对数概率作为奖励,提高计算效率并减少对参考模型的依赖。在多基准测试中,SimPO表现优秀,尤其在AlpacaEval 2和Arena-Hard上大幅超越现有方法。团队还基于Llama3-8B-Instruct创建了最强8B开源模型,推动AI技术发展。尽管存在超参数敏感性等挑战,SimPO仍为AI优化提供新途径。[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405.14734)
121 1
|
9月前
|
数据可视化 物联网 Swift
澜舟科技开源孟子3-13B大模型,魔搭社区推理训练最佳实践!
4月1日,澜舟科技宣布开源Mengzi3-13B大模型,对学术研究完全开放,同时支持免费商用。
|
4月前
|
计算机视觉
Deepseek开源多模态LLM模型框架Janus,魔搭社区最佳实践
deepseek近期推出了简单、统一且灵活的多模态框架Janus,它能够统一处理多模态理解和生成任务。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