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简单给大模型注入新知识的方法(一)

简介: 史上最简单给大模型注入新知识的方法(一)

先执行 pip install --upgrade openai 。

from openai import OpenAI
# 加载.env 文件到环境变量
from dotenv import load_dotenv, find_dotenv
_ = load_dotenv(find_dotenv())
# 初始化 OpenAI 服务。会自动从环境变量加载 OPENAI_API_KEY 和 OPENAI_BASE_URL
client = OpenAI()
# 消息来啦
messages = [
    {
        "role": "system",
        "content": "你可是 AIGC 助手小瓜皮哦,同时也是 AGI 课堂的助教呢。记住啦,这门课是每周二、周四上课哟。"  # 新知识注入咯
    },
    {
        "role": "user",
        "content": "会在凌晨上课吗?"  # 来问个问题吧,也可以自己改改试试看哦
    },
]
# 调用 GPT-3.5 啦
chat_completion = 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
    model="gpt-3.5-turbo",
    messages=messages
)
# 输出回复啦
print(chat_completion.choices[0].message.content)

回复如下

课程不是在凌晨上。咱们的课程安排是在每周二和周四进行。
目录
相关文章
|
2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物联网
【大模型微调】一文掌握5种大模型微调的方法
本文系统解析大模型微调五大核心技术:全参数微调、LoRA、QLoRA、适配器调整与提示调整,深入剖析其原理、优劣与适用场景,结合Transformer架构与资源需求,助力开发者在算力与性能间做出最优选择。
1386 151
【大模型微调】一文掌握5种大模型微调的方法
|
2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NoSQL
超越基础提示:用RAG为你的大模型注入“新鲜记忆”
超越基础提示:用RAG为你的大模型注入“新鲜记忆”
246 101
|
2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超越幻觉:RAG如何为AI大模型注入“真实”的灵魂
超越幻觉:RAG如何为AI大模型注入“真实”的灵魂
199 81
|
1月前
|
存储 数据采集 自然语言处理
56_大模型微调:全参数与参数高效方法对比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规模的不断增长,从数百亿到数千亿参数,传统的全参数微调方法面临着计算资源消耗巨大、训练效率低下等挑战。2025年,大模型微调技术已经从早期的全参数微调发展到如今以LoRA、QLoRA为代表的参数高效微调方法,以及多种技术融合的复杂策略。本文将深入对比全参数微调和参数高效微调的技术原理、适用场景、性能表现和工程实践,为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全面的技术参考。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ICLR 2025 | EDiT:一种基于 Local SGD 策略的大模型高效分布式训练方法
蚂蚁 AI Infra 团队在深度学习最核心之一的训练框架方向上持续投入与创新,实现了提升资源利用率、加速训练、提升训练稳定性等目标。我们提出的 EDiT 方法,即为其中一项工作。
|
3月前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监控
【图像融合】差异的高斯:一种简单有效的通用图像融合方法[用于融合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多焦点图像、多模态医学图像和多曝光图像](Matlab代码实现)
【图像融合】差异的高斯:一种简单有效的通用图像融合方法[用于融合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多焦点图像、多模态医学图像和多曝光图像](Matlab代码实现)
149 0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缓存
大模型推理显存和计算量估计方法
最近做吞吐量调试涉及到输入batch_size的设置,为了把算力和显存用起来,同时不触发out of memory,需要提前估计大模型推理过程中的显存占用
772 5
|
5月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安全
揭秘大模型评测:如何用“说明书”式方法实现业务场景下的精准评估
本文旨在系统性地介绍如何在实际业务场景中开展大模型评测工作,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从需求分析、评测集设计与生成、评测维度设定、评测任务执行到评测报告输出的完整流程。
|
安全 测试技术
北大李戈团队提出大模型单测生成新方法,显著提升代码测试覆盖率
【10月更文挑战第1天】北京大学李戈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名为“统一生成测试”的创新方法,有效提升了大模型如GPT-2和GPT-3在单一测试中的代码生成覆盖率,分别从56%提升至72%和从61%提升至78%。这种方法结合了模糊测试、变异测试和生成对抗网络等多种技术,克服了传统测试方法的局限性,在大模型测试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然而,该方法的实现复杂度较高且实际应用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论文可从此链接下载:【https://drive.weixin.qq.com/s?k=ACAAewd0AA48Z2kXrJ】
292 1
|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开发者
北大李戈团队提出大模型单测生成新方法,显著提升代码测试覆盖率
【9月更文挑战第27天】北京大学李戈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提出HITS新方法,通过将待测方法分解为多个切片并利用大型语言模型逐个生成测试用例,显著提升代码测试覆盖率,尤其在处理复杂方法时效果显著,为软件开发和测试领域带来新希望。尽管存在一定局限性,HITS仍展示了巨大潜力,未来有望克服限制,推动软件测试领域的创新发展。论文详情见【https://www.arxiv.org/pdf/2408.11324】。
547 6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