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胜集团CIO郭锐:品胜集团数据驱动业务探索之路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500CU*H 100GB 3个月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 MaxCompute,50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当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IT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等一方面催生各种各样的创新经济和商业模式,另一方面正在促进新IT技术与制造、金融、能源等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全球范围内,新IT正在掀起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为了共同探讨新IT与传统企业融合的价值,分享各行业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和成果,11月18日,由企业网D1Net和中国企业级HTML5产业联盟主办、四川CIO俱乐部和成都企业信息化促进会协办的2016成都CIO秋季沙龙于成都成功举办。

以下是品胜集团CIO郭锐在2016成都CIO沙龙上的演讲,题目是:《品胜集团数据驱动业务探索之路》,由企业网D1Net编辑整理。

上图为:品胜集团CIO 郭锐

郭锐: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品胜的郭锐。我主要是分享一下品胜数据驱动业务这块的应用。

品胜创始于2003年,刚开始是手机电池和相机电池,到目前围绕“手机、平板、电视“三块屏幕”的3C智能数码的布局;2015年完成销售额11亿,并正式登陆新三板;今年双11又在淘宝3C类目上蝉联销量第一的荣誉,全网实现销售8000万;销量这么好的原因是什么?

那就是品胜有自己的销售模式和销售渠道,我们线下线上统一的销售模式,名字叫当日达。当日达系统整合了线上商城,线下门店,开创了O2O流量互相转化的模式,同时利用门店优势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品胜•当日达”荣获“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创新成果奖”,2015年又获得“商业模式创新银奖”;线上会员截止目前累计了680万;线上也拥有了1万家加盟店,相当于一个小的移动机站,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推送问题。同时,品胜扩品类创平台,开创了集手机数码智能硬件的一起,集合线上线下业务的千机网服务平台,这样我们从售前市场到售后的服务市场就完全覆盖了。

品胜发展势头这么好,数据在中间起到什么作用,又是怎么落地的?我通过三个层面来讲,第一是历程,第二是出现的问题,最后是几点建议。

品胜数据应用历程与成果

我们的数据应用是两个方向并行发展的。线上业务起步早,数据应用的较好,自2010年开始入驻淘宝后,到全渠道营销系统(当日达)上到使用了4年,完成线上全网数据的整合,并在2015年围绕线上数据自行研发了电商CRM系统,有效的管理到700万会员。2016年3月,我们后台做了一个支撑,进入了我们的大数据,比如可以实时跟会员聊天,做分析,做精准的营销。传统线下的业务怎样使用数据?线下的数据应用推广较为缓慢,更多的报表的应用,仪表盘的应用,在近期使用ORACLE的 DV自助分析平台有所提高。

我们准备明年把线上线下融合一起打造统一的数据平台。线上常用的数据应用是应用于画像,这是我们做3C数码手机的原因,比如可以通过会员信息、注册信息、频率信息、购买信息,给会员打标签、分析会员、精准画像,这是我们的用户画像的应用成果。

第二类聚类分析,通过对RFM属性的聚类分析,分析出重要价值会员群体,需要挽留的会员,还有充满潜力的会员群体,方便电商部门制作对应的营销活动。

聚类分析完了以后,打标签,面对不面的群体,自定义的某类人群做短信营销,以及营销效果的跟踪分析。比如我们发送短信,看到成功接收了多少,看了短信以后效果怎么样?我们会进一步的跟踪,比如我们通过收货地址区分出来是一个白领,我们能够看到他有可能一年没买充电宝了,有打折了,是不是要换一个呢?这个时候我们做精准的营销。

线下业务,分享两个应用案例,一是品胜对加盟商的贷款风险评估,我们为更好的开发市场,对有条件的加盟商可提供专项贷款;但在货款的风险以及贷款的额度就就用到了分析报告;这里展示的为风险指标;不同于传统的信贷更多的是查看我们的信用指标,还有偿还能力,我们还要对提货增长率、提货周期、配送时效等管理指标综合考量;

图中展示了可以看到重庆的征信评分较低,那我们到底要示贷款给省级平台,还有贷多少,这时就需要通过统计方法完成对各指权重的计算,从而得到一个可贷款指数。

二是打假应用,由于品胜产品的品质很好,特别是在充电宝市场,那没有插头的充电宝,也就是我们讲的备电成了不法分子的第一仿造对像。举个例子,这个图中展示的是四个城市的销量,图中我们可以出郑州的销量在15年9月出现明显下滑后,一直处于动态的波动中;但是全国的平均销量也同样出现波动,那有没有更深入的信息呢。看提货增长率。跟刚才算贷款一样,有5个指标,现在5个指标是要算综合的值,通过整体的波动率以及权重值,可以看出来哪个地方是假货,哪个地方的货可能存在问题,这时候我们的打假办去联系,现场实地跟踪信息,这是传统业务的应用。

数据应用实施过程中的思考与问题

第一,产品和技术选型。做数据分析,是把数据转化成信息,信息转化为支持,下一步应该转化到决策上,最终想要的结果是对经营管理产生价值。

第一个是传统BI,更多的是使用数据库,结构化数据,实效性不太强,数据积累相比大数据慢很多,根据业务可以明确知道数据的含义,比如ERP的信息,我们知道每个字段,就知道它的意义是什么。同时在知识方面,因为使用的是标准化的系统,有明确的业务流程,精确的业务数据,可以积累更丰富的经验;另外,传统BI给到的信息大部分是统计趋势,对事实描述更多是基于群体共性,帮助决策者掌握宏观统计趋势,适合经营运营指标支撑类问题;

而大数据一般都是非结化数据,实效性强;数据积累很快很大,每天可以达到PB级,如购物的文本评论。信息需要通过对数据的辨识而获得;获得信息的真伪程度取决于对数据的辨识技术;由于信息的不确定性,大数据分析的结果需要通过多次验证,确认后转化为知识。更倾向于刻画个体,更多的在于个性化的决策,价值也相对容易量化;比如精准营销,智能推荐等。

选型完成以后,我们都想个性化营销,这个时候一定要记住一点,忌技术主导反推业务。有一个事例,我们BI虽然是2015年上线的,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2014年使用开源套件Pentaho完成了销售相关的仪表盘,当推荐到销售总监使用时,得到的结果是,数据均是他之前知道的,且有专门的部门出数据。这时候我们反思,技术是不是能马上应用到业务当中?是技术主导还是业务主导。所以我们一定要让业务引导技术。

第二,在筹备上线过程中又遇到问题,没有统一的“名词”名称,统计口径存在差异。比如办事处的销量,销售线指的是办事处的出货量,财务是由回款来结算的,虽然两个部门要单独销量,但是出来的数据不一样,结果不一样。还有加盟商的提货量,加盟管理部指加盟商提货品胜产品的金额,新业务“千机网”运营部又是品胜产品与非品胜产品的的合度提货额。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的一个思考是尊重业务,因为需求出自业务。虽说解释后数据相等,沟通成本增加;为此根据数据驱动业务的进度,应择时机完成统一语义。

第三个问题,可视化图表与使用对象不匹配。在推广时还要注意一点,通俗点讲,不是越漂亮越好,专业点就是图表要与使用对象的习惯匹配。数据可视化的价值,就是降低了其管理成本,让运营变得透明化,好不好用是重点,好不好看,相对是其次了;所以需要根据结合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推送相对应图表。

上线成功了,最后一个问题来了,是成功上线,还是上线成功?以传统企业的BI为例,上过BI的好多传统企业,报表看着好看,但是对决策有多少支持呢?很多BI习惯于给鱼,无法给渔,为啥,分析是一种思维,单靠数据团队来完成数据驱动业务,不能,也不可能。市场变化万千,实际不可能有人比一线更懂需要什么,做得再快,也跟不上一线的节奏。

数据落地应用的几点建议

最后是数据落地应用的几点建议。

第一,业务放首位,没有业务就没有数据,选择适合本企业当前适用数据产品或技术;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数据运营推广策略——“自上而下”、“无为而治”。第二是培养或者加强应用业务人员使用数据分析指导业务的意识,第三是持续运营数据分析平台,并将分析报告应用于业务流程优化;同时业务优化的结果,再进入数据分析,形成持续改进的生态闭环,使得我们的经验越来越丰富。第四,加强大数据人才储备,提高数据分析的硬实力。

接下来分享一下我们的整体架构。在传统的ERP、财务、OA我们有自己的数据仓库。线上,比如说爬虫、第三方商城,整合到一起。线上和线下,经过分析过后的数据回传回来,在数据仓库里面统一收入。然后是应用方面。第一是传统分析应用,所谓的数据分析平台,第二个是数据分析报告,比如说打假,我们会实时的把大数据处理完,这是我们要做的典型的一个架构。

最后是团队,第一是业务小组,包括业务分析师,数据分析师,以及虚拟对头的业务骨干,这里业务分析师多数由原来内部的实施顾问来承担;第二是技术小组,包括ETL工程师,数据建模师,以及大数据的技术开发人员;

我就分享这么多,谢谢大家!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本实验围绕社交用户发布的文章做了详尽的分析,通过分析能得到用户群体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理位置分布,以及热门话题的热度。
SaaS 模式云数据仓库必修课
本课程由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和阿里云大数据团队共同出品,是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课程。本课程由阿里云资深产品和技术专家们从概念到方法,从场景到实践,体系化的将阿里巴巴飞天大数据平台10多年的经过验证的方法与实践深入浅出的讲给开发者们。帮助大数据开发者快速了解并掌握SaaS模式的云原生的数据仓库,助力开发者学习了解先进的技术栈,并能在实际业务中敏捷的进行大数据分析,赋能企业业务。 通过本课程可以了解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功能及典型适用场景,可应用MaxCompute实现数仓搭建,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适合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 大量数据需要处理、存储和管理,需要搭建数据仓库?学它! 没有足够人员和经验来运维大数据平台,不想自建IDC买机器,需要免运维的大数据平台?会SQL就等于会大数据?学它! 想知道大数据用得对不对,想用更少的钱得到持续演进的数仓能力?获得极致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更好的性能,以及持续保护数据安全的生产环境?学它! 想要获得灵活的分析能力,快速洞察数据规律特征?想要兼得数据湖的灵活性与数据仓库的成长性?学它! 出品人:阿里云大数据产品及研发团队专家 产品 MaxCompute 官网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odps 
目录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 安全 算法
巨化集团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
巨化集团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
311 0
|
人工智能 供应链 测试技术
安永公司的全球咨询副总裁谈业务转型的经验教训和实用建议
安永公司的全球咨询副总裁谈业务转型的经验教训和实用建议
133 0
|
新零售 运维 Cloud Native
阿里云与用友达成战略产品合作,携手服务大型政企客户
5月28日,2021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上,用友网络与阿里云达成全新技术合作,旗下拳头产品NC Cloud与阿里云自研数据库PolarDB完成相互认证,为大型政企客户提供一种高弹性、高可用的国产化ERP方案,加速政企数字化转型。
3065 0
阿里云与用友达成战略产品合作,携手服务大型政企客户
|
新零售 人工智能 供应链
飞鹤集团与阿里云合作升级 打造新零售数字化标杆
2020年8月6日,飞鹤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新零售、泛电商、智慧物流等领域进一步展开深入合作。
739 0
飞鹤集团与阿里云合作升级 打造新零售数字化标杆
|
运维 搜索推荐 前端开发
生于阿里的“技术中台”,如何在券商行业落地发芽?
从单体应用到微服务过渡,挑战的是整个IT体系。
1796 0
|
双11 大数据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郭继军:智慧城市建设如何不变成房地产项目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策略及市场营销总裁郭继军出席未来城市产业峰会,并带来《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基础设施》主题演讲。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如何可以踏实前行?郭继军提到,目前技术的发展已经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网络协同和智能平台化建设,为城市打造智能基础设施。
对话驻云创始人 | 七问技术创业者(四):“业务中台”and “数据中台”,你真的了解吗?
上海驻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蒋烁淼,马云湖畔大学第一期学员,公认的“湖畔第一大脑”,在云计算领域深耕多年,曾在阿里云成立之初为其提出开发建议。创业6年,和大家一起交流。
4531 0
|
大数据
阳狮集团与阿里巴巴全域营销伙伴关系再升级:数据和业务合作将更紧密
“高山流水”可用来形容阳狮集团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关系。未来双方将进行更紧密的数据和业务层面的合作。
1384 0
|
大数据 数据中心 云计算
马云:大数据云计算是阿里未来核心战略
本文讲的是马云:大数据云计算是阿里未来核心战略【IT168 云计算】北京时间10月8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和CEO张勇在年报致投资者的公开信中表示,全球化、农村经济和大数据云计算将成为阿里未来十年的发展大方向,并表示将不惜一切投入发展数据技术,让数据和计算能力成为普惠经济的基础。
680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