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数据结构——树和二叉树的概念&笔记

简介: 【树】数据结构——树和二叉树的概念&笔记

一、基本概念

树是一种非线性结构,其严格的数学定义是:如果一组数据中除了第一个节点(第一个节点称为根节点,没有直接前驱节点)之外,其余任意节点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驱,有零个或多个直接后继,这样的一组数据形成一棵树。这种特性简称为一对多的逻辑关系。


二、常见例子

日常生活中,很多数据的组织形式本质上是一棵树。比如一个公司中的职员层级关系,一个学校中的院系层级关系,淘汰赛中的各次比赛队伍,一个家族中的族谱成员关系等,这些都是树状逻辑结构。由于树状结构表现出来都是具有层次的,因此也被称为层次结构。


通常,在逻辑上表达一棵抽象的树状结构的时候,习惯于将树根放在顶部,树枝树杈向下生长,如下图所示。


三、基本术语

对于一棵树来说,有如下基本术语:

1、根(root)

树的第一个节点,没有直接前驱。如上图中的A。

2、双亲节点(parent)

某节点的直接前驱称为该节点的双亲节点,或成为父节点。例如上图中A是B的父节点。根节点无父节点

3、孩子节点(child)

某节点的直接后继称为该节点的孩子节点。例如上图中B、C、D均为A的孩子节点。

4、节点的层次(level)

根节点所在的层次规定为第1层,其孩子所在的层次为第2层,后代节点以此类推。比如上图中节点E的层次是3。

树的层次/深度: 4

5、节点的度(degree)

一个节点拥有的孩子节点的总数,称为该节点的度。比如上图中节点B的度为2。

6、叶子(leaf)

一棵树中度等于0的节点,被称为叶子,又称为终端节点。比如上图中K、L、F、G、M、I、J均为叶子。----没有孩子节点的节点称为叶子节点

7、树的高度(height)/深度

一棵树中所有节点的层次的最大值,称为这棵树的高度,又称为树的深度。比如上图的树的高度为4。----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最长路径

8、有序树与无序树—人为定义的概念

一棵树中,如果某个节点的孩子节点之间是有次序的,则称这棵树为有序树,反之称为无序树。


四、二叉树

在各种不同的树状结构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是二叉树(Binary Tree),下面是二叉树的定义:

  • 有序树
  • 任意节点的度小于等于2

比如如下这棵树就是一棵二叉树。其中8是根节点,14是10的右孩子(因为二叉树是有序树,因此严格区分左右),而13则是14的左孩子。

为了方便对二叉树进行操作,通常会对一棵它进行标号: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标号:

注意:

没有孩子节点的地方也要标出来

对于二叉树而言,有如下特性:

  • 第i层上,最多有2^i−1个节点。
  • 高度为k的二叉树,最多有(2^k ) −1个节点。
  • 假设叶子数目为n0,度为2的节点数目为n2,则有:n0=n2+1

另外,还需掌握如下重要的基本概念:

  • 满二叉树/完美二叉树:(full/perfect binary tree)

树的高度为k,且树的节点总数达到(2^k)−1的二叉树。

①没有一个节点的度为1都是0或是2

②节点个数达到(2^k)−1 [K:二叉树层数]


  • 完全二叉树:(complete binary tree)各节点的标号连续。


  • 平衡二叉树:(balance binary tree)任意节点的两棵子树高度差小于等于1。
  • 平衡二叉树也被成为AVL树----AVL算法属于选修内容,解决BST树的退化问题
  • 退化二叉树:(degenerate binary tree)所有的节点的度小于等于1,此时的二叉树实际上已经退化成链表。
  • 最优二叉树-哈夫曼树带权路径最短的二叉树


五、存储形式

与其他逻辑结构类似,可以使用顺序存储,也可以使用链式存储。

1、顺序存储

由于在顺序存储,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用物理位置来表达的,而二叉树中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对应的标号,因此可以使用标号来作为数组的下标,但除非是完美或者完全二叉树,否则会浪费存储空间,如下图所所示。

二叉树的顺序储存规则:

①按二叉树标号对应数组的下标储存

②如果空出的标号在对应数组下标成员 补0

在顺序存储中,节点彼此之间的关系,要用到二叉树标号的基本特性。简单观察二叉树的标号会发现如下规律:

  • 根节点标号为1,根节点没有父节点
  • 标号为n的节点,其父节点的标号为n/2
  • 标号为n的节点,其左孩子(若有)的标号为2n,其右孩子(若有)的标号为 2n+1

根据以上结论,在顺序存储的二叉树中,虽然没有任何信息连接节点e和f,但根据他们的下标序号,可以得知e是f的父节点,且f是e的左孩子。

2、链式存储

链式存储思路与链表类似,使用指针来直接将节点的逻辑关系串起来,比如:

对于链式存储而言,二叉树节点的设计与链表无异,如下:

typedef struct node
{
    datatype data; // 用户数据

    struct node *lchild; // 左子树指针
    struct node *rchild; // 右子树指针
}node;


六、 树的遍历

所谓遍历,就是按某种规律访问每一个节点。对于之前的线性表而言,遍历算法很简单,就是从头跑到尾,因为线性表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树状结构是非线性的,因此从根节点开始遍历所有节点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算法,常见的有:

  • 前序遍历:根节点 - 左子树 - 右子树
  • 中序遍历:左子树 - 根节点 - 右子树
  • 后序遍历:左子树 - 右子树 - 根节点
  • 按层遍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访问节点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前中后序遍历,都是递归算法。以前序遍历为例,当访问完根节点,进而要访问左子树时,由于左子树本身一棵二叉树,因此也需要进行前序遍历,也是先访问左子树的根节点,然后再依次访问左子树的左子树和左子树的右子树。比如:

前序遍历的序列是:F - [BADCE] - [GIH]

其中,F是根节点,而BADCE是左子树,GIH是右子树。

对左子树的访问,也符合前序遍历的定义,即:B - [A] - [DCE]

以此类推,对上述二叉树而言:

中序遍历的序列是:[ABCDE] - F - [GHI]

后序遍历的序列是:[ACEDB] - [HIG] - F

至于按层遍历,就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即可,序列是:FBGADICEH


目录
打赏
0
0
1
0
27
分享
相关文章
|
4月前
|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二叉树
树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算法和应用中。本文介绍了树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如二叉树、满二叉树、完全二叉树、平衡二叉树、B树等)及其在Java中的实现。通过递归方法实现了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和层次遍历,并展示了具体的代码示例和运行结果。掌握树结构有助于提高编程能力,优化算法设计。
102 9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二叉树
|
4月前
|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Huffman树
Huffman树(哈夫曼树)又称最优二叉树,是一种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常用于信息传输、数据压缩等方面。它的构造基于字符出现的频率,通过将频率较低的字符组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棵树。在Huffman树中,每个叶节点代表一个字符,而每个字符的编码则是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路径所对应的二进制序列。
121 3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Huffman树
【数据结构进阶】AVL树深度剖析 + 实现(附源码)
在深入探讨了AVL树的原理和实现后,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数据结构不仅优雅地解决了传统二叉搜索树可能面临的性能退化问题,还通过其独特的平衡机制,确保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提供稳定且高效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
299 19
|
6月前
|
【C++数据结构——树】哈夫曼树(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 【合集】
【数据结构——树】哈夫曼树(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目录 任务描述 相关知识 测试说明 我的通关代码: 测试结果: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编写一个程序构建哈夫曼树和生成哈夫曼编码。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 1.如何构建哈夫曼树, 2.如何生成哈夫曼编码。 测试说明 平台会对你编写的代码进行测试: 测试输入: 1192677541518462450242195190181174157138124123 (用户分别输入所列单词的频度) 预
159 14
【C++数据结构——树】哈夫曼树(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 【合集】
|
6月前
|
【C++数据结构——树】二叉树的基本运算(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关任务: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二叉树的基本运算。​ 相关知识 创建二叉树 销毁二叉树 查找结点 求二叉树的高度 输出二叉树 //二叉树节点结构体定义 structTreeNode{ intval; TreeNode*left; TreeNode*right; TreeNode(intx):val(x),left(NULL),right(NULL){} }; 创建二叉树 //创建二叉树函数(简单示例,手动构建) TreeNode*create
156 12
|
6月前
|
C++
【C++数据结构——树】二叉树的性质(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文档介绍了如何根据二叉树的括号表示串创建二叉树,并计算其结点个数、叶子结点个数、某结点的层次和二叉树的宽度。主要内容包括: 1. **定义二叉树节点结构体**:定义了包含节点值、左子节点指针和右子节点指针的结构体。 2. **实现构建二叉树的函数**:通过解析括号表示串,递归地构建二叉树的各个节点及其子树。 3. **使用示例**:展示了如何调用 `buildTree` 函数构建二叉树并进行简单验证。 4. **计算二叉树属性**: - 计算二叉树节点个数。 - 计算二叉树叶子节点个数。 - 计算某节点的层次。 - 计算二叉树的宽度。 最后,提供了测试说明及通关代
142 10
【C++数据结构——树】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头歌教学实验平台习题) 【合集】
本任务旨在实现二叉树的遍历,包括先序、中序、后序和层次遍历。首先介绍了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与结构定义,并通过C++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定义二叉树节点及构建二叉树。接着详细讲解了四种遍历方法的递归实现逻辑,以及层次遍历中队列的应用。最后提供了测试用例和预期输出,确保代码正确性。通过这些内容,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二叉树遍历的核心思想与实现技巧。
210 2
|
8月前
|
非递归实现后序遍历时,如何避免栈溢出?
后序遍历的递归实现和非递归实现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需求、二叉树的特点以及性能和空间的限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
185 58
栈区的非法访问导致的死循环(x64)
这段内容主要分析了一段C语言代码在VS2022中形成死循环的原因,涉及栈区内存布局和数组越界问题。代码中`arr[15]`越界访问,修改了变量`i`的值,导致`for`循环条件始终为真,形成死循环。原因是VS2022栈区从低地址到高地址分配内存,`arr`数组与`i`相邻,`arr[15]`恰好覆盖`i`的地址。而在VS2019中,栈区先分配高地址再分配低地址,因此相同代码表现不同。这说明编译器对栈区内存分配顺序的实现差异会导致程序行为不一致,需避免数组越界以确保代码健壮性。
23 0
栈区的非法访问导致的死循环(x64)
232.用栈实现队列,225. 用队列实现栈
在232题中,通过两个栈(`stIn`和`stOut`)模拟队列的先入先出(FIFO)行为。`push`操作将元素压入`stIn`,`pop`和`peek`操作则通过将`stIn`的元素转移到`stOut`来实现队列的顺序访问。 225题则是利用单个队列(`que`)模拟栈的后入先出(LIFO)特性。通过多次调整队列头部元素的位置,确保弹出顺序符合栈的要求。`top`操作直接返回队列尾部元素,`empty`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两题均仅使用基础数据结构操作,展示了栈与队列之间的转换逻辑。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