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数据库基础练习系列7、日志记录系统

本文涉及的产品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RDS MySQL Serverless 高可用系列,价值2615元额度,1个月
云数据库 RDS PostgreSQL,高可用系列 2核4GB
简介: MySQL数据库基础练习系列7、日志记录系统

MySQL数据库基础练习系列目标

很多学生或者说是初学者在学习完成数据库的基础增删改查后就自认为在数据库这里就很熟悉了,但是不接触项目根本部知道需求,我这里准备了50个项目的基本需求来让大家来熟练各类项目的列信息,让大家更好的深入项目进行实战式的练习,可以让大家在后面面试的时候有更多更丰富的资历让大家可以与面试官侃侃而谈。

数据库环境

MySQL版本:5.7.31-log

数据库字符集,所有数据库通用字符集与排序规则,支持中文数据。

字符集:utf8

排序规则:utf8_general_ci

使用工具:Navicat Premium 15

项目名称与项目简介

日志记录系统是一个用于收集、存储和查询系统或应用程序运行日志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运维人员或系统管理员快速定位问题、分析系统行为,以及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主要功能包括:

  1. 用户管理:记录和管理使用日志系统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性别等。
  2. 日志分类管理:定义不同的日志类型,如系统日志、错误日志、访问日志等,方便后续查询和筛选。
  3. 日志记录:允许用户或系统自动记录日志信息,包括日志内容、时间戳、所属分类等。
  4. 日志查询:提供多种查询条件,如时间范围、日志类型、关键词等,便于用户快速找到所需日志。
  5. 日志分析:对日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报表或图表,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系统行为和性能。

数据库DDL(注意创建顺序)

为了直接运行DDL语句并创建表,我们需要确保在创建含有外键约束的表之前,相关的被引用表(即外键指向的表)已经存在。所以我们在创建表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创建,否则就会出现没有外键关系导致的创建异常。

 
-- 创建用户表
CREATE TABLE users (
    user_id INT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COMMENT '用户ID',
    username VARCHAR(50) NOT NULL UNIQUE COMMENT '用户名',
    password VARCHAR(255) NOT NULL COMMENT '密码',
    gender ENUM('男', '女') NOT NULL COMMENT '性别',
    email VARCHAR(100) UNIQUE COMMENT '电子邮箱',
    created_at TIMESTAMP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COMMENT '创建时间'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mb4 COMMENT='用户信息表';
 
 
-- 创建日志分类表
CREATE TABLE log_categories (
    category_id INT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COMMENT '分类ID',
    category_name VARCHAR(100) NOT NULL UNIQUE COMMENT '分类名称',
    description TEXT COMMENT '分类描述'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mb4 COMMENT='日志分类表';
 
 
-- 创建日志表
CREATE TABLE logs (
    log_id INT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COMMENT '日志ID',
    content TEXT NOT NULL COMMENT '日志内容',
    timestamp DATETIME NOT NULL COMMENT '时间戳',
    category_id INT NOT NULL COMMENT '日志分类ID',
    user_id INT NOT NULL COMMENT '用户ID',
    FOREIGN KEY (category_id) REFERENCES log_categories(category_id) ON DELETE CASCADE,
    FOREIGN KEY (user_id) REFERENCES users(user_id) ON DELETE CASCADE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mb4 COMMENT='日志记录表';
 
 
-- 创建日志查询记录表(可选,用于记录用户查询日志的行为)
CREATE TABLE log_queries (
    query_id INT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COMMENT '查询ID',
    user_id INT NOT NULL COMMENT '用户ID',
    start_time DATETIME COMMENT '查询开始时间',
    end_time DATETIME COMMENT '查询结束时间',
    keywords VARCHAR(255) COMMENT '查询关键词',
    category_id INT COMMENT '查询分类ID',
    result_count INT COMMENT '查询结果数量',
    FOREIGN KEY (user_id) REFERENCES users(user_id) ON DELETE CASCADE,
    FOREIGN KEY (category_id) REFERENCES log_categories(category_id) ON DELETE SET NULL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mb4 COMMENT='日志查询记录表';
 
 
-- 创建系统配置表(可选,用于存储系统相关配置信息)
CREATE TABLE system_configs (
    config_id INT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COMMENT '配置ID',
    config_key VARCHAR(100) NOT NULL UNIQUE COMMENT '配置键',
    config_value TEXT COMMENT '配置值',
    description TEXT COMMENT '配置描述'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mb4 COMMENT='系统配置表';

插入数据DML(注意插入数据顺序)

插入数据的时候也要注意主外键关系,如果没有外检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插入从表数据的。

INSERT INTO users (username, password, gender, email) VALUES
('user1', 'password1', '男', 'user1@example.com'),
('user2', 'password2', '女', 'user2@example.com'),
('user3', 'password3', '男', 'user3@example.com'),
('user4', 'password4', '女', 'user4@example.com'),
('user5', 'password5', '男', 'user5@example.com');
 
INSERT INTO log_categories (category_name, description) VALUES
('系统日志', '记录系统级别的事件和状态'),
('错误日志', '记录应用程序运行时的错误信息'),
('访问日志', '记录用户访问和请求信息'),
('安全日志', '记录与安全相关的事件和警报'),
('调试日志', '记录开发和调试过程中的详细信息');
 
INSERT INTO logs (content, timestamp, category_id, user_id) VALUES
('系统正常启动', '2023-10-23 08:00:00', 1, 1),
('用户登录失败', '2023-10-23 09:15:00', 2, 2),
('页面访问统计', '2023-10-23 12:30:00', 3, 3),
('数据库连接异常', '2023-10-23 15:45:00', 2, 4),
('系统升级通知', '2023-10-23 18:00:00', 1, 5);
 
INSERT INTO log_queries (user_id, start_time, end_time, keywords, category_id, result_count) VALUES
(1, '2023-10-24 09:00:00', '2023-10-24 09:10:00', '系统启动', 1, 10),
(2, '2023-10-24 10:15:00', '2023-10-24 10:25:00', '登录失败', 2, 5),
(3, '2023-10-24 14:30:00', '2023-10-24 14:45:00', '访问统计', 3, 20),
(4, '2023-10-24 16:00:00', '2023-10-24 16:15:00', '数据库异常', 2, 8),
(5, '2023-10-24 17:30:00', '2023-10-24 17:45:00', '系统升级', 1, 15);
 
INSERT INTO system_configs (config_key, config_value, description) VALUES
('max_log_size', '10MB', '日志文件最大大小限制'),
('log_retention_days', '30', '日志保留天数'),
('backup_frequency', 'daily', '备份频率'),
('alert_email', 'admin@example.com', '接收系统警告的电子邮件地址'),
('log_level', 'INFO', '系统日志记录级别');

遵循的数据库三范式

数据库建表的三范式(3NF,Third Normal Form)是关系型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用于确保数据库结构的逻辑性和减少数据冗余。这三个范式是逐步细化的,每一个范式都是在前一个范式的基础上建立的。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三个范式:

第一范式(1NF, First Normal Form)

定义

  1. 列不可分割,即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数据项。
  2. 每一列都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元(也称为最小的原子单元)。

解释

  • 在第一范式中,主要关注的是列的原子性。也就是说,表中的每一列都应该只包含一个值,而不能包含集合、数组或其他复合数据类型。
  • 例如,如果有一个“地址”列,它包含了街道、城市、省份和国家等信息,那么这就违反了第一范式。应该将这个“地址”列拆分成多个独立的列,如“街道”、“城市”、“省份”和“国家”。

第二范式(2NF, Second Normal Form)

定义

  1. 满足1NF。
  2. 非主键列必须完全依赖于主键,而不能只依赖于主键的一部分(针对复合主键而言)。

解释

  • 第二范式建立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主要关注于主键与非主键列之间的依赖关系。
  • 在第二范式中,一个表只能保存一种数据,不可以把多种数据保存在同一张数据库表中。
  • 如果表中的某一列只与复合主键的一部分有关,那么它就不应该存在于这个表中,而应该被分离出去形成另外一张新表。

第三范式(3NF, Third Normal Form)

定义

  1. 满足2NF。
  2. 非主键列必须直接依赖于主键,不能存在传递依赖。即非主键列必须直接依赖于整个主键,而不能依赖于主键的一部分。

解释

  • 第三范式是在第二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的。它主要关注于消除传递依赖,即非主键列不应该依赖于主键的某一部分,而应该直接依赖于整个主键。
  • 如果存在传递依赖,那么应该考虑将这个非主键列分离出去,形成新的表,并通过主键或外键与原表进行关联。
相关实践学习
【涂鸦即艺术】基于云应用开发平台CAP部署AI实时生图绘板
【涂鸦即艺术】基于云应用开发平台CAP部署AI实时生图绘板
相关文章
|
1月前
|
SQL 存储 监控
SQL日志优化策略:提升数据库日志记录效率
通过以上方法结合起来运行调整方案, 可以显著地提升SQL环境下面向各种搜索引擎服务平台所需要满足标准条件下之数据库登记作业流程综合表现; 同时还能确保系统稳健运行并满越用户体验预期目标.
179 6
|
4月前
|
缓存 NoSQL Linux
在CentOS 7系统中彻底移除MongoDB数据库的步骤
以上步骤完成后,MongoDB应该会从您的CentOS 7系统中被彻底移除。在执行上述操作前,请确保已经备份好所有重要数据以防丢失。这些步骤操作需要一些基本的Linux系统管理知识,若您对某一步骤不是非常清楚,请先进行必要的学习或咨询专业人士。在执行系统级操作时,推荐在实施前创建系统快照或备份,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恢复到原先的状态。
412 79
|
2月前
|
SQL 运维 关系型数据库
深入探讨MySQL的二进制日志(binlog)选项
总结而言,对MySQL binlogs深度理解并妥善配置对数据库运维管理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系统性能优化也是实现高可靠性架构设计必须考虑因素之一。通过精心规划与周密部署可以使得该机能充分发挥作用而避免潜在风险带来影响。
124 6
|
2月前
|
缓存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Spring Boot配置优化:Tomcat+数据库+缓存+日志,全场景教程
本文详解Spring Boot十大核心配置优化技巧,涵盖Tomcat连接池、数据库连接池、Jackson时区、日志管理、缓存策略、异步线程池等关键配置,结合代码示例与通俗解释,助你轻松掌握高并发场景下的性能调优方法,适用于实际项目落地。
529 5
|
2月前
|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管理
阿里云数据库:构建高性能与安全的数据管理系统
阿里云数据库提供RDS、PolarDB、Tair等核心产品,具备高可用、弹性扩展、安全合规及智能运维等技术优势,广泛应用于电商、游戏、金融等行业,助力企业高效管理数据,提升业务连续性与竞争力。
|
3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
【赵渝强老师】PostgreSQL数据库的WAL日志与数据写入的过程
PostgreSQL中的WAL(预写日志)是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关键技术。在数据修改前,系统会先将日志写入WAL,确保宕机时可通过日志恢复数据。它减少了磁盘I/O,提升了性能,并支持手动切换日志文件。WAL文件默认存储在pg_wal目录下,采用16进制命名规则。此外,PostgreSQL提供pg_waldump工具解析日志内容。
318 0
|
4月前
|
SQL 监控 安全
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
Next-DBM数据库审计系统助力企业解决数据安全难题,提供统一身份管理、全方位监控、智能风险识别、完整审计追溯及精细化权限管控,有效防范数据泄露与内部威胁,保障企业核心资产安全,满足合规要求,提升运维效率。
|
6月前
|
SQL 监控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日志分析:binlog、redolog、undolog三大日志的深度探讨。
数据库管理其实和写小说一样,需要规划,需要修订,也需要有能力回滚。理解这些日志的作用与优化,就像把握写作工具的使用与运用,为我们的数据库保驾护航。
288 23
|
6月前
|
开发框架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在Linux系统中安装JDK、Tomcat、MySQL以及部署J2EE后端接口
校验时,浏览器输入:http://[your_server_IP]:8080/myapp。如果你看到你的应用的欢迎页面,恭喜你,一切都已就绪。
509 17

推荐镜像

更多
下一篇
oss云网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