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好用!图像去雾算法C2PNet介绍与使用指南

简介: 超好用!图像去雾算法C2PNet介绍与使用指南


引言

本文主要介绍一个开源的C2PNet去雾算法的使用。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单图像去雾问题,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去雾网络C2PNet。C2PNet使用了课程对比正则化和物理感知的双分支单元来提高去雾模型的解释性和性能。文章首先介绍了去雾问题的挑战,然后详细阐述了C2PNet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物理感知双分支单元和共识负样本对比正则化。最后,通过在合成数据集和真实世界数据集上的定量评估,证明了C2PNet在去雾性能上的优越性。

去雾效果

基本原理

C2PNet(Curricular Contrastive Regularization for Physics-aware Single Image Dehazing Network)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如下:

1. 物理感知双分支单元(Physics-aware Dual-branch Unit, PDU):

  • 设计背景:传统的单张图像去雾方法要么在原始空间直接估计未知因素(传输图和大气光),要么在特征空间中忽略这些物理特性。为了结合物理模型的优势并避免累积误差,设计了PDU。
  • 原理:基于大气散射模型,PDU将传输图和大气光的估计任务分配给两个并行的分支,每个分支分别学习与相应物理因素相关的特征表示。这样可以更精确地合成符合物理模型的潜在清晰图像。
  • 实现:通过一系列卷积层和非线性激活函数,两个分支各自提取图像特征,然后通过加权求和的方式结合这些特征,最终得到去雾化的图像输出。

2. 共识负样本对比正则化(Consensual Contrastive Regularization, CR):

  • 设计背景:为了提高特征空间的可解释性和引导网络学习更有区分度的特征表示,引入了基于对比学习的正则化方法。
  • 原理:对比学习的核心思想是区分正样本对(锚点与其正样本)和负样本对(锚点与其负样本)。在去雾任务中,正样本对是指同一场景下的清晰图像和模糊图像,负样本对则是不同场景下的清晰图像。通过最小化正样本之间的距离和最大化负样本之间的距离,可以约束解决方案的空间,从而提高去雾效果。
  • 实现:在训练过程中,对于每个清晰图像和对应的模糊图像对,网络会学习一个对比损失函数。这个损失函数会随着训练进程动态调整,以平衡正样本和负样本的贡献。具体来说,容易区分的样本(例如,PSNR大于30的样本)会被视为“容易的”样本,而其他样本则被视为“非容易的”样本,并给予更高的权重。这样,网络就会首先学习到容易样本的特征,然后再逐渐聚焦于更难以区分的样本,从而实现一种渐进式的学习策略。

3. 网络整体结构:

  • C2PNet由多个PDU模块串联而成,形成一个多阶段的去雾网络。每个PDU模块负责处理输入图像的不同分辨率版本,从而逐步恢复出高分辨率的清晰图像。在每个PDU模块中,都会对输入图像执行上采样操作,以逐渐重建出全分辨率的清晰图像。

4. 训练策略:

  • 除了传统的L1损失用于直接衡量网络预测的去雾图像和真实清晰图像之间的差异外,C2PNet还采用了CR作为正则化手段来提升特征学习的质量。
  • 在训练过程中,网络会为每个清晰图像和其对应的模糊图像对生成对比损失。同时,为了使网络能够从难易程度不同的样本中学习到有效的特征表示,网络会根据样本的难度动态调整对比损失的权重。

5. 实现细节:

  • C2PNet使用PyTorch 1.11.0在NVIDIA RTX 3090 GPU上实现。
  • 为了评估C2PNet的效果,论文中使用了多个合成数据集和真实世界的去雾数据集,并与其他几种先进的去雾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C2PNet在各种数据集上均取得了领先的性能。

总结,C2PNet的设计原理在于结合物理模型和对比学习正则化来提升单张图像去雾的效果。通过物理感知双分支单元对传输图和大气光进行分别建模,以及通过共识负样本对比正则化引导网络学习更加鲁棒和有区分度的特征表示,C2PNet能够在去雾任务中取得显著的性能提升。

模型结果对比

模型使用完整代码

我们直接使用onnx模型进行图片去雾推理,将图片对比结果存入results目录中:

import argparse
import os
import cv2
import onnxruntime
import numpy as np
class C2PNet:
    def __init__(self, modelpath):
        # Initialize model
        self.onnx_session = onnxruntime.InferenceSession(modelpath)
        self.input_name = self.onnx_session.get_inputs()[0].name
        _, _, self.input_height, self.input_width = self.onnx_session.get_inputs()[0].shape
    def detect(self, image):
        input_image = cv2.cvtColor(image, cv2.COLOR_BGR2RGB)
        if isinstance(self.input_height ,int) and isinstance(self.input_width, int):
            input_image = cv2.resize(input_image, (self.input_width, self.input_height)) ###固定输入分辨率, HXW.onnx文件是动态输入分辨率的
        input_image = input_image.astype(np.float32) / 255.0
        input_image = input_image.transpose(2, 0, 1)
        input_image = np.expand_dims(input_image, axis=0)
        result = self.onnx_session.run(None, {self.input_name: input_image}) ###opencv-dnn推理时,结果图全黑
        
        # Post process:squeeze, RGB->BGR, Transpose, uint8 cast
        output_image = np.squeeze(result[0])
        output_image = output_image.transpose(1, 2, 0)
        output_image = output_image * 255
        output_image = np.clip(output_image, 0, 255)
        output_image = output_image.astype(np.uint8)
        output_image = cv2.cvtColor(output_image.astype(np.uint8), cv2.COLOR_RGB2BGR)
        output_image = cv2.resize(output_image, (image.shape[1], image.shape[0]))
        return output_image
if __name__ == '__main__':
    path = 'testimgs/outdoor'
    for each in os.listdir(path):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
        parser.add_argument('--imgpath', type=str,
                            default=os.path.join(path, each), help="image path")
        parser.add_argument('--modelpath', type=str,
                            default='weights/c2pnet_outdoor_HxW.onnx', help="onnx path")
        args = parser.parse_args()
        mynet = C2PNet(args.modelpath)
        srcimg = cv2.imread(args.imgpath)
        dstimg = mynet.detect(srcimg)
        if srcimg.shape[0] > srcimg.shape[1]:
            boundimg = np.zeros((10, srcimg.shape[1], 3), dtype=srcimg.dtype)+255  ###中间分开原图和结果
            combined_img = np.vstack([srcimg, boundimg, dstimg])
        else:
            boundimg = np.zeros((srcimg.shape[0], 10, 3), dtype=srcimg.dtype)+255
            combined_img = np.hstack([srcimg, boundimg, dstimg])
        cv2.imwrite(os.path.join('results',each), combined_img)
        winName = 'Deep learning Image Dehaze use onnxruntime'
        cv2.namedWindow(winName, 0)
        cv2.imshow(winName, combined_img)  ###原图和结果图也可以分开窗口显示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运行后,保存结果如下:


相关文章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MM2024】阿里云 PAI 团队图像编辑算法论文入选 MM2024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 PAI 团队发表的图像编辑算法论文在 MM2024 上正式亮相发表。ACM MM(ACM国际多媒体会议)是国际多媒体领域的顶级会议,旨在为研究人员、工程师和行业专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以展示在多媒体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进展和应用案例。其主题涵盖了图像处理、视频分析、音频处理、社交媒体和多媒体系统等广泛领域。此次入选标志着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 PAI 在图像编辑算法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学术界的充分认可。
【MM2024】阿里云 PAI 团队图像编辑算法论文入选 MM2024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MM2024】面向 StableDiffusion 的多目标图像编辑算法 VICTORIA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 PAI 团队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在国际多媒体顶级会议 ACM MM2024 上发表 VICTORIA 算法,这是一种面向 StableDiffusion 的多目标图像编辑算法。VICTORIA 通过文本依存关系来修正图像编辑过程中的交叉注意力图,从而确保关系对象的一致性,支持用户通过修改描述性提示一次性编辑多个目标。
|
5月前
|
算法 计算机视觉
图像处理之积分图应用四(基于局部均值的图像二值化算法)
图像处理之积分图应用四(基于局部均值的图像二值化算法)
541 0
|
1月前
|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织物图像的配准和拼接算法的MATLAB仿真,对比SIFT,SURF以及KAZE
本项目展示了织物瑕疵检测中的图像拼接技术,使用SIFT、SURF和KAZE三种算法。通过MATLAB2022a实现图像匹配、配准和拼接,最终检测并分类织物瑕疵。SIFT算法在不同尺度和旋转下保持不变性;SURF算法提高速度并保持鲁棒性;KAZE算法使用非线性扩散滤波器构建尺度空间,提供更先进的特征描述。展示视频无水印,代码含注释及操作步骤。
|
2月前
|
算法 数据可视化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LK光流提取算法的图像序列晃动程度计算matlab仿真
该算法基于Lucas-Kanade光流方法,用于计算图像序列的晃动程度。通过计算相邻帧间的光流场并定义晃动程度指标(如RMS),可量化图像晃动。此版本适用于Matlab 2022a,提供详细中文注释与操作视频。完整代码无水印。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监控
算法金 | 深度学习图像增强方法总结
**图像增强技术概括** 图像增强聚焦于提升视觉效果和细节,广泛应用于医学、遥感等领域。空间域增强包括直方图均衡化(增强对比度)、对比度拉伸、灰度变换、平滑滤波(均值、中值)和锐化滤波(拉普拉斯、高通)。频率域增强利用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通过高频和低频滤波增强图像特征。现代方法涉及超分辨率重建、深度学习去噪(如CNN、Autoencoder)、图像修复(如GAN)和GANs驱动的多种图像处理任务。
150 14
算法金 | 深度学习图像增强方法总结
|
3月前
|
算法 前端开发 计算机视觉
基于均值坐标(Mean-Value Coordinates)的图像融合算法的优化实现
基于均值坐标(Mean-Value Coordinates)的图像融合算法的优化实现
43 0
|
3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并行计算 算法
基于均值坐标(Mean-Value Coordinates)的图像融合算法的具体实现
基于均值坐标(Mean-Value Coordinates)的图像融合算法的具体实现
46 0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
4月前
|
算法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图像融合算法matlab仿真
这是一个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图像融合算法,旨在将彩色模糊图像与清晰灰度图像融合成彩色清晰图像。在MATLAB2022a中测试,算法通过PSO求解最优融合权值参数,经过多次迭代更新粒子速度和位置,以优化融合效果。核心代码展示了PSO的迭代过程及融合策略。最终,使用加权平均法融合图像,其中权重由PSO计算得出。该算法体现了PSO在图像融合领域的高效性和融合质量。
下一篇
无影云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