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同步和异步方式更新插入MongoDB数据的性能对比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数据库 MongoDB,独享型 2核8GB
推荐场景:
构建全方位客户视图
简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如何使用同步和异步方式插入数据到MongoDB,并对两种方式的性能进行对比。并将通过Python中的 pymongo 和 motor 库分别实现同步和异步的数据插入,并进行测试和分析。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如何使用同步和异步方式插入数据到MongoDB,并对两种方式的性能进行对比。并将通过Python中的 pymongomotor 库分别实现同步和异步的数据插入,并进行测试和分析。

项目结构

  1. MongoDB 连接设置:设置MongoDB的连接参数。
  2. 数据生成:生成用于测试的数据。
  3. 同步数据插入:使用 pymongo 库实现同步的数据插入。
  4. 异步数据插入:使用 motor 库实现异步的数据插入。
  5. 性能测试:对同步和异步插入的性能进行测试和比较。

代码实现

首先,我们定义MongoDB的连接设置和生成测试数据的函数:

import time
import pymongo
import motor.motor_asyncio
import asyncio
import random
# MongoDB 连接设置
MONGODB_HOST = 'localhost'
MONGODB_PORT = 27017
MONGODB_DB = 'test_db'
MONGODB_COLLECTION1 = 'test_collection1'
MONGODB_COLLECTION2 = 'test_collection2'
# 生成测试数据
def generate_test_data(num_records):
    return [{'asin': f'ASIN_{i}', 'data': random.random()} for i in range(num_records)]

同步插入数据的函数

我们使用 pymongo 库实现同步的数据插入:

# 同步插入数据的函数
def insert_data_sync(data):
    client = pymongo.MongoClient(MONGODB_HOST, MONGODB_PORT)
    db = client[MONGODB_DB]
    collection1 = db[MONGODB_COLLECTION1]
    start_time = time.time()
    for record in data:
        collection1.update_one({'asin': record['asin']}, {'$set': record}, upsert=True)
    end_time = time.time()
    client.close()
    return end_time - start_time

image.gif 异步插入数据的函数

我们使用 motor 库实现异步的数据插入:

# 异步插入数据的函数
async def insert_data_async(data):
    client = motor.motor_asyncio.AsyncIOMotorClient(MONGODB_HOST, MONGODB_PORT)
    db = client[MONGODB_DB]
    collection2 = db[MONGODB_COLLECTION2]
    start_time = time.time()
    async def insert(record):
        await collection2.update_one({'asin': record['asin']}, {'$set': record}, upsert=True)
    await asyncio.gather(*[insert(record) for record in data])
    end_time = time.time()
    client.close()
    return end_time - start_time

主函数来运行测试

我们定义主函数生成测试数据,并分别测试同步和异步插入数据的性能:

# 主函数来运行测试
def main():
    data = generate_test_data(1000)  # 生成测试数据
    # 测试同步插入
    sync_time = insert_data_sync(data)
    print(f'Synchronous insertion time: {sync_time:.2f} seconds')
    # 测试异步插入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async_time = loop.run_until_complete(insert_data_async(data))
    print(f'Asynchronous insertion time: {async_time:.2f} seconds')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代码分析与性能对比

1. 同步插入

  • 使用 pymongo 库进行同步插入,每次插入操作会等待前一个操作完成。
  • insert_data_sync 函数中,通过 update_one 方法插入或更新数据。

2. 异步插入

  • 使用 motor 库进行异步插入,可以并发处理多个插入操作。
  • insert_data_async 函数中,通过 asyncio.gather 并发执行多个插入任务。

性能测试结果

通过运行上述代码,我们得到以下性能测试结果:

Synchronous insertion time: 27.93 seconds
Asynchronous insertion time: 6.84 seconds

总结

从性能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异步插入数据的速度明显快于同步插入。这是因为异步操作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请求,而同步操作需要等待前一个请求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请求。

同步插入的优点和缺点:

  • 优点:实现简单,调试方便。
  • 缺点:在处理大量数据时效率较低,容易造成阻塞。

异步插入的优点和缺点:

  • 优点:能够并发处理多个请求,提高处理效率。
  • 缺点:实现较为复杂,需要理解异步编程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并且对性能要求较高,建议使用异步方式进行数据插入。如果数据量较小或者实现复杂度较高,可以考虑使用同步方式。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理解同步和异步插入MongoDB数据的实现方式及其性能对比。在实际开发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

相关实践学习
MongoDB数据库入门
MongoDB数据库入门实验。
快速掌握 MongoDB 数据库
本课程主要讲解MongoDB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包括MongoDB数据库的安装、配置、服务的启动、数据的CRUD操作函数使用、MongoDB索引的使用(唯一索引、地理索引、过期索引、全文索引等)、MapReduce操作实现、用户管理、Java对MongoDB的操作支持(基于2.x驱动与3.x驱动的完全讲解)。 通过学习此课程,读者将具备MongoDB数据库的开发能力,并且能够使用MongoDB进行项目开发。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云数据库 MongoDB版 云数据库MongoDB版支持ReplicaSet和Sharding两种部署架构,具备安全审计,时间点备份等多项企业能力。在互联网、物联网、游戏、金融等领域被广泛采用。 云数据库MongoDB版(ApsaraDB for MongoDB)完全兼容MongoDB协议,基于飞天分布式系统和高可靠存储引擎,提供多节点高可用架构、弹性扩容、容灾、备份回滚、性能优化等解决方案。 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mongodb
目录
打赏
0
1
1
0
84
分享
相关文章
【赵渝强老师】MongoDB写入数据的过程
在MongoDB数据更新时,WiredTiger存储引擎通过预写日志(Journal)机制先将更新写入日志文件,再通过检查点操作将日志中的操作刷新到数据文件,确保数据持久化和一致性。检查点定期创建,缩短恢复时间,并保证异常终止后可从上一个有效检查点恢复数据。视频讲解及图示详细说明了这一过程。
184 23
【赵渝强老师】MongoDB写入数据的过程
国内独家|阿里云首发MongoDB 8.0,性能提升“快”人一步
阿里云作为MongoDB的最佳战略合作伙伴,在国内独家发布了8.0版本,支撑广大用户进一步提升业务效率。
数据的存储--MongoDB文档存储(二)
数据的存储--MongoDB文档存储(二)
229 2
|
5月前
|
微服务——MongoDB的数据模型
MongoDB采用文档(document)作为最小存储单位,类似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行,使用BSON(Binary-JSON)格式存储数据。BSON是JSON的二进制扩展,支持内嵌文档和数组,新增了如Date、BinData等特殊数据类型,具有轻量、高效、可遍历的特点,适合非结构化与结构化数据存储。其灵活性高,但空间利用率略低。BSON数据类型包括string、integer、boolean等基本类型及date、object id等扩展类型。
137 0
从 MongoDB 到 时序数据库 TDengine,沃太能源实现 18 倍写入性能提升
沃太能源是国内领先储能设备生产厂商,数十万储能终端遍布世界各地。此前使用 MongoDB 存储时序数据,但随着设备测点增加,MongoDB 在存储效率、写入性能、查询性能等方面暴露出短板。经过对比,沃太能源选择了专业时序数据库 TDengine,生产效能显著提升:整体上,数据压缩率超 10 倍、写入性能提升 18 倍,查询在特定场景上也实现了数倍的提升。同时减少了技术架构复杂度,实现了零代码数据接入。本文将对 TDengine 在沃太能源的应用情况进行详解。
229 0
使用NimoShake将数据从AWS DynamoDB迁移至阿里云MongoDB
使用NimoShake将数据从AWS DynamoDB迁移至阿里云MongoDB
数据的存储--MongoDB文档存储(一)
数据的存储--MongoDB文档存储(一)
429 3
数据库数据恢复——MongoDB数据库服务无法启动的数据恢复案例
MongoDB数据库数据恢复环境: 一台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虚拟机上部署MongoDB数据库。 MongoDB数据库故障: 管理员在未关闭MongoDB服务的情况下拷贝数据库文件。将MongoDB数据库文件拷贝到其他分区后,对MongoDB数据库所在原分区进行了格式化操作。格式化完成后将数据库文件拷回原分区,并重新启动MongoDB服务。发现服务无法启动并报错。
微服务——MongoDB常用命令1——数据库操作
本节介绍了 MongoDB 中数据库的选择、创建与删除操作。使用 `use 数据库名称` 可选择或创建数据库,若数据库不存在则自动创建。通过 `show dbs` 或 `show databases` 查看所有可访问的数据库,用 `db` 命令查看当前数据库。注意,集合仅在插入数据后才会真正创建。数据库命名需遵循 UTF-8 格式,避免特殊字符,长度不超过 64 字节,且部分名称如 `admin`、`local` 和 `config` 为系统保留。删除数据库可通过 `db.dropDatabase()` 实现,主要用于移除已持久化的数据库。
269 0
数据库数据恢复—MongoDB数据库迁移过程中丢失文件的数据恢复案例
某单位一台MongoDB数据库由于业务需求进行了数据迁移,数据库迁移后提示:“Windows无法启动MongoDB服务(位于 本地计算机 上)错误1067:进程意外终止。”

推荐镜像

更多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