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跨平台技术学习(十一):环信基于Electron打包Web IM桌面端的技术实践

简介: 这次借着论证 Web IM端 SDK 是否可以在 Electron 生成的桌面端正常稳定使用,我决定把官方新推出的 webim-vue3-demo,打包到桌面端,并记录了这次验证的过程以及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本文由环信技术黄飞鹏分享,原题“实战|如何利用 Electron 快速开发一个桌面端应用”,本文进行了排版和内容优化等。

1、引言

早就听说利用Electron可以非常便捷的将网页端快速打包成桌面应用,并且利用 Electron 提供的 API 调用可以使用原生桌面 API 一些高级功能。于是这次借着论证 Web IM端 SDK 是否可以在 Electron 生成的桌面端正常稳定使用,我决定把官方新推出的 webim-vue3-demo,打包到桌面端,并记录了这次验证的过程以及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技术交流:

- 移动端IM开发入门文章:《新手入门一篇就够:从零开发移动端IM

- 开源IM框架源码:https://github.com/JackJiang2011/MobileIMSDK备用地址点此

本文已同步发布于:http://www.52im.net/thread-4666-1-1.html

2、系列文章

本文是系列文章中的第11篇,本系列总目录如下:

IM跨平台技术学习(一):快速了解新一代跨平台桌面技术——Electron

IM跨平台技术学习(二):Electron初体验(快速开始、跨进程通信、打包、踩坑等)

IM跨平台技术学习(三):vivo的Electron技术栈选型、全方位实践总结

IM跨平台技术学习(四):蘑菇街基于Electron开发IM客户端的技术实践

IM跨平台技术学习(五):融云基于Electron的IM跨平台SDK改造实践总结

IM跨平台技术学习(六):网易云信基于Electron的IM消息全文检索技术实践

IM跨平台技术学习(七):得物基于Electron开发客服IM桌面端的技术实践

IM跨平台技术学习(八):新QQ桌面版为何选择Electron作为跨端框架

IM跨平台技术学习(九):全面解密新QQ桌面版的Electron内存占用优化

IM跨平台技术学习(十):快速选型跨平台框架Electron、Flutter、Tauri、React Native等

IM跨平台技术学习(十一):环信基于Electron打包WebIM桌面端的技术实践》(* 本文

3、前置技能

  • 1)拥有良好的情绪自我管理,能够在遇到棘手问题时不一拳给到键盘;
  • 2)拥有较为熟练的水群能力,能够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向技术群内参差不齐的群友们抛出自己的问题;
  • 3)重要的是,要拥有较为熟练的搜索引擎使用能力;
  • 4)能够看到这篇文章,那说明以上能力你已完全具备。

PS:不开玩笑的说,开始Electron的踩坑之前,肯定还是要对Electron的方方面面有所了解才能磨刀不误砍柴工,建议从《快速了解新一代跨平台桌面技术——Electron》、《Electron初体验(快速开始、跨进程通信、打包、踩坑等)》这两篇开始。

4、第1步:准备工作

  • 1)克隆 vue3 Demo 项目到本地(vue3-demo的源码地址);
  • 2)在编辑器内打开此项目并执行yarn install安装项目相关 npm 依赖;
  • 3)在此项目目录下打开终端请敲下yarn add electron,从而在该项目中安装 electron;
  • 4)安装一些依赖工具wait-on以及cross-env。

PS:如果访问vue3 Demo的Github仓库太慢,可以直接下载以下附件:

webim-vue-demo(demo-vue3).zip (1.05 MB , 下载次数: 0 , 售价: 1 金币)

wait-on:它是一个 Node.js 包,它可以用于等待多个指定的资源(如 HTTP 资源、TCP 端口或文件)变得可用。它通常用于等待应用程序的依赖项准备好后再启动应用程序。例如,您可以使用 wait-on 等待数据库连接、消息队列和其他服务就绪后再启动您的应用程序。这样可以确保您的应用程序在尝试使用这些资源之前不会崩溃。

cross-env:是一个 npm 包,它的作用是在不同平台上设置环境变量。在不同操作系统中,设置环境变量的方式是不同的。例如,在 Windows 中使用命令 set NODE_ENV=production 设置环境变量,而在 Unix/Linux/Mac 上则需要使用 export NODE_ENV=production 命令。

此时可能会进入到漫长的等待阶段(第一、这个包本身就比较大,第二、相信大家都懂由于网络原因导致),并且有可能进行会经历几次TIMOUT安装失败。此时就需要心平气和,且有耐心的进行改变镜像地址、科学进行上网,WIFI切换为移动流量多去重试几次,相信道友你总会成功过的。

有如下输出则应该为安装成功:

5、第2步:项目目录增加 Electron 文件

在项目增加 Electron 文件时我们需要扩展一部分知识从而了解为什么创建创建这个目录,并在该目录下增加main.js文件的作用。当然如果觉得不需要可以直接略过。

5.1主进程与渲染进程的概念

在 Electron 中,主进程和渲染进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进程是 Electron 应用程序的核心,它运行在一个 Node.js 实例中,并管理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窗口创建和销毁、与底层操作系统进行交互等。主进程还可以通过 IPC(进程间通信)机制与渲染进程进行通信。

渲染进程则是应用程序的 UI 界面所在的进程。每个 Electron 窗口都有其自己的渲染进程。渲染进程是一个 Chromium 渲染引擎实例,它运行在一个仅包含 Web API 的环境中。渲染进程负责渲染 HTML、CSS 和 JavaScript,并处理来自用户的输入事件,同时通过 IPC 机制与主进程进行通信。

由于渲染进程只能访问 Web API 而不能直接访问 Node.js API,因此如果需要在渲染进程中使用 Node.js API,就需要通过 IPC 机制向主进程发出请求,由主进程代为执行并将结果返回给渲染进程。

PS:关于Electron的进程知识,可以详读《Electron初体验(快速开始、跨进程通信、打包、踩坑等)》一文的“5、进程详解”一节。

5.2主进程与渲染进程分别应该写在哪?

在 Electron 应用程序中,主进程通常写在名为 main.js 或者 index.js 的 JavaScript 文件中,这个文件是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而渲染进程则通常写在 HTML 文件和其引入的 JavaScript 文件中。在一个 Electron 窗口中,可以通过调用 webContents 对象的 loadURL 方法来加载一个 HTML 文件,其中包含了渲染进程所需的代码和资源。该 HTML 文件中的 JavaScript 代码将运行在对应的渲染进程中,可以通过 Electron 提供的一些 API 和 Web API 来进行与用户界面相关的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 Electron 中,由于主进程和渲染进程是不同的 Node.js 实例,因此它们之间并不能直接共享变量或者调用函数。如果想要实现主进程和渲染进程之间的通信,必须使用 Electron 提供的 IPC 机制,通过发送消息的方式来进行进程间通信。

5.3有些 Electron 文件目录下 preload.js 的作用

在 Electron 中,preload.js 文件是一个可选的 JavaScript 文件,用于在渲染进程创建之前加载一些额外的脚本或者模块,从而扩展渲染进程的能力。preload.js 文件通常存放在与主进程代码相同的目录下。

preload.js 的实际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托管 Node.js API:preload.js 中可以引入 Node.js 模块,并将其暴露到 window 对象中,从而使得在渲染进程中也能够使用 Node.js API,避免了直接在渲染进程中调用 Node.js API 带来的安全风险;

2)扩展 Web API:preload.js 中还可以定义一些自定义的函数或者对象,然后将它们注入到 window 对象中,这样在渲染进程中就可以直接使用它们了,而无需再进行额外的导入操作;

3)进行一些初始化操作:preload.js 文件中的代码会在每个渲染进程的上下文中都运行一遍,在这里可以进行一些初始化操作,比如为页面添加一些必要的 DOM 元素、为页面注册事件处理程序等。

需要注意的是:preload.js 文件中的代码运行在渲染进程的上下文中,因此如果 preload.js 中包含一些恶意代码,那么它很可能会危及整个渲染进程的安全性。因此,在编写 preload.js 文件时,一定要格外小心,并且仅引入那些你信任的模块和对象。

1) 添加 Electron 文件(此时项目目录):

2) Electron 下新建main.js示例代码如下:

const { app, BrowserWindow } = require('electron');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NODE_ENV = process.env.NODE_ENV;

app.commandLine.appendSwitch('allow-file-access-from-files');

function createWindow() {

 // Create the browser window.

 const mainWindow = new BrowserWindow({

   width: 980,

   height: 680,

   fullscreen: true,

   skipTaskbar: true,

   webPreferences: {

     nodeIntegration: true,

     preload: path.join(__dirname, 'preload.js'),

   },

 });

 

 if (NODE_ENV === 'development') {

   mainWindow.loadURL('http://localhost:9001/');

   mainWindow.webContents.openDevTools();

 } else {

   mainWindow.loadURL(`file://${path.join(__dirname, '../dist/index.html')}`);

 }

}

 

// This method will be called when Electron has finished

// initialization and is ready to create browser windows.

// Some APIs can only be used after this event occurs.

 

app.whenReady().then(() => {

 createWindow();

});

 

// Quit when all windows are closed, except on macOS. There, it's common

// for applications and their menu bar to stay active until the user quits

// explicitly with Cmd + Q.

app.on('window-all-closed', function () {

 if (process.platform !== 'darwin') app.quit();

});

3)Electron 下新建preload.js,示例代码如下(此文件为可选文件):

//允许vue项目使用 ipcRenderer 接口, 演示项目中没有使用此功能

const { contextBridge, ipcRenderer } = require('electron');

contextBridge.exposeInMainWorld('ipcRender', ipcRenderer);

4)修改package.json:

当前示例代码如下:

  • 1)修改"main"配置,将其指向为"main": "electron/main.js";
  • 2)增加一个针对 electron 启动的"scripts","electron:dev": "wait-on tcp:3000 && cross-env NODE_ENV=development electron ./"。

当前项目配置如下所示:

{

 "name": "webim-vue3-demo",

 "version": "0.1.0",

 "private": true,

 "main": "electron/main.js",

 "scripts": {

   "dev": "vue-cli-service serve",

   "build": "vue-cli-service build",

   "lint": "vue-cli-service lint",

   "electron:dev": "wait-on tcp:9001 && cross-env NODE_ENV=development  electron ./"

 },

 "dependencies": {

   "@vueuse/core": "^8.4.2",

   "agora-rtc-sdk-ng": "^4.14.0",

   "axios": "^0.27.2",

   "benz-amr-recorder": "^1.1.3",

   "core-js": "^3.8.3",

   "easemob-websdk": "^4.1.6",

   "element-plus": "^2.2.5",

   "nprogress": "^0.2.0",

   "pinyin-pro": "^3.10.2",

   "vue": "^3.2.13",

   "vue-router": "^4.0.3",

   "vuex": "^4.0.0"

 },

 "devDependencies": {

   "@babel/core": "^7.12.16",

   "@babel/eslint-parser": "^7.12.16",

   "@vue/cli-plugin-babel": "~5.0.0",

   "@vue/cli-plugin-eslint": "~5.0.0",

   "@vue/cli-plugin-router": "~5.0.0",

   "@vue/cli-plugin-vuex": "~5.0.0",

   "@vue/cli-service": "~5.0.0",

   "cross-env": "^7.0.3",

   "electron": "^24.3.1",

   "eslint": "^7.32.0",

   "eslint-plugin-vue": "^8.0.3",

   "sass": "^1.51.0",

   "sass-loader": "^12.6.0",

   "wait-on": "^7.0.1"

 }

}

6、第3步:本地启动起来验证一下

6.1启动运行原 vue 项目

这里启动项目至端口号 9001,跟上面 electron/main.jsmainWindow.loadURL(' http://localhost:9001/')是可以对应上的,也就是 Electron 运行起来将会加载此服务地址。

yarn run dev

6.2新开终端,启动Electron

新开一个终端执行,输入下方命令启动 Electron。

执行下面命令:

yarn run electron:dev

 

并且经过测试验证登录没有什么问题。

7、第4步:尝试打包并验证打包出来的安装包是否可用

7.1安装electron-builder

该工具为 Electron 打包工具库,点击打开electron-builder 官方文档

终端执行下面命令安装 electron-builder:

yarn add electron-builder --dev

7.2配置打包脚本命令及个性化配置项

package.json 配置打包脚本命令以及设置打包个性化配置项。

具体配置项作用请参考官网文档,下面有些配置也是 CV 大发过来的,没有具体深入研究。

{

 "name": "webim-vue3-demo",

 "version": "0.1.0",

 "private": true,

 "main": "electron/main.js",

 "scripts": {

   "dev": "vue-cli-service serve",

   "build": "vue-cli-service build",

   "lint": "vue-cli-service lint",

   "electron:dev": "wait-on tcp:9001 && cross-env NODE_ENV=development  electron ./",

   "electron:build": "rimraf dist &&  vue-cli-service build &&  electron-builder",

   "electron:build2": "electron-builder"

 },

 "dependencies": {

   "@vueuse/core": "^8.4.2",

   "agora-rtc-sdk-ng": "^4.14.0",

   "axios": "^0.27.2",

   "benz-amr-recorder": "^1.1.3",

   "core-js": "^3.8.3",

   "easemob-websdk": "^4.1.6",

   "element-plus": "^2.2.5",

   "nprogress": "^0.2.0",

   "pinyin-pro": "^3.10.2",

   "vue": "^3.2.13",

   "vue-router": "^4.0.3",

   "vuex": "^4.0.0"

 },

 "devDependencies": {

   "@babel/core": "^7.12.16",

   "@babel/eslint-parser": "^7.12.16",

   "@vue/cli-plugin-babel": "~5.0.0",

   "@vue/cli-plugin-eslint": "~5.0.0",

   "@vue/cli-plugin-router": "~5.0.0",

   "@vue/cli-plugin-vuex": "~5.0.0",

   "@vue/cli-service": "~5.0.0",

   "cross-env": "^7.0.3",

   "electron": "^24.3.1",

   "electron-builder": "^23.6.0",

   "eslint": "^7.32.0",

   "eslint-plugin-vue": "^8.0.3",

   "sass": "^1.51.0",

   "sass-loader": "^12.6.0",

   "wait-on": "^7.0.1"

 },

 "build": {

   "productName": "webim-electron",

   "appId": "com.lvais",

   "copyright": "2023@easemob",

   "directories": {

     "output": "output"

   },

   "extraResources": [

     {

       "from": "./src/assets",

       "to": "./assets"

     }

   ],

   "files": ["dist/**/*", "electron/**/*"],

   "mac": {

     "artifactName": "${productName}_${version}.${ext}",

     "target": ["dmg"]

   },

   "win": {

     "target": [

       {

         "target": "nsis",

         "arch": ["x64"]

       }

     ],

     "artifactName": "${productName}_${version}.${ext}"

   },

   "nsis": {

     "oneClick": false,

     "allowElevation": true,

     "allowToChangeInstallationDirectory": true,

     "createDesktopShortcut": true

   },

   "linux": {}

 }

}

7.3开始 build

先这样——build 原始 vue 项目:

yarn run build

再那样——build Electron 项目:

yarn run electron:build

可能会进入漫长的等待,但是不要慌,可能与网络关系比较大,需要耐心等待。

打包成功之后可以看到有一个 output 文件夹的生成,打开之后可以选择双击打开软件验证看下是否可以正常开启应用。

8、 痛苦踩坑1:打包后页面空白等

8.1概述

打包后页面空白并出现类似“Failed to load resource: net::ERR_FILE_NOT_FOUND”的报错。

问题简述:发现只有在打包之后的 Electron 应用,启动后存在页面空白,dev 情况下正常。

8.2解决手段1

经排查,更改vue.config.js中publicPath的配置为‘./’。

const { defineConfig } = require('@vue/cli-service');

module.exports = defineConfig({

 transpileDependencies: true,

 lintOnSave: false,

 devServer: {

   host: 'localhost',

   port: 9001,

   // https:true

 },

 publicPath: './',

 chainWebpack: (config) => {

   //最小化代码

   config.optimization.minimize(true);

   //分割代码

   config.optimization.splitChunks({

     chunks: 'all',

   });

 },

});

原因是:打包后的应用 Electron 会从相对路径开始找资源,所以经过此配置可以所有资源则开始从相对路径寻找。

默认情况下:Vue CLI 会假设你的应用是被部署在一个域名的根路径上,例如 https://www.my-app.com/。如果应用被部署在一个子路径上,你就需要用这个选项指定这个子路径。

例如:如果你的应用被部署在 https://www.my-app.com/my-app/,则设置 publicPath为 /my-app/。这个值也可以被设置为空字符串 ('') 或是相对路径 ('./'),这样所有的资源都会被链接为相对路

8.3解决手段2

经过一顿操作之后发现仍然还是空白,并且打开控制台看到页面可以正常加载资源文件,但是 index.html 返回此类错误:“We're sorry but XXX doesn't work properly without JavaScript”,经过查找发现可以通过修改路由模式来解决,经过测试确实有效。

参考文章为:vue3项目打包时We're sorry but XXX doesn't work properly without JavaScript》。

修改后的代码示例:

const router = createRouter({

 //改为#则可以直接变更路由模式

 history: createWebHistory('#'),

 routes,

});

9、痛苦踩坑2:页面展示正常后,调用登录报错

问题简述:页面展示正常后,调用登录发现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报错。

 

解决方式:经发现原来是发起 axios 请求环信置换连接 token 接口的时候,协议的获取是通过window.location.protocol来获取的,那么打包之后的协议为file:那么这时发起的请求就会变更为以 file 协议发起的请求,那么修改这里的逻辑,判断如果为 file 协议则默认走 http 协议发起请求。

示例代码如下: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const defaultBaseUrl = '//a1.easemob.com';

console.log('window.location.protocol', window.location.protocol);

// create an axios instance

const service = axios.create({

 withCredentials: false,

 // baseURL: process.env.VUE_APP_BASE_API, // url = base url + request url

 baseUR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 === 'file:' ? 'https:' : window.location.protocol

 }${defaultBaseUrl}`,

 // withCredentials: true, // send cookies when cross-domain requests

 timeout: 30000, // request timeout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

// request interceptor

service.interceptors.request.use(

 (config) => {

   // do something before request is sent

   return config;

 },

 (error) => {

   // do something with request error

   console.log('request error', error); // for debug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

 

// response interceptor

service.interceptors.response.use(

 /**

  * If you want to get http information such as headers or status

  * Please return  response => response

  */

 

 /**

  * Determine the request status by custom code

  * Here is just an example

  * You can also judge the status by HTTP Status Code

  */

 (response) => {

   const res = response.data;

   const code = response.status;

   // if the custom code is not 20000, it is judged as an error.

   if (code >= 400) {

     return Promise.reject(new Error(res.desc || 'Error'));

   } else {

     return res;

   }

 },

 (error) => {

   if (error.response) {

     const res = error.response.data; // for debug

     if (error.response.status === 401 && res.code !== '001') {

       console.log('>>>>>无权限');

     }

     if (error.response.status === 403) {

       res.desc = '您没有权限进行查询和操作!';

     }

     return Promise.reject(res.desc || error);

   }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

 

export default service;

10、参考资料

[1] Electron官方文档

[2] 快速了解新一代跨平台桌面技术——Electron

[3] Electron初体验(快速开始、跨进程通信、打包、踩坑等)

[4] Electron + Vue3 + TS + Vite 桌面应用项目搭建教程

[5] Electron + Vue3 +Ant Design Vue 桌面应用从项目搭建到打包发布

[6] vivo的Electron技术栈选型、全方位实践总结

[7] 一文读懂前端技术演进:盘点Web前端20年的技术变迁史

[8] 详解Web端通信方式的演进:从Ajax、JSONP 到 SSE、Websocket

[9] WebSocket从入门到精通,半小时就够!

(本文已同步发布于:http://www.52im.net/thread-4666-1-1.html

目录
相关文章
|
25天前
|
JSON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开发桌面程序-Electron入门
【10月更文挑战第16天】Electron 是一个使用 JavaScript、HTML 和 CSS 构建跨平台桌面应用的框架,嵌入了 Chromium 和 Node.js。本文介绍了如何搭建 Electron 开发环境,包括安装 Node.js、创建项目、配置 main.js 和打包应用。通过简单的步骤,你可以快速创建并运行一个基本的 Electron 应用程序。
开发桌面程序-Electron入门
|
21天前
|
SQL 负载均衡 安全
安全至上:Web应用防火墙技术深度剖析与实战
【10月更文挑战第29天】在数字化时代,Web应用防火墙(WAF)成为保护Web应用免受攻击的关键技术。本文深入解析WAF的工作原理和核心组件,如Envoy和Coraza,并提供实战指南,涵盖动态加载规则、集成威胁情报、高可用性配置等内容,帮助开发者和安全专家构建更安全的Web环境。
39 1
|
24天前
|
负载均衡 监控 算法
论负载均衡技术在Web系统中的应用
【11月更文挑战第4天】在当今高并发的互联网环境中,负载均衡技术已经成为提升Web系统性能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有效地将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负载均衡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还能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本文将结合我参与的一个实际软件项目,从项目概述、负载均衡算法原理以及实际应用三个方面,深入探讨负载均衡技术在Web系统中的应用。
49 2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2024 川渝 Web 前端开发技术交流会「互联」:等你来报名!
2024 川渝 Web 前端开发技术交流会「互联」:等你来报名!
2024 川渝 Web 前端开发技术交流会「互联」:等你来报名!
|
1月前
|
存储 安全 数据库
后端技术在现代Web开发中的实践与创新
【10月更文挑战第13天】 本文将深入探讨后端技术在现代Web开发中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利用先进的后端技术提升用户体验和系统性能。我们将从基础架构设计、数据库优化、安全性保障等方面展开讨论,为读者提供清晰的指导和实用的技巧。无论是新手开发者还是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和帮助。
38 2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移动开发 JavaScript
Web实时通信的学习之旅:SSE(Server-Sent Events)的技术详解及简单示例演示
Web实时通信的学习之旅:SSE(Server-Sent Events)的技术详解及简单示例演示
162 0
|
1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Cloud Native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后端技术在现代Web开发中的实践与创新
本文探讨了后端技术在现代Web开发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通过分析当前流行的后端框架和开发模式,揭示了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来构建高效、可扩展的Web应用程序。同时,文章也讨论了未来后端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些启示。
|
1月前
|
Web App开发 前端开发 网络性能优化
Web网页端IM产品RainbowChat-Web的v7.2版已发布
RainbowChat-Web是一套Web网页端IM系统,是RainbowChat的姊妹系统(RainbowChat是一套基于开源IM聊天框架 MobileIMSDK (Github地址) 的产品级移动端IM系统)。
36 1
|
25天前
|
监控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前端技术探索:构建高效、可维护的Web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23天】前端技术探索:构建高效、可维护的Web应用
38 0
|
1月前
|
开发框架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Electron技术深度解析:构建跨平台桌面应用的利器
【10月更文挑战第13天】Electron技术深度解析:构建跨平台桌面应用的利器
171 0
下一篇
无影云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