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力扣166题:分数到小数(模拟长除法与字符串操作详解及模拟面试问答)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简介: 深入解析力扣166题:分数到小数(模拟长除法与字符串操作详解及模拟面试问答)

力扣166题:分数到小数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读力扣第166题“分数到小数”。通过学习本篇文章,读者将掌握如何使用多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并了解相关的复杂度分析和模拟面试问答。每种方法都将配以详细的解释和ASCII图解,以便于理解。

问题描述

力扣第166题“分数到小数”描述如下:

给定两个整数,分别表示分数的分子 numerator 和分母 denominator,以字符串形式返回小数。如果小数部分是循环小数,则将循环部分括在括号内。

示例 1:

输入: numerator = 1, denominator = 2
输出: "0.5"

示例 2:

输入: numerator = 2, denominator = 1
输出: "2"

示例 3:

输入: numerator = 2, denominator = 3
输出: "0.(6)"

解题思路

方法一:模拟长除法
  1. 初步分析
  • 使用长除法模拟计算小数部分,并记录每一步余数的位置来检测循环。
  • 使用哈希表存储余数的位置,如果发现重复的余数,则表示循环节开始。
  1. 步骤
  • 处理分子和分母的符号,计算整数部分。
  • 模拟长除法计算小数部分,记录每一步余数的位置。
  • 如果发现重复的余数,则将循环部分括在括号内。
代码实现
def fractionToDecimal(numerator, denominator):
    if numerator == 0:
        return "0"
    result = []
    if (numerator < 0) ^ (denominator < 0):
        result.append("-")
    numerator, denominator = abs(numerator), abs(denominator)
    result.append(str(numerator // denominator))
    remainder = numerator % denominator
    if remainder == 0:
        return "".join(result)
    result.append(".")
    remainders = {}
    while remainder != 0:
        if remainder in remainders:
            result.insert(remainders[remainder], "(")
            result.append(")")
            break
        remainders[remainder] = len(result)
        remainder *= 10
        result.append(str(remainder // denominator))
        remainder %= denominator
    return "".join(result)
# 测试案例
print(fractionToDecimal(1, 2))  # 输出: "0.5"
print(fractionToDecimal(2, 1))  # 输出: "2"
print(fractionToDecimal(2, 3))  # 输出: "0.(6)"
ASCII图解

假设输入为 numerator = 2denominator = 3,图解如下:

2 ÷ 3 = 0.6666...
步骤:
整数部分: 0
小数部分:
2 * 10 = 20, 20 ÷ 3 = 6, 余数 = 2
2 * 10 = 20, 20 ÷ 3 = 6, 余数 = 2 (循环开始)
结果:0.(6)
方法二:通过字符串操作
  1. 初步分析
  • 直接通过字符串操作来构建结果字符串。
  • 使用哈希表记录每个余数出现的位置,检测循环节。
  1. 步骤
  • 处理分子和分母的符号,计算整数部分。
  • 使用字符串操作计算小数部分,记录每个余数的位置。
  • 如果发现重复的余数,则将循环部分括在括号内。
代码实现
def fractionToDecimal(numerator, denominator):
    if numerator == 0:
        return "0"
    sign = "-" if (numerator < 0) ^ (denominator < 0) else ""
    numerator, denominator = abs(numerator), abs(denominator)
    integer_part = str(numerator // denominator)
    remainder = numerator % denominator
    if remainder == 0:
        return sign + integer_part
    
    result = [sign + integer_part + "."]
    remainder_map = {}
    while remainder != 0:
        if remainder in remainder_map:
            result.insert(remainder_map[remainder], "(")
            result.append(")")
            break
        remainder_map[remainder] = len(result)
        remainder *= 10
        result.append(str(remainder // denominator))
        remainder %= denominator
    return "".join(result)
# 测试案例
print(fractionToDecimal(1, 2))  # 输出: "0.5"
print(fractionToDecimal(2, 1))  # 输出: "2"
print(fractionToDecimal(2, 3))  # 输出: "0.(6)"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
  • 模拟长除法方法:O(n),其中 n 是小数部分的长度,主要消耗在余数的检测和计算上。
  • 字符串操作方法:O(n),其中 n 是小数部分的长度,主要消耗在字符串构建和余数检测上。
  • 空间复杂度
  • 模拟长除法方法:O(n),需要额外的哈希表空间来存储余数的位置。
  • 字符串操作方法:O(n),需要额外的哈希表空间来存储余数的位置。

模拟面试问答

问题 1:你能描述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吗?

回答:我们需要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并检测是否存在循环小数。可以使用模拟长除法的方法,记录每一步余数的位置来检测循环。如果发现重复的余数,则表示循环节开始,将循环部分括在括号内。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字符串操作直接构建结果,使用哈希表记录每个余数出现的位置,检测循环节。

问题 2:为什么要使用哈希表记录余数的位置?

回答:使用哈希表记录余数的位置可以有效检测循环小数。当发现重复的余数时,表示开始出现循环节,可以将循环部分括在括号内。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确定循环节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问题 3:你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是多少?

回答:模拟长除法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O(n),空间复杂度是 O(n),其中 n 是小数部分的长度。字符串操作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O(n),空间复杂度是 O(n)。

问题 4: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循环小数?

回答:当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不为1时,且分母有质因数2或5之外的其他质因数时,分数转换为小数会出现循环小数。例如,2/3转换为小数时,会出现循环小数0.(6)。

问题 5:你能解释一下模拟长除法的方法吗?

回答:模拟长除法的方法通过逐步计算小数部分,每一步记录当前的余数位置。如果发现重复的余数,则表示开始出现循环节。将循环部分括在括号内,生成最终结果。

问题 6:如何处理分子或分母为负数的情况?

回答:首先判断分子和分母的符号,通过异或运算确定结果的符号。然后将分子和分母转换为正数,继续进行后续计算。最后将符号添加到结果字符串的开头。

问题 7:在代码中如何处理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回答:首先计算整数部分,将整数部分添加到结果字符串中。然后计算小数部分,通过模拟长除法或字符串操作的方法逐步计算,检测循环节并构建最终结果。

问题 8:你能举例说明在面试中如何回答优化问题吗?

回答:在面试中,如果面试官问到如何优化算法,我会首先分析当前算法的瓶颈,如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然后提出优化方案。例如,对于分数到小数问题,我会提到使用哈希表记录余数的位置,以快速检测循环节,并解释其原理和优势,最后提供代码实现和复杂度分析。

问题 9:如何验证代码的正确性?

回答:通过多个测试案例验证代码的正确性,包括正常情况和边界情况。例如,测试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前导零情况、循环小数情况等,确保代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确运行。

问题 10:你能解释一下分数到小数转换的重要性吗?

回答:分数到小数的转换在数学计算、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非常重要。例如,精确表示和计算分数值,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分数到小数的转换还用于金融和统计分析中,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和比较数值大小。

总结

本文详细解读了力扣第166题“分数到小数”,通过模拟长除法和字符串操作两种方法,高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提供了详细的ASCII图解和模拟面试问答。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在力扣刷题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资料

  • 《算法导论》—— Thomas H. Cormen, Charles E. Leiserson, Ronald L. Rivest, Clifford Stein
  • 力扣官方题解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数据分析螺丝钉

相关文章
|
7月前
|
Python
155. 最小栈 力扣 python 空间换时间 o(1) 腾讯面试题
155. 最小栈 力扣 python 空间换时间 o(1) 腾讯面试题
|
7月前
|
存储 算法 索引
1124. 表现良好的最长时间段 (python) 前缀和 分类讨论 最大长度 力扣 面试题
1124. 表现良好的最长时间段 (python) 前缀和 分类讨论 最大长度 力扣 面试题
|
7月前
|
存储 算法
经典的滑动窗口的题目 力扣 2799. 统计完全子数组的数目(面试题)
经典的滑动窗口的题目 力扣 2799. 统计完全子数组的数目(面试题)
|
8月前
|
算法
力扣经典150题解析之三十四:有效的数独
力扣经典150题解析之三十四:有效的数独
66 0
|
8月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测试技术
力扣经典150题解析之二十九:三数之和
力扣经典150题解析之二十九:三数之和
59 0
|
8月前
|
算法 测试技术 程序员
力扣经典150题解析之二十八:盛最多水的容器
力扣经典150题解析之二十八:盛最多水的容器
78 0
|
1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处理 索引
mindspeed-llm源码解析(一)preprocess_data
mindspeed-llm是昇腾模型套件代码仓,原来叫"modelLink"。这篇文章带大家阅读一下数据处理脚本preprocess_data.py(基于1.0.0分支),数据处理是模型训练的第一步,经常会用到。
52 0
|
2月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算法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行为型模式用于描述程序在运行时复杂的流程控制,即描述多个类或对象之间怎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单个对象都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它涉及算法与对象间职责的分配。行为型模式分为类行为模式和对象行为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在类间分派行为,后者采用组合或聚合在对象间分配行为。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行为模式比类行为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行为型模式分为: • 模板方法模式 • 策略模式 • 命令模式 • 职责链模式 • 状态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中介者模式 • 迭代器模式 • 访问者模式 • 备忘录模式 • 解释器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
2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安全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结构型模式描述如何将类或对象按某种布局组成更大的结构。它分为类结构型模式和对象结构型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组织接口和类,后者釆用组合或聚合来组合对象。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结构型模式比类结构型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结构型模式分为以下 7 种: • 代理模式 • 适配器模式 • 装饰者模式 • 桥接模式 • 外观模式 • 组合模式 • 享元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