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之【软件测试概论三】

简介: 软件测试之【软件测试概论三】

前言

本文内容提前看:什么是测试用例设计?如何设计测试用例?设计用例会用到哪些方法?

🔥本软件测试概论系列将分为三篇来带你系统的了解软件测试,分别是:第一篇:软件生命周期(包含软件测试基本概念)与软件测试过程;第二篇:软件测试用例与软件缺陷文档项目训练;第三篇: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本文为🚀软件测试概论的第三篇

测试用例的前因后果

软件测试概论二的博客中,对测试用例的模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什么是测试用例呢?

测试用例(Test Case)作为测试的指导,避免测试的随意性和测试遗漏,而专门编写的文档。主要包括:用例编号,用例标题,前置条件,操作步骤(明确且详细,可操作性),预期结果,实际结果等。

测试结果:

1️⃣pass-测试用例通过

2️⃣fail-测试用例未通过(沟通确认、确认bug、提交缺陷)

3️⃣blocked-阻塞,执行测试时操作步骤只执行了前几步,后续无法执行操作。

4️⃣N/A-用例未执行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将软件系统中可能存在的输入数据,划分为几个子集合。然后我们从每个子集合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数据来测试软件。从而减少测试数据的数量,节约测试时间。

有效等价类:符合软件输入要求的数据

无效等价类:不符合软件输入要求的数据

等价类划分原则:

1️⃣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和取值个数,则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2️⃣输入条件给定了输入值的集合,则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3️⃣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值,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4️⃣输入条件是一组值,比如有n个,并且程序针对每个值处理不一样。那么可以确定n个

5️⃣输入条件遵守了某种规则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6️⃣输入条件在确认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个元素如果程序处理方式不同,那么需要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等价类。

🚀等价类划分法设计用例步骤:

划分等价类

根据需求文档对功能的要求,为每个输入条件划分等价类,包括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为每一个等价类编号。

👇

为有效等价类设计测试数据

原则:设计一个测试数据,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有效等价类。如果一个数据覆盖不完,那么继续增加测试数据,覆盖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直到所有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完。

👇

为无效等价类设计测试数据

原则:设计一个测试数据,使其只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个操作,直到覆盖完所有的无效等价类。

👇

按照公司的测试用例模版,将测试数据编写成标准格式的测试用例。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法是基于等价类划分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进过大量的测试工作经验得知,错误往往发生在输入或输出的边界上,因此针对等价类的各个范围,补充一些边界上的测试数据,可以提高效率发现更多的错误。

边界点的三个概念:

👉上点:

边界值点(不管边界点是开区间还是闭区间)

👉离点:

边界值近点(两种方法:

1、如果上点是有效等价类,那么离点就是里边界值近的无效等价类。

2、如果边界值是闭区间,那么离点就是范围外最近的点;如果边界值是开区间,那么离点就是取值范围内的点)

👉内点:有效范围内非边界的点

边界值分析法数据选取原则:

1️⃣输入或输出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则应该测试边界及边界附近的值

2️⃣输入或输出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用最大的、最小的、比最大的多一个,比最小的少一个作为测试数据。

3️⃣程序说明有一组有序值的组合, 取第一个值和最后一个值作为测试数据。

4️⃣程序内部使用的一个数据类型或结构, 有内部边界范围, 那么要测试范围的边界值。

🚀边界值分析法设计用例步骤

划分等价类根据需求对功能的要求,为每个输入条件划分等价类

👇

确定边界值根据已划分的等价类, 分析是否存在边界值, 如果存在则补充边界值在表中。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都要确定边界值。然后把所有等价类和边界值都编上号。

👇

根据等价类原则设计测试数据,如果有边界值,可以在覆盖等价类的同时覆盖边界值

直到覆盖完所有的有效等价类, 无效等价类及所有边界值。当然, 除了覆盖边界值, 也添加一些内点测试数据。

👇

按照公司测试用例模版,将测试数据编写成标准格式的测试用例

特点及适用范围

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是平常测试用的最多的测试设计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场景功能测试。

比如: 用户注册, 信息录入, 搜索框等功能

🔥正交试验法

根据正交表来填入我们的测试条件和值,挑选我们要测试的组合情况。通过正交表挑选的测试的组合个数,比我们吧所有的条件都组合起来测试会少测很多个情况,帮我们节约大量的测试时间

下图为4因子3状态的正交表:

正交试验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1️⃣找出因子与状态,画因子和状态

2️⃣找到合适的正交表,替换内容(列的标题和列的内容)

3️⃣去掉不可能的配置组合,添加用户常用的组合

4️⃣根据每一行的组合编写测试用例

🔥状态迁移图法

有些软件明确的标注了一些状态,比如订单状态(未支付,已支付,已发货,订单完成)。对于某个状态施加某个操作或达到某个条件,可以使之变更到另一个状态,这种情况就适合使用状态迁移图法。

状态迁移图法设计用例步骤

以打印机为例:

1️⃣画出状态迁移图

2️⃣列出状态事件表

找到第一个状态,从第一个状态开始找下一个状态(下一个箭头)转换到这个状态需要达到的条件叫做事件,如果这个状态向外的箭头找完了,就找下一级,看看有没有向外的箭头。并列到状态事件表里,继续找下一级有没有向外的箭头。在左边已经列过的状态就不列了。

3️⃣根据状态事件表画出状态转换树

4️⃣从状态转换树推出测试路径

5️⃣根据测试路径编写测试用例(正常操作+异常操作)

🔥流程分析法

有些软件系统,比如购物网站,或者订票系统,有一系列操作流程,比如搜索商品,添加购物车,下单,支付,生成订单等。这种系统就适合使用流程分析法。

流程分析法设计用例步骤

1️⃣画出业务流程图

2️⃣设置基本流和备选流,确定测试路线

3️⃣选取测试数据,构造测试用例

流程分析法总结

流程分析法重点是测试流程, 对于单个功能模块的测试, 并不是特别充分。在实际项目中, 需要对单个功能使用等价类, 边界值等方法测试各种正常和异常数据进行更充分的测试。流程分析法作为补充, 将多个功能串起来测试。

PS:软件测试概论系列终于结束了,但是仅仅是软件测试的冰山一角最基础的部分,后面还会有更多的技巧分享的。

目录
相关文章
|
9月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数据管理
探索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框架选择与优化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现代软件开发流程中,如何根据项目特性、团队技能和长期维护需求,精准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测试框架。
357 11
|
9月前
|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探索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策略
随着软件开发周期的加速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手动软件测试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软件开发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要求。本文旨在探讨自动化测试在软件测试中的重要性、实施策略及其对提高软件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自动化测试的优势与挑战,以及提供实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和框架选择指南,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并应用自动化测试以提升软件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策略与最佳实践##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软件行业中,自动化测试已成为确保软件质量和加速产品上市的关键工具。本文将探讨自动化测试的重要性,分析不同类型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和框架,并深入讨论实施自动化测试的最佳实践。通过案例研究和数据分析,我们将揭示如何有效整合自动化测试到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以及它如何帮助团队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率。 ##
146 1
|
9月前
|
Java 测试技术 API
探索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框架
本文深入探讨了自动化测试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几种流行的自动化测试框架。通过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旨在为读者提供选择合适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参考依据。
|
9月前
|
数据管理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策略与最佳实践
在当今快速迭代的软件开发环境中,自动化测试已成为确保软件质量和加速产品上市的关键手段。本文旨在探讨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构建有效的自动化测试框架以及实施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通过分析自动化测试的最佳实践,本文为软件开发团队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指南,以优化测试流程、提高测试效率并减少人为错误。
226 4
|
9月前
|
监控 测试技术 定位技术
探索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框架选择与实施###
本文不概述传统意义上的摘要内容,而是直接以一段对话形式引入,旨在激发读者兴趣。想象一下,你是一名勇敢的探险家,面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地图,每张地图都指向未知的宝藏——高效、精准的软件测试领域。我们将一起踏上这段旅程,探讨如何根据项目特性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并分享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与避坑指南。 ###
134 4
|
9月前
|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软件测试的艺术与科学:探索自动化测试框架
在软件开发的世界中,测试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将深入探讨自动化测试框架的重要性和实现方法,旨在为读者揭示如何通过自动化测试提升软件测试效率和准确性。我们将从测试的基本概念出发,逐步引导读者了解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来支持测试活动。文章不仅提供理论知识,还将分享实用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无论你是测试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更高效、更可靠软件测试的大门。
128 1
|
3月前
|
Java 测试技术 容器
Jmeter工具使用:HTTP接口性能测试实战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初步理解如何使用JMeter进行HTTP接口性能测试,有兴趣的话,你可以研究更多关于JMeter的内容。记住,只有理解并掌握了这些工具,你才能充分利用它们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656 23
|
8月前
|
数据可视化 前端开发 测试技术
接口测试新选择:Postman替代方案全解析
在软件开发中,接口测试工具至关重要。Postman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国产工具的崛起,越来越多开发者转向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替代方案——Apifox。它不仅支持中英文切换、完全免费不限人数,还具备强大的可视化操作、自动生成文档和API调试功能,极大简化了开发流程。
|
5月前
|
SQL 安全 测试技术
2025接口测试全攻略:高并发、安全防护与六大工具实战指南
本文探讨高并发稳定性验证、安全防护实战及六大工具(Postman、RunnerGo、Apipost、JMeter、SoapUI、Fiddler)选型指南,助力构建未来接口测试体系。接口测试旨在验证数据传输、参数合法性、错误处理能力及性能安全性,其重要性体现在早期发现问题、保障系统稳定和支撑持续集成。常用方法包括功能、性能、安全性及兼容性测试,典型场景涵盖前后端分离开发、第三方服务集成与数据一致性检查。选择合适的工具需综合考虑需求与团队协作等因素。
539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