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信号量机制(整型信号量、记录型信号量),用信号量实现进程互斥、同步、前驱关系

简介: 【操作系统】信号量机制(整型信号量、记录型信号量),用信号量实现进程互斥、同步、前驱关系

一、信号量机制

用户进程可以通过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一对原语来对信号量进行操作,从而很方便的实现了进程互斥、进程同步。

信号量其实就是一个变量(可以是一个整数,也可以是更复杂的记录型变量),可以用一个信号量来表示系统中某种资源的数量,比如:系统中只有一台打印机,就可以设置一个初值为1的信号量。

原语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段,其执行只能一气呵成,不可被中断。原语是由关中断/开中断指令实现的。软件解决方案的主要问题是由“进入区的各种操作无法一气呵成”,因此如果能把进入区、退出区的操作都用“原语”实现,使这些操作能“一气呵成”就能避免问题。

一对原语:wait(S)原语和signal(S)原语,可以把原语理解为我们自己写的函数,函数名分别为wait和signal,.括号里的信号量S其实就是函数调用时传入的一个参数。

wait、signal原语常简称为P、V操作(来自荷兰语proberen和verhogen)。因此,做题的时候常把wait(S)、signal(s)两个操作分别写为P(S)、V(S)【这是狄克斯特拉用荷兰文定义的,因为在荷兰文中,通过叫passeren,释放叫vrijgeven,PV操作因此得名。这是在计算机术语中不是用英语表达的极少数的例子之一。】

1.1 整型信号量

用一个整数型的变量作为信号量,用来表示系统中某种资源的数量(与普通整数变量的区别:对信号量的操作只有三种,即初始化、P操作、V操作)

Eg:某计算机系统中有一台打印机.…

int S = 1;      //初始化整型信号量$,表示当前系统中可用的打印机资源数
void wait(int S) {  //wait原语,相当于“进入区”
  while(S <= 0);  //如果资源数不够,就一直循环等待
  S = S - 1;    //如果资源数够,就占用一个资源
}
void signal (int S) { //signal原语,相当于“退出区”
  S = S + 1;      //使用完资源后,在退出区释放资源
}
进程P0:
...
wait(S);  //进入区,申请资源
使用资源    //临界区,访问资源
sinal(S); //退出区,释放资源
...

进程P0在使用资源之前,必须要先进行一个wait原语,对信号量S进行操作,如果当前资源已不够用,整型信号量S就是小于0的,此时P0就需要一直循环等待,若是P0进程执行wait时S大于0,就说明资源够用,此时资源的数量就要减一,此时P0就可以访问资源,在P0访问资源的同时,若是发生了进程切换,其他进程则需要等待P0释放资源才能访问,P0访问资源结束后,会进行signal原语,将整型信号量的值进行加一,也就是释放资源。


“检查”和“上锁”一气呵成避免了并发、异步导致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不满足“让权等待”原则,会发生“忙等】

1.2 记录型信号量

整型信号量的缺陷是存在“忙等”问题,因此人们又提出了“记录型信号量”,即用记录型数据结构表示的信号量。

/*记录型信号量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
  int value;      //剩余资源数
  struct process *L;  //等待队列
}semaphore;
/*某进程需要使用资源时,通过wait原语申请*/
void wait(semaphore S) {
  S.value--;
  if (S.value < 0) {
    block(S.L);
  }
}

如果剩余资源数不够使用block原语使进程从运行态进入阻塞态,并把挂到信号量S的等待队列(即阻塞队列)中。

/*进程使用完资源后,通过signal原语释放*/
void signal (semaphore S) {
  s.value++;
  if (S.value <= 0) {
    weakup(S.L);
  }
}

释放资源后,若还有别的进程在等待这种资源,则使用wakeup原语唤醒等待队列中的一个进程,该进程从阻塞态变为就绪态。


S.value的初值表示系统中某种资源的数目。

对信号量S的一次P操作意味着进程请求一个单位的该类资源,因此需要执行S.vaue-,表示资源数减1,当S.value<0时表示该类资源己分配完毕,因此进程应调用bock原语进行自我阻塞(当前运行的进程从运行态→阻塞态),主动放弃处理机,并插入该类资源的等待队列SL中。可见,该机制遵循了“让权等待”原则,不会出现“忙等”现象。

对信号量S的一次V操作意味着进程释放一个单位的该类资源,因此需要执行S.vaue++,表示资源数加1,若加1后仍是S.value<=0,表示依然有进程在等待该类资源,因此应调用wakeup原语唤醒等待队列中的第个进程(被唤醒进程从阻塞态→就绪态)

二、用信号量实现进程互斥、同步、前驱关系

2.1 实现进程互斥

/*记录型信号量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
  int value;      //剩余资源数
  struct process *L;  //等待队列
}semaphore;
/*信号量机制实现互斥*/
semaphore mutex = 1;  //初始化信号量
P1() {
  ...
  P(mutex);     //使用临界资源前需要加锁
  临界区代码段
  V(mutex);     //使用临界资源后需要解锁
}
P2() {
  ...
  P(mutex);     //使用临界资源前需要加锁
  临界区代码段
  V(mutex);     //使用临界资源后需要解锁
}
  • 分析并发进程的关键活动,划定临界区(如:对临界资源打印机的访问就应放在临界区)
  • 设置互斥信号量mutex,初值为1(理解:信号量mutex表示进入临界区的名额)
  • 在进入区P(mutex)一一申请资源
  • 在退出区V(mutex)一一释放资源
  • 注意:对不同的临界资源需要设置不同的互斥信号量。
  • P、V操作必须成对出现。缺少P(mutex)就不能保证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缺少V(mutex)会导致资源永不被释放,等待进程永不被唤醒。

2.2 实现进程同步

进程同步:要让各并发进程按要求有序地推进。

比如,P1、P2并发执行,由于存在异步性,因此二者交替推进的次序是不确定的。

若P2的“代码4”要基于P1的“代码1”和“代码2”的运行结果才能执行,那么我们就必须保证“代码4”一定是在“代码2”之后才会执行。

这就是进程同步问题,让本来异步并发的进程互相配合,有序推进。

/*信号量机制实现同步*/
semaphore S = 0;  //初始化同步信号量,初始值为0
P1() {
  代码1;
  代码2;
  V(S);
  代码3;
}
P2() {
  P(S);
  代码4;
  代码5;
  代码6;
}

若先执行到V(S)操作,则S++后S=1。之后当执行到P(S)操作时,由于S=1,表示有可用资源,会执行S-,S的值变回0,P2进程不会执行block原语,而是继续往下执行代码4。


若先执行到P(S)操作,由于S=0,S-后S=-1,表示此时没有可用资源,因此P操作中会执行block原语,主动请求阻塞之后当执行完代码2,继而执行V(S)操作,S+,使S变回0,由于此时有进程在该信号量对应的阻塞队列中,因此会在V操作中执行wakeup原语,唤醒P2进程。这样P2就可以继续执行代码4了(理解:信号量S代表“某种资源”,刚开始是没有这种资源的。P2需要使用这种资源,而又只能由P1产生这种资源)

2.3 实现进程的前驱关系

进程P1中有句代码S1,P2中有句代码S2,P3中有句代码S3.P6中有句代码S6。这些代码要求按如下前驱图所示的顺序来执行:



其实每一对前驱关系都是一个进程同步问题(需要保证一前一后的操作)

因此:

  • 要为每一对前驱关系各设置一个同步信号量
  • 在“前操作”之后对相应的同步信号量执行 V 操作
  • 在“后操作”之前对相应的同步信号量执行 P 操作
P1() {
  ...
  S1;
  V(a);
  V(b);
  ...
}
P2() {
  ...
  P(a);
  S2;
  V(c);
  V(d);
  ...
}
P3() {
  ...
  P(b);
  S3;
  V(g);
  ...
}
P4() {
  ...
  P(c);
  S4;
  V(e);
  ...
}
P5() {
  ...
  P(d);
  S5;
  V(f);
  ...
}
P4() {
  ...
  P(e);
  P(f);
  P(g);
  S6;
  ...
}



相关文章
|
16天前
|
算法 Linux 调度
深入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
本文旨在探讨Linux操作系统中的进程管理机制,包括进程的创建、执行、调度和终止等环节。通过对Linux内核中相关模块的分析,揭示其高效的进程管理策略,为开发者提供优化程序性能和资源利用率的参考。
43 1
|
25天前
|
算法 调度 Python
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的进程调度算法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是核心任务之一,它决定了哪个进程将获得CPU的使用权。本文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带领读者了解进程调度算法的重要性及其工作原理,同时提供代码示例帮助理解。
|
20天前
|
调度 开发者 Python
深入浅出操作系统:进程与线程的奥秘
在数字世界的底层,操作系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如同一位高效的管家,协调和控制着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本文将拨开迷雾,深入探索操作系统中两个核心概念——进程与线程。我们将从它们的诞生谈起,逐步剖析它们的本质、区别以及如何影响我们日常使用的应用程序性能。通过简单的比喻,我们将理解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并学会如何在编程实践中高效利用进程与线程。准备好跟随我一起,揭开操作系统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的代码运行得更加流畅吧!
|
18天前
|
C语言 开发者 内存技术
探索操作系统核心:从进程管理到内存分配
本文将深入探讨操作系统的两大核心功能——进程管理和内存分配。通过直观的代码示例,我们将了解如何在操作系统中实现这些基本功能,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系统性能和稳定性。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操作系统内部工作机制视角,同时强调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对于任何软件开发人员的重要性。
|
17天前
|
Linux 调度 C语言
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从进程管理到内存优化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次深入浅出的操作系统之旅,从进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出发,逐步探索到内存管理的高级技巧。我们将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揭示操作系统如何高效地调度和优化资源,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打开一扇了解操作系统深层工作原理的大门。
|
18天前
|
存储 算法 调度
深入理解操作系统:进程调度的奥秘
在数字世界的心脏跳动着的是操作系统,它如同一个无形的指挥官,协调着每一个程序和进程。本文将揭开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的神秘面纱,带你领略时间片轮转、优先级调度等策略背后的智慧。从理论到实践,我们将一起探索如何通过代码示例来模拟简单的进程调度,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这一核心机制。准备好跟随我的步伐,一起走进操作系统的世界吧!
|
18天前
|
算法 调度 开发者
深入理解操作系统:进程与线程的管理
在数字世界的复杂编织中,操作系统如同一位精明的指挥家,协调着每一个音符的奏响。本篇文章将带领读者穿越操作系统的幕后,探索进程与线程管理的奥秘。从进程的诞生到线程的舞蹈,我们将一起见证这场微观世界的华丽变奏。通过深入浅出的解释和生动的比喻,本文旨在揭示操作系统如何高效地处理多任务,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让我们一起跟随代码的步伐,走进操作系统的内心世界。
|
19天前
|
运维 监控 Linux
Linux操作系统的守护进程与服务管理深度剖析####
本文作为一篇技术性文章,旨在深入探讨Linux操作系统中守护进程与服务管理的机制、工具及实践策略。不同于传统的摘要概述,本文将以“守护进程的生命周期”为核心线索,串联起Linux服务管理的各个方面,从守护进程的定义与特性出发,逐步深入到Systemd的工作原理、服务单元文件编写、服务状态管理以及故障排查技巧,为读者呈现一幅Linux服务管理的全景图。 ####
|
22天前
|
算法 Linux 调度
深入浅出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
本文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操作系统中一个核心概念——进程管理。我们将从进程的定义出发,逐步深入到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以及终止等关键环节,并穿插代码示例来直观展示进程管理的实现。文章旨在帮助初学者构建起对操作系统进程管理机制的初步认识,同时为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提供温故知新的契机。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物联网
操作系统的心脏——深入理解内核机制
在本文中,我们揭开操作系统内核的神秘面纱,探索其作为计算机系统核心的重要性。通过详细分析内核的基本功能、类型以及它如何管理硬件资源和软件进程,我们将了解内核是如何成为现代计算不可或缺的基础。此外,我们还会探讨内核设计的挑战和未来趋势,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内核知识框架。
下一篇
Data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