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驱动架构在云时代为什么会再次流行呢?

简介: 【5月更文挑战第2天】关于 事件驱动架构在云时代为什么会再次流行呢?

作为一个经典架构模式,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事件驱动架构(EDA)应用范围扩大,成为 Gartner 年度十大技术趋势。在新型的数字化商业解决方案里,会有 60% 采纳 EDA 架构。那么为什么事件驱动架构在云时代为什么会再次流行呢?


在谈及今天的话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事件驱动架构(EDA),也只有了解了什么是事件驱动架构(EDA),也才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事件驱动作为一个经典的架构模式,竟然会在云时代背景下再次流行起来的缘由。


什么是事件驱动架构(EDA)

事件驱动架构(Event Driven Architecture,EDA)是一种基于事件的软件架构模式,在事件驱动架构中,所有的信息都以事件的形式进行表达和处理。一个事件是一个抽象的、有意义的数据集,这些数据集可以被其他的服务接收分析并做出对应的响应。事件驱动架构是一种松耦合、分布式的驱动架构,收集到某应用产生的事件后实时对事件采取必要的处理后路由至下游系统,无需等待系统响应。

比如一个简单的人力资源服务系统的事件驱动架构示例,事件总线EventBridge收集人力资源服务系统产生的新员工入职事件,并对此事件进行路由和转发。这种体系结构可以提高站点的可扩展性,同时能更轻便地应对企业架构升级和系统拓展。

事件驱动架构与消息

看了事件驱动架构的描述,是不是感觉和消息比较相似,确实,消息在用于微服务架构的异步解耦时,确实比较相似。但是消息的应用场景往往更倾向于一个企业内部之间各部门应用系统的数据流动,消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往往都约定好具体的消息格式。而事件的事件源,也就是事件生产者往往并不知道事件将会被谁消费,不关心事件的处理结果。这样相比较来看的话,事件相对于消息,显得更加的松耦合。


再度流行的事件驱动架构

现下时代,随着业务的不断复杂,单体架构、消息架构、微服务架构在短时间内可以应对,但是长久来看,事件驱动架构更具备优势。

从松耦合来看:事件驱动架构降低事件生产者和订阅者的耦合性。事件生产者只需关注事件的发生,无需关注事件如何处理以及被分发给哪些订阅者。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他业务正常运行。

从执行情况来看:事件驱动架构适用于异步场景,即便是需求高峰期,收集各种来源的事件后保留在事件总线中,然后逐步分发传递事件,不会造成系统拥塞或资源过剩的情况。

从可拓展性来看:事件驱动架构中路由和过滤能力支持划分服务,便于扩展和路由分发。

基于以上分析,事件驱动架构在现阶段数据量飞速增长,应用体系不断扩大,服务之间通信日益复杂的情况下,确实很有可作为空间。目前阿里云官方产品事件总线EventBridge公测期间免费使用,刚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提前去体验这款云时代背景下再度流行的事件驱动架构,参考文档:操作指南

目录
打赏
0
0
0
0
1644
分享
相关文章
ApsaraMQ Serverless 能力再升级,事件驱动架构赋能 AI 应用
本文整理自2024年云栖大会阿里云智能集团高级技术专家金吉祥的演讲《ApsaraMQ Serverless 能力再升级,事件驱动架构赋能 AI 应用》。
238 26
事件驱动架构是一种编程范式
【10月更文挑战第7天】事件驱动架构是一种编程范式
147 65
事件驱动架构的实现方式?
【10月更文挑战第7天】事件驱动架构的实现方式?
95 7
在开发框架中实现事件驱动架构
【9月更文挑战第2天】事件驱动架构(EDA)通过事件机制让组件间解耦交互,适用于动态扩展和高响应性的系统。本文提供一个基于Beego框架实现事件驱动的示例,通过事件管理器注册和触发事件,实现用户注册和登录时的不同处理逻辑,展示了其在Web应用中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133 5
事件驱动架构的优势与应用:深度解析与实战应用
【8月更文挑战第17天】事件驱动架构以其松耦合、可扩展性、异步处理、实时性和高可靠性等优势,在实时数据处理、复杂业务流程、弹性伸缩和实时通信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合理应用事件驱动架构,可以构建灵活、可扩展和可维护的系统架构,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技术挑战。对于开发者而言,深入理解事件驱动架构的核心概念和优势,将有助于更好地设计和实现高质量的软件系统。
Spring 框架与 Kafka 联姻,竟引发软件世界的革命风暴!事件驱动架构震撼登场!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Spring 框架与 Kafka 集成:实现事件驱动架构》介绍如何利用 Spring 框架的强大功能与 Kafka 分布式流平台结合,构建灵活且可扩展的事件驱动系统。通过添加 Spring Kafka 依赖并配置 Kafka 连接信息,可以轻松实现消息的生产和消费。文中详细展示了如何设置 `KafkaTemplate`、`ProducerFactory` 和 `ConsumerFactory`,并通过示例代码说明了生产者发送消息及消费者接收消息的具体实现。这一组合为构建高效可靠的分布式应用程序提供了有力支持。
169 0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云原生时代的应用架构演进:从微服务到 Serverless 的阿里云实践
云原生技术正重塑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阿里云作为亚太领先云服务商,提供完整云原生产品矩阵:容器服务ACK优化启动速度与镜像分发效率;MSE微服务引擎保障高可用性;ASM服务网格降低资源消耗;函数计算FC突破冷启动瓶颈;SAE重新定义PaaS边界;PolarDB数据库实现存储计算分离;DataWorks简化数据湖构建;Flink实时计算助力风控系统。这些技术已在多行业落地,推动效率提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占据先机。
105 12
云计算的未来: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的革命####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迅速成为IT行业的新宠。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如容器化和微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现代应用开发。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提升业务敏捷性,并探索其对企业IT架构的深远影响。 ####
129 3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