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数据结构】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简介: 【C语言/数据结构】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

下方是原理图:



//时间复杂度:O(N^2) 逆序
//最好的情况:O(N)  顺序有序
void InsertSort(int* a,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int end = i;
  int tmp = a[end + 1];
  while (end >= 0)
  {
    if (tmp < a[end])
    {
    a[end + 1] = a[end];
    end--;
    }
    else
    {
    break;
    }
  }
  a[end + 1] = tmp;
  }
}


分析:此过程为升序。end指向第一个要比较的元素的下标,tmp为待插入元素。当tmp小于前面的元素时,把前一位元素往后移,end--,使其指向前一位(更小的)元素。当tmp不再大于前一位元素,就直接用tmp替换。需注意:for循环的结束条件。


希尔排序


希尔排序有2步:


  1. 预排序(接近有序)(分别对每个分组进行插入排序)
  2. 直接插入排序


预排序


分析:我们假设每组的间隔是3,相同颜色相连的数字是同一组,红色原本是9,6,4,1,进行插入排序后就变成1,4,6,9。其他组别以此类推。这样的目的是使较大的数排后面,小的排前面,让他接近有序。最后再整体进行插入排序,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预排序代码实现如下:


int gap = 3;
  //一组一组排
  //for (int j = 0; j < gap; j++)
  //{
  //  for (int i = j; i < n - gap; i += gap)
  //  {
  //  int end=i;
  //  int tmp = a[end + gap];
  //  while (end >= 0)
  //  {
  //    if (tmp < a[end])
  //    {
  //    a[end + gap] = a[end];
  //    end -= gap;
  //    }
  //    else
  //    {
  //    break;
  //    }
  //  }
  //  a[end + gap] = tmp;
  //  }
  //}
  //多组并排
  for (int i = 0; i < n - gap; i++)
  {
  int end = i;
  int tmp = a[end + gap];
  while (end >= 0)
  {
    if (tmp < a[end])
    {
    a[end + gap] = a[end];
    end -= gap;
    }
    else
    {
    break;
    }
  }
  a[end + gap] = tmp;
  }

分析:预排序有两种写法,第二种写法比第一种少了一层循环。


我们先分析第一种:预排序是在我们前面讲的直接插入排序中修改的。内层for循环中,因为是间隔着排序,所以每次加减时都是加减gap,内层循环结束后,就完成了第一组的排序,外层for循环控制第几组排序。


第二种:少了外层的for循环,i就要从0开始,然后每次加1,这样就是混合着多组进行排序,其他步骤不变。


gap的取值

  • gap越大,大的值更快调到后面,小的值可以更快调到前面,越不接近有序。
  • gap越小,跳的越慢,但是越接近有序,如果gap==1,就是直接插入排序。
//多组并排
int gap = n;
//gap>1时是预排序,目的是让他接近有序
//gap==1是直接插入排序,目的是让他有序
while (gap>1)
{
  //gap=gap/2;
  gap = gap / 3 + 1;
  for (int i = 0; i < n - gap; i++)
  {
  int end = i;
  int tmp = a[end + gap];
  while (end >= 0)
  {
    if (tmp < a[end])
    {
    a[end + gap] = a[end];
    end -= gap;
    }
    else
    {
    break;
    }
  }
  a[end + gap] = tmp;
  }
}

分析:在实际中,gap取值看数量情况定。当gap>1,循环进行预排序,每次/2,最后一次肯定是1。但是每次/2,进行的预排序可能还是过多,就可以/3,不过要保证最后一次是1,因为当2除以3时==0,所以就要在后面加上1。具体除以几,主要保证最后一次是1即可。


时间复杂度


分析:最后一轮累计的挪动次数大约为:n 。总的平均时间复杂度是O(N^1.3),因为计算过程十分复杂,只需了解。


完整代码呈现

//平均O(N^1.3)
void ShellSort(int* a, int n)
{
  //int gap = 3;
  //一组一组排
  //for (int j = 0; j < gap; j++)
  //{
  //  for (int i = j; i < n - gap; i += gap)
  //  {
  //  int end=i;
  //  int tmp = a[end + gap];
  //  while (end >= 0)
  //  {
  //    if (tmp < a[end])
  //    {
  //    a[end + gap] = a[end];
  //    end -= gap;
  //    }
  //    else
  //    {
  //    break;
  //    }
  //  }
  //  a[end + gap] = tmp;
  //  }
  //}
  //多组并排
  int gap = n;
  //gap>1时是预排序,目的是让他接近有序
  //gap==1是直接插入排序,目的是让他有序
  while (gap>1)
  {
  //gap=gap/2;
  gap = gap / 3 + 1;
  for (int i = 0; i < n - gap; i++)
  {
    int end = i;
    int tmp = a[end + gap];
    while (end >= 0)
    {
    if (tmp < a[end])
    {
      a[end + gap] = a[end];
      end -= gap;
    }
    else
    {
      break;
    }
    }
    a[end + gap] = tmp;
  }
  }
}


目录
相关文章
|
6天前
|
存储 C语言
数据结构——顺序表(C语言)
数据结构——顺序表(C语言)
12 1
|
10天前
|
存储 搜索推荐 算法
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常用10种排序实战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希尔排序(Shell Sort)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归并排序(Merge Sort) 快速排序(Quick Sort) 堆排序(Heap Sort) 基数排序(Radix Sort)
11 1
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常用10种排序实战
|
10天前
|
存储 搜索推荐 算法
[数据结构]————排序总结——插入排序(直接排序和希尔排序)—选择排序(选择排序和堆排序)-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归并排序)
[数据结构]————排序总结——插入排序(直接排序和希尔排序)—选择排序(选择排序和堆排序)-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归并排序)
|
10天前
|
存储 搜索推荐 索引
[数据结构]——非递归排序总结——笔试爱考
[数据结构]——非递归排序总结——笔试爱考
|
10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数据结构]——非比较排序—计数排序
[数据结构]——非比较排序—计数排序
|
5天前
|
存储 Java 容器
深入浅出 栈和队列(附加循环队列、双端队列)
深入浅出 栈和队列(附加循环队列、双端队列)
TU^
|
10天前
|
存储 调度 索引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是构建高效程序的基础。栈和队列是两种重要且常用的线性数据结构,它们在解决各种问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TU^
22 1
|
2天前
|
算法 编译器 Python
栈的最后表演:逆波兰表达式求值
栈的最后表演:逆波兰表达式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