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垃圾回收机制的原理

简介: JS垃圾回收机制的原理

JavaScript的垃圾回收机制是一种自动管理内存的机制,它负责在代码执行过程中,自动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空间,以避免内存泄漏和资源浪费。垃圾回收机制的原理主要包括标记清除和引用计数两种方法:


1. 标记清除:


标记清除是JavaScript最常用的垃圾回收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标记那些仍然被引用的对象,然后清除未被标记的对象。


具体步骤如下:


垃圾回收器会从根对象开始,递归遍历所有的可访问对象,并将其标记为“存活”。


在标记完成后,垃圾回收器会对堆中的所有对象进行遍历,将未被标记的对象视为垃圾,进行清除操作。


清除完成后,内存空间中就只剩下被标记的对象,而未被标记的对象则会被释放。

 

2.引用计数:

 

引用计数是另一种常见的垃圾回收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维护每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当引用计数为0时,即表示该对象不再被引用,可以被回收。


具体步骤如下:


 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引用计数器,当有新的引用指向该对象时,引用计数器加1

 当引用失效时,引用计数器减1。

 

垃圾回收器会定期遍历堆中的所有对象,将引用计数为0的对象视为垃圾,进行清除操作。

 

清除完成后,内存空间中就只剩下引用计数不为0的对象,而引用计数为0的对象则会被释放。


注意


引用计数算法存在循环引用的问题,即两个或多个对象相互引用,导致它们的引用计数都不为0,无法被回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代的JavaScript引擎通常会结合标记清除算法来进行垃圾回收,以克服引用计数算法的局限性。

相关文章
CMS圣经:CMS垃圾回收器的原理、调优,多标+漏标+浮动垃圾 分析与 研究
本文介绍了CMS(Concurrent Mark-Sweep)垃圾回收器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常见问题,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其优化策略。重点探讨了CMS的各个阶段,包括标记、并发清理和重标记
CMS圣经:CMS垃圾回收器的原理、调优,多标+漏标+浮动垃圾 分析与 研究
JS进阶教程:递归函数原理与篇例解析
通过对这些代码示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递归的原理以及递归在JS中的应用方法。递归虽然有着理论升华,但弄清它的核心思想并不难。举个随手可见的例子,火影鸣人做的影分身,你看到的都是同一个鸣人,但他们的行为却能在全局产生影响,这不就是递归吗?雾里看花,透过其间你或许已经深入了递归的魅力之中。
80 19
|
2月前
|
JVM深入原理(八)(一):垃圾回收
弱引用-作用:JVM中使用WeakReference对象来实现软引用,一般在ThreadLocal中,当进行垃圾回收时,被弱引用对象引用的对象就直接被回收.软引用-作用:JVM中使用SoftReference对象来实现软引用,一般在缓存中使用,当程序内存不足时,被引用的对象就会被回收.强引用-作用:可达性算法描述的根对象引用普通对象的引用,指的就是强引用,只要有这层关系存在,被引用的对象就会不被垃圾回收。引用计数法-缺点:如果两个对象循环引用,而又没有其他的对象来引用它们,这样就造成垃圾堆积。
68 0
JVM深入原理(八)(二):垃圾回收
Java垃圾回收过程会通过单独的GC线程来完成,但是不管使用哪一种GC算法,都会有部分阶段需要停止所有的用户线程。这个过程被称之为StopTheWorld简称STW,如果STW时间过长则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一般来说,堆内存越大,最大STW就越长,想减少最大STW,就会减少吞吐量,不同的GC算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分代回收算法将整个堆中的区域划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超过新生代大小的大对象会直接晋升到老年代。
63 0
G1原理—5.G1垃圾回收过程之Mixed GC
本文介绍了G1的Mixed GC垃圾回收过程,包括并发标记算法详解、三色标记法如何解决错标漏标问题、SATB如何解决错标漏标问题、Mixed GC的过程、选择CollectSet的算法
G1原理—5.G1垃圾回收过程之Mixed GC
G1原理—3.G1是如何提升垃圾回收效率
本文深入探讨了G1垃圾回收器提升GC效率的核心机制,包括记忆集(RSet)、位图(BitMap)和卡表(CardTable)的设计与作用。记忆集通过记录跨代引用避免了不必要的老年代遍历,位图用于高效描述内存使用状态以优化标记过程,而卡表则在节约记忆集内存的同时提供更详细的引用信息。此外,文章还解析了DCQ(Dirty Card Queue)和DCQS(Dirty Card Queue Set)机制如何异步更新RSet,确保在高并发场景下的性能与准确性。这些设计共同提升了G1在标记、清理及整理内存时的效率。
164 10
G1原理—6.G1垃圾回收过程之Full GC
本文详细探讨了G1垃圾回收器对Full GC(FGC)的优化处理,涵盖FGC的前置处理、整体流程及并行化改进。重点分析了传统FGC串行化的局限性以及G1通过Region分区和RSet机制实现并行标记的优势,包括任务窃取提升效率、跨分区压缩以生成空闲Region等技术细节。此外,文章还介绍了G1的新特性——字符串去重优化,通过判断char数组一致性减少重复字符串占用内存,从而提升内存使用效率。总结部分全面回顾了G1在FGC中的各项优化措施及其带来的性能改善。
G1原理—6.G1垃圾回收过程之Full GC
G1原理—4.G1垃圾回收的过程之Young GC
本文详细解析了G1垃圾回收器中YGC(Young Generation Collection)的完整流程,包括并行与串行处理阶段。内容涵盖YGC相关参数设置、YGC与Mixed GC及FGC的关系、新生代垃圾回收的具体步骤(如标记存活对象、复制到Survivor区、动态调整Region数量等),以及并行阶段的多线程操作和串行阶段的关键任务(如处理软引用、整理卡表、重构RSet)。
G1原理—4.G1垃圾回收的过程之Young GC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