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y详解2

简介: Activity详解

Activity详解1: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473532

Activity三种生存期

  1. 整生存期:活动在onCreate()方法和onDestroy()方法之间所经历的,就是完整生存期
  2. 可见生存期:活动在onStart()方法和onStop()之间所经历的,在可见生命期内,活动对于用户总是可见的,即便有可能无法和用户进行交互。
  3. 前台生存期:活动在onResume()方法和onPause()方法之间所经历的,这个生存期内,活动总是处于运行状态,此时的活动是可以和用户进行相互的,我们平时看到和接触最多的也是这个状态下的活动。

Activity四种启动模式

// Activity 的启动模式决定了激活 Activity 时,是否创建新的对象,进而将影响到 任务栈 也叫 回退栈。

在 AndroidManifest.xml 文件中,可以为每个 activity 节点配置 android:launchMode 属性,以决定该 Activity 的启动模式


// 什么是任务栈(回退栈):

任务栈 是 用来存放所有激活了的 Activity 对象,激活的 Acitvity 将会按照后进先出的栈结构显示出来。因为屏幕只能显示一个Activity,当有新的 Activity 被激活时,原来正在显示的 Activity 就会进行压栈操作被压到新 Activity 对象下方的位置。当按下”Back” 键时栈顶 Activity 会执行弹栈操作,而在第 2 位的 Activity 将获得栈顶位置,显示在前台。


// 注意:

默认情况下,所有 activity 所需的 任务栈 的名字为应用的包名,可以通过给 activity 指定 TaskAffinity 属性来指定任务栈,这个属性值不能和包名相同,否则就没有意义 。

Standard模式

// Standard 模式 :

( 默认 ) 标准模式:每次激活 Activity 时,都会创建新的 Activity 对象。standard 模式是 android 的默认启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activity 可以有多个实例,每次启动 Activity,无论任务栈中是否已经存在这个 activity 的实例,系统都会创建一个新的 activity 实例。即 在这种模式下,activity默认会进入启动它的activity所属的任务栈中。 注意:在非activity类型的context(如ApplicationContext)并没有所谓的任务栈,所以不能通过ApplicationContext去启动standard模式的activity。

SSingleTop模式

// SSingleTop 模式:

栈顶模式,也叫栈顶复用模式。当一个 singleTop 模式的 activity 已经位于栈顶位置时,再去启动它时,不会再创建实例,即每次只是激活但并不会创建新的 Activity 对象,如果不在栈顶,就会创建实例。( 如果新activity位于任务栈的栈顶的时候,activity不会被重新创建,同时它的onNewIntent方法会被回调。 注意:这个activity的onCreate,onStart,onResume不会被回调,因为他们并没有发生改变。)

SSingleTask模式

// SSingleTask 模式 :

单任务模式,也叫栈内复用模式。如果启动的这个 activity 已经存在于 任务栈 中,则会将该 activity 移动到栈顶,并将该 activity 上面的所有 activity 出栈,否则创建新的实例。( 只要activity在一个栈中存在,那么多次启动此activity不会被重新创建单例,系统会回调onNewIntent。比如activityA,系统首先会寻找是否存在A想要的任务栈,如果没有则创建一个新的任务栈,然后把activityA压入栈,如果存在任务栈,然后再看看有没有activityA的实例,如果实例存在,那么就会把A调到栈顶并调用它的onNewIntent方法,如果不存在则把它压入栈。)

SSingleInstance模式

// SSingleInstance 模式 :

单实例模式,一个 activity 一个栈,即 activity只能单独地位于一个任务栈 中。( 实例(对象)唯一,确保该 Activity 的对象一定只有1个,被设置为 singleInstance 的 Activity 将被置于一个专门的任务栈中,且该任务栈中有且仅有一个 Activity。)


Activity形态

Activity会在以下四种形态中相互切换,至于如何切换,因用户的操作而决定

Active/Running

// Active/Running

Activity处于活动状态,此时Activity处于栈顶,是可见状态,可与用户进行交互。

Paused

// Paused

当Activity失去焦点时,或被一个新的非全屏的Activity,或被一个透明的Activity放置在栈顶时,Activity就转化为Paused状态。但我们需要明白,此时Activity只是失去了与用户交互的能力,其所有的状态信息及其成员变量都还存在,只有在系统内存紧张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系统回收掉。

Stopped

// Stopped

当一个Activity被另一个Activity完全覆盖时,被覆盖的Activity就会进入Stopped状态,此时它不再可见,但是跟Paused状态一样保持着其所有状态信息及其成员变量。

Killed

// Killed

当Activity被系统回收掉时,Activity就处于Killed状态。

Activity的启动过程

app启动的过程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从桌面launcher上点击相应的应用图标,第二种是在activity中通过调用startActivity来启动一个新的activity

我们创建一个新的项目,默认的根activity都是MainActivity,而所有的activity都是保存在堆栈中的,我们启动一个新的activity就会放在上一个activity上面

我们从桌面点击应用图标的时候,由于launcher本身也是一个应用,当我们点击图标的时候,系统就会调用startActivitySately(),一般情况下,我们所启动的activity的相关信息都会保存在intent中,比如action,category等等。我们在安装这个应用的时候,系统也会启动一个PackManagerService的管理服务,这个管理服务会对AndroidManifest.xml文件进行解析,从而得到应用程序中的相关信息,比如service,activity,Broadcast等等,然后获得相关组件的信息。当我们点击应用图标的时候,就会调用startActivitySately()方法,而这个方法内部则是调用startActivty(),而startActivity()方法最终还是会调用startActivityForResult()这个方法。而在startActivityForResult()这个方法。因为startActivityForResult()方法是有返回结果的,所以系统就直接给一个-1,就表示不需要结果返回了。而startActivityForResult()这个方法实际是通过Instrumentation类中的execStartActivity()方法来启动activity,Instrumentation这个类主要作用就是监控程序和系统之间的交互。而在这个execStartActivity()方法中会获取ActivityManagerService的代理对象,通过这个代理对象进行启动activity。启动会就会调用一个checkStartActivityResult()方法,如果说没有在配置清单中配置有这个组件,就会在这个方法中抛出异常了。当然最后是调用的是Application.scheduleLaunchActivity()进行启动activity,而这个方法中通过获取得到一个ActivityClientRecord对象,而这个ActivityClientRecord通过handler来进行消息的发送,系统内部会将每一个activity组件使用ActivityClientRecord对象来进行描述,而ActivityClientRecord对象中保存有一个LoaderApk对象,通过这个对象调用handleLaunchActivity来启动activity组件,而页面的生命周期方法也就是在这个方法中进行调用

如何修改Activity进入和退出动画

// 如何修改Activity进入和退出动画
overridePendingTransition()方法

Activity、View、Window三者关系

// 个人理解:Activity像一个工匠(控制单元),Window像窗户(承载模型),View像窗花(显示视图)LayoutInflater像剪刀,Xml配置像窗花图纸

Activity构造的时候会初始化一个Window,准确的说是PhoneWindow。

这个PhoneWindow有一个“ViewRoot”,这个“ViewRoot”是一个View或者说ViewGroup,是最初始的根视图。

“ViewRoot”通过addView方法来一个个的添加View。比如TextView,Button等

这些View的事件监听,是由WindowManagerService来接受消息,并且回调Activity函数。比如onClickListener,onKeyDown等

Activity是如何生成一个view的

// Activity 是如何生成一个 view 的

  1. Activity在attach方法的时候,会创建一个phonewindow(window的子类)
  2. onCreate中的setContentView方法,会创建DecorView
  3. DecorView 的addview方法,会把layout中的布局加载进来。
目录
相关文章
|
12月前
|
存储 运维 监控
自动化运维:使用Shell脚本简化日常任务
【9月更文挑战第35天】在IT运维的日常工作中,重复性的任务往往消耗大量的时间。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来自动化这些日常任务,从而提升效率。我们将一起探索Shell脚本的基础语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创建有用的自动化工具。无论你是新手还是有一定经验的运维人员,这篇文章都会为你提供新的视角和技巧,让你的工作更加轻松。
298 2
|
12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自动驾驶
阿里云入选Gartner® AI代码助手魔力象限挑战者象限
Gartner发布业界首个AI代码助手魔力象限,全球共12家企业入围,阿里云,成为唯一进入挑战者象限的中国科技公司。对阿里云而言,此次入选代表了其通义灵码在产品功能和市场应用等方面的优秀表现。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供应链
智能制造:AI驱动的生产革命——探索生产线优化、质量控制与供应链管理的新纪元
【7月更文第19天】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AI)正逐步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从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到质量控制的精密化管理,再到供应链的全局优化,AI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深度学习算法,为企业开启了全新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标准。本文将深入探讨AI在智能制造中的三大关键领域——生产线优化、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与影响,并通过具体案例和代码示例加以阐述。
1451 3
|
测试技术 Docker 容器
性能工具之Taurus快速入门
【5月更文挑战第8天】性能工具之Taurus快速入门
606 1
性能工具之Taurus快速入门
|
Unix Linux 编译器
C语言中EOF的用法
C语言中EOF的用法
906 0
|
存储 Kubernetes Perl
pv和pvc的区别、关系,如何设置使用的步骤
PV(Persistent Volume)和 PVC(Persistent Volume Claim)是 Kubernetes 中用于管理持久化存储的两个关键概念。 PV 是集群中的一个持久化存储资源,它是由集群管理员预先创建和配置的。PV 可以是物理存储设备、存储阵列、网络存储等。PV 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并且可以被多个 Pod 共享。 PVC 是 Pod 对 PV 的请求,它用于声明 Pod 对存储的需求。PVC 描述了 Pod 所需的存储容量、访问模式等属性。当创建 PVC 时,Kubernetes 会尝试将其与可用的 PV 进行匹配和绑定。一旦 PVC 成功绑定到 PV,Pod 就可
1421 0
|
人工智能
[MGeo应用]使用python+AI模型拆分Excel中地址的省市区街道
[MGeo应用]使用python+AI模型拆分Excel中地址的省市区街道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VUE中父组件如何调用子组件的方法
VUE中父组件如何调用子组件的方法
|
Android开发
Android自定义支持滑动监听View
Android自定义支持滑动监听View
509 0
|
监控 负载均衡 安全
微服务架构下网关的技术选型
微服务架构下网关的技术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