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的树存储结构(下)

简介: 数据结构的树存储结构

数据结构的树存储结构(上):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471366


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C语言详解)


本节我们学习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

image.png

图 1 普通二叉树示意图


如图 1 所示,此为一棵普通的二叉树,若将其采用链式存储,则只需从树的根节点开始,将各个节点及其左右孩子使用链表存储即可。因此,图 1 对应的链式存储结构如图 2 所示:

image.png

图 2 二叉树链式存储结构示意图


由图 2 可知,采用链式存储二叉树时,其节点结构由 3 部分构成(如图 3 所示):


  • 指向左孩子节点的指针(Lchild);
  • 节点存储的数据(data);
  • 指向右孩子节点的指针(Rchild);

image.png

图 3 二叉树节点结构


表示该节点结构的 C 语言代码为:

图 2 中的链式存储结构对应的 C 语言代码为: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TElemType int
typedef struct BiTNode{
    TElemType data;//数据域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左右孩子指针
}BiTNode,*BiTree;
void CreateBiTree(BiTree *T){
    *T=(BiTNode*)malloc(sizeof(BiTNode));
    (*T)->data=1;
    (*T)->lchild=(BiTNode*)malloc(sizeof(BiTNode));
    (*T)->lchild->data=2;
    (*T)->rchild=(BiTNode*)malloc(sizeof(BiTNode));
    (*T)->rchild->data=3;
    (*T)->rchild->lchild=NULL;
    (*T)->rchild->rchild=NULL;
    (*T)->lchild->lchild=(BiTNode*)malloc(sizeof(BiTNode));
    (*T)->lchild->lchild->data=4;
    (*T)->lchild->rchild=NULL;
    (*T)->lchild->lchild->lchild=NULL;
    (*T)->lchild->lchild->rchild=NULL;
}
int main() {
    BiTree Tree;
    CreateBiTree(&Tree);
    printf("%d",Tree->lchild->lchild->data);
    return 0;
}

程序输出结果:


4

其实,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远不止图 2 所示的这一种。例如,在某些实际场景中,可能会做 "查找某节点的父节点" 的操作,这时可以在节点结构中再添加一个指针域,用于各个节点指向其父亲节点,如图 4 所示:

image.png

图 4 自定义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


这样的链表结构,通常称为三叉链表。


利用图 4 所示的三叉链表,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找到各节点的父节点。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用合适的链表结构存储二叉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树的双亲表示法


普通树结构的数据。

image.png

图 1 普通树存储结构


如图 1 所示,这是一棵普通的树,该如何存储呢?通常,存储具有普通树结构数据的方法有 3 种:

  1. 双亲表示法;
  2. 孩子表示法;
  3. 孩子兄弟表示法;


本节先来学习双亲表示法。


双亲表示法采用顺序表(也就是数组)存储普通树,其实现的核心思想是:顺序存储各个节点的同时,给各节点附加一个记录其父节点位置的变量。


注意,根节点没有父节点(父节点又称为双亲节点),因此根节点记录父节点位置的变量通常置为 -1。


例如,采用双亲表示法存储图 1 中普通树,其存储状态如图 2 所示:

image.png

图 2 双亲表示法存储普通树示意图


树的孩子表示法


孩子表示法存储普通树采用的是 "顺序表+链表" 的组合结构,其存储过程是:从树的根节点开始,使用顺序表依次存储树中各个节点,需要注意的是,与双亲表示法不同,孩子表示法会给各个节点配备一个链表,用于存储各节点的孩子节点位于顺序表中的位置。


如果节点没有孩子节点(叶子节点),则该节点的链表为空链表。


例如,使用孩子表示法存储图 1a) 中的普通树,则最终存储状态如图 1b) 所示:

image.png

图 1 孩子表示法存储普通树示意图


图 1 所示转化为 C 语言代码为: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define MAX_SIZE 20
#define TElemType char
//孩子表示法
typedef struct CTNode {
    int child;//链表中每个结点存储的不是数据本身,而是数据在数组中存储的位置下标
    struct CTNode * next;
}ChildPtr;
typedef struct {
    TElemType data;//结点的数据类型
    ChildPtr* firstchild;//孩子链表的头指针
}CTBox;
typedef struct {
    CTBox nodes[MAX_SIZE];//存储结点的数组
    int n, r;//结点数量和树根的位置
}CTree;
//孩子表示法存储普通树
CTree initTree(CTree tree) {
    printf("输入节点数量:\n");
    scanf("%d", &(tree.n));
    for (int i = 0; i < tree.n; i++) {
        printf("输入第 %d 个节点的值:\n", i + 1);
        getchar();
        scanf("%c", &(tree.nodes[i].data));
        tree.nodes[i].firstchild = (ChildPtr*)malloc(sizeof(ChildPtr));
        tree.nodes[i].firstchild->next = NULL;
        printf("输入节点 %c 的孩子节点数量:\n", tree.nodes[i].data);
        int Num;
        scanf("%d", &Num);
        if (Num != 0) {
            ChildPtr * p = tree.nodes[i].firstchild;
            for (int j = 0; j < Num; j++) {
                ChildPtr * newEle = (ChildPtr*)malloc(sizeof(ChildPtr));
                newEle->next = NULL;
                printf("输入第 %d 个孩子节点在顺序表中的位置", j + 1);
                scanf("%d", &(newEle->child));
                p->next = newEle;
                p = p->next;
            }
        }
    }
    return tree;
}
void findKids(CTree tree, char a) {
    int hasKids = 0;
    for (int i = 0; i < tree.n; i++) {
        if (tree.nodes[i].data == a) {
            ChildPtr * p = tree.nodes[i].firstchild->next;
            while (p) {
                hasKids = 1;
                printf("%c ", tree.nodes[p->child].data);
                p = p->next;
            }
            break;
        }
    }
    if (hasKids == 0) {
        printf("此节点为叶子节点");
    }
}
int main()
{
    CTree tree;
    for (int i = 0; i < MAX_SIZE; i++) {
        tree.nodes[i].firstchild = NULL;
    }
    tree = initTree(tree);
    //默认数根节点位于数组notes[0]处
    tree.r = 0;
    printf("找出节点 F 的所有孩子节点:");
    findKids(tree, 'F');
    return 0;
}

程序运行结果为:


输入节点数量:
10
输入第 1 个节点的值:
R
输入节点 R 的孩子节点数量:
3
输入第 1 个孩子节点在顺序表中的位置1
输入第 2 个孩子节点在顺序表中的位置2
输入第 3 个孩子节点在顺序表中的位置3
输入第 2 个节点的值:
A
输入节点 A 的孩子节点数量:
2
输入第 1 个孩子节点在顺序表中的位置4
输入第 2 个孩子节点在顺序表中的位置5
输入第 3 个节点的值:
B
输入节点 B 的孩子节点数量:
0
输入第 4 个节点的值:
C
输入节点 C 的孩子节点数量:
1
输入第 1 个孩子节点在顺序表中的位置6
输入第 5 个节点的值:
D
输入节点 D 的孩子节点数量:
0
输入第 6 个节点的值:
E
输入节点 E 的孩子节点数量:
0
输入第 7 个节点的值:
F
输入节点 F 的孩子节点数量:
3
输入第 1 个孩子节点在顺序表中的位置7
输入第 2 个孩子节点在顺序表中的位置8
输入第 3 个孩子节点在顺序表中的位置9
输入第 8 个节点的值:
G
输入节点 G 的孩子节点数量:
0
输入第 9 个节点的值:
H
输入节点 H 的孩子节点数量:
0
输入第 10 个节点的值:
K
输入节点 K 的孩子节点数量:
0
找出节点 F 的所有孩子节点:G H K

使用孩子表示法存储的树结构,正好和双亲表示法相反,适用于查找某结点的孩子结点,不适用于查找其父结点。


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双亲表示法和孩子表示法合二为一,那么图 1a) 中普通树的存储效果如图 2所示:

image.png

图 2 双亲孩子表示法


使用图 2 结构存储普通树,既能快速找到指定节点的父节点,又能快速找到指定节点的孩子节点。该结构的实现方法很简单,只需整合这两节的代码即可,因此不再赘述。


树的孩子兄弟表示法


一种常用方法——孩子兄弟表示法。

image.png

图 1 普通树示意图


树结构中,位于同一层的节点之间互为兄弟节点。例如,图 1 的普通树中,节点 A、B 和 C 互为兄弟节点,而节点  D、E 和 F 也互为兄弟节点。


孩子兄弟表示法,采用的是链式存储结构,其存储树的实现思想是:从树的根节点开始,依次用链表存储各个节点的孩子节点和兄弟节点。


因此,该链表中的节点应包含以下 3 部分内容(如图 2 所示):

  1. 节点的值;
  2. 指向孩子节点的指针;
  3. 指向兄弟节点的指针;

image.png

图 2 节点结构示意图


用 C 语言代码表示节点结构为:

#define ElemType char
typedef struct CSNode{
ElemType data;
struct CSNode * firstchild,*nextsibling;
}CSNode,*CSTree;

以图 1 为例,使用孩子兄弟表示法进行存储的结果如图 3 所示:

image.png

图 3 孩子兄弟表示法示意图


由图 3 可以看到,节点 R 无兄弟节点,其孩子节点是 A;节点 A 的兄弟节点分别是 B 和 C,其孩子节点为 D,依次类推。


实现图 3 中的 C 语言实现代码也很简单,根据图中链表的结构即可轻松完成链表的创建和使用,因此不再给出具体代码。


接下来观察图 1 和图 3。图 1 为原普通树,图 3 是由图 1 经过孩子兄弟表示法转化而来的一棵树,确切地说,图 3 是一棵二叉树。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通过孩子兄弟表示法,任意一棵普通树都可以相应转化为一棵二叉树,换句话说,任意一棵普通树都有唯一的一棵二叉树于其对应。


因此,孩子兄弟表示法可以作为将普通树转化为二叉树的最有效方法,通常又被称为"二叉树表示法"或"二叉链表表示法"。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算法
数据结构之博弈树搜索(深度优先搜索)
本文介绍了使用深度优先搜索(DFS)算法在二叉树中执行遍历及构建链表的过程。首先定义了二叉树节点`TreeNode`和链表节点`ListNode`的结构体。通过递归函数`dfs`实现了二叉树的深度优先遍历,按预序(根、左、右)输出节点值。接着,通过`buildLinkedList`函数根据DFS遍历的顺序构建了一个单链表,展示了如何将树结构转换为线性结构。最后,讨论了此算法的优点,如实现简单和内存效率高,同时也指出了潜在的内存管理问题,并分析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54 0
|
1月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在C语言中,数据结构是构建高效程序的基石。本文探讨了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常见数据结构的特点、应用及实现方式
在C语言中,数据结构是构建高效程序的基石。本文探讨了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常见数据结构的特点、应用及实现方式,强调了合理选择数据结构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提升编程能力。
56 5
|
1月前
|
存储 搜索推荐 算法
【数据结构】树型结构详解 + 堆的实现(c语言)(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及结构,重点讲解了堆这一重要的数据结构。堆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常用于实现优先队列和高效的排序算法(如堆排序)。文章详细描述了堆的性质、存储方式及其实现方法,包括插入、删除和取堆顶数据等操作的具体实现。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堆的原理和应用。
95 16
|
1月前
|
算法
数据结构之文件系统模拟(树数据结构)
本文介绍了文件系统模拟及其核心概念,包括树状数据结构、节点结构、文件系统类和相关操作。通过构建虚拟环境,模拟文件的创建、删除、移动、搜索等操作,展示了文件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性能。代码示例演示了这些操作的具体实现,包括文件和目录的创建、移动和删除。文章还讨论了该算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如灵活性高但节点移除效率低等问题。
58 0
|
2月前
|
存储 安全 数据库
除了 HashMap,还有哪些数据结构可以实现键值对存储?
【10月更文挑战第11天】 除了`HashMap`,其他常见支持键值对存储的数据结构包括:`TreeMap`(基于红黑树,键有序)、`LinkedHashMap`(保留插入顺序)、`HashTable`(线程安全)、`B-Tree`和`B+Tree`(高效存储大量数据)、`SkipList`(通过跳跃指针提高查找效率)及`UnorderedMap`(类似`HashMap`)。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需根据排序、并发、存储和查找性能等需求。
|
2月前
|
存储 算法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二一:多路查找树、二叉树与B树、2-3树、B+树、B*树。(本章为了解基本知识即可,不做代码学习)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多路查找树的基本概念,包括二叉树的局限性、多叉树的优化、B树及其变体(如2-3树、B+树、B*树)的特点和应用,旨在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数据结构在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中的重要性和效率。
32 0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二一:多路查找树、二叉树与B树、2-3树、B+树、B*树。(本章为了解基本知识即可,不做代码学习)
|
2月前
|
Java C++
【数据结构】探索红黑树的奥秘:自平衡原理图解及与二叉查找树的比较
本文深入解析红黑树的自平衡原理,介绍其五大原则,并通过图解和代码示例展示其内部机制。同时,对比红黑树与二叉查找树的性能差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43 0
|
2月前
探索顺序结构:栈的实现方式
探索顺序结构:栈的实现方式
|
1月前
|
C语言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c语言实现)(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栈和队列两种数据结构。栈是一种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遵循“先进后出”原则;队列则在一端插入、另一端删除,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文章详细讲解了栈和队列的结构定义、方法声明及实现,并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栈和队列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如二叉树的层序遍历和快速排序的非递归实现等。
223 9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非递归实现后序遍历时,如何避免栈溢出?
后序遍历的递归实现和非递归实现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需求、二叉树的特点以及性能和空间的限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
3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