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掘Java性能调优】「底层技术原理体系」深入探索Java服务器性能监控Metrics框架的实现原理分析(Counter篇)

简介: 【深度挖掘Java性能调优】「底层技术原理体系」深入探索Java服务器性能监控Metrics框架的实现原理分析(Counter篇)

前提概要

对于后台服务而言,除了保证每个功能的正常工作,我们还需要了解服务的运行情况,包括机器的物理性能(例如线程数、文件句柄数、内存占用大小、GC时间等)以及业务性能(例如关键流程通过率、QPS以及响应时间等)。目前,常用的做法是通过定义、收集和展示一系列指标(metrics)来完成对后台服务的监控。

监控工作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根据以下这四个部分,我们能够完成对后台服务的监控工作,从而能够及时了解和处理服务的运行情况,优化性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并确保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定义监控数据的产生:我们需要明确定义要监控的数据,包括哪些指标和数据需要收集和监控,以满足监控需求。这可以包括硬件资源利用率、服务的核心性能指标、业务处理的成功率等。
  • 定义监控数据收集的规则:我们需要定义如何收集和存储监控数据。这可能涉及到在代码中嵌入采集指标的逻辑,使用监控代理或导入外部监控系统等方式。关键是确定监控数据的数据源,以及数据如何采集、存储和处理。
  • 数据监控数据的展现形式:需要将收集到的监控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可以包括创建仪表盘、图表、报表或使用专业的监控系统来呈现监控数据,让监控数据更易于理解和分析。
  • 根据监控数据进行报警:根据监控数据设置报警规则,以便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提醒相关人员。这可以通过阈值设置、异常模式识别或使用专业的报警系统来实现。及时的报警能够帮助快速响应和解决问题,确保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监控开发任务

接下来将逐步介绍如何在Java服务中接入监控服务,我们将从监控数据的产生开始。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基于当前流行的度量框架 codahale.metrics 来进行介绍。

通过引入此依赖项,您可以使用 codahale.metrics 框架中提供的各种功能和特性进行应用程序的度量和监控。

xml

复制代码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com.codahale.metrics</groupId>
        <artifactId>metrics-core</artifactId>
        <version>x.y.z</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在接下来我们将指导您如何使用 codahale.metrics 库来定义和收集监控数据,展示和分析指标,并根据数据设置报警规则等。codahale.metrics 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灵活的API,可以轻松地与您的Java服务集成,帮助您监控和优化服务的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

Metrics中的基础数据类型

在谈论监控数据的产生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监控库中最常用的三种数据类型,它们分别是:计数器(Counter)、量规(Gauge)和直方图(Histogram)。几乎所有的 Java 监控库都包含了这三种数据类型的实现。

计数器(Counter)

计数器用于记录一个累加值,它表示一个增加或减少的计数。可以通过 inc() 方法增加计数器的值,也可以通过 dec() 方法减少计数器的值。计数器可以用于统计请求次数、错误次数等离散的事件计数。

列举的三种需求场景,可以使用 com.codahale.metrics(或其他类似的监控库)中的不同数据类型来实现。

统计 API 访问中异常(1000/1500)的次数

使用计数器(Counter)来实现。在每次 API 请求中,当发生异常(如 400 或 500 错误)时,通过 inc() 方法将计数器值增加1。

java

复制代码

Counter apiErrorCounter = metricRegistry.counter("api.error.counter");
// 在 API 请求处理中,当发生异常时,调用以下代码
apiErrorCounter.inc();

统计 API 的调用量

使用计数器(Counter)来实现。在每次 API 请求时,通过 inc() 方法增加计数器的值。

java

复制代码

Counter apiCallCounter = metricRegistry.counter("api.call.counter");
// 在每个 API 请求处理中,调用以下代码
apiCallCounter.inc();

统计特定事件发生的次数

使用计数器(Counter)来记录特定事件发生的次数。在事件发生时,通过 inc() 方法将计数器值增加1。

java

复制代码

Counter eventCounter = metricRegistry.counter("event.counter");
// 在特定事件发生时,调用以下代码
eventCounter.inc();

以上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计数器来统计异常次数、API 调用量和特定事件发生的次数。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给计数器命名并使用相应的记录代码。通过监控库提供的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地进行数据统计和监控,从而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应用程序的行为。

Counter的底层原理

Counter 的底层实现主要通过(基础 (Base) 计数器)和(单元 (Cell) 数组)来保证自增的原子性和性能。

com.codahale.metrics.Counter 的源码中,每个 Counter 对象由两部分组成,这是一种称为 "Striped64" 的机制,它是针对高并发情况下的性能优化。

基础 (Base) 计数器

Base 计数器是一个 volatile long 类型的字段,用于存储计数器的初始值及其当前值。它用于低并发情况下对计数进行快速的自增和获取操作。

单元 (Cell) 数组

Cellvolatile long 类型的数组,每个单元内部维护一个计数器的增量值。为了处理高并发情况下的并发访问,Cell 数组采用了分段锁(CAS 操作)的方式,将计数器的自增操作分散到多个单元上。每个线程独占一个单元,当多个线程访问不同的单元时,它们之间不会发生竞争,可以保证并发访问时的性能。

简单的源码案例

通过这些策略和机制的组合,Counter 在具有竞争的情况下保持了较高的性能,同时也考虑了内存消耗的控制,使得其在高并发场景下能够有效地进行计数操作。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Counter {
  transient volatile int busy;
  transient volatile long base;
  transient volatile Cell[] cells;
  public void inc(long n) {
    long b;
    if(cells == null || !casBase(b=base, b+n)) {
      //使用cells进行计算
    }
  }
  public long sum() {
    long sum = base;
    Cell[] as = cells;
    if (as != null) {
      int n = as.length;
    for (int i = 0; i < n; ++i) {
      Cell a = as[i];
      if (a != null)
        sum += a.value;
    }
  } 
    return sum;
  }
}

基本的执行流程图:

Counter分析总结

Counter 的底层实现使用了基础(Base)和单元(Cell)来存储计数值。在高并发情况下,线程会针对不同的 Cell 进行自增操作,从而避免了竞争,减少了资源争用。而在低并发情况下,通过直接对 Base 进行自增操作,避免了锁的开销,提高了性能,也保证了 Counter 的高性能和并发性能。 这种基于 BaseCell 的实现方式能够平衡高并发和低并发情况下的性能需求,确保了 Counter 的自增操作的原子性和并发性能。

从CPU和内存角度去分析资源开销

对于有竞争的情况,Counter 使用自旋锁来进行同步,这意味着线程会在一个忙等待的循环中等待竞争解决。这种自旋锁的方式避免了线程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并且消耗的 CPU 时间较少,从而提高了性能。

为了避免过多使用内存,当单元数组的数量超过 CPU 核心数时,Counter 将不再扩展单元数组的大小,而是保持不变。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内存消耗,并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Java
【编程基础知识】 分析学生成绩:用Java二维数组存储与输出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Java二维数组存储和处理多个学生的各科成绩,包括成绩的输入、存储及格式化输出,适合初学者实践Java基础知识。
66 1
|
18天前
|
监控 安全 Java
在 Java 中使用线程池监控以及动态调整线程池时需要注意什么?
【10月更文挑战第22天】在进行线程池的监控和动态调整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谨慎操作,以确保线程池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满足业务的需求。
96 38
|
14天前
|
存储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在Java开发中,数据库连接是应用与数据交互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Java连接池的原理与最佳实践
在Java开发中,数据库连接是应用与数据交互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Java连接池的原理与最佳实践,包括连接创建、分配、复用和释放等操作,并通过电商应用实例展示了如何选择合适的连接池库(如HikariCP)和配置参数,实现高效、稳定的数据库连接管理。
31 2
|
14天前
|
SQL 监控 Java
Java连接池技术的最新发展,包括高性能与低延迟、智能化管理与监控、扩展性与兼容性等方面
本文探讨了Java连接池技术的最新发展,包括高性能与低延迟、智能化管理与监控、扩展性与兼容性等方面。同时,结合最佳实践,介绍了如何选择合适的连接池库、合理配置参数、使用监控工具及优化数据库操作,以实现高效稳定的数据库访问。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HikariCP连接池。
9 2
|
15天前
|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在Java中的实现与案例分析
【10月更文挑战第25天】本文通过Java语言的具体实现和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了面向对象设计的五大核心原则:单一职责原则、开闭原则、里氏替换原则、接口隔离原则和依赖倒置原则。这些原则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加灵活、可维护和可扩展的系统,不仅适用于Java,也适用于其他面向对象编程语言。
10 2
|
18天前
|
Prometheus 监控 Cloud Native
JAVA线程池监控以及动态调整线程池
【10月更文挑战第22天】在 Java 中,线程池的监控和动态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系统资源,提高应用的性能和稳定性。
54 4
|
18天前
|
Prometheus 监控 Cloud Native
在 Java 中,如何使用线程池监控以及动态调整线程池?
【10月更文挑战第22天】线程池的监控和动态调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策略,以确保线程池始终处于最优状态,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80 2
|
2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弹性计算 缓存
阿里云服务器经济型e实例与通用算力型u1实例对比分析与选择指南
在阿里云服务器的实例规格中,经济型e实例和通用算力型u1实例是很多个人和普通企业级用户常见的选择,经济型e实例与通用算力型u1实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性能、应用场景及价格策略。本文将详细对比这两种实例的性能、应用场景及价格策略,以供参考。
|
1月前
|
Java
让星星⭐月亮告诉你,Java synchronized(*.class) synchronized 方法 synchronized(this)分析
本文通过Java代码示例,介绍了`synchronized`关键字在类和实例方法上的使用。总结了三种情况:1) 类级别的锁,多个实例对象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获取锁;2) 实例方法级别的锁,多个实例对象可以同时执行;3) 同一实例对象的多个线程,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执行同步方法。
18 1
|
1月前
|
运维 Java Linux
【运维基础知识】Linux服务器下手写启停Java程序脚本start.sh stop.sh及详细说明
### 启动Java程序脚本 `start.sh` 此脚本用于启动一个Java程序,设置JVM字符集为GBK,最大堆内存为3000M,并将程序的日志输出到`output.log`文件中,同时在后台运行。 ### 停止Java程序脚本 `stop.sh` 此脚本用于停止指定名称的服务(如`QuoteServer`),通过查找并终止该服务的Java进程,输出操作结果以确认是否成功。
3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