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详谈进程优先级&&进程调度与切换

简介: 【Linux】详谈进程优先级&&进程调度与切换

一、进程优先级

1.1、为什么要有优先级        

       进程要访问某种资源,进程通过一定的方式排队,确认享受资源的优先顺序。计算机中资源过少,所以进程访问某种资源时需要排队。

1.2、优先级的具体表示

       进程的优先级其实就是PCB中的一个整形变量(int PRI)。Linux中进程的默认优先级是80,这个默认优先级是可以被修改的。Linux中优先级的范围是[60,99]。数字越小,进程优先级越高。Linux系统允许用户调整优先级,但是不能直接让你修改PRI的值,而是修改nice值。nice值不是进程的优先级,而是优先级的修正数据。PRI值每次在重新设置的时候都是从80开始。

      对进程优先级设置范围,本质是防止常规进程很难享受到资源的情况,为了防止产生进程饥饿问题。任何的分时操作系统,在进程调度上,都要进行较为公平的调度。

二、进程的调度与切换

      进程被加载到CPU上运行的时候,并不是必须一口气把代码跑完,现代操作系统,都是基于时间片轮转执行的

竞争性: 系统进程数目众多,而CPU资源只有少量,甚至1个,所以进程之间是具有竞争属性的。为了高 效完成任务,更合理竞争相关资源,便具有了优先级。

独立性: 多进程运行,需要独享各种资源,多进程运行期间互不干扰。

并行: 多个进程在多个CPU下分别,同时进行运行,这称之为并行。

并发: 多个进程在一个CPU下采用进程切换的方式,在一段时间之内,让多个进程都得以推进,称之为 并发。

2.1进程的切换

       进程在运行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临时数据,这些临时数据会保存在CPU对应的寄存器中。当一个进程在CPU上的一个时间片跑完时,CPU上寄存器中的数据都会被保存在进程的PCB中(保护上下文)CPU内部的所有临时数据,我们叫做进程的硬件上下文。所有的保存都是为了恢复,所有的恢复都是为了在上次的运行位置继续运行。当进程被二次调度时,将曾经保存的硬件上下文进行恢复,放到CPU上再次运行。

      虽然寄存器数据放在了一个共享的CPU设备里面,但是所有的数据,其实都是被进程私有的。CPU内某一时刻的数据只属于一个进程。

2.2进程的调度

       CPU实现进程调度的算法需要考虑优先级,饥饿问题以及效率问题。CPU的运行队列中有一个queue的task_struct结构体指针数组,该数组的100到139下标正好对应了进程60到99的四十个优先级,比如说有一个优先级为60的进程要被CPU调度了,CPU就会将其链入queue数组的100号下标中(类似于哈希表的结构),每一个队列都对应一个特定的优先级。这样,CPU在调度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进程的优先级由高到低地调度进程了。如下图所示: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bitmap[5]的数组,该数组每个元素的类型为int,也就是说该数组一共可以表示成160个比特位,比特位的位置表示哪一个队列,比特位的值表示该队列是否为空。所以CPU检测哪一个队列中是否有进程就变成了检测对应的比特位是否为零 这样就可以解决进程判断进程优先级以及效率问题。

       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蓝色方框和红色方框里的内容是一样的。这其实就涉及到活跃队列和过期队列的概念了。在图上还有两个指针,active指针和expried指针,这两个指针分别指向运行队列和过期队列。当CPU在运行一个活跃队列里面的进程时,可能会不断地有新进程产生,这时CPU会把新产生的进程插入到过期队列中(当一个进程的时间片到了它也会被链入过期队列中)等待活跃队列中的进程都执行完了,交换active指针和expried指针的值,就相当于活跃队列和过期队列互换了,而CPU永远只会执行活跃队列里的进程,所以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进程饥饿问题。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Linux API
【Linux进程概念】—— 操作系统中的“生命体”,计算机里的“多线程”
在计算机系统的底层架构中,操作系统肩负着资源管理与任务调度的重任。当我们启动各类应用程序时,其背后复杂的运作机制便悄然展开。程序,作为静态的指令集合,如何在系统中实现动态执行?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Linux进程概念】—— 操作系统中的“生命体”,计算机里的“多线程”
|
1月前
|
并行计算 Linux
Linux内核中的线程和进程实现详解
了解进程和线程如何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编写程序,充分利用多核CPU,实现并行计算,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计算效能。记住,适当平衡进程和线程的使用,既要拥有独立空间的'兄弟',也需要在'家庭'中分享和并行的成员。对于这个世界,现在,你应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150 67
|
8天前
|
Unix Linux
对于Linux的进程概念以及进程状态的理解和解析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Linux进程的基础知识和进程状态的理解了。这就像我们理解了城市中行人的行走和行为模式!希望这个形象的例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重要的概念,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
46 20
|
5月前
|
算法 Linux 调度
深入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
本文旨在探讨Linux操作系统中的进程管理机制,包括进程的创建、执行、调度和终止等环节。通过对Linux内核中相关模块的分析,揭示其高效的进程管理策略,为开发者提供优化程序性能和资源利用率的参考。
176 1
|
2月前
|
存储 Linux 调度
【Linux】进程概念和进程状态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进程的核心概念与管理机制。从进程的定义出发,阐述了其作为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基本单位的重要性,并深入解析了task_struct结构体的内容及其在进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时,文章讲解了进程的基本操作(如获取PID、查看进程信息等)、父进程与子进程的关系(重点分析fork函数)、以及进程的三种主要状态(运行、阻塞、挂起)。此外,还探讨了Linux特有的进程状态表示和孤儿进程的处理方式。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Linux进程的运行原理并优化系统性能。
89 4
|
3月前
|
存储 网络协议 Linux
【Linux】进程IO|系统调用|open|write|文件描述符fd|封装|理解一切皆文件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中的进程IO与系统调用,包括 `open`、`write`、`read`和 `close`函数及其用法,解释了文件描述符(fd)的概念,并深入探讨了Linux中的“一切皆文件”思想。这种设计极大地简化了系统编程,使得处理不同类型的IO设备变得更加一致和简单。通过本文的学习,您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inux中的进程IO操作,提高系统编程的效率和能力。
149 34
|
2月前
|
Linux
Linux:守护进程(进程组、会话和守护进程)
守护进程在 Linux 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后台执行关键任务和服务,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理解进程组和会话的概念,是正确创建和管理守护进程的基础。使用现代的 `systemd` 或传统的 `init.d` 方法,可以有效地管理守护进程,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并掌握 Linux 守护进程的相关知识。
93 7
|
2月前
|
Linux Shell
Linux 进程前台后台切换与作业控制
进程前台/后台切换及作业控制简介: 在 Shell 中,启动的程序默认为前台进程,会占用终端直到执行完毕。例如,执行 `./shella.sh` 时,终端会被占用。为避免不便,可将命令放到后台运行,如 `./shella.sh &`,此时终端命令行立即返回,可继续输入其他命令。 常用作业控制命令: - `fg %1`:将后台作业切换到前台。 - `Ctrl + Z`:暂停前台作业并放到后台。 - `bg %1`:让暂停的后台作业继续执行。 - `kill %1`:终止后台作业。 优先级调整:
126 5
|
2月前
|
Linux 应用服务中间件 nginx
Linux 进程管理基础
Linux 进程是操作系统中运行程序的实例,彼此隔离以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常用命令查看和管理进程:`ps` 显示当前终端会话相关进程;`ps aux` 和 `ps -ef` 显示所有进程信息;`ps -u username` 查看特定用户进程;`ps -e | grep <进程名>` 查找特定进程;`ps -p <PID>` 查看指定 PID 的进程详情。终止进程可用 `kill <PID>` 或 `pkill <进程名>`,强制终止加 `-9` 选项。
51 3
|
3月前
|
消息中间件 Linux C++
c++ linux通过实现独立进程之间的通信和传递字符串 demo
的进程间通信机制,适用于父子进程之间的数据传输。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inux管道,提升开发效率。 在实际开发中,除了管道,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套接字等其他进程间通信方
9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