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K问题和向上调整算法和向下调整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问题的分析

简介: TOP-K问题和向上调整算法和向下调整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问题的分析

TOP-K问题

TOP-K问题:即求数据结合中前K个最大的元素或者最小的元素,一般情况下数据量都比较大

比如:专业前10名、世界500强、富豪榜、游戏中前100的活跃玩家等

对于Top-K问题,能想到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排序,但是:如果数据量非常大,排序就不太可取了(可能数据都不能一下子全部加载到内存中)。

举个例子:

有十亿个整形数据,我们的内存时4G,也就是102410241024*8个字节的空间,十亿个整形数据需要的是40亿个字节的空间,就占了内存的一半空间,这是不可行的

最佳的方式就是用堆来解决,基本思路如下:

  1. 用数据集合中前K个元素来建堆
    前k个最大的元素,则建小堆
    前k个最小的元素,则建大堆
  2. 用剩余的N-K个元素依次与堆顶元素来比较,不满足则替换堆顶元素,将剩余N-K个元素依次与堆顶元素比完之后,堆中剩余的K个元素就是所求的前K个最小或者最大的元素

下面我们进行代码的实现:

首先我们生成1000个随机数,范围再十万以内,放入一个数组中:

srand(time(0));
int* a = (int*)malloc(sizeof(int) * 1000);
if (a == NULL)
{
  perror("malloc");
  return 0;
}
for (size_t i = 0; i < 1000; i++)
{
  a[i] = rand() % 100000;
}

然后我们随机将数组中的任意k个元素改为超过十万的数字,方便验证:

a[7] = 100000 + 1;
a[49] = 100000 + 2;
a[123] = 100000 + 3;
a[456] = 100000 + 4;
a[789] = 100000 + 5;

我们还要用到向下调整算法,以便于建堆:

void swap(int* p1, int* p2)
{
  int temp = *p1;
  *p1 = *p2;
  *p2 = temp;
}
void AdjustDown(int* a, int n, int parent)
{
  int child = (parent * 2) + 1;
  while (child < n)
  {
    if (child + 1 < n && a[child + 1] < a[child])
    {
      child++;
    }
    if (a[child] < a[parent])
    {
      swap(&a[child], &a[parent]);
      parent=child;
      child = parent * 2 + 1;
    }
    else
    {
      break;
    }
  }
}

最后我们将a数组中的前k个元素插入到top_k函数的数组里,然后进行一次向下调整算法,将其调整为大堆,然后再用剩下的n-k个元素与堆顶元素进行比较,如果比他大进替换进堆,然后进行向下调整

void top_k(int* a, int n, int k)
{
  int i = 0;
  int* top = (int*)malloc(sizeof(int) * k);
  if (top == NULL)
  {
    perror("malloc");
    return;
  }
  for (i = 0; i < k; i++)
  {
    top[i] = a[i];
  }
  for (i = (k - 1 - 1) / 2; i >= 0; i--)
  {
    AdjustDown(top, k, i);
  }
  for (i = k; i < 1000; i++)
  {
    if (a[i] > top[0])
    {
      top[0] = a[i];
      AdjustDown(top, k, 0);
    }
  }

完整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time.h>
#include<assert.h>
void swap(int* p1, int* p2)
{
  int temp = *p1;
  *p1 = *p2;
  *p2 = temp;
}
void AdjustDown(int* a, int n, int parent)
{
  int child = (parent * 2) + 1;
  while (child < n)
  {
    if (child + 1 < n && a[child + 1] < a[child])
    {
      child++;
    }
    if (a[child] < a[parent])
    {
      swap(&a[child], &a[parent]);
      parent=child;
      child = parent * 2 + 1;
    }
    else
    {
      break;
    }
  }
}
void top_k(int* a, int n, int k)
{
  int i = 0;
  int* top = (int*)malloc(sizeof(int) * k);
  if (top == NULL)
  {
    perror("malloc");
    return;
  }
  for (i = 0; i < k; i++)
  {
    top[i] = a[i];
  }
  for (i = (k - 1 - 1) / 2; i >= 0; i--)
  {
    AdjustDown(top, k, i);
  }
  for (i = k; i < 1000; i++)
  {
    if (a[i] > top[0])
    {
      top[0] = a[i];
      AdjustDown(top, k, 0);
    }
  }
  for (i = 0; i < k; i++)
  {
    printf("%d ", top[i]);
  }
  free(top);
}
int main()
{
  srand(time(0));
  int* a = (int*)malloc(sizeof(int) * 1000);
  if (a == NULL)
  {
    perror("malloc");
    return 0;
  }
  for (size_t i = 0; i < 1000; i++)
  {
    a[i] = rand() % 100000;
  }
  a[7] = 100000 + 1;
  a[49] = 100000 + 2;
  a[123] = 100000 + 3;
  a[456] = 100000 + 4;
  a[789] = 100000 + 5;
  int k = 5;
  top_k(a, 1000, k);
}

向上调整算法和向下调整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因为堆是完全二叉树,而满二叉树也是完全二叉树,此处为了简化使用满二叉树来证明(时间复杂度本来看的就是近似值,多几个节点不影响最终结果):

我们令高度为h,节点个数n就等于2^(h)-1个

那么在向上调整算法中:

最坏情况下,最后一层的节点需要向上移动h-1次,依次类推,就得到总次数的表达式,然后再用错位相减法和n和h的关系就能求出时间复杂度f(n)了

在向下调整算法中:

最坏情况下,倒数第二层节点向下只移动一次,第一层最多移动h-1次

总结下来我们就会发现,向上调整算法中是多节点乘多层数的关系,而向下调整算法则是多节点乘少层数的关系,我们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其实向下调整算法的效率更高,所以在平常的排序和建堆中我们 最常用的还是向下调整算法

向上调整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n*log(n)

向下调整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log(n)

因此,向下调整算法的效率是远大于向上调整算法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相关文章
从理论到实践,Python算法复杂度分析一站式教程,助你轻松驾驭大数据挑战!
【10月更文挑战第4天】在大数据时代,算法效率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入手,介绍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两个核心概念,并通过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的Python实现详细分析其复杂度。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空间复杂度为O(1);快速排序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 log n),空间复杂度为O(log n)。文章还介绍了算法选择、分而治之及空间换时间等优化策略,帮助你在大数据挑战中游刃有余。
267 3
别急着上算法,咱先把数据整明白:大数据分析的5个基本步骤,你都搞对了吗?
别急着上算法,咱先把数据整明白:大数据分析的5个基本步骤,你都搞对了吗?
116 4
员工行为监控软件中的 Go 语言哈希表算法:理论、实现与分析
当代企业管理体系中,员工行为监控软件已逐步成为维护企业信息安全、提升工作效能的关键工具。这类软件能够实时记录员工操作行为,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依据。其核心支撑技术在于数据结构与算法的精妙运用。本文聚焦于 Go 语言中的哈希表算法,深入探究其在员工行为监控软件中的应用逻辑与实现机制。
103 14
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通过名单分析报告
本报告基于《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通过名单》,分析了2023年6月至2025年3月公布的10批备案数据,涵盖属地分布、行业应用及产品形式等多个维度。报告显示,深度合成算法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广东、上海等地,涉及教育、医疗、金融、娱乐等多行业。未来趋势显示技术将向多模态融合、行业定制化和安全合规方向发展。建议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拓展应用场景、关注政策动态,以在深度合成领域抢占先机。此分析旨在为企业提供参考,助力把握技术发展机遇。
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通过名单分析报告
从公布的前十一批其他算法备案通过名单分析
2025年3月12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算法备案信息,深度合成算法通过395款,其他算法45款。前10次备案中,深度合成算法累计3234款,其他类别647款。个性化推送类占比49%,涵盖电商、资讯、视频推荐;检索过滤类占31.53%,用于搜索优化和内容安全;调度决策类占9.12%,集中在物流配送等;排序精选类占8.81%,生成合成类占1.55%。应用领域包括电商、社交媒体、物流、金融、医疗等,互联网科技企业主导,技术向垂直行业渗透,内容安全和多模态技术成新增长点。未来大模型检索和多模态生成或成重点。
从公布的前十一批其他算法备案通过名单分析
Python算法设计中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10月更文挑战第4天】在Python编程中,算法的设计与优化至关重要,尤其在数据处理、科学计算及机器学习领域。本文探讨了评估算法性能的核心指标——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通过详细解释两者的概念,并提供快速排序和字符串反转的示例代码,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同时,文章还讨论了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平衡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以实现最优性能。
165 6
从第十批算法备案通过名单中分析算法的属地占比、行业及应用情况
2025年3月12日,国家网信办公布第十批深度合成算法通过名单,共395款。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占比超80%,涵盖智能对话、图像生成、文本生成等多行业。典型应用包括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如觅健医疗内容生成算法、匠邦AI智能生成合成算法等。服务角色以面向用户为主,技术趋势为多模态融合与垂直领域专业化。
企业监控软件中 Go 语言哈希表算法的应用研究与分析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监控软件对企业的稳定运营至关重要。哈希表(散列表)作为高效的数据结构,广泛应用于企业监控中,如设备状态管理、数据分类和缓存机制。Go 语言中的 map 实现了哈希表,能快速处理海量监控数据,确保实时准确反映设备状态,提升系统性能,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管理。
78 3
从第九批深度合成备案通过公示名单分析算法备案属地、行业及应用领域占比
2024年12月20日,中央网信办公布第九批深度合成算法名单。分析显示,教育、智能对话、医疗健康和图像生成为核心应用领域。文本生成占比最高(57.56%),涵盖智能客服、法律咨询等;图像/视频生成次之(27.32%),应用于广告设计、影视制作等。北京、广东、浙江等地技术集中度高,多模态融合成未来重点。垂直行业如医疗、教育、金融加速引入AI,提升效率与用户体验。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