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构建简单 IPv6 网络

简介: 7. 构建简单 IPv6 网络

7.1 实验介绍

7.1.1 关于本实验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也被称为IPng(IP Next Generation)。它是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一套规范,是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的下一代版本。

相比较于IPv4,IPv6具有如下优势:

近乎“无限”的地址空间

层次化的地址结构

即插即用

简化的报文头部

安全特性

移动性

增强的QoS特性等本章将通过搭建一个IPv6网络,帮助学员了解IPv6的基本原理和地址配置。

7.1.2 实验目的

  1. 掌握静态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
  2. 掌握DHCPv6服务的配置方法
  3. 掌握无状态地址配置方法
  4. 掌握IPv6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
  5. 掌握IPv6相关信息查看方法

7.1.3 实验组网介绍

1. R2的两个接口均采用静态IPv6地址配置方法

2. R1的GigabitEthernet0/0/0接口采用无状态地址配置

3. R3的GigabitEthernet0/0/0接口采用DHCPv6的方式配置IPv6地址

7.1.4 实验背景

某企业网络需要在网络内部署IPv6协议并实现IPv6的互联互通,需要对当前运行的网络设备进行配置

7.2 实验任务配置

7.2.1 配置思路

1. 配置静态IPv6地址

2. 配置DHCPv6

3. 配置无状态地址分配

4. 查看IPv6地址信息

7.2.2 配置步骤

步骤 1、设备基础配置

# 设备命名

步骤 2、配置设备及接口 IPv6 功能

# 全局使能设备IPv6功能

ipv6命令用来使能设备转发IPv6单播报文,包括本地IPv6报文的发送与接收

# 使能接口的IPv6功能

ipv6 enable命令用来在接口上使能IPv6功能

步骤 3、配置接口的 link-local 地址,并测试

# 配置接口自动生成link-local地址

ipv6 address auto link-local命令用来为接口配置自动生成的链路本地地址。

每个接口只能有一个链路本地地址,为了避免链路本地地址冲突,推荐使用链路本地地址的自动生成方式。当接口配置了IPv6全球单播地址后,同时会自动生成链路本地地址

# 查看接口的IPv6状态信息,并测试联通性

# 测试R1与R2联通性

当ping测试的目的IPv6地址为link-local地址时,必须指定源接口或源IPv6地址

步骤 4、配置 R2 的静态 IPv6 地址

步骤 5、配置 R2 的 DHCPv6 Server 功能,配置 R3 通过 DHCPv6 获取 IPv6 地址

# DHCPv6 Server配置

创建名为“pool1”的地址池

配置分配的IPv6地址前缀

配置DNS Server地址

# DHCPv6 Client配置

# 检查客户端地址和DNS服务器信息

此时R3的GigabitEthernet0/0/0接口已经获取到了IPv6全球单播地址。

如何配置DHCPv6 Server给客户端分配网关信息呢?

DHCPv6服务器不会为DHCPv6客户端分配IPv6网关地址。

当配置为DHCPv6有状态方式时,DHCPv6客户端通过ipv6 address auto global default命令学习到IPv6网关的缺省路由;当配置为DHCPv6无状态方式时,DHCPv6客户端通过该命令学习全球单播IPv6地址和IPv6网关的缺省路由。需确保与其相连的对端设备的接口已通过命令undo ipv6 nd ra halt,使能发布RA报文的功能

# 配置DHCPv6 Server给客户端分配网关地址

undo ipv6 nd ra halt命令用来使能系统发布RA报文功能,默认情况下路由器的接口不会发送RA报文

ipv6 nd autoconfig managed-address-flag命令用来设置RA报文中的有状态自动配置地址的标志位,默认情况下不设置该位。

如果设置了该标志位,则主机通过有状态自动配置获得IPv6地址。

如果清除了该标志位,则主机通过无状态自动配置获得IPv6地址,即通过RA报文向主机发布IPv6地址前缀信息自动生成IPv6地址

ipv6 nd autoconfig other-flag命令用来设置RA报文中的有状态自动配置其他信息的标志位,默认情况下不设置该位

  • 如果设置了该标志位,则主机可通过有状态自动配置获得除IPv6地址外的其他配置信息,包括路由器生存时间、邻居可达时间、邻居的重传时间、链路的MTU信息。
  • 如果清除了该标志位,则主机进行无状态自动配置。即路由设备通过RA报文向主机发布除IPv6地址外的其他配置信息,包括路由器生存时间、邻居可达时间、邻居的重传时间、链路的MTU信息

# 配置客户端通过RA报文学习默认路由

# 查看R3的路由信息

步骤 6、配置 R1 通过无状态方式配置 IPv6 地址

# 在R2的GigabitEthernet0/0/0接口使能RA发送报文

# 在R1的GigabitEthernet0/0/3接口使能无状态地址配置

# 检查R1的地址配置情况

此时R1的GigabitEthernet0/0/0根据R2的RA报文获取的IPv6地址前缀,加上本地生成的接口ID,生成了IPv6全球单播地址

步骤 7、配置 IPv6 静态路由

# 为了实现R1的GigabitEthernet0/0/0和R3的GigabitEthernet0/0/0接口互访,需要在R1上配置静态路由

# 检测联通性

此时R1上存在到2000:23::/64网段的静态路由,R3通过DHCPv6获取了默认路由,故R1和R3的GigabitEthernet0/0/0接口之间可以互相访问

# 查看IPv6邻居信息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单位网络监控软件:Java 技术驱动的高效网络监管体系构建
在数字化办公时代,构建基于Java技术的单位网络监控软件至关重要。该软件能精准监管单位网络活动,保障信息安全,提升工作效率。通过网络流量监测、访问控制及连接状态监控等模块,实现高效网络监管,确保网络稳定、安全、高效运行。
80 11
|
11天前
|
Shell 网络架构 计算机视觉
YOLOv11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ShufflenetV2,通过通道划分构建高效网络
YOLOv11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ShufflenetV2,通过通道划分构建高效网络
42 14
|
7天前
|
Shell 网络架构 计算机视觉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ShufflenetV2,通过通道划分构建高效网络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ShufflenetV2,通过通道划分构建高效网络
23 5
|
1月前
|
运维 监控 Cloud Native
构建深度可观测、可集成的网络智能运维平台
本文介绍了构建深度可观测、可集成的网络智能运维平台(简称NIS),旨在解决云上网络运维面临的复杂挑战。内容涵盖云网络运维的三大难题、打造云原生AIOps工具集的解决思路、可观测性对业务稳定的重要性,以及产品发布的亮点,包括流量分析NPM、网络架构巡检和自动化运维OpenAPI,助力客户实现自助运维与优化。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网络性能优化
构建超大带宽、超高性能及稳定可观测的全球互联网络
本次课程聚焦构建超大带宽、超高性能及稳定可观测的全球互联网络。首先介绍全球互联网络的功能与应用场景,涵盖云企业网、转发路由器等产品。接着探讨AI时代下全球互联网络面临的挑战,如大规模带宽需求、超低时延、极致稳定性和全面可观测性,并分享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升级转发路由器、基于时延的流量调度和增强网络稳定性。最后宣布降价措施,降低数据与算力连接成本,助力企业全球化发展。
|
2月前
|
数据采集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基于AI的网络流量分析:构建智能化运维体系
基于AI的网络流量分析:构建智能化运维体系
209 13
|
2月前
|
云安全 人工智能 安全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深度学习入门:用Python构建你的第一个神经网络
在人工智能的海洋中,深度学习是那艘能够带你远航的船。本文将作为你的航标,引导你搭建第一个神经网络模型,让你领略深度学习的魅力。通过简单直观的语言和实例,我们将一起探索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模式,体验从零开始创造智能系统的快感。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启航吧!
112 3
|
3月前
|
数据采集 XML 存储
构建高效的Python网络爬虫:从入门到实践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读者从零开始构建一个高效的Python网络爬虫。我们将探索爬虫的基本原理、核心组件以及如何利用Python的强大库进行数据抓取和处理。文章不仅提供理论指导,还结合实战案例,让读者能够快速掌握爬虫技术,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无论你是编程新手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都能在这篇文章中找到有价值的内容。
|
3月前
|
网络协议 算法 数据库
OSPF 与 BGP 的互操作性:构建复杂网络的通信桥梁
OSPF 与 BGP 的互操作性:构建复杂网络的通信桥梁
71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