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Python 中少为人知的 10 个安全陷阱!

简介: 警惕!Python 中少为人知的 10 个安全陷阱!


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分享在实际 Python 项目中遇到的 10 个安全陷阱。我们选择了一些在技术圈中不太为人所知的陷阱。通过介绍每个问题及其造成的影响,我们希望提高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感知,并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如果你正在使用这些特性,请一定要排查你的 Python 代码!

1.被优化掉的断言

Python 支持以优化的方式执行代码。这使代码运行得更快,内存用得更少。当程序被大规模使用,或者可用的资源很少时,这种方法尤其有效。一些预打包的 Python 程序提供了优化的字节码。

然而,当代码被优化时,所有的 assert 语句都会被忽略。开发者有时会使用它们来判断代码中的某些条件。例如,如果使用断言来作身份验证检查,则可能导致安全绕过。

def superuser_action(request, user):
    assert user.is_super_user
    # execute action as super user

在这个例子中,第 2 行中的 assert 语句将被忽略,导致非超级用户也可以运行到下一行代码。不推荐使用 assert 语句进行安全相关的检查,但我们确实在实际的项目中看到过它们。

2. MakeDirs 权限

os.makdirs 函数可以在操作系统中创建一个或多个文件夹。它的第二个参数 mode 用于指定创建的文件夹的默认权限。在下面代码的第 2 行中,文件夹 A/B/C 是用 rwx------ (0o700) 权限创建的。这意味着只有当前用户(所有者)拥有这些文件夹的读、写和执行权限。

def init_directories(request):
    os.makedirs("A/B/C", mode=0o700)
    return HttpResponse("Done!")

在 Python < 3.6 版本中,创建出的文件夹 A、B 和 C 的权限都是 700。但是,在 Python > 3.6 版本中,只有最后一个文件夹 C 的权限为 700,其它文件夹 A 和 B 的权限为默认的 755。

因此,在 Python > 3.6 中,os.makdirs 函数等价于 Linux 的这条命令:mkdir -m 700 -p A/B/C。 有些开发者没有意识到版本之间的差异,这已经在 Django 中造成了一个权限越级漏洞(cve - 2022 -24583),无独有偶,这在 WordPress 中也造成了一个加固绕过问题

3.绝对路径拼接

os.path.join(path, *paths) 函数用于将多个文件路径连接成一个组合的路径。第一个参数通常包含了基础路径,而之后的每个参数都被当做组件拼接到基础路径后。

然而,这个函数有一个少有人知的特性。如果拼接的某个路径以 / 开头,那么包括基础路径在内的所有前缀路径都将被删除,该路径将被视为绝对路径。下面的示例揭示了开发者可能遇到的这个陷阱。

def read_file(request):
    filename = request.POST['filename']
    file_path = os.path.join("var", "lib", filename)
    if file_path.find(".") != -1:
        return HttpResponse("Failed!")
    with open(file_path) as f:
        return HttpResponse(f.read(), content_type='text/plain')

在第 3 行中,我们使用 os.path.join 函数将用户输入的文件名构造出目标路径。在第 4 行中,检查生成的路径是否包含”.“,防止出现路径遍历漏洞。

但是,如果攻击者传入的文件名参数为”/a/b/c.txt“,那么第 3 行得到的变量 file_path 会是一个绝对路径(/a/b/c.txt)。即 os.path.join 会忽略掉”var/lib“部分,攻击者可以不使用“.”字符就读取到任何文件。尽管 os.path.join 的文档中描述了这种行为,但这还是导致了许多漏洞(Cuckoo Sandbox EvasionCVE-2020-35736)。

4. 任意的临时文件

tempfile.NamedTemporaryFile 函数用于创建具有特定名称的临时文件。但是,prefix(前缀)和 suffix(后缀)参数很容易受到路径遍历攻击(Issue 35278)。如果攻击者控制了这些参数之一,他就可以在文件系统中的任意位置创建出一个临时文件。下面的示例揭示了开发者可能遇到的一个陷阱。

def touch_tmp_file(request):
    id = request.GET['id']
    tmp_file = tempfile.NamedTemporaryFile(prefix=id)
    return HttpResponse(f"tmp file: {tmp_file} created!", content_type='text/plain')

在第 3 行中,用户输入的 id 被当作临时文件的前缀。如果攻击者传入的 id 参数是“/../var/www/test”,则会创建出这样的临时文件:/var/www/test_zdllj17。粗看起来,这可能是无害的,但它会为攻击者创造出挖掘更复杂的漏洞的基础。

5.扩展的 Zip Slip

在 Web 应用中,通常需要解压上传后的压缩文件。在 Python 中,很多人都知道 TarFile.extractall 与 TarFile.extract 函数容易受到 Zip Slip 攻击。攻击者通过篡改压缩包中的文件名,使其包含路径遍历(../)字符,从而发起攻击。

这就是为什么压缩文件应该始终被视为不受信来源的原因。zipfile.extractall 与 zipfile.extract 函数可以对 zip 内容进行清洗,从而防止这类路径遍历漏洞。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 ZipFile 库中不会出现路径遍历漏洞。下面是一段解压缩文件的代码。

def extract_html(request):
    filename = request.FILES['filename']
    zf = zipfile.ZipFile(filename.temporary_file_path(), "r")
    for entry in zf.namelist():
        if entry.endswith(".html"):
            file_content = zf.read(entry)
            with open(entry, "wb") as fp:
                fp.write(file_content)
    zf.close()
    return HttpResponse("HTML files extracted!")

第 3 行代码根据用户上传文件的临时路径,创建出一个 ZipFile 处理器。第 4 - 8 行代码将所有以“.html”结尾的压缩项提取出来。第 4 行中的 zf.namelist 函数会取到 zip 内压缩项的名称。注意,只有 zipfile.extract 与 zipfile.extractall 函数会对压缩项进行清洗,其它任何函数都不会。

在这种情况下,攻击者可以创建一个文件名,例如“../../../var/www/html”,内容随意填。该恶意文件的内容会在第 6 行被读取,并在第 7-8 行写入被攻击者控制的路径。因此,攻击者可以在整个服务器上创建任意的 HTML 文件。

如上所述,压缩包中的文件应该被看作是不受信任的。如果你不使用 zipfile.extractall 或者 zipfile.extract,你就必须对 zip 内文件的名称进行“消毒”,例如使用 os.path.basename。否则,它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漏洞,就像在 NLTK Downloader (CVE-2019-14751)中发现的那样。

6. 不完整的正则表达式匹配

正则表达式(regex)是大多数 Web 程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经常能看到它被自定义的 Web 应用防火墙(WAF,Web Application Firewalls)用来作输入验证,例如检测恶意字符串。在 Python 中,re.match 和 re.search 之间有着细微的区别,我们将在下面的代码片段中演示。

def is_sql_injection(request):
    pattern = re.compile(r".*(union)|(select).*")
    name_to_test = request.GET['name']
    if re.search(pattern, name_to_test):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在第 2 行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匹配 union 或者 select 的模式,以检测可能的 SQL 注入。这是一个糟糕的写法,因为你可以轻易地绕过这些黑名单,但我们已经在线上的程序中见过它。在第 4 行中,函数 re.match 使用前面定义好的模式,检查第 3 行中的用户输入内容是否包含这些恶意的值。

然而,与 re.search 函数不同的是,re.match 函数不匹配新行。例如,如果攻击者提交了值 aaaaaa \n union select,这个输入就匹配不上正则表达式。因此,检查可以被绕过,失去保护作用。

总而言之,我们不建议使用正则表达式黑名单进行任何安全检查。

7. Unicode 清洗器绕过

Unicode 支持用多种形式来表示字符,并将这些字符映射到码点。在 Unicode 标准中,不同的 Unicode 字符有四种归一化方案。程序可以使用这些归一化方法,以独立于人类语言的标准方式来存储数据,例如用户名。

然而,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归一化,这已经导致了 Python 的 urllib 出现漏洞(CVE-2019-9636)。下面的代码片段演示了一个基于 NFKC 归一化的跨站点脚本漏洞(XSS,Cross-Site Scripting)。

import unicodedata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
from django.utils.html import escape
def render_input(request):
    user_input = escape(request.GET['p'])
    normalized_user_input = unicodedata.normalize("NFKC", user_input)
    context = {'my_input': normalized_user_input}
    return render(request, 'test.html', context)

在第 6 行中,用户输入的内容被 Django 的 escape 函数处理了,以防止 XSS 漏洞。在第 7 行中,经过清洗的输入被 NFKC 算法归一化,以便在第 8-9 行中通过 test.html 模板正确地渲染。

templates/test.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body>
{{ my_input | safe}}
</body>
</html>

在模板 test.html 中,第 4 行的变量 my_input 被标记为安全的,因为开发人员预期有特殊字符,并且认为该变量已经被 escape 函数清洗了。通过标记关键字 safe, Django 不会再次对变量进行清洗。

但是,由于第 7 行(view.py)的归一化,字符“%EF%B9%A4”会被转换为“<”,“%EF%B9%A5”被转换为“>”。这导致攻击者可以注入任意的 HTML 标记,进而触发 XSS 漏洞。为了防止这个漏洞,就应该在把用户输入做完归一化之后,再进行清洗。

8. Unicode 编码碰撞

前文说过,Unicode 字符会被映射成码点。然而,有许多不同的人类语言,Unicode 试图将它们统一起来。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字符很有可能拥有相同的“layout”。例如,小写的土耳其语 ı(没有点)的字符是英语中大写的 I。在拉丁字母中,字符 i 也是用大写的 I 表示。在 Unicode 标准中,这两个不同的字符都以大写形式映射到同一个码点。

这种行为是可以被利用的,实际上已经在 Django 中导致了一个严重的漏洞(CVE-2019-19844)。下面的代码是一个重置密码的示例。

from django.core.mail import send_mail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from vuln.models import User
def reset_pw(request):
    email = request.GET['email']
    result = User.objects.filter(email__exact=email.upper()).first()
    if not result:
        return HttpResponse("User not found!")
    send_mail('Reset Password','Your new pw: 123456.', 'from@example.com', [email], fail_silently=False)
    return HttpResponse("Password reset email send!")

第 6 行代码获取了用户输入的 email,第 7-9 行代码检查这个 email 值,查找是否存在具有该 email 的用户。如果用户存在,则第 10 行代码依据第 6 行中输入的 email 地址,给用户发送邮件。需要指出的是,第 7-9 行中对邮件地址的检查是不区分大小写的,使用了 upper 函数。

至于攻击,我们假设数据库中存在一个邮箱地址为 foo@mix.com 的用户。那么,攻击者可以简单地传入 foo@mıx.com 作为第 6 行中的 email,其中 i 被替换为土耳其语 ı。第 7 行代码将邮箱转换成大写,结果是 FOO@MIX.COM。这意味着找到了一个用户,因此会发送一封重置密码的邮件。

然而,邮件被发送到第 6 行未转换的邮件地址,也就是包含了土耳其语的 ı。换句话说,其他用户的密码被发送到了攻击者控制的邮件地址。为了防止这个漏洞,可以将第 10 行替换成使用数据库中的用户邮箱。即使发生编码冲突,攻击者在这种情况下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9. IP 地址归一化

在 Python < 3.8 中,IP 地址会被 ipaddress 库归一化,因此前缀的零会被删除。这种行为乍一看可能是无害的,但它已经在 Django 中导致了一个高严重性的漏洞(CVE-2021-33571)。攻击者可以利用归一化绕过校验程序,发起服务端请求伪造攻击(SSRF,Server-Side Request Forgery)。

下面的代码展示了如何绕过这样的校验器。

import requests
import ipaddress
def send_request(request):
    ip = request.GET['ip']
    try:
        if ip in ["127.0.0.1", "0.0.0.0"]:
            return HttpResponse("Not allowed!")
        ip = str(ipaddress.IPv4Address(ip))
    except ipaddress.AddressValueError:
        return HttpResponse("Error at validation!")
    requests.get('https://' + ip)
    return HttpResponse("Request send!")

第 5 行代码获取用户传入的一个 IP 地址,第 7 行代码使用一个黑名单来检查该 IP 是否为本地地址,以防止可能的 SSRF 漏洞。这份黑名单并不完整,仅作为示例。

第 9 行代码检查该 IP 是否为 IPv4 地址,同时将 IP 归一化。在完成验证后,第 12 行代码会对该 IP 发起实际的请求。

但是,攻击者可以传入 127.0.001 这样的 IP 地址,在第 7 行的黑名单列表中找不到。然后,第 9 行代码使用 ipaddress.IPv4Address 将 IP 归一化为 127.0.0.1。因此,攻击者就能够绕过 SSRF 校验器,并向本地网络地址发送请求。

10. URL 查询参数解析

在 Python < 3.7 中,urllib.parse.parse_qsl 函数允许使用“;”和“&”字符作为 URL 的查询变量的分隔符。有趣的是“;”字符不能被其它语言识别为分隔符。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将展示为什么这种行为会导致漏洞。假设我们正在运行一个基础设施,其中前端是一个 PHP 程序,后端则是一个 Python 程序。

攻击者向 PHP 前端发送以下的 GET 请求:

GET https://victim.com/?a=1;b=2

PHP 前端只识别出一个查询参数“a”,其内容为“1;b=2”。PHP 不把“;”字符作为查询参数的分隔符。现在,前端会将攻击者的请求直接转发给内部的 Python 程序:

GET https://internal.backend/?a=1;b=2

如果使用了 urllib.parse.parse_qsl,Python 程序会处理成两个查询参数,即“a=1”和“b=2”。这种查询参数解析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致命的安全漏洞,比如 Django 中的 Web 缓存投毒漏洞(CVE-2021-23336)。

总结

在这篇博文中,我们介绍了 10 个 Python 安全陷阱,我们认为开发者不太了解它们。每个细微的陷阱都很容易被忽视,并在过去导致了线上程序的安全漏洞。

正如前文所述,安全陷阱可能出现在各种操作中,从处理文件、目录、压缩文件、URL、IP 到简单的字符串。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库函数的使用,这些函数可能有意想不到的行为。这提醒我们一定要升级到最新版本,并仔细阅读文档。在 SonarSource 中,我们正在研究这些缺陷,以便将来不断改进我们的代码分析器。

目录
相关文章
|
17天前
|
安全 API C语言
Python程序的安全逆向(关于我的OPENAI的APIkey是如何被盗的)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文件加解密程序,并讨论了如何为编译后的软件添加图标。此外,文章还探讨了Python的.pyc、.pyd等文件的原理,以及如何生成和使用.pyd文件来增强代码的安全性。通过视频和教程,作者详细讲解了生成.pyd文件的过程,并分享了逆向分析.pyd文件的方法。最后,文章提到可以通过定制Python解释器来进一步保护源代码。
57 6
|
4月前
|
存储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安全升级!Python AES加密实战,为你的代码加上一层神秘保护罩
【9月更文挑战第12天】在软件开发中,数据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Python中的AES加密技术保护代码免受非法访问和篡改。AES(高级加密标准)因其高效性和灵活性,已成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之一。通过实战演练,我们将展示如何利用pycryptodome库实现AES加密,包括生成密钥、初始化向量(IV)、加密和解密文本数据等步骤。此外,还将介绍密钥管理和IV随机性等安全注意事项。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将掌握使用AES加密保护敏感数据的方法,为代码增添坚实的安全屏障。
161 8
|
4月前
|
存储 安全 算法
RSA在手,安全我有!Python加密解密技术,让你的数据密码坚不可摧
【9月更文挑战第11天】在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至关重要。传统的加密方法已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RSA加密算法凭借其强大的安全性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成为保护敏感数据的首选。本文介绍RSA的基本原理及在Python中的实现方法,并探讨其优势与挑战。通过使用PyCryptodome库,我们展示了RSA加密解密的完整流程,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利用RSA为数据提供安全保障。
152 5
|
4月前
|
存储 安全 算法
显微镜下的安全战!Python加密解密技术,透视数字世界的每一个安全细节
【9月更文挑战第7天】在数字世界中,数据安全至关重要。Python加密解密技术如同显微镜下的精密工具,确保信息的私密性和完整性。以大型医疗机构为例,通过AES和RSA算法的结合,既能高效加密大量医疗数据,又能安全传输密钥,防止数据泄露。以下是使用Python的`pycryptodome`库实现AES加密和RSA密钥交换的简化示例。此方案不仅提高了数据安全性,还为数字世界的每个细节提供了坚实保障,引领我们迈向更安全的未来。
47 1
|
5月前
|
存储 安全 算法
显微镜下的安全战!Python加密解密技术,透视数字世界的每一个安全细节
【8月更文挑战第3天】在数字世界中,数据安全至关重要。以一家处理大量敏感医疗信息的医疗机构为例,采用Python实现的AES和RSA加密技术成为了守护数据安全的强大工具。AES因其高效性和安全性被用于加密大量数据,而RSA则保证了AES密钥的安全传输。通过使用Python的`pycryptodome`库,可以轻松实现这一加密流程。此案例不仅展示了如何有效保护敏感信息,还强调了在数据加密和密钥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为构建更安全的数字环境提供了参考。
47 10
|
5月前
|
JSON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Python安全新篇章:OAuth与JWT携手,开启认证与授权的新时代
【8月更文挑战第6天】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安全认证与授权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介绍OAuth与JWT两种关键技术,并展示如何结合它们构建安全系统。OAuth允许用户授权第三方应用访问特定信息,无需分享登录凭证。JWT是一种自包含的信息传输格式,用于安全地传递信息。通过OAuth认证用户并获取JWT,可以验证用户身份并保护数据安全,为用户提供可靠的身份验证体验。
66 6
|
5月前
|
存储 安全 Python
[python]使用标准库logging实现多进程安全的日志模块
[python]使用标准库logging实现多进程安全的日志模块
|
5月前
|
存储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安全升级!Python AES加密实战,为你的代码加上一层神秘保护罩
【8月更文挑战第2天】数据安全至关重要,AES加密作为对称加密的标准之一,因其高效性与灵活性被广泛采用。本文通过实战演示Python中AES的应用,使用pycryptodome库进行安装及加密操作。示例代码展示了生成随机密钥与初始化向量(IV)、对数据进行加密及解密的过程。注意事项包括密钥管理和IV的随机性,以及加密模式的选择。掌握AES加密能有效保护敏感数据,确保信息安全无虞。
154 6
|
5月前
|
JSON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Python安全新纪元:揭秘OAuth与JWT如何守护你的认证王国👑
【8月更文挑战第4天】互联网应用的繁荣让数据安全与用户认证至关重要。在Python领域,OAuth与JWT成为保障认证安全的关键技术。OAuth作为授权框架,允许第三方应用安全地访问用户数据,无需暴露密码。JWT则是一种轻量级的信息交换标准,能安全地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传递认证信息。结合二者,可以构建强大的认证体系,显著增强应用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3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