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atis如果仅仅是要【会用】,入门是非常快的,感觉两三天就可以搞好了。
认识Mybatis
在前阵子已经总结过了JDBC了,无论是什么的ORM框架(Object Relation Mapping)其实都是在JDBC上封装了一层,底层用的都是JDBC的代码。
众所周知,直接写JDBC的代码的效率是最高的。那为什么要用ORM框架呢??
回想起我第一次实习看到公司代码时的感受:「卧槽,代码怎么这么多啊。这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包啊,一直点开都有」
如果纯用JDBC,只要项目是有点规模的,那我们的项目里代码量一定会很多。最重要的是,很多的代码都是重复的。如果我们的项目里边积累了这么多的重复代码,最致命的问题就是「不好维护」
于是就有了这么多的ORM框架,至于用哪一个ORM框架,我觉得没有对错之分,公司用哪个你就用哪个就好了。
毕竟技术都是服务于业务,公司在选型的时候,选了某ORM框架,肯定也有当时的一个考虑。等到真的是由于使用了某ORM框架导致无法承接掉业务的时,那自然而然就会有优化。
在知乎上有很多「Mybatis与Hibernate/SpringData JPA」的对比,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学习学习,看着大佬们的「回答/讨论」还是能学到不少的东西的。
Mybatis作为一个ORM框架,在市面上非常受欢迎,只要有JDBC基础,学会用很简单。
入门
使用Mybatis的步骤大致如下:
1.引入pmo依赖
2.Mybatis的配置文件
3.编写映射文件
4.得到sqlsession执行语句
5.关闭session
首先我们需要配置Mybatis的一份配置文件,这份配置文件主要配置数据库相关的信息:
随后,我们编写一个工具类来获取sqlSession,这个SQLSession相当于JDBC的Connection对象。
然后编写我们的映射文件,这个映射文件实际上就是对象与数据库的映射关系:
我们在映射文件上使用标签来实现插入:
然后调用sqlSession来实现插入即可:
效果如下:
看到这里,会不会觉得好像有点复杂?其实这几个步骤都很自然而然的:
- 要操作数据库,总会有数据库相关的配置吧。(这块实际上就写一次,第一次写完了就不用再写了)
- 要操作数据库,总会有数据库相关的配置吧。(这块实际上就写一次,第一次写完了就不用再写了)
- 要操作数据库,得告诉程序怎么操作吧,所以有映射文件(可以是XML的映射文件,也可以是注解的方式,反正我们得开个口子去告诉程序怎么执行)
- 然后我们操作SQLSession去执行命令(这块后面我们可以把SQLSession直接屏蔽掉)
所以,用Mybatis实际上就是写映射文件/注解去告诉程序怎么操作,而映射文件/注解其实就是写SQL,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难事。
因此,Mybatis入门是真的简单。
Mybatis细节
动态SQL
动态SQL实际上就是使用Mybatis给我们提供的if/foreach之类的标签去判断传递进来的参数有没有值,如果有值我们就拼接参数,如果没有,我们就不拼接。
缓存:
了解Mybatis的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是什么意思,Mybatis的缓存实现可以用ehcache来管理。
如果某些数据查询量大而且不怎么修改的,我们可以考虑使用ehcache来对这部分的数据进行缓存,减少数据库的压力。
Mapper代理:
在最开头的例子我们看到我们使用Mybatis在开发中也不见得简单很多,因为有 SQLSession 这一块还是需要我们手动去编写。
我们可以使用Mapper代理的方式屏蔽掉 SQLSession 这块的代码,开发只要写一个接口+一个Mapper.xml(或者注解)就足够了。
那是怎么屏蔽的呢?依靠的是动态代理。为什么可以依靠动态代理来实现呢?因为我们Mapper代理是需要依赖「规则」的,有了「规则」我们就可以通过「反射」去简化我们的代码了。
逆向工程、
通过Mapper代理我们已经可以实现「一个接口+一个Mapper映射文件(注解)」就可以开发我们的程序了。
而又因为在工作中,CRUD是避免不了的,几乎每增加一张表,都需要有「最基本」的CRUD。
于是程序员们又偷懒了,连「最基本」的CRUD都不想自己写了,于是就有了逆向工程。
我们看一下逆向工程的配置就差不多能看懂是干啥的了:
通过表的结构,生成我们自己的JavaBean以及对应的Mapper接口和Mapper映射文件。
Mybatis-plus
Mybatis-plusMybatis-plus又是程序员偷懒造出的轮子(狗头)
这款插件说实话我没用过,看了一下官网,大致就是:简单的CRUD,我连XML都不需要了,API直接帮我们内置了对应的CRUD方法。
有兴趣的同学去学学,都是能提高开发效率的工具。
Mybatis-plus